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勘查工程的关键问题及合理布置

2021-10-30 04:00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0期
关键词:矿产资源勘查区域

许 磊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 735000)

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复杂性的工程项目,不仅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作为基本支撑,而且还要培养一支先进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目标的顺利完成。近几年来,随着国内资源勘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勘查工程的整体效率和水平也有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资源勘查工作涉及范围较广且工期较长,所以必须通过不断强化工作人员们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以此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工程的最终质量。

1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1 矿产资源勘查比较滞后

我国是著名的农业大国,农业也始终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而存在。但正是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比重过大,导致国家经济投入比重出现倾斜,再加上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工程的起步时间较晚,从而导致其始终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各行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各部门也逐渐认识到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工程的重要性,但是受到技术水平、地质条件、开发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国内矿产资源勘查的速度始终无法满足国内对矿产资源的需求[1]。除此之外,矿产资源勘查工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也导致该项工程具有更大的开发风险。

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矿产资源勘查工程的成功开发率甚至不足5%。在正式开展资源勘查工作前,首先需要针对勘查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与评价,这项工作不仅耗时较长且十分艰苦。勘查顺利的区域还要针对矿区的地质开展普查工作,工作完成后再进行矿山建设,这一过程一般需要延续10年左右的时间。由于工程的延续时间较长,以及勘查工作的连续性要求,导致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工程的经费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和解决。而缺乏充足资金作为工程开发的基础,最终只会导致勘查工作的各项工作内容不断滞后。

1.2 接替资源没有得到解决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矿产开发企业的发展状况都并不乐观。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无疑会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也正是由于矿产资源的整体效益评估较高,导致许多企业盲目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开采矿山,大规模的矿山开采工程,导致国内部分地区矿产资源面临枯竭。即使部分矿山目前仍处于开采状态,但也处于开采的中后期阶段。以我国部分东部油田为例,目前已经基本进入开采的中后期阶段。但是我国西部地区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储量严重不足,使我国逐渐走向“贫油”的下坡路[2]。近几年来,国内矿产资源的供给量严重不足,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只能不断提高进口总额。而矿产资源作为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能源之一,如果长期处于严重匮乏的状态,那么一定会为国家未来的安全与稳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1.3 乱采乱挖现象严重,环境问题突出

国家针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出了明确指示,面临资源的乱采乱挖问题也提出了明确的治理政策。但实际上,我国仍然存在部分企业为了谋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再加上部分地区管理意识匮乏,对资源开采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乱采乱挖的问题逐渐加剧,这不仅导致大量矿产资源白白浪费,而且由于长期不恰当的资源开采而频发安全事故。部分企业为了谋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开展矿山建设工作时,缺少科学严谨的工程规划,将开采人员的安全置之度外,也并未结合开采区域的生态环境,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进而导致部分地区的环境问题逐渐加剧。

据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由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的不合理而造成的水污染,约占国内水污染总量的10%左右。开发过程中的废料堆积而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甚至达到国内污染总量的80%。这些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而且由于对土地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大面积土地复垦率较低,严重影响到国内的生态平衡与环境健康。

2 矿产资源勘查工程的要点分析

2.1 技术选择要点

由于矿产资源勘查工程与生态环境、地质条件等方面息息相关,所以在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尤其需要加强地质地貌和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争取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首先,结合勘查区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勘查手段。不同开发区域的地质、生态环境等各不相同,适合该区域使用的技术手段也各种各样,所以只有合理兼顾二者之间的优劣势,才能甄选出最适宜的技术手段。其次,勘查技术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与勘查结果具有直接联系,所以在选择勘查技术手段时,要优先选择更先进的技术类型。同时,经济成本和技术的实用性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兼顾这些特点,才能在确保勘查准确性与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所需成本。勘查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掌握先进的技术,并结合具体要求,学习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确保能够熟练的运用并掌握实际的操作方法。如现代化定位技术、钻探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与勘查工程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整体的施工效果,还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最后,作为工程内部的工作人员,必须能够结合工程实际合理运用勘查技术,并根据岗位需求以及工作需要熟练掌握一到两种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以便应对勘查工程中的各类突发问题,并实现更加优质的勘查效果。

图1 勘查区域实际施工情况

2.2 工程原则要点

(1)统筹兼顾,适度超前。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相关企业在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时,必须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并在开采过程中尽可能地选择最科学、有效的勘查方法,统筹资源、环境、效益等多方因素。同时,具有较高工作经验的熟练工人,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制定出与勘查项目相对应的工作规划以及相关部署,以此来为资源勘查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布置。相关企业在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时,在确保获取既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避免由于不科学的开发与利用,对社会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在开发过程中,负责人要结合工作人员们的实际情况,为每位员工分配不同的工程任务,通过聚集集体智慧的方法,为工程的顺利完成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负责不同工程任务的工作人员,也要能够合理地运用已学理论知识,结合工作区域的地质与生态环境,统筹各部分工作内容,确保工作布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 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合理布置的有效措施

3.1 工作人员要选择科学的勘查方法

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多种多样,对于大多数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而言,如何选择勘查方法具体需要结合勘查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地质状况,统筹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出最适宜的勘查方法。目前,国内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最常使用的勘查方法为勘探线剖面法,该勘查方法是综合效果最佳且最常见的勘查方法,在大多数矿产资源勘查工程中都能够发挥出较高水平的实践效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并掌握勘探线剖面法的特征以及实际应用方法等,并在运用理论知识的同时,与工作经验有机结合,最后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汇集群众的意见,并对勘查方案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

3.2 全面分析研究勘查地区的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其埋藏地点大多处于岩层深处,且周围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因此,在正式开采之前,必须对开采区域的岩层构造结构、岩层的稳定性以及开采区域的人文地质状况等进行提前勘查,在并未明确这些状况的前提下进行开采活动,无疑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与不稳定性。除此之外,在得到准确的勘查结果后,还需要专业人员针对既定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根据不同要素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性与实际的开采任务相结合,确保勘查工程的合理布置与开采计划相吻合,进而确保工程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3.3 发挥工作人员个体的作用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一般会负责不同的开采区域,所以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都与最终的工程结果息息相关。因此,每位工作人员都必须正视工作项目,积极发挥出个体的独特作用,确保各部门工程内容都能够在确保效益的同时顺利完成。由于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涉及的范围广且较为复杂,所以需要将工程项目以及工作人员划分为多个单项工程。这种划分方法不仅可以使各单项工程充分发挥出工作人员的集体智慧,还能最终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效率。

4 结语

总而言之,国内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使越来越多先进的勘查技术与设备投入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工程中。这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还能为推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因此,在未来的矿产资源勘查工程过程中,相关部门不仅需要严格规范勘查的合理布局,还必须通过对勘查环节的科学、绿色安排,确保在提高勘查效益的同时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矿产资源勘查区域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探究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分割区域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隐形矿带:视野外超乎想象的矿产资源(一)
隐形矿带:视野外超乎想象的矿产资源(二)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