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审计单位客户集中度对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影响

2021-10-25 22:25郑越方郑石桥
财会月刊·下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经营业绩经营风险审计风险

郑越方 郑石桥

【摘要】客户集中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进而影响审计人员对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选取2017 ~ 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探究客户集中度与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 客户集中度对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进一步分析表明, 这种关系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显著。 此外, 将客户集中度按中位数划分并进行分组回归, 结果表明, 在大于客户集中度中位数的样本中, 客户集中度与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 研究结论对审计人员提升对重要性水平的认知、规避审计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客户集中度;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经营业绩;经营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20-0096-8

一、引言

当前市场竞争的主体以供应链为主, 上市公司与供应链中的下游客户展开商业合作的紧密性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因此, 企业也逐渐开始重视对客户需求的持续把握。 随着企业的业务活动对客户的依赖程度日渐提高, 企业的客户集中度也日渐提高, 客户集中度对企业价值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较高的客户集中度意味着客户拥有较高的议价能力, 能够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决策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市场表现[1] 。 而公司的经营风险和市场表现都会影响其审计风险, 进而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对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简称“重要性水平”)的合理判断。

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不仅会影响审计计划的制订, 而且是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表述和出具审计意见的关键因素。 对重要性水平的合理判断可以帮助审计人员降低审计风险并把握审计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 企业的业务数据量大幅增加,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 审计人员难以对所有会计资料进行审查, 只能采用审计抽样的方式, 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利用合理的重要性水平以把握审计质量。

综上, 上市公司的客户集中度可能会对重要性水平产生影响。 现有关于上市公司客户集中度的文献大部分研究的是客户集中度对经营绩效、企业信用评级和审计费用等方面的影响, 尚未研究客户集中度与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 因此, 本文利用2017 ~ 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展开实证研究以验证此问题。 本文丰富了重要性水平相关的研究成果, 并为被审计单位客户集中度如何影响重要性水平提供了理论解释, 同时对审计人员提升关于重要性水平的认知和有效规避审计风险提供了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客户集中度的经济后果

客户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 客户集中度的高低意味着企业与大客户之间合作紧密性的强弱。 从现有关于客户集中度经济后果的文献来看, 客户集中度对经营绩效、企业风险、企业信用评级、审计费用、权益资本成本等方面有影响, 总的来说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存在正面和负面两种影响。

1. 客户集中度的负面影响。 陈正林[2] 认为, 客户集中度过高会导致企业过度依赖大客户, 一旦失去大客户, 企业的业绩会受到严重影响。 周冬华和梁晓琴[3] 认为, 客户集中度高的企业可能会选择性地披露利好信号, 掩饰真实的会计信息, 以此建立和维护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 孙洁、殷方圆和宁金辉[4] 认为, 客户集中可能存在掠夺效应、风险传导效应, 当客户过于集中时, 客户拥有较大的谈判优势, 其不仅可以要求企业在降低销售价格等方面做出让步, 而且当大客户出现信用问题时, 其往往会要求企业延长其付清货款的时间, 进而给企业的经营和信用评级带来影响。 Porter[5] 和Dhaliwal等[6] 认为, 客户集中度过高会压缩企业的盈利空间, 提高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 最终导致企业的资金状况恶化。

2. 客户集中度的正面影响。 王雄元、王鹏和张金萍[7] 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客户特征数据进行研究, 发现客户集中度提高会形成供应链整合效应, 此时审计人员面临的审计风险和审计工作量降低, 审计费用也随之降低。 黄晓波、张琪和郑金玲[1] 经过实证研究发现, 当企业的客户集中度提高时, 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下降, 即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 陈峻、王雄元和彭旋[8] 也指出, 当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较低时, 大客户的存在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经营绩效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影响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 Patatoukas[9] 指出, 客户集中度对企业的销售收入有保障作用, 特别是客户集中度高的企业, 其股票市场表现得以提升。 Manohar等[10] 认为, 客户集中度高意味着客户的重要性高、与客户的沟通机会增多, 这给企业提供了机会, 例如: 有助于企业构建稳定的营销合作关系, 减少销售费用; 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制订生产计划, 降低存货存储成本。

综上, 现有文献表明, 大客户的存在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市场竞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客户集中度过高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

(二)重要性水平的影响因素

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影响着审计的成败。 审计师自身因素、会计师事务所因素和被审计单位因素均会影响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从审计师自身因素来看, 审计师的经验、行业专长、性别及其做过判断的次数等都会影响其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11,12] 。 从会计师事务所因素来看, 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审计专业水平、审计实施时限和审计技术工具以及审计实施成本等都构成重要性水平的约束条件[13] 。 从被审计单位因素来看, 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企业文化、公司治理、行业性质和内部控制等都会影响重要性水平的判断[13,14] 。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 目前关于重要性水平影响因素的文献集中在审计经验、被审计单位规模和经营环境等方面, 尚缺乏客户集中度与重要性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 现有研究从正面和负面两个角度阐述了客户集中度的经济后果。 从正面影响来看, 客户集中度的提高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对此审计人员更倾向于确定较高的审计重要性水平; 相反, 从负面影响来看, 客户过于集中会迫使企业降低销售价格和出让利润空间, 大客户的信用问题会牵连企业的信用评级, 企业因此承担更多的经营风险, 对此审计人员更倾向于确定较低的重要性水平。 因此, 本文利用理论分析和相关数據检验, 研究客户集中度是否对重要性水平存在影响。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现代财务审计针对财务报表有无错报或漏报进行审查, 基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期望, 根据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 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审计人员为减少或杜绝审计失败的发生, 应当准确评估审计风险、合理判断重要性水平。 由于现代市场竞争重心已然转移到供应链的竞争中, 打破了传统的竞争格局, 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期望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依存关系。 特别是稳定的高质量客户, 其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经营效益, 还能保证企业资金回流, 为企业创新注入动力。 大客户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密切相关者, 与企业的销售收入、经营决策之间关系匪浅。 现有研究表明, 企业的经营风险、信用评级、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等都会受到客户集中度的影响。 上市公司与大客户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经营业绩, 进而影响审计人员对企业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重大错报风险属于审计风险的组成部分, 是被审计单位自身的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的高低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可接受检查风险, 进而影响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综上, 本文得出如图1所示的研究框架。

(一)客户集中度对重要性水平的正向影响

审计重心在提高效率和降低风险两者间的交替变化推动了审计方法的演化, 是审计方法随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 审计人员对提高审计效率和降低审计风险的把握等同于“鱼和熊掌要兼得”。 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审计风险由检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组成。 其中: 重大错报风险仅与被审计单位自身相关, 受到被审计单位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而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设计合理的审计程序并有效执行后, 仍然存在未发现错报的风险。 由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量庞大, 为保证一定的审计效率, 审计人员通常采用审计抽样而不是详细审计的方法, 自然无法完全消除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审计作为一种事后行为, 无法改变过去经济交易产生的后果。 审计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审计失败, 为防止审计失败, 审计人员应当准确评估审计风险, 并确定最合理的重要性水平和运用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 判断一个审计方法是否行之有效的关键在于其能否平衡好审计风险和审计效率的关系。 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审计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成为审计方法选择与战略定位的基本指导思想[15] 。 此外, 财务报表使用者总是期望审计人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所审计财务报表存在的错报或漏报, 因此, 审计人员应设法降低发表不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或尽可能提高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的保证水平, 对所审计财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的可容忍程度做一个判断, 即提出最合理的重要性水平。

当前, 产能过剩是我国经济面临的新突出矛盾。 在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下, 上市公司存活的首要条件就是通过销售实现现金回流并盈利。 而与大客户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企业顺利销售产品, 获取现金流, 进而提高经营业绩。 高质量客户作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 其通过间接参与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 促进企业价值的有效提升, 创造比独立经营更高的经营业绩和市场价值[16] 。 从声誉机制来看, 企业拥有的大客户数量不仅是企业自身综合实力的体现, 还代表大客户对企业的认可。 大客户能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 小客户可能会跟随大客户而选择与企业合作, 在产能过剩的买方市场下, 这是至关重要的竞争实力[4] 。

企业与客户供应链间的整合能够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创新和稳定收益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在供应链合作紧密的当下, 客户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稳定客户与企业的供应链关系, 促进企业与关系紧密的大客户进行有价值的合作, 企业还能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进而提高经营业绩。 企业与客户之间因供应链而增加了交流的机会, 能够及时得知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所生产的产品更具有目标性, 进而有利于企业降低销售费用和库存成本。 企业与大客户通常会在运营模式、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方面展开合作, 在保证客户满意度的情况下, 利用信息流预测销售的方向, 提高销售效率和存货周转率, 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17] 。 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关联的, 当客户集中度较高时, 客户为了自身利益会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管理效率是否存在问题, 这种关注能够起到监督企业管理层、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

风险评估程序在审计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客户集中对财务报表导致的经济后果会直接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当客户集中度较高时, 稳定的大客户会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营业绩, 其财务状况和销售状况都处于积极状态, 此时企业自身的固有风险较低,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也较低, 进而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较高, 再结合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期望, 审计人员会确定相对较高的重要性水平。

(二)客户集中度对重要性水平的负向影响

处于供应链上的客户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关系, 两者之间关系的稳定固然给企业带来许多优势, 但是当企业过于依赖前几名大客户的销售收入时, 也伴随着诸多不利因素。

从供应链关系来看, 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戶之间是利益竞争关系, 三方的目标皆为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企业往往会使用“关系专用性资产”来维持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18] 。 郭倩和史杨焱[19] 的研究发现, 专用性资产会抑制企业绩效的增长。 专用性资产代表了合作双方的长期承诺, 当企业期望用“关系专用性资产”来维持与客户的稳定合作关系时, 一旦与客户的合作关系破裂, 专用性资产的前期投入难以回收, 将会产生大量交易成本与沉默成本, 进而影响企业绩效。 此外, 专用性资产加深了企业对客户的依赖程度, 使得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经营风险随之提升。

竞争理论认为, 在买方市场下, 过高的客户集中度增加了个别客户对企业的重要性, 大客户拥有较大的话语权, 企业被迫接受由大客户转移而来的经营风险, 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大客户为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 可能会干涉企业的经营决策, 进而导致企业的经营业绩下降。 而客户集中意味着企业的收入集中, 在双方依赖程度不对称的情况下, 客户做出业务调整后对企业销售能力的影响力远大于企业对客户的影响力。

根据波特五力模型理论, 行业中有五种影响现有企业竞争规模的力量, 其中之一就是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当客户过于集中时, 企业对客户的过高依赖程度增强了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容易形成买方垄断市场, 出现“客大欺主”现象。 大客户可能会通过强势压低销售价格和要求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来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 此外, 一旦大客户出现财务危机, 企业可能难以收回货款, 其自身的资金流势必受到影响, 进而将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向客户销售产品是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 客户对企业的战略和经营方面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20] 。

客户过于集中导致的经营风险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进而影响企业披露的财务报表。 考虑到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经营的期望以及管理层所承担的压力, 当企业的经营业绩出现异常时, 管理层有强烈的动机实施财务报表舞弊, 以维持健康的企业形象。 当企业的经营业绩出现不良信号时, 势必会引起审计人员的警惕, 导致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升高, 为控制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随之降低, 再结合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期望, 此时审计人员将会确定较低的重要性水平。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 在供应链关系背景下的市场竞争中, 上市公司客户集中所造成的经营风险和经济后果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进而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可接受检查风险的确定产生影响, 最终影响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但现有研究都不能证实较高的客户集中度给上市公司带来的究竟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即较高的客户集中度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待检验的竞争性假设:

H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被审计单位客户集中度越高, 审计人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

H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被审计单位客户集中度越高, 审计人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将2017 ~ 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并剔除金融业类上市公司、ST或?ST类上市公司和相关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 此外, 对所有的连续变量进行了1%的Winsorize缩尾处理。 本文关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数据来自DIB数据库, 并经手工整理得到重要性水平的数据, 其余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和Choice数据库。 经过以上处理, 最终得到4780个样本。

(二)变量定义

1. 被解释变量——重要性水平。 现有实证研究中少有关于重要性水平的研究, 相关审计准则也未提供关于重要性水平的具体量化方法。 本文借鉴郑石桥和许玲玲[11] 的衡量方法,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标准的临界值量化重要性水平。 具体来说, 用各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标准的相关指标乘以其临界百分比, 在此基础上得到各指标与临界百分比相乘后数值的最小值, 重要性水平即为所得到的最小值与企业总资产的比值。

2. 解释变量——客户集中度。 本文参考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7,8,21] , 以被审计单位全年销售收入中来自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值衡量客户集中度。 来自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越高, 说明前五名客户对上市公司越重要。

3. 控制变量。 本文参考现有文献[8,22,23] , 选取财务风险(LEV)、经营风险(ROE)、公司规模(SIZE)、两职合一(CEOCHA)和股权制衡度(IndexZ)作为控制变量。 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体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代表了其成长性, 公司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和成长性对审计人员估计重大错报风险和确定可接受检查风险有直接影响, 进而影响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两权分离, 当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同一人时, 管理层的地位更稳固、权力更集中, 会弱化机构投资者和董事会对其的有效监督, 增加潜在的经营风险, 进而影响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我国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 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会影响公司绩效, 而股权制衡度可在抑制第一大股东“一股独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4] 。 股权制衡度能够有效改善公司治理, 由于大股东拥有比其他股东更大的权力, 为了防止大股东以权谋私, 可以通过其他股东制衡大股东的行为。 其他股东对大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 大股东就越难谋取私利, 其改善公司治理的效果越好[25] 。

上述变量设计归纳如表1所示。

(三)模型设计

为检验H1和H2, 本文构建了如下模型: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针对所涉及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 重要性水平(MT)的均值為0.00606, 标准差为0.0062, 最小值为0.000174, 最大值为0.0344; 客户集中度(CLIENT)的最小值为0.0124, 最大值为0.94; 财务风险(LEV)的最小值为0.0582, 最大值为0.843。 可以看出, 各上市公司之间的重要性水平、客户集中度和资产负债率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经营风险(ROE)的最小值为

-0.201, 最大值为0.318, 均值为0.0815, 说明部分上市公司一直处于利润负增长的状态。 股权制衡度(IndexZ)的最小值为1.004, 最大值为58.6, 极差高达57.596, 可见各上市公司之间的股权制衡度有很大的差异。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针对所涉及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变量之间的Pearson系数如表3所示。 可以看出,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 说明模型整体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三)多元回归分析

利用Stata 15.1软件对前文研究模型进行多元回归, 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 重要性水平(MT)与被审计单位的客户集中度(CLIENT)在1%的水平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性系数为0.00282。 回归结果支持了H1, 否定了H2。 这可能是由于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 客户是企业现金流回流并盈利的重要保证, 企业与大客户之间的稳定关系能够带来更多的商业合作, 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较高的客户集中度对企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当企业经营业绩较高、经营风险较低时, 重大错报风险也较低, 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较高, 重要性水平较高。 因此, 正如H1所言, 上市公司的客户集中度越高, 审计人员越倾向于确定更高的重要性水平。

而回归结果不支持H2的原因可能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尽管在买方市场上, 大客户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关系可能会导致客户干涉企业的决策, 并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然而客户为了自身利益, 往往不会放任管理层披露虚假财务信息, 一旦公司舞弊的事实经查證, 必然会对客户自身造成影响, 因此客户对企业决策的干涉还能对管理层舞弊产生约束; 第二, 虽然客户过于集中给予了客户充分的讨价还价能力, 但是在供应链合作日益紧密的时代, 客户不一定会强势要求企业出让利润空间, 企业反而会因为成本的降低而降低销售价格以增加销售量, 两者实现共赢, 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得到提升。 此时, 审计人员所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可能是较低的, 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也就相对较高。

(四)稳健性检验

本文通过改变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衡量方法展开稳健性检验, 具体过程如下:

1. 改变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方法。 与MT不同的是, 本文以所求最小值与所有者权益总计的比值(MTJ)衡量重要性水平。 利用MTJ再次进行回归, 结果如表5第(1)列所示。 结果显示, 被审计单位客户集中度(CLIENT)与重要性水平(MTJ)依然在1%的水平上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与前文回归结果一致, H1仍然得到验证。

2. 改变解释变量的衡量方法。 保持样本不变, 本文借鉴陈正林[2] 对客户集中度的两种衡量方法。 首先, 以销往第一大客户获得的销售收入是否超过其销售总额的10%(MC)衡量客户集中度, 若超过10%, 则定义公司存在客户集中(MC取1), 否则公司不存在客户集中(MC取0)。 利用MC再次进行回归, 结果如表5第(2)列所示。 结果显示, 重要性水平(MT)与被审计单位客户集中度(MC)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其次, 以销售比例超过10%的大客户的数量(MCnumber)衡量被审计单位客户集中度, 被审计单位的大客户越多, 说明被审计单位客户集中度越高。 利用MCnumber再次进行回归, 结果如表5第(3)列所示。 结果显示, 重要性水平(MT)与被审计单位客户集中度(MCnumber)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以上回归结果基本与前文一致, H1依然得到验证。

(五)进一步分析

1. 根据股权性质的分组回归分析。 本文根据各上市公司样本是否为国有企业进行分组, 并对分组后的样本再次进行回归, 结果如表6所示。

表6第(1) ~ (3)列依次列示了全样本、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回归结果。 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重要性水平(MT)和被审计单位客户集中度(CLIENT)之间均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与前文所得到的结论保持一致。 进一步, 比较表6第(1) ~ (3)列中重要性水平(MT)与客户集中度(CLIENT)之间的显著性水平和系数可以发现, 非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的显著性水平最高、系数最大, 分别为1%和0.00343(全样本中的显著性水平虽也为1%, 但系数仅为0.00282; 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的显著性水平仅为10%, 系数为0.00148)。 由此得出结论: 当被审计单位是非国有上市公司时, 其客户集中度对重要性水平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具有特殊的政治背景, 其自身具有优渥的资源条件, 无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大客户资源, 大客户对非国有上市公司来说更加重要。 因而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 较高客户集中度对经营业绩有更高的促进作用, 对重要性水平的正向影响也更显著。

2. 根据客户集中度的分组回归分析。 由于解释变量CLIENT的最大值为0.94, 最小值为0.0124, 各上市公司之间的客户集中度差异较大, 况且在多元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中, 均可以得出客户集中度与重要性水平的显著正相关关系, 故本文借鉴现有文献[26,27] , 运用中位数分组回归的方法, 按照年份计算出解释变量CLIENT的中位数, 根据中位数将样本分为两组, 大于客户集中度中位数的为客户集中度高组, 小于客户集中度中位数的为客户集中度低组, 以检验在客户集中度更高的情况下, 其与重要性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是否更加显著, 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

表7第(1)列显示, 在客户集中度低组中, 客户集中度与重要性水平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表7第(2)列显示, 在客户集中度高组中, 客户集中度与重要性水平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从分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被审计单位的客户集中度与重要性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客户集中度低组和客户集中度高组中皆显著, 但是在客户集中度更高的情况下, 其与重要性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 其可能的原因在于, 大客户与企业之间的紧密性促进了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 销往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越高, 在供应链时代就意味着供应链越紧密, 企业的销售收入越稳定, 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越强, 经营风险越低、经营业绩越高, 因审计风险受到经营业绩的影响, 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越高。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2017 ~ 2019年三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 研究被审计单位客户集中度能否对重要性水平产生影响。 结果表明, 被审计单位的客户集中度与重要性水平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进一步分析表明, 这种关系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加显著。 此外, 将客户集中度按中位数划分并进行分组回归, 结果表明在大于客户集中度中位数的样本中, 客户集中度与重要性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

然而, 本文的研究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 目前暂无具体量化标准可以衡量重要性水平, 因此只能借鉴已有学者的方法, 根据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评价指标的临界值进行衡量, 但实际上缺乏理论支持。 第二, 由于被审计单位只披露了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数额和所占百分比, 且样本区间上下限差别较大, 较小区间内的样本对重要性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未能研究更多客户(如前十名)所占销售收入百分比对重要性水平的影响, 以获取客户集中度与重要性水平之间更显著的效果。 未来可以针对以上不足之处, 进一步探究客户集中度与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黄晓波,张琪,郑金玲.上市公司客户集中度的财务效应与市场反应[ 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2):61 ~ 71.

[2] 陳正林.客户集中、政府干预与公司风险[ J].会计研究,2016(11):23 ~ 29+95.

[3] 周冬华,梁晓琴.客户集中度、分析师跟进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7):112 ~ 124.

[4] 孙洁,殷方圆,宁金辉.客户集中度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吗——来自发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财会月刊,2020(1):33 ~ 41.

[5] Porter M. E.. Consumer Behavior,Retailer Power and Market Performance in Consumer Goods Industries[ 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4(4):419 ~ 436.

[6] Dhaliwal D., Judd J. S., Serfling M., Shaikh S.. Customer Concentration Risk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6(1):23 ~ 48.

[7] 王雄元,王鹏,张金萍.客户集中度与审计费用:客户风险抑或供应链整合[ J].审计研究,2014(6):72 ~ 82.

[8] 陈峻,王雄元,彭旋.环境不确定性、客户集中度与权益资本成本[ J].会计研究,2015(11):76 ~ 82+97.

[9] Patatoukas P. N.. Customer-base Concentration: Implications for Firm Performance and Capital Markets[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2(2):363 ~ 392.

[10] Manohar U. Kalwani, Narakesari Narayandas. Long-term Manufactur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Do They Pay off for Supplier Firms?[ J].Journal of Marketing,1995(1):1 ~ 16.

[11] 郑石桥,许玲玲.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影响——基于股权性质的调节作用研究[ J].审计与经济研究,2020(4):19 ~ 27.

[12] Estes R., Reames D. D.. Effects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n Materiality Decisions: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1988(72):291 ~ 296.

[13] 梁力军,张莉,刘丽娜.审计重要性、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辨析[ J].财会月刊,2020(19):101 ~ 105.

[14] 朱红.审计实务中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 J].财会月刊,2005(8):50 ~ 51.

[15] 谢志华,崔学刚.风险导向审计:机理与运用[ J].会计研究,2006(7):15 ~ 20+93.

[16] Yoon Hee Kim, Darren Henderson. Financial Benefits and Risks of Dependency in Triadic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 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5(1):115 ~ 129.

[17] 陈正林,王彧.供应链集成影响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 J].会计研究,2014(2):49 ~ 56+95.

[18] 刘新民,钟翠萍,王垒.客户质量与公司创新行为——来自供应链客户关系的证据[ J].财会月刊,2020(24):102 ~ 111.

[19] 郭倩,史杨焱.资产专用性、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绩效[ 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10):68 ~ 72.

[20] Freeman Robert, Tse Senyo. An Earnings Prediction Approach to Examining Intercompany Information Transfers[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2(4):509 ~ 523.

[21] 方红星,张勇.供应商/客户关系型交易、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决策[ J].会计研究,2016(1):79 ~ 86+96.

[22] 李欢,郑杲娉,李丹.大客户能够提升上市公司业绩吗?——基于我国供应链客户关系的研究[ J].会计研究,2018(4):58 ~ 65.

[23] 江伟,底璐璐,姚文韬.客户集中度与企业成本粘性——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金融研究,2017(9):192 ~ 206.

[24] 徐向艺,张立达.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 一个分组检验的结果[ 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02 ~ 109.

[25] 刘星,刘伟.监督,抑或共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 J].会计研究,2007(6):68 ~ 75+96.

[26] 曹越,孙丽,醋卫华.客户集中度、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税收规避[ J].审计研究,2018(1):120 ~ 128.

[27] 王征,刘文娟.客户集中度、市场环境与存货管理效率[ 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51 ~ 63.

猜你喜欢
经营业绩经营风险审计风险
中小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浅议
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分红、经营业绩的研究
公路施工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探析
浅析国资管理体制下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变化历程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论煤炭贸易企业经营风险及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