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养老护理员素质提升的路径研究——以花都区为例

2021-10-27 11:57植海珍刘丹漫谭玲蔡心如曾燚
南方论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护理员高素质养老

植海珍 刘丹漫 谭玲 蔡心如 曾燚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东广州 510800)

人口老龄化问题原是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等原因,我国进入了“未富先老”的局面。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波生育高峰出生人口进入老年期, 60岁以上人口将超3亿,占总人口比例超20%,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挑战。而发展养老服务行业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必要措施,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行业不可或缺的职业之一,但是结合我国当前的现状,养老护理员呈现良莠不齐的局面,立足现状研究如何提高养老护理员素质水平能够为养老服务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助益,有利于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的养老服务和舒心的养老环境。目前国内关于养老护理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存在的问题上,在研究具体解决措施上内容较少,而国外研究中虽有关于提高养老护理员素质的措施介绍,但是因为国情之间的差异,外国的措施并不能直接为我国所用,所以在提高我国的养老护理员素质水平的路径措施的研究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一、广州市花都区养老护理员素质现状

(一)数据来源和测度方法

本文通过分别对广州市花都区的7家养老机构(包括敬老院、养老院等)的养老护理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对老人进行访谈获得数据,共发出94份关于养老护理员的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5份,回收率达到90%,以及对来自不同养老机构的3位老人进行了尽可能地深入访谈。

本文分析问卷数据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借助IBM SPSS Statistics19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辅之以定性分析,而对于访谈信息则完全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二)被调查的养老护理员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花都区养老护理员女性占比远远超过了男性,女性占比达到了83.53%。整体年龄集中在40岁到60岁之间,且50岁以上的养老护理员的占比接近50%,而年龄在20岁到40岁之间的养老护理员只占极少数,整体养老护理员服务队伍年龄偏中老龄化。养老护理员学历水平集中在“小学及以下”和“初中”,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7.06%,而学历在“高中或中专”以及“本科或以上”的人数较少,特别是学历水平在“本科或以上”的人数仅占总调查人数的2.35%,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

二、广州市花都区养老护理员素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可胜任工作的不完全覆盖

调查数据显示(如表1),当被问及“以下哪些是您可胜任的工作”时,对于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所要求的工作内容绝大部分都被认为可胜任,唯有一项“能照顾失智老人”,选择能够胜任的人仅占总人数的25%,而选择不能胜任该工作的人则占了大部分,而在《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版)》中明确了“能够照顾失智老人”是初级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要求。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照顾失智老年人比其他工作的难度更大,失智老年人可能伴有记忆错乱,不能正常表达,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等症状,[1]养老护理员在与老人沟通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或者遇到沟通障碍,在照顾老人上也需要更加的细心和敏感去体察失智老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养老护理员在培训时并没有接受过有关于“照顾失智老人”的培训,因为在调查数据中,仍然有4.71%的养老护理员表示自身并没有受过培训,而受过培训的养老护理员也不一定都接受过关于照顾失智老人的培训。

表1:可胜任工作统计数据

帮助老人穿脱衣物和简单的矫形器 94 6帮助老人如厕及更换尿布 91.7 8.3为老人打扫房间和整理物品 98.8 1.2能照顾失智老人 25 75

(二)职业知识的欠缺

在问卷中当被问及“以下哪些是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时”,有17.1%的养老护理员不能够识别出“记忆力下降”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有同样34.3%的养老护理员不能识别出“容易敏感多疑”和“智力下降”是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而对于“身体灵活有活力”则仍然有11.4%的养老护理员把这当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问卷中还设置了关于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照护知识的问题,如“以下哪些是照顾中风的老年人需要注意的问题”,绝大部分的养老护理员都能识别出“防止他/她跌倒”和“不让他/她长时间洗澡”是照顾中风的老年人的注意事项,然而有44.1%的养老护理员错误地把“让他/她多运动”当成是照顾中风的老年人需要注意的问题。而养老护理员对于老年人的基础照护知识欠缺的局面,与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操作的不规范、培训内容覆盖的不全面,养老护理员自身对于老年人基础照护知识的不够重视都有不同程度的因果关系。

(三)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在访谈过程中,来自不同敬老院的两位老人均表示在养老护理员的日常服务中均出现过养老护理员经常性缺乏耐心的现象,一位老人甚至表示自身和同院的老人曾遭到过养老护理员的指责谩骂,三位老人中只有一位老人表示受到的服务差强人意。而在调查过程我们还访问到了一位给老人送生活用品的家属,她表示对照顾其母亲的养老护理员还是感到比较满意。综上,在整个养老护理员的职业队伍中,成员之间的职业道德素质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养老护理员的职业素质不能完全达到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道德要求。导致以上情况的原因可能有:首先是养老护理员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道德素质。前文中提到在本次调查中养老护理员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虽然职业道德素质与受教育水平并不一定成正相关关系,但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者更可能有更 科学的价值观,思考问题的层次也更可能相对全面,进而能够更理性地处理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养老护理员工作负担较大,且没有较为科学的时间规划。而如果护理员不能合理地控制排解自身的消极情绪,则会对老人的服务产生消极影响。[2]在调查中发现有18.1%的养老护理员需要全天候不定时工作。加之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多数比较繁杂琐碎或脏乱,养老护理员容易出现情绪劳动和工作倦怠,从而表现出比平时更多的消极情绪。再者,养老护理员缺乏专业、系统的岗前培训。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养老护理员的上岗培训多数为“以老带新”模式,即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养老护理员通过分享经验,指导刚上任的新人进行相关工作。可见,养老护理员对自身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都仅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人的分享。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养老护理员在工作中的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凸显。

(四)职业工资福利保障体系仍待建设

薪酬保障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业吸引力,不完善的工资福利保障体系使职业吸引力明显降低,无法吸引更多高素质水平的人才参与到该职业队伍的建设中。

由于考虑到被调查者对自身信息的保密与敏感性,该项目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将有关工资的信息问题设置为关于“期望工资水平”的调查。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有52%的养老护理员的期望工资水平是5000到8000元,有26%的养老护理员的期望工资水平在3000到5000元之间。这从侧面反映出大多数的养老护理员的工资水平低于5000,而其中至少有26%的养老护理员的工资是低于3000元的。

而对于工资福利体系建设滞后性的分析,主要聚焦于政策保障的缺乏、养老护理行业发展不够成熟、社会认可度低等影响因素。虽然目前国家政府已经有着手于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标准要求和数量培养计划的推行,但对于该职业的政策保障体系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政策规划;而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市场仍待开发、养老护理行业的社会关注度也较低,所以该职业的工资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缺乏一定的督促力。

(五)职业队伍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前述工作内容、强度与薪酬福利不匹配等因素,养老护理员队伍缺乏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这体现在养老护理员队伍受教育整体水平偏低方面,而对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是匮乏,在调查中发现基本一家养老机构只有一位学过护理专业的人员带领一家养老院的养老护理员队伍,有些甚至整个养老院都不具备学过护理专业的人员,而曾经修学过老年人护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数量基本为零。加之养老护理员职业队伍年龄结构偏向中老龄化,青年力量不足,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多为学历水平在小学到初中的中年女性,对信息的敏感度相对较低,缺乏创新意识或创新积极性较低,以上原因从整体上导致了养老护理员职业队伍创新能力的不足,养老护理员对于老年人的护理方式方法基本还停留在过去只关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方面,对老年人的照护工作的开展也仅仅还是依赖于生活经验积累,缺乏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与实现“老有所乐”,给予老年人一个舒心的服务和舒适的养老环境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三、广州市花都区养老护理员素质提升措施

基于上述相关理论与现实依据、实证分析以及综合考虑我国养老护理员现状,提升养老护理员素质的举措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1+1培训模式”,完善培训内容

根据上述的调查数据,花都区养老护理员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所要求掌握的技能并不能完全覆盖,对于养老护理员护理知识也缺乏系统掌握,因此对养老护理员进行培训是提高其素质的必要举措,研究提倡建立“1+1培训模式”。所谓“1+1培训模式”即由国家主导与培训机构施行相结合的模式,由国家规定培训内容大纲、提供一部分培训资金、选定培训机关与培训机关实行具体培训并授予职业资格认定证书。在培训中引入集体授课培训形式,与实践操作演示相结合,安排培训实习期,综合考察养老护理员素质。同时对培训内容进一步完善,形成系统的养老护理培训体系,改变传统培训过程中养老护理员培训的内容单一的现状,有针对性地、结合老人实际护理需求进行培训,让护理员不仅能够进行普通老人的日常起居活动护理,对失智、失能老人等特殊老年人群体也可以做到熟练照料。

“1+1培训模式”能实现养老护理员素质规范化,避免出现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也为养老护理员提供了一个职业的衡量标准。而国家提供一定的培训补助资金,在一定程度下减轻了养老护理员的培训经济负担,也表明了国家对于该职业认可程度,该举措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加入到该行业中,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素质,且能够对养老护理员数量的增加有所补益。由能够承担起培训任务的培训机关对养老护理员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的优点在于一方面选定的培训机关受到国家政府的委托,管理方式更加注重规范化;另一方面能够明确和统一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标准,避免出现标准不一、不能真正达标的情况。而目前我国养老护理培训行业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1+1培训模式”借助政府资源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也能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养老护理员培训的市场开发和完善中来。

(二)进行入职前筛选,提高养老护理员入职“门槛”

保证养老护理员素质高水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高入职“门槛”,对于一些养老护理员缺乏专业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养老机构可以通过入职前筛选的方式,根据国家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和自身养老机构的实际情况,筛选出能力及素质达标的养老护理员,保证养老护理员总体素质水平不走低。进行入职筛选能够直观地反映前来应聘人员对于相关养老护理知识的把握情况,例如取得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认定证书以及规定职业所需的学历水平,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逐渐完善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水平等级考试体系,使养老机构的入职前筛选变得更加规范、依据更加科学。通过入职前筛选,能够将不完全具备养老护理知识以及技能的应聘人员排除在外,而对于职业道德素质这一方面可以采取考察期的方式,对初步通过入职检验的求职者进行短期实习考察,经过考察再决定是否正式录用为养老护理员。

进行入职筛选,提高护理员入职“门槛”,是从源头保证养老护理员的素质水平,只有不断引进具备更高素质的养老护理员,才能保证养老护理员总体素质水平,对养老护理员提高入职门槛也符合《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中提及的职业守则的要求。

(三)定期考核,完善奖惩机制

通过入职筛选和实习考察能够尽可能地将素质不合格的求职者排除在外,但是不能确保入职后的养老护理员能够长期保持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因此各个养老机构需要建立和完善自身对于养老护理员的考核体系,安排专门人员对机构内的所有养老护理员在一段时间内的综合表现进行定期考核,对其表现进行奖惩。在奖励方式上需要管理者认真了解养老护理员的真实需求,尽可能多地与养老护理员进行交流,对于不同的表现优异的养老护理员采取不同的奖励的方式,比如职位晋升或薪资奖励,做到真正满足其需求,达到最大化的激励效果;对于表现一般的养老护理员采取鼓励的方式;对于出现不同方面以及不同程度的不良表现的养老护理员采取提醒教育、解除聘任的方式。

进行定期的素质考核,一方面能够让养老护理员形成一定的危机感并时刻规范自身的行为,另一方面,对于考核优秀的养老护理员能够给予奖励,能够激发其工作热情,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和追求更高的职业素质。

(四)健全薪酬福利体系,提高社会地位

薪酬福利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职业吸引力以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养老服务行业在我国是一项朝阳行业,但是养老护理员高强度的工作以及较低的薪酬待遇,促使大多数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进入该行业。除了薪酬福利体系不完备以外,目前我国养老护理员职业的社会地位也比较低,人们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了解和认可程度较低,甚至因为职业本身的性质,对养老护理员持有职业偏见,让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一份准入门槛很低,无需技术含量的工作[4]。然而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养老护理员职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需求和技术要求也会逐渐上升。因此健全薪酬福利体系,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社会认可程度、提升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是提升养老护理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一条重要间接途径。对此,国家人社部门需出台相关政策指导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的薪酬体系,养老机构再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政策规定结合自身情况来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的薪酬福利体系。除此以外,还需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社会媒体加大对养老护理员职业的宣传力度,让社会逐渐认识和关注养老护理员工作的重要性,深入认识这个不可或缺的职业,消除职业偏见,让养老护理员有职业自信,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保障高质量的职业素质水平。

完善养老护理员的薪酬体系,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关注度,不仅仅能够吸引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而且能引入更好的竞争机制,让已经进入该行业的人形成“危机意识”,从而不断地学习专业的老人护理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五)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职业队伍创新能力

前文中已经陈述了关于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入养老护理员职业队伍的重要性,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整体上缺乏养老护理行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渠道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设置了养老护理相关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特别是本科及以上阶段的高等教育。[5]过去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比较低,对于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应投入到当时社会更加需要的培养领域;同时我国过去也处于一个相当长的人口红利期,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突出。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问题的凸显,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并不能及时与时代和社会需求形成良好的匹配,一些领域极度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导致该领域发展跟不上时代步伐,创新能力不足。随着全面小康的建成,我国已经迈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对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保障不再停留于追求只是“老有所养”,满足基本生理需求,也要追求“老有所乐”,追求能够给予老年人一个舒适贴心的服务,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等,而这些都需要更加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来开拓创新和研究指导,用更加科学的理论来为老年人定制更加舒心的照护方案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老年人的照护工作。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养老护理员总体的素质水平,我国已经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与素质进行了初步规范,而后期更需要将目光专注到养老护理员的素质水平整体稳步提高方面,实现养老护理员数量扩充与素质提升的平衡。

猜你喜欢
护理员高素质养老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养老生活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