Myrian 影像后处理系统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1-10-18 08:58潘亚男桑银洲马永峰寇介丽谢荣景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沧州市后处理螺旋

潘亚男,桑银洲,马永峰,寇介丽,谢荣景

(1 沧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河北 沧州 061000)

(2 沧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河北 沧州 061000)

(3 沧州市人民医院CT 室 河北 沧州 061000)

肺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居恶性肿瘤的首位[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的改变,再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肺癌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2]。因此,必须加强对肺癌的早期筛查,以及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科学理论。目前,临床有关早期肺癌和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方法较多,CT 诊断便是其中之一,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效果也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可。Myrian 影像后处理系统是一种相对新型的诊断方法,可直观、定量地处理肺结节图像,改善肺结节细节的显示情况[3]。但是现阶段国内关于Myrian 影像后处理系统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报道并不多见,其与CT 诊断的比较如何仍有待深入探究。为此,本研究纳入沧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Myrian 影像后处理系统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12 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经手术切除并且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00 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本试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伦理审批号:2020-010-3521)。纳入标准:①孤立性肺结节直径为8 ~30 mm;②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③精神和认知正常者。排除标准:①肺部C T 提示肿物直径>30 mm、大片渗出或肺不张;②肺内多发结节者;③合并其他系统严重或未控制的合并症者;④合并胸腔积液者。

100 例患者中,男性67 例(67.00%),女性33 例(33.00%)。患者年龄32 ~78 岁,平均(57.41±2.03)岁,其中<40岁者5例(5.00%),40~59岁者41例(41.00%),60 ~69 岁者32 例(32.00%),≥70 岁者22 例(22.00%)。患者病程为1 ~6 年,平均(3.02±0.48)年,其中1~2 年者26 例(26.00%),3 ~4 年者55 例(55.00%),5 ~6 年者19 例(19.00%)。单发结节为59 例(59.00%),多发结节为41 例(41.00%)均为孤立性肺结节。

1.2 研究方法

1.2.1 CT 检查 全部病灶均采用64 排螺旋CT 扫描(飞利浦公司,Brilliance iCT),重点扫描病变部位(包括周围),层厚设置为10 mm。为提高诊断的质量,阅片工作交由2 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完成,若出现争议则协商解决。

1.2.2 Myrian 医学影像分析系统 将获取到的影像数据上传至Myrian 影像系统进行后处理,于图像界面选择工具中,选择结节在内的区域,随后获得肺结节的相关系数,如体积、横断面直径、平均CT 值等。根据肺结节的相关数据,自动生成肺结节三维图像,明确显示出大小、边缘清晰度、周围的血管情况。阅片医生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对肺结节的良恶性予以诊断。

1.2.3 判断标准 全部100 例患者均行肺结节病理检查,其中恶性64 例,良性36 例。

1.3 观察指标

比较多层螺旋CT 与Myrian 影像后处理技术所获得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版本软件进行此研究,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定性数据用χ2核实以率(%)表达。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 则数据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检出情况的比较

Myrian 影像后处理系统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64 排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检出情况的比较

2.2 两种诊断方法影像学特征的比较

Myrian 影像后处理系统和64 排螺旋CT 扫描对下列各影像学特征的诊断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法影像学特征的比较 [n(%)]

3 讨论

肺内结节是导致肺癌的关键因素,早期肺结节若能够在体检时及时检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肺癌的发生,减少因此带来的安全威胁。但是从既往肺内结节的临床诊断来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早期无明显表现,导致诊断起来面临较大的难度,出现漏诊的现象比较常见[4]。因此,提高肺内结节性质诊断的准确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肺癌的防治意义重大。

目前,可应用于肺结节诊断的影响学手段并不少见,胸部X 线检查较为常见,效果也比较理想,但是在定性诊断方面局限性较大,诊断的水平并不是非常高[5]。CT诊断在各类疾病的早期诊断中比较常见,多层螺旋CT 便是其中之一,该诊断手段是一个有多排宽探测器结构,对于64 排多层螺旋CT 而言,可以显示出肺结节是真结节还是肺血管的断面,并且通过对肺结节大小、部分、轮廓等情况的评估,来进行结节良恶性的判断[6]。但是单纯地使用多层螺旋CT 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受到医师和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仍旧比较大。Myrian 影像分析系统,改变了传统单纯凭借医生的经验和个人主观因素做出诊断的模式,能够探索分析恶性肺结节的危险因素,它可以对肺结节进行三维重建,通过识别感兴趣区域,实现病灶的自动图像分割,提取病灶直径、体积等特点,过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筛选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最佳的临床决策,提高了早期肺癌诊断率,提高了肺癌生存率,还能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7]。本研究中,Myrian 影像后处理系统对各影像学特征检查与64 层螺旋CT 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分析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发现,Myrian影像后处理系统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64 层螺旋CT(P<0.05),提示了Myrian 影像后处理系统能够更好地作用于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中。分析原因,Myrian 影像后处理系统生成的肺结节三维图像,在获取后可以进行360°的旋转,这样一来更有利于阅片者的阅片工作,全方位地获取肺结节的边缘、大小及周围血管等情况[8]。但是在临床上应用较少,仍需要进行大样本研究。

综上所述,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中,Myrian 影像后处理系统的应用能够提供清晰、准确的影像学特征,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沧州市后处理螺旋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我的新伙伴
我爱我的家乡
低剂量薄层螺旋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在不同胖瘦体型患者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研究
河北省沧州市北队小学学生书画作品
爷爷最爱我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