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观察

2021-10-18 08:58黎,曾玲,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痛风性滑膜痛风

周 黎,曾 玲,孙 伦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超声科 重庆 401120)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 GA)是指患者关节囊、软骨等部位因尿酸盐沉积引发的病理性损害及炎症反应,多见于40 岁以上男性群体,患者有急性关节炎、高尿酸症、痛风石等症状,病情程度严重时会有活动障碍、关节变性的变化。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该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开展早期的诊断治疗,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1]。当前临床检查该疾病中有磁共振(MRI)、肌肉骨骼超声(MSUS)等检查方法,前者对GA 早期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有检查时间较长和费用较高的缺陷,部分患者接受度不高;后者则有便捷、便宜、无创和可重复等优势,在风湿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占据较大的优势[2]。本文主要就肌肉骨骼超声检查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我院开展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60 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治疗非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60 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了关节外伤、骨质改变、关节畸形及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参照ACR 颁布的相关痛风性关节炎分类标准,观察组中男性血清尿酸水平高于420 μmol/L、女性血清尿酸水平高于360 μmol/L。其中观察组男性47 例,女性13 例,年龄为41 ~64 岁,年龄均值为(52.5±3.64)岁;对照组男性40 例,女性20 例,年龄为43 ~64 岁,年龄均值为(53.5±3.59)岁,疾病类型有骨关节炎30 例、类风湿关节炎20 例、强直性脊柱炎1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型号:GE-E8)及偏振光显微镜设备开展检查,患者检查部位有双踝、双膝以及双足第一跖趾关节。①双踝检查:使用10 MHz ~18 MHz 高频探头,在踝前以横扫和纵扫方法扫描,患者保持膝盖处屈曲45°体位,保持踝关节放松,记录其胫距关节及胫骨情况。②双膝检查:患者需保持腿部伸直体位,放松踝部,使用7.5 MHz ~12 MHz 高频探头,于患者的髌上位置实施纵向扫描,探头置于股骨下端及髌骨上缘之间;于患者的髌上位置实施横向扫描,指导患者保持膝盖处屈曲90°体位,探头置于股骨下端;实施内外纵向方向扫描,将探头置于膝关节内外侧与股骨下端到股骨上段间位置;实施髌下纵向方向扫描,探头置于患者髌骨下缘和胫骨的上端之间进行扫描。③双足第一跖趾关节检查,先扫描背部,指导患者保持膝盖处屈曲45°体位,踝关节放松后自然放置进行扫描;随后对掌面和侧面位置进行扫描,保持患者膝盖处屈曲45°体位,同时踝关节保持自然放置后实施扫描[2]。

尿酸盐结晶检查在显微镜中呈棒状或者针状,遮光性较强,使用红光补偿棱镜在偏振光下观察时,棱镜主轴上呈黄色,其他相反垂直方向呈蓝色。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受累关节及超声表现情况、超声表现差异化指标,由2 名对本次研究结果均不知情的主任医师独立阅片,在诊断结果出现不一致时,由两位阅片者进行讨论并统一结果,记录超声检查的各项结果分析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P<0.05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累关节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受累关节情况中各部位受累比例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受累关节情况 单位:个

2.2 两组超声表现情况对比

观察组中骨侵蚀、腱鞘炎、高回声点、痛风石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滑膜增生、滑囊骨化和双边征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超声表现情况 单位:个

2.3 两组超声表现差异化指标对比

两组超声表现中具有差异的有平行线、韧带内、滑膜上及痛风石指标,在诊断中观察组的信号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超声表现差异化指标情况 单位:例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骨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受尿酸盐沉积影响所致,会导致患者组织活性降低,使得细胞代谢及分裂阻力增加,进而引起较多方面的炎性反应及病理变化。引发痛风性关节炎的因素与饮食有极大的关系,患者长期大量食用肉食、海产品等,在生活中过于劳累、酗酒习惯等,均会引发该病。临床上将痛风性关节炎分为急性期、间歇期和慢性期,急性期发病多在夜间,在饮食不当、工作受累、受凉时发病率会升高,间歇期是急性期的过渡阶段,如果没有诱发因素的刺激,则会长期处于间歇期,持续数月或者数年。在疾病进展为慢性期后,患者的运动障碍表示更为显著。整个阶段通常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2]。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中骨侵蚀、腱鞘炎比例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在痛风石、高回声点、双边征表现中高于对照组,尤其是韧带内、滑膜上及痛风石指标,在诊断中观察组的信号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表示肌肉骨骼超声的诊断应用价值较高。该疾病临床检查中有CT 检查、MRI 检查、X 线检查等,在临床中均有各自优点。MRI 检查可实现对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显示,尤其在评估滑膜炎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是无法查看骨质浸润程度,同时检查时间过长,花费的成本也较高[3];X 线检查虽然费用较低,但是慢性痛风性诊断中敏感性不高,在检查出患者的关节结构发生变化时,患者的疾病损害也已进展到不可逆行损害阶段,使得治疗的难度增加;CT 检查则可以对骨质破坏情况、痛风石沉积情况和关节病变程度有较好的显示,但是因检查中不可避免的辐射损伤,部分患者难以接受[4]。

超声诊断中平行线、韧带内、滑膜上及痛风石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符合临床中关于GA 诊断的典型症状标准,在检查中如果有任意一项或者多项表现时,应在临床诊断中警惕患者为GA[5]。GA 患者因机体内的慢性嘌呤代谢在长期处于异常状态下时,会引起机体的尿酸浓度升高,由此在肌肉超声下可显示出尿酸盐结晶聚集的声像。患者在尿酸盐代谢异常时会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改变了患者关节软骨表面物理结构,超声检查下可见双边征或者多点状高回声等异常的声像[6]。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具有价格低廉、无创、操作灵活且可动态观察等优势,在该超声检查中借助探头可对各关节、指关节等大小关节、病变情况及关节腔、滑囊、软骨形态清晰显示,有助于与医师判断炎症部位的血流情况。同时经机械扫描获取二维断层的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大部分皮肤的各层次、血管、肌肉、神经、骨骼等组织,进而为GA 诊断提供了更专业的科学依据。另外与CT 检查、X 线检查相比,不易对机体造成辐射损伤,安全性较高,患者更易接受[7]。

综上,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应用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可显示平行线、韧带内、滑膜上及痛风石等情况,具有较高的GA 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痛风性滑膜痛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膝关节镜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痛风的治疗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重度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