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黑膏药外敷治疗膝痹病临床观察

2021-10-26 08:38妍,黄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膏药中医医院炎症

石 妍,黄 鹰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2.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湖南 长沙 410100)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软骨受到破坏,伴随骨质增生与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反应的一种退行性疾病[1]。KOA主要骨病理变化为关节软骨变性与炎症因子沉积等,临床表现主要为膝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及功能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KOA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统计显示[2],男性患KOA的风险约40%,女性47%,中国60岁以上者KOA 发病率高达42.8%。目前,临床的保守及支持治疗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天气、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易致其症状反复发作,而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术后康复时间长、医疗成本较高,患者常不愿选择。本病属中医学“痹症”“骨痹”范畴,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优势。长沙市中医医院临床采用黑膏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疗效,本研究以医院收治的60例膝痹病(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伤科黑膏药外敷治疗膝痹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9月长沙市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长沙地区60例膝痹病(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53~70岁,平均(60.22±3.43)岁。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2~71 岁,平均(60.02±3.42)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长沙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诊断标准

根据《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3]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55~80岁;③近2周内未使用治疗KOA的中药、西药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伴有严重心肺系统疾病,肝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②合并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下肢骨折等影响关节活动者;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④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患者。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①主动退出研究或失访者;②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治疗中疼痛无法忍受增加止疼药物治疗者;③无法继续配合治疗,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者。

1.6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伤科黑膏药(长沙市中医医院制剂室生产,制剂批准号:湘药制字批号 Z20060054)外敷,将黑膏药加热使膏体软化后贴于患膝最痛侧,每次8 h,1次/隔日,另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314 g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316),每次2粒,每日3次治疗,疗程4周。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疗程4周。

1.7 观察指标

①视觉模拟(VAS)评分法,用1条标有“0”“10”的标尺,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根据标尺位置进行评分。治疗前后各标记1次。②WOMAC骨关节指标分为3部分:疼痛、僵硬、关节功能活动,从这3个角度评估患者KOA严重程度。③治疗前后各测定记录1次。测定血清中的IL-6、TNF-α含量(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IL-6、TNF-α,试剂盒(DGbiotech公司,编号为EK1822-96T),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8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疾病疗效判定标准,计算治疗前及治疗后的WOMAC评分[5],疗效评定分4级:临床控制:疼痛等症状消失,膝关节活动正常,WOMAC评分减少≥95%;显效:疼痛等症状缓解,膝关节活动正常,70%≤WOMAC评分减少<95%;有效:疼痛基本缓解,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30%≤WOMAC评分减少<70%;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WOMAC评分减少<30%。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x±s)表示,两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治疗后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控制4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是8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

2.2 两组患者VAS、WOMAC量表评分比较

将两组治疗前后VAS、WOMAC评分进行比较,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WOMAC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比较

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的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IL-6、TNF-α水平比较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目前,对于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6]表明,其发病与炎症因子、细胞合成及代谢因子、激素、蛋白酶、自由基等都有关系,而IL-6、TNF-α是炎症反应关键的调节因子[7]。TNF-α可抑制软骨中II型胶原合成,破坏软骨细胞[8]。徐英杰等[9]测定膝关节液中的IL-6、TNF-α含量发现,中药贴敷可通过降低TNF-α水平,达到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目的。邝高艳等[10]认为通过降低关节液中IL-6、TNF-α含量,抑制炎症反应可达到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的目的。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范畴之“痹症”“骨痹”,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龚利等[11]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是本痿标痹,筋骨失其所养、肝肾亏虚、肌萎筋缩、气血亏损,故极易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可见,外感风寒湿邪是本病发病的外在因素。王肯堂《证治准绳》[12]认为:“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瘀血,皆标也。肾虚,其本也”,这些因素均为标,肾虚才为本。综上,本病的病因病机即为素体亏虚,复感风寒湿等外邪,加之瘀血痰浊等,致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当前,临床治疗膝痹病(膝骨性关节炎)以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必要时给予手术,个体化综合治疗为主[13],但暂无针对该病的西医特效药,且手术治疗风险大、价格贵。而中医治疗,尤其是中医外治法(膏药贴敷),以其简便快捷、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14]特点,更易被患者接受。伤科黑膏药是长沙市中医医院传统医院制剂,临床使用已五十余年,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广泛用于骨关节等疾病。其处方组成为石菖蒲、防风、黄连、大茴香、木香、当归、川乌、天南星、莪术、花椒、栀仁、麻黄、桃仁、蒲公英、三棱、细辛、樟脑、干姜、肉桂、独活、羌活、猪牙皂、红花、川芎、龙血竭、桐油、黄丹等。方中大茴香、川乌、肉桂、羌活、独活、防风、当归等辛温药物,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三棱、莪术、川芎、桃仁、红花、木香活血通经,行气、化瘀、止痛。石菖蒲开窍、化浊、温通,有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之效,可助加速痊愈。麻黄散寒通滞,增强活血化瘀、消肿散结、通络止痛之功。夏天卫等[15]发现,肉桂中的活性成分(肉桂醛等)通过调节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A1及V1亚型达到调节疼痛的功效。Qadir 等[16]发现,肉桂提取物(如肉桂醛等)可缓解RA小鼠模型的软骨炎症。三棱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如挥发油类具有镇痛效果,三棱可减慢血沉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17]。羌活、独活可降低IL-6、TNF-α的含量水平,减轻炎症反应[18]。川芎通过抑制氧自由基释放,可发挥镇痛、减轻炎症等作用[19]。伤科黑膏药组方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为主攻方向,联合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共奏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止痛之效。

综上,伤科黑膏药外敷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痹病(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缓解炎症因子反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膏药中医医院炎症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评估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小膏药,大学问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