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 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2021-10-18 08:5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符合率肠梗阻螺旋

李 元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影像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急腹症是以腹部持续剧烈钝痛与腹胀及绞痛为典型症状的急症。急腹症发病突然,且病情进展速度快,早期可靠诊断是有效治疗并尽快解除症状的前提基础。影像学检查技术是急腹症诊断的常用方法,以CT 检查应用广泛。尤其近年来应用的多排螺旋CT 重建技术是一种新型诊断技术,可实现对多种疾病精准判断,同时还具有操作方便与检查时间短等优势[1]。本文中,对院内245例急腹症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 重建技术检查,旨在探究其诊断急腹症的精准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245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8 例,女性107 例;患者年龄32 ~49 岁,平均(39.68±4.15)岁。纳入标准: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急腹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 重建技术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采用SOMATOM Definition 螺旋CT 设备进行检查。设置扫描层厚为0.625/1.25 mm。检查期间应用容积采集,图像空间分辨率较高,实现多方位重建。主要扫描患者上腹部与下腹部,若症状严重且定位不清晰,则给予全腹扫描。针对需增强扫描患者,以碘海醇为增强扫描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含碘量300 mgl/mL,1.5 mL/kg 为体质量基础。利用高压注射器从患者周静脉注入,注入25 s 后为动脉期,注入50 s 后为门静脉期。检查后由经验丰富医师对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标准,观察诊断结果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诊断符合率

本组245 例患者行多排螺旋CT 重建技术检查结果显示,宫外孕与泌尿系统结石及胆管结石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0%,其他血管病变与急性炎症及肠梗阻等疾病诊断符合率也均大于95.00%。见表1。

表1 245 例患者CT 诊断符合率[n(%)]

2.2 急腹症患者多排螺旋CT 检查影像学特征

肝脓肿患者平扫显示病灶单发或多发,密度较低不均匀,边界模糊清晰度较差,增强扫描后环形强化。宫外孕显示附件区低密度囊性,增强扫描后中心无明显强化,外围包膜明显强化。泌尿系统结石显示输尿管走行,高密度结石影。肠梗阻图像显示肠管明显扩张,内部气液平面。急性炎症发现胆囊壁增厚或胆囊体积增大,边界模糊不清。

3 讨论

急腹症以及性腹部疼痛为典型症状,发病突然且病情变化快,病理机制复杂。以外科急腹症为例,常见为急性炎症与腹部出血及梗阻等。其中感染与炎症多见,为急性阑尾炎与急性胆囊炎等。腹部出血多基于创伤所引发,肝脏或脾脏破裂。除此之外,血管病变也可引发急腹症,包括血管栓塞与血栓形成以及动脉瘤破裂等。内科急腹症多先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后出现腹痛表现;外科急腹症则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在疾病进展下可伴随发热等表现[2]。急腹症临床诊治期间,多数患者具有特异性以及表征,在就诊期间,可通过病史询问以及生理性检查进行初步判断。但对于疾病的确诊,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提供可靠依据。以往临床中针对急腹症,多采用病理组织检查作为主要诊断方式。此种诊断方式精准度较高,但诊断过程过于复杂,所需要应用时间较长,可能延误急腹症最佳治疗时机。针对此情况,则有必要探寻操作快捷且精准度相对较高的临床诊断方式[3]。

现代临床对于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多参考CT 检查结果而进行,其中多层螺旋CT 重建技术应用广泛,且临床实践效果良好。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本组245 例患者中,宫外孕与泌尿系统结石及胆管结石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0%,其他血管病变与急性炎症及肠梗阻等疾病诊断符合率也均大于95.00%。能够发现,多层螺旋CT 重建技术在多种类型急腹症诊断中均可获取到较高的精准性。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具体为应用多排探测器技术,实现薄层容积扫描,获取到相应容积数据,后将原始图像通过专用图像软件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显示结石与泌尿系统占位性病变,同时对于梗阻部位的明确也具有积极作用[4]。影像学特征为泌尿系统结石显示输尿管走行,高密度结石影。临床中针对梗阻病情严重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患者多采用延迟扫描。若影像依然不理想者,则可参照病变部位解剖位置,对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多层螺旋CT 对比常规扫描而言,在对患者实现器官或部位扫描期间,并不会出现病灶遗漏问题。同时扫描速度进一步提升,对比剂利用率也有所提升。另外借助于溶剂扫描,可最大化提升多方位于三维重建图像质量。

以急性阑尾炎为例,属于急性腹痛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多层螺旋CT 扫描,能够获取到较高密度分辨率。薄层横断面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则更有助于显示回盲瓣区域盲管状阑尾结构。同时还可辅助医生观察临近积液渗出情况与邻近脏器功能粘连情况等[5]。CT 检查常规不属于消化道穿孔首选检查方式,但其能够清晰显示腹膜腔游离气体,尤其有利于发现少量囊泡状孤立气体,与膈下游离气体具有同样诊断价值。CT 检查还适合应用到无法站立进行检查的患者中,有助于明确穿孔存在,同时显示出穿孔位置与局部渗出以及脓肿等情况。以肠梗阻疾病为例,属于肠道肿瘤与炎症常见伴随症状。将多层螺旋CT 扫描技术应用到肠梗阻诊断中,可表现为病变部位肠壁增厚,同时肠腔狭窄且伴随结节或肿块。其影像学特征为,肠梗阻图像显示肠管明显扩张,内部气液平面。梗阻段以上肠管扩张明显,同时可伴随多处气液平面形成,具有典型症状者,可观察到扩张肠管与突然狭窄之间形成移行带。CT 增强扫描结合多体位观察与血管重组,能够获取到肿瘤部位以及肿瘤邻近组织供血情况。除此之外,还能够有效鉴别恶性肿瘤所引发的动静脉分流。在泌尿系统结石与积水诊断中,多层螺旋CT 重建技术也具有其独特优势。通过CT 检查,可发现结石部位与周围结构存在明显密度差,为此不需要注射对比可一次屏气完成扫描获取到不间断容积数据,进而避免基于呼吸运动而干扰到结果,出现细小结石遗留问题。在肾结石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多层螺旋CT 在术前定位评估中也具有重要价值。通过B 超与尿路平片检查可间接显示出肾结石部位及相关情况。但在应用B 超检查时,可能受到肠道气体与内容物等因素干扰,进而影响到检测结果精准性。而尿路平片容易出现细小结石漏诊问题,同时对于静脉肠道钙化灶的鉴别难度较高[6]。对比之下,多层螺旋CT 具有扫描速度快,且图像分辨率高等众多优势。针对复杂结石性疾病或存在手术史的肾结石患者,术前通过多层螺旋CT 检查,能够在多角度与多方位旋转观察,进而明确病变与邻近组织机关之间的关系。除对多种急腹症的有效鉴别诊断之外,多层螺旋CT 扫描还具有无创性优势,患者依从性良好。

综上所述,在急腹症影像学诊断中,可利用多层螺旋CT 重建技术检查,可有效鉴别不同急腹症类型,为实现针对性治疗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符合率肠梗阻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