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技术在实体肿瘤的应用

2021-10-18 08:58孙卫江谢伟超谢昭雄黄振添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消融甲状腺癌微波

陈 钦,孙卫江,谢伟超,谢昭雄,黄振添

(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 广东 潮州 521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各种实体肿瘤发病概率也有所增加,尤其是甲状腺癌、乳腺癌、肝癌等。甲状腺结节发病率18.6%,恶变的可能为5%~15%[1],全球每年有超过100 万女性深受乳腺癌困扰[2],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与病死率都比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3]。手术切除是实体肿瘤的常用治疗手段,可是由于我国居民体检意识比较薄弱,健康知识储备不足,甲状腺癌、乳腺癌和肝癌等实体肿瘤发现时已经发展到晚期,不能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要直接切除患者脏器,切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影响患者脏器功能,给其带来诸多后遗症,倘若后期复发,治疗选择性比较小。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MWA)是一种治疗甲状腺、乳腺、肝脏等实体肿瘤的微创手段[4],为了探究MWA 应用在实体肿瘤中的临床效果,特选择我院37 例甲状腺癌患者、42 例乳腺癌患者、48 例肝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详细的调查报告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12 月在我院就诊的127 例实体肿瘤患者。研究对象年龄25 ~78 岁,平均年龄(55.48±6.91)岁;男68 例,女59 例;37 例甲状腺癌患者,42 例乳腺癌患者,48 例肝癌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肿瘤诊断标准者;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高者;知情且签署调查同意书者;临床病理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接受传统肿瘤手术治疗者。

1.2 方法

手术前患者接受增强MRI(磁共振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造影、彩超等检查,确定患者适合行MWA。患者皆选择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洞巾,利用2%利多卡因(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2295)对肿瘤、肿瘤物周边、微波消融针道进行局部麻醉处理。通过SA-6000CMT 型超声诊断仪[上海麦迪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3230080]确定安全的穿刺路径,采取KY-2000 型微波消融治疗仪[南京康友微波能应用研究所,国食药监械(准)字20073250457]在肿瘤位置连续工作10 ~20 min,较大病灶需维持30 min 甚至更长。消融开始前应用0.9%氯化钠溶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158)及利多卡因保护肿瘤物周围、重要血管神经、气管等组织,消融结束后针道消融,同时将微波针拔除,结合患者情况确定是否对其他位置进行消融。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治疗前后三组的肿瘤大小,动态观察并记录治疗后1、3、6、12 个月随访肿瘤的体积。②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3、6、12 个月三组生化指标的变化,记录甲状腺组的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总胆固醇(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记录乳腺组的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记录肝癌组肝癌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肿瘤体积、生化指标)和计数资料分别用(±s)和率(%)表示,分别行t和χ2检验,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肿瘤体积

甲状腺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个月肿瘤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6、12 个月的肿瘤体积较治疗前出现了显著降低(P<0.05);乳腺组患者治疗后3、6、12 个月的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肝癌组患者治疗后1、3、6、12 个月的肿瘤体积显著比治疗前小(P<0.05),见表1。

表1 患者肿瘤体积治疗前后变化( ± s) 单位:cm3

表1 患者肿瘤体积治疗前后变化( ± s) 单位:cm3

治疗时间 甲状腺组(n=37) 乳腺组(n=42) 肝癌组(n=48)治疗前 2.84±1.26 2.34±0.65 3.25±1.32治疗后1 个月 2.91±1.32 2.28±0.59 2.94±1.21治疗后3 个月 1.69±1.05 1.71±0.95 2.42±0.96治疗后6 个月 1.02±1.01 0.94±0.26 1.76±0.26治疗后12 个月 0.31±0.09 0.36±0.05 1.02±0.19

2.2 生化指标

甲状腺组治疗后1、3、6、12 个月的TSH、Tg、TgAb 都比治疗前低(P<0.05);乳腺组治疗后1 个月的CEA、CA125 和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 个月的CA153、TSGF 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6、12 个月的CEA、CA125、CA153、TSGF 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肝癌组治疗后1、3 个月、6、12 个月的AFP、ALT 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甲状腺组37 例患者肿瘤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对比( ± s)

表2 甲状腺组37 例患者肿瘤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对比( ± s)

组别 肿瘤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1 个月 治疗后3 个月甲状腺组(n=37)TSH/(mIU·L-1) 39.59±3.74 31.29±3.05 21.26±3.25 Tg 98.69±5.26 77.16±4.96 59.46±3.25 TgAb 102.95±6.29 89.16±5.26 70.15±2.01乳腺组(n=42)CEA/(ng·mL-1) 110.52±25.14 105.12±12.04 74.48±9.15 CA125/(U·mL-1) 114.06±32.14 109.15±11.26 84.16±8.15 CA153/(U·mL-1) 130.41±31.86 116.26±10.16 79.46±6.19 TSGF/(U·mL-1) 216.48±41.26 194.48±32.45 151.14±20.49肝癌组(n=48)AFP/(μg·L-1) 421.52±55.49 326.48±32.16 151.29±20.71 ALT/L 174.26±7.19 152.16±6.59 112.49±5.69组别 肿瘤指标 治疗后6 个月 治疗后12 个月甲状腺组(n=37)TSH/(mIU·L-1) 12.48±2.54 6.59±1.52 Tg 40.26±3.06 21.36±2.26 TgAb 51.23±2.37 25.15±3.26乳腺组(n=42)CEA/(ng·mL-1) 49.15±10.24 5.39±2.14 CA125/(U·mL-1) 59.48±7.32 20.48±6.14 CA153/(U·mL-1) 54.12±4.15 18.26±3.25 TSGF/(U·mL-1) 99.18±10.98 40.26±10.41肝癌组(n=48)AFP/(μg·L-1) 86.15±9.26 32.15±9.49 ALT/L 74.26±3.52 41.26±2.69

3 讨论

MWA 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简单操作技术,具有较确切的疗效、较高的精确度以及较强的可控性。MWA能多次反复适用于多发、复发的较大病灶,是实体肿瘤保守治疗的重要补充方法[5]。基于超声影响技术引导展开MWA 操作,能提高实体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准确性以及安全性。相较于其他局部消融技术,MWA 操作简单,能更好掌握加热范围,止血效果良好,实现快速加热,升高肿瘤细胞内温度。在临床应用MWA 时,应将肿瘤、肿物实行组织及其包膜全部纳入到热消融范围内,实现完整消融,获取“安全边缘”,实现肿瘤的彻底灭杀。倘若肿瘤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导致肿物范围难以确定,需要穿刺抽吸后再行消融。

调查结果显示,甲状腺组、乳腺组、肝癌组治疗后的肿瘤体积以及生化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这和M W A 原理紧密相关,M W A 原理是在肿瘤组织中插入微波天线,微波会让组织中的水分子不断升温,利用高温灭活肿瘤细胞,让其达到凝固坏死,最终实现局部根治或是原位灭活,防止肿瘤出现转移或是浸润。此外,M W A 对机体具有刺激作用,对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强化作用。

综上,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应用在实体肿瘤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是一种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消融甲状腺癌微波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微波视觉概念、方向与应用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见信如晤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Mir-222-3p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癌效果的影响
消融
为什么
仲夏夜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