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思路

2021-10-21 01:37杜永贵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平台建设大数据分析教育信息化

杜永贵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部颁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意味着我国教育信息化2.0开始正式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是从如何构建大数据凭条、稳固数据基础、开展上层应用等等方面进行出发,以此在最大化限度中了解高等教育行业中大数据分析平台的行业特点以及应用范围。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

在我国颁发了新的教育计划后,其中明确的指出应当进一步对教育大数据的应用加强,从政务服务、业务管理、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着手。有效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教育助手等内容加强整体的服务质量。

一、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院校的发展机遇

教育信息化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一个推进的概念。我国学者南国农先生将其定义为:“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学者何克康指出,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的普遍应用和推广”。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教育本身的教育目标和路径改革,教育信息化再次站在了挑战与机遇的十字路口。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教育部在2018年工作重点中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实施并于2018年4月18日正式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及“人工智能”11次、“智能”36次、“新时代”11次。可见,“智能化”是教育信息化2.0的重要关键词,是高校迈向“新时代”的重要路径。为推动人工智能在校园落地,教育部同时印发了《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明确了高校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相关教育政策和信息化实践,正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整个学校生态,推动学校进入“智能+”新时代。

另外,教育信息化2.0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一是时间维度的表征概念,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信息化为1.0时代,以2.0时代开启新时代的教育信息化;二是基于目标维度的内涵概念。教育信息化2.0是整个教育生态的重构,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式,最终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三是基于教育改革维度的实践理念,包括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二、搭建基础数据平台

想要进一步构建好大数据的分析平台,那么就需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搭建好一个稳定并且高效的基础数据凭条,进而在最大化限度中满足大数据分析处理的需求。但是,还应当对数据体量以及数据种类进行充分的了解。

1.注重数据体量的考虑

关于大数据而言,因为它自身的体量比较大,就需要通过运用高效的运算效率来保障数据在规定的时间中计算出结果。通过采用分布式并行计算架构便能够较好的满足这一种运算的需求。该方式主要是通过将大量的普通PC以集群的方式联合起来,达到加强单位PC的计算,再以分而治之的思想,将数据、计算资源、磁盘IO等等内容分布到集群内不同节点中,待计算完成之后再开展统一的汇总输出,以此有效的保障计算效率得到加强。

2.数据种类的考虑

虽然如上文所述,我们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数据计算的问题,但是还需要考虑到使用不同的数据组建,在对数据进行储存和计算工作。例如,关于在结构化数据中应用关系型数据库它能够获取到较好的性效比;而对于实时性分析输出的则需要通过Spark软件将数据流进行分割,达到实施分析相应工作。另外,还应当按照数据的分类和不同,将一些数据分为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这样才能够通过在平台的架构上应用,由此一来,不仅仅能够加强关系型数据的高效储存工作,也能够提高大体量非结构化数据的计算工作。

三、搭建数据以及平台数据管理工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关系型数据库以及数据管理平台的选择来讲,应当从行业特点以及技术储备两个方面进行着手。而对于高校教育行业的特点,它主要是体现在:第一,整体数据的规模比较小。第二,缺少大规模的专业团队驻地支持。第三,对数据共享以及交换的需求较为迫切。

1.关系型数据库的选择

对于分布式计算工作而言,它一般都是应用在TB或者PB级别的计算工作和挖掘工作中。当数据的体量达到一定标准时,有效的运用分布式计算,不仅能够加强计算的效率,也能够保障数据的准确性。而在高校中的关系型数据中体量最大的便是一卡通流水数据。据相关数据表明,国内的一卡通厂商5年数据大约为45G左右,且很少有全部數据参与到计算当中。由此,我们便可以发现,在基于该体量的数据计算中,有效的采用分布式计算工作,它能够帮助一卡通的计算满足需求。因此,对于高校关系型数据库一般而言都较为推荐分布式计算的选择和应用。

2.数据管理平台的选择

当前因为在高校教育行业中并没有金融电信行业动辄30-50人的驻场开发做为技术支持。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高校开展对数据的共享以及分析工作上,往往会需要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开发。另外,在基于地层的数据平台上,封装一层校方能够管理使用的数据平台,使其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数据交换以及共享作用。由此,我们便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对于大数据的技术选型工作,我们不仅仅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技术先进的特点,也应当按照行业的特点、数据分析场景、实际业务场景等等特点,基于宏观的角度上来开展顶层技术的规划和选型工作开展。

四、提升数据基础

在整个大数据平台当中,它具有对海量数据计算的作用,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它能够帮助学校对数据进行挖掘和计算。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因为学校中的数据存在类型多样、数据来源多样、数据质量低下等一系列问题,让整体工作的开展受到较好的影响。因此,在面对该情况,我们就需要在构建技术架构和分析场景的前期,做好大量的数据准备工作,那么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第一,构建起大数据平台级别的数据标准,该过程中学校可以按照我国相关信息管理部门颁发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学习,与其他部门一同研究和制定校级数据的标准,保障学校中数据的计算和挖掘。

第二,进一步加强数据集成工作,对于校内中的数据而言,当这一些数据在纳入到平台后,需要按照学校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储存工作。

第三,集成过程中,应当加以各种不同的质量检验规则、业务检验规则等等内容对数据开展检验工作,以此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数据的质量得到提升。

第四,在院校中应当制定数据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变更流程标准、转换规则标准等等,让不同的数据在经过数据治理后,能够具有统一、高质量的特点,进而在最大化限度中为后期的数据分析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开展大数据应用

當数据分析工作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我们还需要对现有的数据进行梳理以及分析。那么就需要根据院校中现有的数据来源,找寻出能够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促进校方管理效率的应用场景。以此有效的构建出算法模型,帮助院校的数据进行整理。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应用场景。

第一,领导:通过有效的利用院校内不同数据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让院校中的不同领导能够直接从结果中,了解到院校各类宏观指标,基础实际的情况来对开展院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和推动。另外,应积极的对建设成果进行总结,找寻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为后期的建设提供帮助,让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二,师生:因为基于业务系统中所产生的各类数据,我们应当以人为中心开展数据的融合打通工作,进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为院校中的老师以及学生提供一种较为便捷的个人数据服务内容。例如老师课程排列、学生图书借阅、一卡通消费等等。这一种方式它不仅仅能够帮助院校师生提供较为直接的数据查询服务外,也能够在基于第三方小程序内对各种数据开展查询和应用,进而满足师生的数据使用需求。

第三,教务:数据在教务部门的使用中,主要是体现在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状态监控等等。因此,这就可以通过构建相关的模型算法工作,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的教学情况等等内容开展分析。

第四,国资:在基于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当中,我们应当在基于数据的角度下对院校中的国有资产开展分类处理工作,保障院校中部分不足的资源能够得到及时的购置规划,让院校的发展能够更进一步。

第五,人事:关于大数据在人事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首先在人事中应用大数据处理方式,它能够进一步提高院校中人员的结构优化和调整。其次,通过数据开展人才储备事项,帮助院校中的人才储备工作得以完成。

第六,学生管理:院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便是如何开展学生的管理工作,而有效的应用大数据方式,它能够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发展、学生安全等等多个方面进行着手,以此在最大化限度中加强学生的管理效率。

第七,后勤:在院校中基于学生一卡通消费记录、网络使用记录等等可以分析出学生就餐高峰期、食堂学生分布情况等等。为高校中的后勤工作开展服务质量进行加强,并且还能够对高校中的一些基础服务设施优化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六、数据开发

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大数据平台解决的核心问题它并不仅仅局限在数据的挖掘以及分析工作当中。我们需要将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价值通过分析挖掘工作让其展现出来。因此,对于大数据平台而言,它作为院校中全量数据的统一存储以及分析平台,其中便含有关系型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类型,那么就需要构建出一种基于数据共享的机制,帮助院校内的各项流程进行加强。

但是,我们需要了解到对于数据共享方式而言,它主要是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对于校内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校级之间的数据共享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利用其它部门的数据来开展自身的业务发展。第二,校级之间的数据共享工作,应当管控在区域、全国的教育指标分析、宏观统计分析等等上。但是,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便是,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需要在基于一种安全、便捷的数据供给方式下,以此完成数据的共享工作。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在高校当中除了需要做好业务创新以及驱动技术的发展外,还应当针对校内和校级之间的数据共享需求。那么这就可以在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开放方式,为校内校外的数据使用者提供一个较为安全、便捷的数据模式,以此在最大化限度中推动高校的教学、管理、服务建设工作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当前基于二十一时代当中,在高校的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通过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建设能力,以此有效的保障我国教育的发展能够迈入更高的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岳丽娜,聂怀勇.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4):108-114.

[2]刘洋,王祥.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普通高中智慧教育实践与探索——以安徽省宣城中学智慧校园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1(18):3-5+57.

[3]张茜.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高校大学生统战工作新路径探究——基于易班网络平台[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7):114-116.

[4]葛文双,白浩.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首席信息官(CIO)——核心内涵、能力模型与专业发展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20,38(04):64-73.

[5]闫寒梅,郎玉珍,陈建新.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实验教学的改革——以山西警察学院刑事技术系为例[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0,28(01):111-114.

[6]徐建军,范梅芳.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智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15):41-43.

[7]孙全党,徐久成,孙林,靳瑞霞.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2M”一体化融合模式构建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7):254-256.

[8]束乾倩,涂庆华,崔聪.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8,5(41):314-315.

[9]刘革平,余亮,龚朝花,吴海燕.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互联网+教育”要素与功能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9):37-42+74.

[10]郑旭东.智慧教育2.0: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教育新生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二[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4):11-19.

猜你喜欢
平台建设大数据分析教育信息化
面向大数据远程开放实验平台构建研究
面向大数据分析的信息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传媒变局中的人口电视栏目困境与创新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