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侗语族族群的皮褶厚度

2021-10-22 02:04安彩艳李咏兰
关键词:皮下脂肪肩胛二头肌

易 灿,安彩艳,李咏兰,3

(1.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呼和浩特010022;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和浩特010010;3.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壮侗语族又称“侗台语族”或者“黔台语族”,国际上统称“台语”,属于汉藏语系的一部分.壮侗语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广东、海南和湖南南部等地区,也分布于泰国、老挝、缅甸、越南北方和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等地区,形成东南亚一个很重要的语言群.在我国归属于壮侗语族的民族主要有壮族、侗族、傣族、布依族、毛南族、黎族、八甲人、临高人、水族、仫佬族和仡佬族等.

壮侗语族族群有悠久的历史,与百越有着深远的关系,也有研究认为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是壮侗语族诸民族祖先遗留下来的[1].据考究,壮侗语族族群是由古越人中的某一支演化而来的,在秦汉时期,由于多元一体化政治,百越东部地区的东瓯多与汉族融合,在4世纪左右,常年战乱导致大批汉人南迁进入岭南地区,而岭南地区的部分百越族群进入山区逐渐分化为僚、俚等民族,后来发展成为现代壮侗语族各民族[2-3].

皮褶厚度是判断人体皮下脂肪发育状况的重要标准,随着年龄的变化,人体皮下脂肪的发育状况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因此,通过测定皮褶厚度可以进一步判断人体全身的脂肪含量和营养状况[4].皮褶厚度与高血压[5]、糖尿病[6]等疾病也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提供辅助性判断.此外,不同族群的遗传特征、饮食习惯、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因而人体皮下脂肪发育状况也会有所不同[7].目前,我国一些学者已对毛南族[8]、傣族[9]、仫佬族[10]、临高人[7]和八甲人[11]等族群的皮褶厚度进行了测量和研究,但是对于整个壮侗语族族群成人皮褶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研究壮侗语族族群皮下脂肪的发育特点及其随年龄变化的相关规律,以为改善和提高壮侗语族族群的体质状况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遵循知情同意原则,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课题组于2013—2019年在海南、贵州、湖南、广西、云南等地对壮侗语族15个族群成人的肱二头肌皮褶、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嵴上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和小腿内侧皮褶进行测量,总样本量为10 359例(男性4 515例,女性5 844例).严格按照《人体测量方法》[12]进行测量,被测量者身体健康、无残疾,年龄范围为20~80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1.8岁和51.9岁.测量工具为仿日本荣研式改良皮褶厚度计(精确到0.5 mm).测量对象分为20~44岁组、45~59岁组、60~80岁组3个年龄组.被测量者样本量情况见表1.

1.2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Excel2010和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u检验对性别间的皮褶厚度进行差异性检验,采用方差分析对6项皮褶厚度进行年龄组间的差异性检验,对6项皮褶厚度与年龄及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相关性分析.人体皮褶厚度呈非正态分布,所以皮褶厚度均值为几何均值,皮褶厚度均值=lg-1(∑lgX/n).体密度(D)采用文献[13]的成人身体密度回归方程计算:

表1 壮侗语族族群样本量Tab.1 Sample size of Zhuang-Dong language ethnic group

其中X为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与肩胛下皮褶厚度之和.体脂率(BFP,%)采用文献[14]的改良公式:

为进一步了解壮侗语族族群皮下脂肪发育状况,对壮侗语族族群和我国其他13个族群的皮褶厚度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这13个族群为苗族、瑶族、布朗族[4]、佤族[15]、景颇族、土家族[16]、羌族[17]、云南怒族[18]、四川彝族[19]、门巴族[20]、珞巴族[20]、汉族[21]、阿拉善蒙古族和硕特部[22],其中苗族、瑶族和景颇族的数据来自本课题组.

2 结果

2.1 壮侗语族族群皮下脂肪的发育特点

壮侗语族族群男性和女性各年龄组皮褶厚度测量结果见表2.肱二头肌皮褶、肱三头肌皮褶和小腿内侧皮褶厚度反映四肢的皮下脂肪发育状况,肩胛下皮褶、髂嵴上皮褶和髂前上棘皮褶厚度反映躯干的皮下脂肪发育状况.由表2可以看出,壮侗语族族群男性和女性的6项皮褶厚度值的排序均为:肱二头肌皮褶<小腿内侧皮褶<肱三头肌皮褶<髂前上棘皮褶<髂嵴上皮褶<肩胛下皮褶,其中女性髂嵴上皮褶与髂前上棘皮褶基本接近.总体而言,四肢的皮褶厚度薄于躯干的皮褶厚度.壮侗语族族群45~59岁组的6项皮褶厚度均值最大,这可能是由于随年龄增长人体自身的生理变化所致.性别间u检验结果表明,6项皮褶厚度值性别间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均表现为女性大于男性.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体脂率标准[23]判定肥胖(男性BFP≥25%,女性BFP≥35%),壮侗语族族群男性BFP均低于25%,45~59岁组和60~80岁组接近正常值上限,女性BFP均低于35%,45~59岁组和60~80岁组的BFP较大.壮侗语族族群BFP均值属于正常范围.

表2 壮侗语族族群皮褶厚度(Mean±SD)Tab.2 Skin fold thickness of Zhuang-Dong language ethnic group mm

2.2 壮侗语族族群皮下脂肪发育与年龄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壮侗语族族群皮褶厚度年龄组间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壮侗语族族群男性和女性6项皮褶厚度值的年龄组间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这表明,壮侗语族族群的皮褶厚度值随年龄增长发生了明显变化.

表3 壮侗语族族群皮褶厚度年龄组间的方差分析Tab.3 Variance analysis of skin fold thickness between age groups of Zhuang-Dong language ethnic group

壮侗语族族群皮褶厚度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髂嵴上皮褶厚度与年龄无相关(r=0.01,P>0.05),髂前上棘皮褶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60,P<0.05),其余4项皮褶厚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表明随着年龄增长,男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肩胛下和小腿内侧皮褶厚度呈线性上升,髂前上棘皮褶厚度呈线性下降.女性肱二头肌皮褶厚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0.06,P<0.05),髂前上棘皮褶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04,P<0.05),其余4项皮褶厚度与年龄无相关(P>0.05),因此,随着年龄增长,女性肱二头肌皮褶厚度呈线性上升,髂前上棘皮褶厚度呈线性下降.

壮侗语族族群皮褶厚度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的髂嵴上皮褶厚度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正相关(r=0.08,P<0.05),肩胛下皮褶和髂前上棘皮褶厚度均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无相关(P>0.05),其余3项皮褶厚度均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负相关(P<0.05),即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男性四肢皮下脂肪厚度呈线性下降,髂嵴上皮褶厚度呈线性上升.女性肱二头肌皮褶厚度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正相关(r=0.06,P<0.05),髂前上棘皮褶厚度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负相关(r=-0.20,P<0.05),其余4项皮褶厚度均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无相关(P>0.05).

2.3 壮侗语族族群和其他13个族群皮褶厚度的主成分分析

选取14个族群肱二头肌皮褶、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及小腿内侧皮褶等5项皮褶厚度进行主成分分析.14个族群男性和女性皮褶厚度的主成分散点图分别见图1和图2.

图1 男性皮褶厚度的主成分散点图Fig.1 Scattered plo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or skin fold thickness of males

图2 女性皮褶厚度的主成分散点图Fig.2 Scattered plo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or skin fold thickness of females

14个族群男性5项皮褶厚度值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90.85%和6.29%,累计贡献率达到97.14%.PCⅠ载荷大的指标为肱三头肌皮褶(0.990)、肱二头肌皮褶(0.975)、髂前上棘皮褶(0.972)和肩胛下皮褶(0.953),PCⅠ越大,肱三头肌皮褶、肱二头肌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和肩胛下皮褶越厚.PCⅡ载荷大的指标为小腿内侧皮褶(0.485),PCⅡ越大,小腿内侧皮褶越厚.

以PCⅠ为横坐标,PCⅡ为纵坐标做散点图,由于PCⅠ的贡献率较大,所以主要考虑PCⅠ值的大小.由男性主成分散点图(图1)可见,汉族、蒙古族和硕特部的PCⅠ值最大,壮侗语族族群、苗族、瑶族的PCⅠ值较大,这3个族群的位点基本接近一条直线,羌族的PCⅠ值中等,其余8个族群的PCⅠ值较小.也就是说,汉族、蒙古族和硕特部的肱二头肌皮褶、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最厚,壮侗语族族群、苗族、瑶族的这4项皮褶较厚,羌族的这4项皮褶厚度处于中等水平,而其余8个族群的这4项皮褶较薄.

14个族群女性5项皮褶厚度值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81.38%和13.98%,累计贡献率为95.36%.PCⅠ载荷大的指标为髂前上棘皮褶(0.967)、肱二头肌皮褶(0.964)、肱三头肌皮褶(0.961)和肩胛下皮褶(0.950),PCⅠ越大,髂前上棘皮褶、肱二头肌皮褶、肱三头肌皮褶和肩胛下皮褶越厚.PCⅡ载荷大的指标为小腿内侧皮褶(0.786),PCⅡ越大,小腿内侧皮褶越厚.

由女性主成分散点图(图2)可见,羌族、蒙古族和硕特部、汉族的PCⅠ最大,表明其髂前上棘皮褶、肱二头肌皮褶、肱三头肌皮褶和肩胛下皮褶最厚.壮侗语族族群、苗族、瑶族的PCⅠ较大、PCⅡ较小,表明其肱二头肌皮褶、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和髂前上棘皮褶较厚,小腿内侧皮褶较薄.土家族、珞巴族、佤族的PCⅠ较小、PCⅡ较大,表明其肱二头肌皮褶、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和髂前上棘皮褶较薄,小腿内侧皮褶较厚.怒族、门巴族、布朗族的PCⅠ较小、PCⅡ中等,表明其肱二头肌皮褶、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和髂前上棘皮褶较薄,小腿内侧皮褶厚度中等.景颇族、彝族的PCⅠ、PCⅡ均较小,表明其5项皮褶均较薄.

综合男性和女性的分析结果,可以认为壮侗语族族群的上肢和躯干的皮褶较厚,下肢的皮褶偏薄一些.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调查了壮侗语族族群的皮下脂肪发育状况,结果表明,男性除髂嵴上皮褶外,其余5项皮褶均与年龄相关,而女性只有肱二头肌皮褶和髂前上棘皮褶与年龄相关,一方面可能是生理因素的差异所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源于近年来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更注重于保持身材.

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对壮侗语族族群男性有明显的影响,而对女性的影响不显著.壮侗语族诸民族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贫穷地区已经摘掉贫困的帽子,但是与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相比,壮侗语族族群聚集区的经济依旧处于欠发达水平,目前仍以农林牧渔业为第一支柱性产业,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占绝大多数,因而壮侗语族族群男性四肢皮下脂肪发育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负相关,女性多以家庭劳动为主,大多数女性以纺织、编织等手工业为经济来源,很少从事体力劳动,因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女性皮褶的影响不显著.

土家族、怒族、彝族、门巴族、珞巴族、景颇族、羌族属于藏缅语族族群,苗族、瑶族属于苗瑶语族族群,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同属于汉藏语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壮侗语族族群与藏缅语族族群的皮下脂肪发育差距较大,与苗瑶语族族群较为接近.

就壮侗语族族群和藏缅语族族群的起源来说,藏缅语族族群与上古时期生活在西北地区的氐羌人有密切关系,据考究,藏缅语族诸民族最初源于先秦时代的甘肃、青海地区,之后不断向西南地区迁徙、分化、融合,形成多个单一民族[24],史学界普遍认为壮侗语族诸民族来源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百越是我国古代南方地区的土著族群,因而二者的起源地相距较远.从遗传学角度分析,藏缅语族族群父系基因保持了北方的成分,而母系基因保持了南方的成分[25],壮侗语族族群则保留了更多的来自于南方土著的组分,这是二者皮褶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26].除历史因素和遗传因素外,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水平也是造成二者皮褶差异的主要因素,本文所用藏缅语族族群的数据取于四川、西藏等地,而壮侗语族族群数据主要取样于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地,其地理位置和交通水平较四川、西藏更为优越,经济也更为发达.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壮侗语族族群与苗瑶语族族群的皮下脂肪发育状况更为接近,表明二者有亲缘关系.这与梁祚仁[27]的研究结果一致,文献[27]在广西10个少数民族Y染色体17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中,根据14个族群间的遗传距离绘制N-J系统进化树,将壮侗语族族群与苗瑶语族族群聚为一类.另外,本文结果也与何燕等[28]的研究结果吻合.苗瑶语族族群与历史上的九蛮有密切关系,自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现今的湖南、贵州、江西等省的交界地带就是苗瑶语族诸民族的“历史民族区”,而该地区也是壮侗语族诸民族生活的地方,二者长时间毗邻而居,导致基因融合,因而皮下脂肪发育较为接近.

猜你喜欢
皮下脂肪肩胛二头肌
股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1例
肩胛盂的骨性解剖结构
肩胛下肌损伤分型及治疗研究进展
高频超声在皮下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肩胛舌骨肌的超声解剖及临床应用价值
肩胛下旋综合征研究进展
中老年人易发的大力水手征
阳光帮你减减肥
注射胰岛素, 警惕脂肪增生
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