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哮喘,中医给您支招

2021-10-21 09:39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祖贻
家庭医药 2021年23期
关键词:尺泽风寒气道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周祖贻

哮喘是一种冬季多发病和常见病,是由炎性刺激产生的气道高反应性所致的,其气道狭窄具有可逆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约为5%,其中女性的发病率又高于男性。

哮喘有家族聚集和遗传倾向,在绝大多数患者的亲人(有血缘关系、近三代人)当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经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哮喘的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空气污染和过敏原增多等因素有关。此外,从事某些职业的人群也容易患哮喘病,如从事粉尘、环境卫生、化纤类工作的人罹患此病的较多。

中医将哮喘俗称“ 寒痨症”,在古藉医书中对“哮”“喘”症是分而论之,后世医家认为有“哮”必有“喘”,所以统称“哮喘”。祖国医学对此病有很多记载和论述,如《丹溪心法·哮喘》:哮喘必用薄滋味,专注于痰。《灵枢·五阅五使》篇中曰:故肺病者,喘息鼻张。此病好发于秋冬季节,由于哮喘患者往往体质虚寒,阳气不足,又极易受外界寒邪侵扰,内外夹攻,反复发病,经久不愈。所以患有哮喘者一到冬季不可掉以轻心,需提前加强防护,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哮喘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所以在呼吸系统疾病流行季节,特别是秋冬季应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不要接触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2.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不要受凉,及时加减衣服。建议选择柔软宽松的衣物,布料不要选动物皮毛,以及涤纶、化纤等,以防过敏反应诱发哮喘。平时要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要过于劳累,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立即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3.冬天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需要外出时应做好防护工作,戴好口罩和围巾、帽子,避免冷空气直接吸入而诱发哮喘。在室内时,要注意温度和湿度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清洁卫生,不要让细菌滋生。

4.饮食以清淡营养为主,不吃或少吃海产品,特别是虾、蟹一类食品。

5.加强身体的耐寒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

6.家庭成员有哮喘患者,家里不要养狗、猫、鸟等动物,少种花,这些也易诱发哮喘。

中医治哮喘有很多方法,也有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哮喘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哮喘发病,肺道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于上,而发于喘息。脾为生化之源,脾虚生痰,痰阻气道,故见于喘咳气短,即哮喘是肺、肾、脾三脏之虚症。对于哮喘证,中医把它分为寒哮和热哮两种,临床上寒哮比热哮多。此时正值寒哮多发期,所以下面笔者着重介绍一下风寒哮喘症的治疗。

风寒哮喘主要症状为呼吸急促、喉中痰鸣有声、胸中满闷、咳嗽、口不渴,或喜热饮、畏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临床上一般采用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治法,常用射干麻黄汤为主方,根据不同症状加减。方中,射干、麻黄宣肺平喘,豁痰利咽;干姜、细辛、半夏温肺蠲饮降逆;紫菀、款冬花、甘草调和诸药,化痰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大枣和中。如果痰多,可加葶苈子、瓜蒌、莱菔子,泻肺宽胸涤痰,还可适当加杏仁、苏子、白前、陈皮等药化痰利气,对风寒哮喘效果很好。

此外,中医治哮喘还有很多特色疗法,比如深受大众喜爱的冬病夏治的敷贴疗法,效果也非常明显,具体为6~9月间,贴5~6次。选用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4味中药,碾成粉末,用生姜汁调成膏,然后贴在背部的肺腧、心腧、隔腧等穴位,用纱布固定好,一般贴6小时左右。这个方法在唐代就已经流行,《张氏医通》一书就记载了此疗法。需提醒的是,敷贴疗法对患有严重的肾、肝、造血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者,药物过敏者,妊娠期妇女以及3岁以下儿童不适宜。

另外,艾灸治疗哮喘效果也非常显著。对于风寒外袭,证见咳嗽、气喘咯稀白痰、畏寒怕冷、脉浮紧、苔薄白等者,可以选用手太阴肺经穴位为主,如膻中、列缺、肺腧、尺泽、风门、丰隆、天突等穴位。针灸也是治疗哮喘的一种有效方法,针灸处方一般是取膻中、列缺、肺腧、尺泽、定喘等穴位。对风寒者可加风门,风热可加丰隆,喘之甚者,加天突穴位。在扎针灸的同时还可适当配合拔火罐,在临床上都有很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尺泽风寒气道
尺泽穴定位及其刺灸法初探*
冬读古诗御风寒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风寒感冒忧,来碗“神仙粥”
《针灸大成》中尺泽穴临床应用探析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