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检查颅脑征象在脊柱裂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1-10-18 08:58孙玲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小脑征象颅脑

孙玲玲,霍 岷,陈 洋

(1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B 超室 江苏 常州 213000)

(2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3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0)

脊柱裂为临床常见的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疾病,胎儿在发育过程中,部分脊椎管未能完全闭合处于开裂状态直至宫内发育完全,进而诱发该病。该病具有隐形以及开放性之分,其中多数胎儿属于开放性,约占所有脊柱裂胎儿的85%左右,该病属于严重的先天性畸形疾病,在胎儿娩出后就有较高的病死率,为此产前即对脊柱裂胎儿做出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现阶段,临床主要应用产前超声检查对脊柱裂胎儿进行筛查,检出准确率虽较为理想,但由于受到检查人员因素、胎儿体位因素、脊柱裂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产前超声检查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有研究指出:约95%以上的脊柱裂胎儿伴有不同程度的颅脑发育异常改变[2]。若对脊柱裂胎儿超声检查颅脑征象进行明确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产前超声检查中脊柱裂胎儿的颅脑征象,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4 月—2021 年4 月我院收治的产前胎儿筛查疑似脊柱裂孕妇66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年龄为22 ~36 岁,均值为(28.94±4.62)岁;孕周为20 ~29 周,均值为(25.41±2.23)周;孕次为1 ~3 次,均值为(2.01±0.27)次;初产妇36 例,经产妇30 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单胎妊娠,产前检查疑似诊断为胎儿脊柱裂孕妇;超声检查耐受性良好孕妇;在本院建档孕妇;孕妇均知情同意本试验。排除标准:胎儿宫内死亡;无脑儿或合并其他脊柱畸形者;孕妇合并语言、交流、认知功能障碍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不能配合完成调查者;对本研究存有疑问或不愿参与者。

1.3 方法

在孕妇入组后,对其一般资料进行询问,由指定的经验丰富超声科医生对其进行超声检查,重点对胎儿颅脑征象进行观察。超声检查方法为:选择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检查(GE 公司生产,仪器型号E8,腹部探头频率为2 MHz ~5 MHz),嘱孕妇取仰卧位、平静呼吸、充分暴露腹部皮肤。超声探头频率设置为3.5 MHz ~5.0 MHz,常规对胎儿发育情况以及附属物、胎盘、羊水等组织进行检查。重点对胎儿颅脑征象以及脊柱发育情况进行检查,在对胎儿脊柱进行扫描时,分别从横切面、纵切面以及冠状切面进行扫描,在进行纵切面扫描时,经胎儿头部对其颈椎进行寻找,随后沿正常脊椎解剖结构走向,依次对胎儿颈、胸、腰部以及尾椎脊柱发育情况进行检查,对脊柱组织、结构以及周围皮肤组织等进行观察,重点观察胎儿是否存在脊柱不完整以及脊膜膨出等情况。胎儿颅脑征象检查范围包括:小脑形态、颅骨形态、颅后窝池、双顶径以及双侧脑室宽度等。所有检查结果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对其进行诊断,对于诊断结果存在争议部分,邀请上级医生进行诊断,最终诊断结果以上级医生诊断为主。对入组孕妇妊娠结局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在其引产或生产后,对胎儿进行检查做出最终诊断。

1.4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胎儿最终临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并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准确性。本研究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率(%)表示,为验证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进行t以及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结果以及最终临床诊断结果统计

66 例研究对象,最终临床明确诊断为脊柱裂胎儿者58 例,占比87.88%;超声检查诊断为脊柱裂胎儿56 例,占比84.85%,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超声检查结果以及最终临床诊断结果统计[n(%)]

2.2 超声诊断56 例脊柱裂胎儿颅脑征象统计

产前超声诊断为脊柱裂胎儿中,颅脑征象表现为双顶径小于正常值5%、脑室增宽、香蕉小脑、颅后窝池消失者占比较高。见表2。

表2 超声诊断56 例脊柱裂胎儿颅脑征象统计

2.3 漏诊病理情况

超声检查共有2 例脊柱裂胎儿出现漏诊,病变位置分别位于腰椎以及骶椎,病变长度均为2 节,均无明显的脊膜膨出表现。

3 讨论

脊柱裂为临床常见的且病情严重的先天、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即使在胎儿娩出后,通过外科手术等手段保证新生儿存活,但其仍有很大概率患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功能障碍[3]。为此,在妊娠早期即对疑似脊柱裂胎儿做出明确诊断,对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超声诊断是临床对脊柱裂胎儿进行筛查的重要手段,具有较高的检出准确性以及敏感性,本研究结果: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准确性96.55%(56/58),仅2 例出现漏诊,未有误诊发生,与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仍存在一定的漏诊概率,这与胎儿脊柱裂类型、体位、肢体遮挡相关。本文中2 例漏诊病例,脊柱裂病变较小,并且均无明显的脊膜膨出等脊柱裂直接征象表现,加之胎儿肢体对病变部位进行遮挡等因素,超声检查不易对病变部位进行观察,因而出现漏诊。

脊柱裂胎儿超声检查除具有直接征象外,多数胎儿仍存在颅脑征象,主要包括:双顶径小于正常值5%、脑室增宽、香蕉小脑、颅后窝池消失等。胎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若脊椎管为及时完全闭合,无法形成闭合管腔,其内压力无法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将低于颅内压、颅内正常组织。以小脑为例,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脑组织间隙等发生移位,疝入脑室、枕骨大孔、小脑幕等位置,导致延髓失去正常解剖部位以及颅后窝池消失,超声影像学表现为香蕉小脑[4-5]。脑部其他组织也可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移位,在超声影像学中表现为不同的颅脑征象。此外,胎儿头骨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在异常颅内压的作用下,其可发生性状改变,在超声影像学中表现为“柠檬头”[6-7]。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前超声诊断为脊柱裂胎儿中,颅脑征象表现为双顶径小于正常值5%、脑室增宽、香蕉小脑、颅后窝池消失者占比较高。提示:可通过胎儿颅脑征象对其是否患有脊柱裂进行诊断。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是临床对脊柱裂胎儿进行筛查的主要手段,对脊柱裂胎儿颅脑征象进行明确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小脑征象颅脑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双胞胎在这儿呢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