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凌软件:开启智能制造新工具时代

2021-10-26 02:03李国庆
智能制造 2021年5期
关键词:办公流程转型

文/李国庆

◎ 深圳市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健伟

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电影《摩登时代》中的场景,人变成了一个拧螺丝的机器,被卷进高速运转的机器中,这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缩影。就像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曾说的那样,我雇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这双手。

十几年前,很多制造业企业喜欢用“螺丝钉”的比喻来寻找、管理和培养人才。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应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大势所趋。传统的企业生产办公和管理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道易解的题,表面上是流程的智能化、办公的协同化,而本质上却是从战略到组织再到管理的全面变革。

近期,《智能制造》记者与蓝凌软件董事长杨健伟展开了一场关于制造业办公效率革命的探讨。他认为,制造业办公效率革命正经历从过去重视“管理管控”向“员工赋能”“生态赋能”的重要历史转变。管控是为管理者服务,赋能是为员工和生态伙伴服务,服务对象不同,服务的工具、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对应的项目组织也会不同。

杨健伟表示,蓝凌软件给企业最大的增效是让组织更智慧,让系统更能赋能员工、赋能生态,实现数字孪生和数字化转型。不止是系统提供,还包括IT组织观念的变革和共创。

制造业的新工具革命

制造业是蓝凌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蓝凌先后服务了中石油、上汽、OPPO、三一重工、施耐德电气和P&G等众多知名的制造业企业,杨健伟表示。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带给制造业用户的困扰也是多种多样,比如项目建设和维护组织如何设计?该在哪类工具上加大投入更适应未来发展?新软件、新工具如何替代与融合?

今天困扰客户的是如何管理和支持不确定性。杨健伟说道,通常来讲,ERP等管控工具追求的是“事情要有确定性”,而OA和知识管理服务和支持的是不确定性。基于“生态OA”生长出来的新一代生态解决方案,将更能适应制造业对未来“员工/生态赋能”的期望。

杨健伟告诉记者,蓝凌的绝对优势领域是在中大客户市场,中小企业市场通过与钉钉的合作,已取得长足的进展。

凭借蓝凌的实战经验,杨健伟认为,大型企业对每个功能模块的能力要求极高,一定会要求模块能力业界领先。其组织和管理以及柔性应对管理变化的需求远高于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对性价比非常敏感,希望用最低的价格购买最多的管理模块。

因此,蓝凌建立了两条产品线,分别专注不同成长期的企业。力求以客户为中心,让客户满意。

特别是,近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迎来了政策和资本层面的双重风口。

按照工信部的定义,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工信部公布的4 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90%以上集中在“四基”领域,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在整个产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财政部、工信部等多部门明确提出,将在2021—2025年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 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以促进这些企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示范作用。

杨健伟表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蓝凌的目标服务对象。蓝凌将推出“专精特新”企业专属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不限于以下领域:

一是精细化的办公协同。搭建覆盖“人财物事”的数字化办公平台,支撑企业通过数字化的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客户管理和流程管理等,夯实精细高效的制度、流程和体系,实现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细化,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是特色化的业务协同。将蓝凌在100+行业的最佳实践融入到众多的特色业务应用中,通过合同管理、报账管理、供应商管理、招投标管理、工程管理等,结合蓝凌低代码平台快速开发创新业务应用,支撑中小企业高效运营,打造具有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特点的产品。

针对某些制造企业专业开发人员不足,蓝凌低代码平台通过可视化的表单设计、流程设计、图表设计(简单的“拖拉拽”),无需懂代码,即可轻松快速构建专属个性化应用,较传统开发方式效率提升10倍。让懂业务的人开发数字化应用,让创新在制造企业里快速“开花”,将大大提升制造行业的数字化水平。

三是专业化的组织赋能。搭建企业知识库、在线培训平台,让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高效传承,确保全员作业标准化,支撑企业核心业务的产业链中优势地位保持。

四是知识化的创新赋能。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搭建经验库、案例库、知识产权库、专家库和情报库等,助力创新领域知识沉淀与分享,盘活创新智力资源,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创意和新模式等方面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效。

数字化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管理革命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组织严密才会力量倍增,体系健全方能行动有力。放在产业数字化上来讲,可以理解为只有先进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业务的数字化变革。

上海电气是一家大型综合性装备制造集团,主导产业聚焦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领域。作为全球制造500强企业,上海电气规模大,控股、并购公司多,业务管理标准多、流程复杂、员工分布广,如何提升集团化统一管控效率,确保业务运营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如何通过移动办公方便全员高效协作,成为重要课题。

从2005年携手蓝凌,上海电气构建包括OA、门户、知识管理、移动办公和费控在内的数字化办公平台,通过提效集团运营很好地支撑了战略发展。

集团所有产业集团、主要企业95%以上的管理和技术员工通过门户平台进行日常办公, 应用涵盖新闻、公文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和员工自助,以及10个业务条线纵向管理子 门户等功能。

通过移动APP应用商店:电气通的建立,实现移动应用的敏捷开发、快速交付、统一发布、版本更新。员工通过扫码自助下载安装,实现平台的快速部署,满足集团员工的移动办公和交流协作需求。通过整体业务规划(规范、标准、组织、流程等梳理)、灵活的预算体系搭建、全新移动应用体验、全面业务系统集成,打造一体化财务管控,让企业合规、降本、提效。

再来看一个汽车行业的转型案例。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广汽集团近年来不断发展,业绩持续上升,而数字化建设升级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

根据广汽集团数字化转型规划要求,协同办公平台作为基础能力建设最为重要项目,携手蓝凌,广汽集团打造了集信息发布门户、体系落地平台、系统集成平台、统一工作平台、工作沟通平台和移动化办公“六合一”的综合协同管理平台。

构建智慧OA,实现系统流程可视化、电子签章等功能,督办管理可建立看板,公文自定义表单,PC端模块全部移动化,提高审批效率……,提升集团11万员工高效协作。

通过“三重一大&监察系统”实现“三重一大”重要事项的全程执行跟踪、全面信息反馈、全部痕迹保留。通过投资企业与集团数据自动对接,实现全面电子化监督管理。

上海电气数字化办公平台-制度门户

构建流程大数据平台,40+个场景数据分析透视,在流程效率、流程设计、流程执行等方面进行数据洞察,支持层层穿透,精诊流程问题并优化。智慧合同平台,贯穿范本管理、合同起草、合同审批、合同用印、合同签署、合同登记、履约管理、合同结项和法务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经营合规、高效。

蓝凌的自我进化

在今年的用户大会上,蓝凌软件定位升级为“生态OA引领者”,这背后是蓝凌“技术栈云转型与数智化转型”的关键之举。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南通长期不通,使得南通经济腹地范围偏小,经济辐射能力偏差;二是各大物流园区、港区各自为政,从而导致运送规模偏小,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三是由于缺乏对货物集装箱化专门研究,货物集装箱转化率低。这些原因都限制了集装箱联运货源量,也难以保证有稳定的货源,从而限制了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

杨健伟表示,蓝凌的“自我进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架构上向微服务架构转型。大企业云原生数字化办公基座,蓝凌MK-PaaS支撑企业IT从传统单机架构、集群架构,升级为分布式、微服务的架构。该平台拥有组织管理与门户管理、流程引擎与低代码平台、数据管理与整合框架、内容引擎与知识搜索四大核心能力。

其次是应用上向生态OA转型。在MK-PaaS上构建面向六个部门的专业应用,深度经营客户;生态化的采购管理,让供应商与企业在一个组织内高效协作;生态化的招聘管理,让应聘者与企业在一个组织内对接交流;集合了第三方生态能力,如智能硬件、商旅服务等的生态应用,让组织协同更高效。

最后,总体上是面向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孪生市场,重塑蓝凌的商业模式与组织能力。伴随着数字化转型向更广阔的领域推进,更多行业和产业将构建日益完善的数字孪生空间;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及服务企业的商业模式重构;企业打通内部员工、客户和供应商的在线组织管理和协同,实现基于生态组织的新协作,并在数据业务化的驱动下,生长出具有产业互联网特色的新商业模式,蓝凌也将获得新发展。

杨健伟表示,蓝凌是首个提出生态协同的厂商,目前已落地生态化招聘、客服、采购、项目、伙伴和访客等场景应用。

据介绍,蓝凌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即OA门户、流程&低代码,知识管理/财务/合同管理等。同时,蓝凌也需要跟钉钉、金山WPS、SAP和信创生态伙伴一起,实现产品互通,服务用户。杨健伟告诉记者。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创始人詹姆斯·F·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共同进化是一个过程,需要自涌现、自裂变、自进化。自涌现就是从0到1的创造;自裂变就是从1到N的裂变与升级;自进化就是进化到生态领导者。

成立于2001年的蓝凌软件,至今已经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新征程的起点,蓝凌升级为“生态OA引领者”,不仅仅意味着其完成了新一轮的自我进化,同时也助推了办公软件的共同进化,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一环。

杨健伟认为,生态组织是未来最有竞争力的组织。生态OA是最好的支撑生态组织的工具。

数字化转型是手段不是目的,转型的目标是引领产业互联网,这两个方向的核心都是组织和管理必须生态在线,只有生态在线的组织才更容易实现数字孪生和数字化转型。

杨健伟表示,面向未来,企业应该先将其组织生态化,并将其在线化和数智化,这是构建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蓝凌“生态OA”就是为此而生的新时代工具。

猜你喜欢
办公流程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转型
U-CUBE共享办公空间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