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个性or 奋斗不息

2021-10-27 07:12
中学生天地(B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刘瑜张桂梅躺平

今年上半年,“内卷”“躺平”等词闯进了大众的语言体系,成为被提及率颇高的词汇,人们针对如何应对竞争各抒己见。而在教育领域,也有两位老师基于孩子应该如何成长、如何受到更好的教育持不同的意见。

任教于清华大学的刘瑜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为人父母,与其逼着孩子成为一个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让孩子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她认为,要鼓励给孩子减负,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个性,放弃“勉强得来的第一名和门门全优”,让孩子成为普通人。

被中宣部评为“时代楷模”的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则说:“我们必须死磕,必须硬扛,必须压抑自我,必须放弃快乐,必须用不留退路的决绝和果断,向着那个叫高考和大学的龙门,用劲儿一跳,奋力一跃。”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你希望成为刘瑜教授口中追求个性自我的普通人,还是成为张桂梅校长教育下奋斗不息的求学者?

祁迹:我们身处浙江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有能力去追求个性,更何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一些高精尖行业里,势必会淘汰更多的机械劳动,所以我们应该发扬自己的个性,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想法去做事,而不是做一个“被掏空”的第一名。另外,我想说一个很重要的现实依据,浙江设置了“7选3”高考模式,这不就是鼓励每个同学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个性吗?

張飏:《解忧杂货店》里写道,希望你可以“无悔地燃烧自己的人生”。我想,普通人的定义就是拥有一个独特又火红的灵魂,不是复制,不是分级,而是在迷茫了很多个长夜以后,发现并追寻不一样的自己,然后再燃烧自我,发光发热。

周子豪:我眼中的“普通”与平凡有别,它是与急躁社会形成对比的“普通”,能给浮躁的时代降温。同时,追求个性不同于自我标榜,更不是盲目无求,而是坚守初心梦想,追求精神明亮。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色彩,为何要在“勉强得来的第一名和门门全优”中与他人趋同呢?完美人生的定义不是唯一的,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的权利。在此基础上,若还能深刻认识社会、家国,便能以独立之灵魂认识自由之世界。当然,在个性“有我”的同时也需砥砺奋斗,但我依然坚信,“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猜你喜欢
刘瑜张桂梅躺平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躺平 花香自来
汉江春晓
张桂梅——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希望之灯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致敬张桂梅老师
张桂梅
——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希望之灯
张桂梅
——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希望之灯
守护生命之水,一家三代水库人的坚守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