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写作要点

2021-11-01 11:01谢涛刘祖义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1年9期
关键词:实现理想论据论点

谢涛 刘祖义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并表明自己的立场、看法、主张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把议论文写出议论味,就要符合议论文的写作要求。议论文的写作要求是什么?大家看一看2021年高考北京卷的两道作文试题的写作要求就能明白:

(1)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请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写好议论文,首先论点应该鲜明、准确、简练。议论文的观点可以在文章题目上明确表达,也可以在开头以判断句形式亮出来。论点多用“应当”“必须”“能够”“将会”“是”“要”等词语,内容应符合客观实际,而不是片面、错误的观点;论点要有针对性,要求论有所指,论有所用。

我们再以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题为例,来看一看议论文的写作要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而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文题一般都会给出一段材料,作文的观点应从材料中提炼,这则材料的重点在最后一句话:“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这句话的含义是要实现理想,首先要加强修养,端正思想,然后确立目标,再付诸行动。结合写作任务“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可知,我们要确立的目标应该和新时代的发展及自身发展有关,也就是说要摆正“小我”和“大我”的关系。以上是审题立意,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写作了。

先来看几个学生拟的题目:

(1)追求理想;(2)做时代的追梦人;(3)破难勇逐理想;(4)理想;(5)如何追求理想。

这几个题目只有(2)和(3)是观点,但(2)置换了关键词,作文材料的关键词是“理想”,不是“梦想”,“梦想”和“理想”不是一回事,写“梦想”属于偏离题意。(3)虽也是一个观点,但表述不太通畅,生造词语,这也是写作之大忌,而且“勇逐理想”并没有涵盖材料的各个方面,概括性不强。(5)脱离了材料立意,材料讲的是如何实现理想,不是如何追求理想。(1)和(4)不是论点,从题目上看不出作者的观点,都不能算是好题目。好题目既是观点,又能涵盖材料意思,比如下面几个:

(1)树立正确理想  努力付诸行动;(2)修身矫思  立义奠发;(3)端正思想立大志  实现理想需践行。

这几个题目从形式上看是整句,从内容上看能概括材料,从作用上看是作文的观点,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再看几个开头:

(1)讲一个故事,有的老鹰在40岁时会经历蜕变的抉择:要么拖着老化的无用的身躯渐渐死去;要么飞上山顶,寻绝壁处用老化的喙、爪子咬掉羽毛,经历三个月这般抽筋剥骨下油锅的痛苦后,成功蜕变。于是有人由此得出逐梦之路和老鹰重生相似的观点。我总结出的观点就是:依靠现实,将逐梦之路形象化。

这个开头,有三个问题:一是无视材料的存在,以“讲一个故事”开头,另立炉灶,自说自话,无法沟通。材料作文一般要在开头根据需要对所给材料进行概述,然后再做分析,这样得出的观点才不至于离题。也就是说,开头引述材料的好处是避免跑题;二是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虽然流传甚广,但没有说服力,而且故事的叙述漏洞较多;三是观点表意不明,中间缺少分析,观点论述很突兀。

(2)时代是美好的,也是不易的。青春也是美好而又不易的。我们的青春对应时代潮流,本应立志有为,而现实中,很多青年却在虚度年华,要么“睡前抖音熬半宿,醒来王者聊QQ”,要么“火锅米饭大盘鸡,保温杯里泡枸杞”,十八岁做着八十岁以后都能做的事,还要青春干什么?

这个开头,单独来看,是有针对性的,文笔也较清新,但不应该放在作文的第一段。按照一般议论文结构“引——议——联——结”的要求,这段文字应该放在第三部分,因为联系现实往往是在论证比较充分的前提之下进行的。

(3)汉代扬雄曾将理想的基础、方法、目的比作弓、矢、的,在他看来,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引)而他本身就是由一个口吃者向大学者逆袭的榜样。(评)真理历经千年不衰,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践行这条真理,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亮)

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规范的议论文开头,先简单引述材料,再简要分析评价,最后结合作文任务,亮出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晰,论点明确,逻辑严密,“引——评——亮”结构,议论味十足。

接下来看一看论据的使用:

(1)坚持一直都是制胜最实用的法宝。如果缺少了这份坚持,成功可能近在咫尺却触不可及。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中有一块标识写着:“前方100米到达第二营地。”原來这里埋葬着一位登山者,他已走到了这里,却因为水、食物的断绝放弃了生的希望,躺下来后就再也没有起来。若他当时多迈出几十步,或者十几步也好,说不定就能看见那营火而活下来。是的,为什么不坚持一下,下一站也许就是成功。因此,实现理想要学会坚持。

从整体上看,这段文字首尾呼应,观点清晰,论述严密,有首括句,有对首括句的分析,还有对例证的分析,但是论据的选择却有大问题,那就是缺少真实性。无论是事例论据或道理论据,都需要典型、真实、有出处,经得起检验。阿尔卑斯山是存在的,山里也是有标识的,朱光潜散文《慢慢走,欣赏啊》曾写阿尔卑斯山路上有一条标语,但标语的内容却是:“慢慢走,欣赏啊!”关于营地的标识的真实性有待检验,作者写的这个材料没有说服力。如果考生平时注意积累,会有很多关于坚持的典型事例值得借鉴,把这些事例简述出来,并按一定的句式构成整句,既体现了论据的丰富性,又可形成“集束炸弹”的效果。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用恒心书写赤诚;主动援藏直到以身殉职,孔繁森在雪域高原奔波了15年;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夫妇,在平凡的岗位上绘就人生华章……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持之以恒的奋斗成就了共和国今天的荣光。

(2)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才是追求理想的唯一路径。十年雪落,百年聚雨,才能成就一朝的壮丽景象。对理想的追求亦是如此,它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不少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选择放弃而导致最终失败。毛泽东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是啊,“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只有对一件事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最后一句:“只有对一件事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作者用了四个论据,其中三句名言,一个事例(比喻),诸葛亮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说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它强调的是淡泊宁静,不是坚持;毛泽东的名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句话原句是“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意思是时间紧,任务重,不能保守,不能迟疑犹豫,要争分夺秒为伟大的目标而奋斗,所以也不足以证明坚持的重要性。议论文写作在使用材料时一定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否则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

对分论点的论证过程,会构成一个主体段。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结构上比较好的主体段的例子。

(3)当代青年应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必胜信念。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无法成功。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张謇正是有了振兴民族经济的理想才振興了民族实业;鲁迅有了唤起国民精神的理想才弃医从文;周恩来有了“为中华崛起”的理想,才走上了革命道路。理想,无疑是让青春生活多彩的光和热,是人生远航的风和帆。正是有了理想,才能在前进的征途中不迷失方向,才能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投降。

这段文字有六句话,第一句是观点句,第二句是解释句;第三句是连接句,承上启下,引出下面的事实论据;第四句是一组事例;第五句是对这些事例的一个分析,最后总结,可以说是一个规范的主体段。

最后说一说论证。所谓论证,就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要从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两个方面分析。议论文写作比较常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为了使论证更加严密,我们可以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包括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1)欲得玉成,必须琢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理想的实现需要的不是大话,而是实际行动。理想是一棵树,想要它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必须用行动的汗水浇灌,空谈只会使它枯萎死亡。胖子不是一口吃出来的,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理想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青年要结合自身实际,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促成理想的实现。张桂梅想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创办了女子高中,无奈很多家庭不愿送女儿上学,张桂梅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正是她的坚持不懈,才让很多女孩子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因此,要实现理想,一定要付诸行动,并坚持不懈。

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张桂梅;有引用论证“空谈误国”“九层之台”“罗马城”;有比喻论证“理想是一棵树”,避免了论证的单调性,使说理更为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论证结构也是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结构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一般来说,引论就是开头,本论就是主体,结论就是结尾。其中本论部分常见的论证结构有递进式、并列式、对照式等几种。所谓递进式就是面对论题或论点,分别回答: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怎么才能做到;所谓并列式,就是在论证思路中,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来共同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各个分论点平行列举,逐个阐述。采用哪一种结构形式,要看作文题目蕴含的要求。以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题来说,因为材料里暗含着实现理想的三个条件:端正思想、确定目标、付诸行动,所以更适合采用并列式结构。

总体来说,议论文写作如何具有议论味,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放在文章开头,也可以放在标题中;其次,开头部分要有选择地概述材料,并对材料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再亮明观点。在使用论据时,要简明、充分、真实、典型,要对论据进行分析,不能证明观点的论据不能使用;在论证过程中,要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说服力;论证结构要严密、合理、清晰,只有这样,才能让作者的论点更有说服力。

猜你喜欢
实现理想论据论点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长大以后做什么
悟出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我的理想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