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南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解析

2021-10-30 03:59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0期
关键词:硅化碎屑粘土

余 雷

(贵州省兴义市贵州金州能矿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兴义 562400)

位于贵州黔西南州的某矿床是一所新开发区域,在以往的地质开发工作中,主要只针对该区域的金矿进行开发。后来当地大力发展矿产经济,不断开展各类型的地质工作,其中包括钻探和坑探以及巷道等,从而获得较多的矿产资源。本文通过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为该研究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矿床的地质特征

1.1 区域地质概况

该矿床位于贵州黔西南州,大部分地区属于华南褶皱系,该区域为多种金属矿床的形成聚集区。在区域内部火成岩发育不够完善,根据成因可以划分为二叠系、三叠系等[1]。

1.2 矿区地质

矿区露出的地层主要包括泥盆系至三叠系,广布三叠系,其次是二叠系。根据由老至新的顺序,分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和构造蚀变体、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一段、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一段和二段等。

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主要包括灰色中厚层和块状生物灰岩,局部夹浅灰色的白云质灰岩,同时具有缝合线构造,会产出纺缍虫和珊瑚等化石,这是最老地层,整体厚度在400m以上。构造蚀变体位于沉积间断面,主要成因是区域性构造作用,在沉积和构造运动等作用下,形成了这类由组合深灰色强硅化灰岩和硅质岩等组成的综合物,主要包括两个部分,P2m顶部灰岩和P3l底部粘土岩,根据蚀变强度,由下到上分布着强硅化角粒状灰岩和强硅化灰岩以及弱硅化灰岩,各自呈现渐变关系,通常是硅化角砾状粘土岩和硅化碎裂化粘土岩过渡为P3l粘土岩。岩石结构有白色和绿色的石英,呈现出斑块状或细脉状,偶尔会见到片状的石膏,普遍存在金矿化[2]。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主要包括三段,第一段的上部是灰色的砂岩,呈现出条带状,其中包含生物屑砂屑灰岩,中下部是粘土岩,整体呈现出北厚南薄的趋势。第二段主要包括粘土岩和粉砂岩以及生物碎屑灰岩等,生物碎屑灰岩是第二段最主要的含矿层,下部灰岩缺乏稳定性,主要包括生物碎屑钙质和粘土质粉砂岩,底部是黑色炭质粘土岩,这也是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分界层。第三段厚度稳定性较好,共有六层灰岩,顶部是粉砂层夹煤线和生物碎屑灰岩,这层灰岩存在局部缺失的情况,上部是粘土岩,夹层是生物碎屑灰岩,在第四层中夹着粘土岩,下层包括粉砂岩和粘土岩以及生物碎屑灰岩等,底部的生物碎屑灰岩局部渐变为粘土岩。矿区内构造分为北西向背斜和北西向断裂,这是该矿床控矿的主要构造。

2 矿体及矿石特征

2.1 矿体特征

在背斜一侧第一段和蚀变体都存在矿体,上下地层呈现出平行状态,二者是不整合的接触状态,其中包括茅口组顶部的灰岩和龙潭组第一段的粘土岩,根据蚀变强度,分为强硅化角砾状灰岩、强硅化灰岩以及P2m灰岩,这些灰岩属于渐变关系,上层的粘土岩过渡于正常的P3l粘土岩,根据由下至上的顺序,分布为弱硅化灰岩和强硅化灰岩以及碎裂化粘土岩[4]。

矿体主要呈现为层状和似层状,并且在局部呈现出透镜状。整个矿体呈现出北西走向,和背斜轴两翼处于类似平行的关系,整体走向的长度大约3200m,矿脉延伸至200m以上,此外矿体厚度处于2m~6m范围,组分分布均匀,整体构造不会破坏矿体。矿体的围岩包括粘土岩和灰岩等,二者之间具有清晰的接触界限。

2.2 矿石特征

矿床含有复杂的矿物组合,经过分析发现还含有金矿和锑矿,具有很强的工业价值,金矿和锑矿主要分布在矿床的上部和下部。赋存的矿物包括方解石、重晶石以及少量自生石英等[5]。

矿区内矿石结构主要包括镶嵌、细脉网状以及溶蚀交代结构等。矿石的构造主要包括条带状和角砾状等。在垂直方向上,矿石结构构造分布规整,通常在矿层下部呈块状构造分布,在矿层上部呈条纹状构造分布,在矿层顶底板中分布着焦砾状构造。

矿石主要成分是CaF2,含量占据35%以上,同时还包括有害成分SiO2,平均含量达到25%以上。

矿石类型主要包括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两种,其中自然类型主要包括条带状的矿石和角砾状的矿石等。

3 矿床成因

3.1 围岩的物质成分

上盘是二叠系的第一段,主要包括条带状细砂岩,同时夹二层以上的含生物屑砂屑灰岩,中下部包含厚层粘土岩和粉砂质的粘土岩。古岩溶面起伏和沉积的渐变影响着厚度的变化,整体呈现出北厚南薄的趋势[6]。

下盘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主要包括块状生物灰岩,局部带有白云质灰岩,其中包含缝合线构造,主要形成纺缍虫和珊瑚等化石。

3.2 围岩蚀变

在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一段和中统茅口组之间存在沉积间断面,在区域性构造影响下,经过热液蚀变形成蚀变岩石,主要包括深灰色的灰岩和角砾状的灰岩,这类岩石主要是受到沉积作用和构造作用以及热液蚀变作用。岩石中通常包含石英,有时会看到锑矿等,普遍伴有硅化矿石化以及金矿化等。

表1 贵州某矿床构造蚀变体部分样品分析结果

3.3 控矿构造分析

构造是该矿的控矿主要因素,区内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会为矿床形成提供运移通道和填充空间。褶皱构造存在背斜,是该区的主体构造,背斜轴长在18km以上,矿区内部长度为3km。

褶皱构造呈现出西北向的断层,断距比较小,破碎带中角砾呈现出棱角状,大小处于1mm~15mm范围内,角砾主要包括强硅化灰岩和粘土岩以及硅质岩等,在一些地段的角砾中不含有胶结物,局部呈现出金矿化。

断裂构造主要分布在附近断层中,呈自北向西分布,矿区长度大约为3km,倾角在65°左右,破碎带宽在2m~20m范围内,在破碎带中角砾呈现出棱角状,角砾主要包括强化硅灰岩和粘土岩等。

在硅质和粘土质胶结作用下,一些角砾中并不存在胶结物,局部呈现出金矿化,同时还会产生逆断层,这些断层可以为热液运移提供渠道。

3.4 成矿机理

3.4.1 沉积盆地

在海水的侵蚀下,形成了碳酸盐缓坡。中二叠世茅口继承了原来的地理沉积格局,在台地发育了台盆,在台盆发育了硅质岩和硅质泥岩等,为矿床形成提供场地。

3.4.2 火山喷发活动

地壳运动改变了古地理的格局,玄武岩喷发为矿源层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火山喷发,在当地形成路堤和浅海相,一方面会剥蚀陆地,同时会产生很多的火山碎屑,在台盆沉积多种矿物。此外在火山喷发阶段,气液会形成矿物组分和硫,硫会进一步形成酸性溶液,酸性溶液蚀变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在台盆积累矿物组分之后,将会和CaCO3发生反应,再加上交代灰岩的作用,逐渐形成矿床源层[7]。

3.4.3 褶皱、断层

燕山期因为构造产生了剧烈的运动,矿区地层出现褶皱,因此形成背斜,为矿床提供了改造空间,同时提供了通道,方便地下热液上移。地下热液不断上侵,在薄弱地带,热液携带着各种矿物运动,并且萃取地层中的有用组分,最终实现褶皱发育。热液富含有用成分,可以叠加改造空间内部的矿源层,因此富集部分地段的矿物,从而形成工业矿体。

4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贵州黔西南州某矿床的地质特证和成矿原因,通过分析得出在今后找矿工作中,主要的找矿标志是构造蚀变体,此外矿床的蚀变标志是地质矿物的硅化以及白云石等。

猜你喜欢
硅化碎屑粘土
Sweet Carrots甜甜的胡萝卜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东宁暖泉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探讨
粘土玫瑰DIY
清洁搅拌机的小妙招
粘土仙人掌
粘土机器猫
滑坡-碎屑流物理模型试验及运动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