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平扫与磁共振关节造影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运用价值分析

2021-10-18 08:58罗美兵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肩袖预测值磁共振

罗美兵

(兴安界首骨伤医院放射科 广西 桂林 541306)

肩袖主要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构成。正常肩袖肌腱一般为三层结构,外层为滑囊面,中间层为关节面,内层为肌腱内。肩袖损伤在临床中相对常见,一般会引发患者出现肩部功能障碍及疼痛[1]。产生肩袖损伤的原因有:①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其中以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常见;②外部损伤;③乏血管区的退变。肩袖损伤按Neer 分期可分为3 期:1 期(肩袖出血和水肿);2 期(炎性过程向纤维化过程);3 期(肩袖部分和全层撕裂)。肩袖部分撕裂按发生部位分为3 级:1 级(滑囊面),撕裂深度<3 mm;2 级撕裂(关节面),深度在3 ~6 mm;3 级撕裂(肌腱内),深度>6 mm。肩袖全层撕裂按其受累范围分为4 类:小撕裂(<1 cm),中撕裂(1 ~3 cm),大撕裂(3 ~5 cm),巨大撕裂(>5 cm)。肩袖撕裂后修复难度较高,因此需要尽早实施诊断及治疗。近几年,磁共振技术在疾病诊断中广泛应用,其具备理想软组织分辨率力,能够实现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属于临床肩袖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常规磁共振检查在肩袖损伤中具备一定局限性,磁共振关节造影可通过肩关节穿刺造影技术结合磁共振平扫序列实施肩关节检查,在对比剂的作用下实现关节软骨清晰成像,可对其信号改变及形态改变情况进行准确观察。本次对我院肩袖损伤疑似肩袖撕裂的患者应用磁共振关节造影、磁共振平扫的诊断价值进行判断,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3 月在我院治疗的90 例疑似肩袖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纳入肩袖撕裂症状需要实施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者,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检查禁忌者。入组男性44 例,女性46 例,年龄24 ~65 岁,平均(42.42±5.33)岁,撕裂位于左肩42 例、右肩48 例。

1.2 方法

检查设备:1.5T 超导型磁共振平扫仪(德国西门子Magnetom Avant)、软线圈(GPFLEX)。

磁共振平扫检查方法:患者采用仰卧位,由头先进入,双手保持拇指朝上的中立位,扫描斜冠状位:FSE PDWI:TR 3 800 ms,TE 33 ms;FSE T1WI:TR 450 ms,TE 14 ms;FSE T2WI:TR 3 300 ms,TE 70 ms;扫描轴位:FSE PDWI:TR 3 650 ms,TE 42 ms;扫描斜矢状位:FSE PDWI:TR 3 800 ms,TE 33 ms;设置层厚3 mm,矩阵设置为230×256,FOV:180 mm×180 mm,设置层距为0.3 mm,NEX:2 ~4。

磁共振关节造影检查方法:患者采用仰卧位,利用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与1 mL 钆喷酸葡胺注射液混合,吸取5 mL 对比剂稀释液,向其中加入5 mL 的碘普罗胺注射液、利多卡因,应用回形针在X 线引导下进行定位,选择穿刺点为肱盂关节上部间隙,为患者实施皮肤消毒后进行关节腔穿刺,先实施少许对比剂注射,经透视对其关节腔定位进行确定后注入15 mL 对比剂,肩关节充分活动30 min 后为患者实施斜矢状位、横轴位、斜冠状位及压脂T1WI:TE 10.5 ms,TR 550 ms;设置层厚为4 mm,FOV:16 cm×16 cm,设置层距为0.5 mm,NEX:2。

1.3 观察指标

计算检查准确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分型符合率。灵敏度=a/(a+c)×100%,特异度=d/(b+d)×100%;误诊率=b/(b+d)×100%;准确率=(a+d)/(a+b+c+d)×100%;阳性预测值=a/(a+b)×100%,阴性预测值=d/(c+d)×100%,a 为真阳性,b为假阳性,c 为假阴性,d 为真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指标统计检验,利用率(%)表示观察指标,实施卡方检验,检验结果如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肩袖撕裂诊断检查结果分析

在检查患者中,病理确诊82 例,占比91.11%,数据结果见表1。

表1 肩袖撕裂诊断检查结果分析 单位:例

2.2 磁共振平扫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对比磁共振关节造影结果

磁共振平扫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均显著高于磁共振关节造影诊断结果(P<0.05),数据结果见表2。

表2 磁共振平扫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对比磁共振关节造影结果[%(n/m)]

2.3 磁共振关节造影、平扫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

磁共振平扫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显著性优于磁共振关节造影,诊断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结果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n/m)]

2.4 磁共振关节造影、平扫撕裂类型检出符合率结果对比

各项分型检出率比较中,磁共振关节造影内层撕裂符合率更高,与磁共振平扫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磁共振关节造影无法诊断外层撕裂、中间层撕裂,对比数据结果见表4。

表4 磁共振关节造影、平扫撕裂类型检出符合率结果对比[n(%)]

3 讨论

肩袖受到碰撞后容易引发肩袖部分性撕裂,未进行妥善修复会进展为完全性撕裂,撕裂后修复难度较高,会使患者产生肩部障碍及疼痛,因此需要对其实现早期诊断治疗。肩袖损伤的程度存在差异,形态学改变也有不同,会对其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产生影响。关节镜诊断属于肩袖损伤的诊断金标准,但由于其属于侵入性检查,临床检查费用及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无法作为常规肩袖损伤的诊断办法[2]。

伴随影像学技术发展,磁共振成像在临床应用广泛,能够有效反映肩袖形态、信号,清晰显现肩袖结构及病变,是临床中肩袖损伤的常用方法。正常情况下肩袖MRI 表现为低信号,肩袖损伤引发的病理改变属于缺血性改变[3]。撕裂肩袖远侧残端部位结构变化中一般存在明显的肉芽组织生长,近侧残端结构存在细胞化软骨细胞。肩袖撕裂表现为肩袖出血、水肿,连续性中断,断端回缩,肌肉收缩。近几年,磁共振平扫在肩袖损伤的诊断中技术不断成熟,但仍然存在局限性[4-5]。常规磁共振平扫对于肩袖内层撕裂的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临床研究发现,磁共振关节造影通过对关节腔实施穿刺,向其中注入对比剂,使关节囊充盈后提升周围结构与韧带的对比度,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灵敏度,能够显示肌腱缺损区被关节内的造影剂填充,磁共振关节造影在内层撕裂中的诊断准确率相比磁共振平扫更高,由于磁共振关节造影能够对肩袖内层撕裂实施诊断,对于外层撕裂、中间层撕裂无法有效显示其损伤程度及部位,因此无法进行诊断。

综述,磁共振关节造影、磁共振平扫在肩袖撕裂诊断中具备较强的互补性,可以二者联合应用,提升肩袖撕裂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肩袖预测值磁共振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肩袖撕裂的效果分析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肩袖损伤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