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注语言形式的高中英语教学任务设计

2021-11-01 09:41付永庆
英语学习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语言运用能力任务设计

付永庆

摘    要: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者的重要学习出发点、目标和导向。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发展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而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和教师设计的任务密切相关。如何设计合理的任务,帮助学生在表达意义、完成任务的同时关注语言形式并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是本文试图探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聚焦关注语言形式的任务设计,以期对日常教学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任务设计;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结构性知识;语言的运用性知识

任务的概念界定

不同学者对任务有不同的定义。Bygate等(2001)认为任务是要求学习者使用语言、为达到某个目的而完成的一项活动,活动的过程中强调意义的表达。Ellis(2003)认为任务是指主要以表达意义为目的的语言运用活动。还有学者将任务分为狭义和广义任务。狭义任务指那些涉及意义表达的课堂活动(程晓堂等,2007);广义任务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玩耍中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Long,1985;转引自Nunan,1989)。此外,任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被分成不同的类别:从信息交流的角度来说,有单向交流任务和双向交流任务;从结果来看,分成封闭式任务和开放式任务(程晓堂,2004)。

虽然研究者对于任务的定义和分类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认为任务在语言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发展,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罗少茜,200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教育部,2020)。活动不仅是围绕听、说、读、写技能来设计和开展的英语活动,更要围绕主题意义有层次、有连贯性地设计和展开(梅德明、王蔷,2020)。

通过分析任务和活动的内涵,可以发现任务和活动在本质上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采用罗少茜(2008)对任务的定义:任务指在语言教学中为达到某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活动。

任务设计的原则

如何设计任务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Nunan,1989;Skehan,1999;丰玉芳、唐晓岩,2004;罗少茜,2008等)。Skehan(1999)提出设计任务时要把学生已学过、已会用的知识和正在学习的知识结合、联系起来。罗少茜(2008)认为设计任务时需要考虑的要素有:目标是否符合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任务包括的步骤、任务顺序、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任务的结果、任务评估等。《课标》也提出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注意创设尽量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新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关注语言形式,提高表达得体性,围绕特定主题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等(教育部,2020)。

通过梳理文献,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者普遍认为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该确保任务要尽量真实、有可操作性、可检测,要有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提高(Nunan,1989;Skehan,1999;程晓堂,2004;丰玉芳、唐晓岩,2004等)。但在日常的任务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更加关注意义表达和任务完成情况,对于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关注不够(吴文、潘康明,2012),由此导致学生在语言准确性、流利性、复杂度等方面发展不均衡。如何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关注语言形式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案例,浅谈笔者通过任务设计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些思考。

关注语言形式的任务设计实践

语言运用能力指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它是语言学习者的重要学习出发点、目标和导向。而语言运用需要两类知识:一类是语言本身的知识,也称为语言的结构性知识, 这类知识由语音知识、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构成;另一类是语言的运用性知识,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梅德明、王蔷,2020)。

1.围绕主题意义探究,聚焦结构性知识的交际功能

作为结构性知识的一部分,语法知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的语法教学普遍缺乏情境。同时,教师往往过于强调语法作为规则的作用,只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白治堂,2008;程晓堂,2020)。为确保学生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均衡发展,在教学不定式作表语时,笔者设计了以下任务。

[案例1] 语法学习任务设计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 1 Art为例。本单元的语法学习项目为infinitives as the predicative(不定式作表语)。结合单元话题“艺术”和对本单元所有语篇的研读,笔者确定了本节课的总任务——学生用不定式作表语表达对艺术的目的和艺术家责任的看法。为完成总任务,笔者设计了一系列连贯的小任务,详见表1。

语法知识的教学需要特别重视语境的创设。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语法知识,参与理解和表达的活动,并在理解和表达的活动中实践和巩固所学的新的语法知识(梅德明、王蔷,2020)。因此,笔者首先创设语境,通过请学生鉴赏和评论艺术作品,引出小主题——艺术的目的和艺术家的责任。在学生表达意义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关注不定式作表语的“形式”。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该语言形式后,笔者依托阅读语篇,让学生在语篇中识别并体会该语法项目在语篇中的使用和表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圍绕主题意义,呈现更多关于艺术的观点和表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不定式作表语的常用结构和表达的意义。最后,笔者通过创设更多的情境,引导学生讨论身边和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艺术现象,激发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艺术的目的和艺术家责任的理解。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过程中,通过使用语言,掌握了不定式作表语的形式、意义和使用。学生在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掌握了语法知识,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2.深入研读语篇,挖掘运用性知识提升点

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性资源。研读语篇就是读者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教育部,2020)。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通过设置不同的语篇理解任务,帮助学生不断感悟并掌握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案例2] 拓展语篇知识的任务设计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Unit 3 Fascinating Parks为例。本单元围绕“引人入胜的公园”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介绍国家公园、主题公园和城市公园三个不同类型的公园,拓展学生视野,启发学生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角度思考公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意义。

在研读语篇过程中,笔者发现语篇Theme Parks和A Letter from Shangri-La虽然有相同的写作目的,但因写作对象不同,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使用有很大差异。因此,笔者设计了两个任务。任务1:学生从写作目的、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对比两个语篇(语篇对比分析见表2)。任务2:学生选择一个语篇进行仿写,介绍一个公园。

从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完成任务1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初步掌握了语篇研读的方法,还形成了关于语篇的结构化知识。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者是如何利用词汇和语法等手段来建构语篇、表达意义的。而任务2为学生提供了将语篇知识进行内化运用、迁移创新的机会。学生在介绍公园的过程中,会根据表达目的、表达对象的不同更加关注语言形式,进而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除语篇知识外,运用性知识还包括语用知识。语用知识是在特定语境中准确理解他人和得体表达自己的知识(教育部,2020)。但长期以来,语用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往往不能得体地进行表达。因此,教师应注重在语言学习活动中创设有意义的语境,明确交际各方的身份和交际目的,将语言知识学习的活动融入语境和语篇学习过程,在语篇意义建构和主题探究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梅德明、王蔷,2020)。

[案例3] 提升学生语用知识的任务设计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必修第三册 Unit 5 The Value of Money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金钱的价值”。本单元的主体部分是根据美國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和同名电影改编的戏剧剧本。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形成对金钱的正确态度、树立健康的金钱观。

本单元的Viewing and Talking板块内容为主人公亨利在餐馆就餐的经历。电影片段中,扮演餐馆服务生、老板、老板娘以及其他顾客的演员们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语调、语气等多种手段,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对待亨利态度的变化。该板块有四个活动,简述如下:

活动1:Look at these photos and guess what happens in the film.

活动2:Watch the film clip and check if you are correct. Then discuss the questions.

活动3:Work in groups. Retell the story in the film clip you have just watched.

活动4:Watch the film clip again and make up your own script to match it. Then watch the film without sound and act out your script for the class.

可以看出,前两个活动注重看和听,后两个活动注重说。其中活动4的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挑战也最大,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语言能力和语用意识。考虑到学情,在学生进行活动4前,笔者设计了两个任务。任务1:将台词和角色进行匹配。任务2:总结不同角色的语言特点和人物性格特征(对餐馆老板的语言特点和人物性格分析见表3)。

在完成匹配任务和角色分析任务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角色的身份地位、立场、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等因素,而这正是语言得体使用的内涵,即语言形式和语体风格会因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行事程序、交际参与人身份的不同而不同(教育部,2020)。两个任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关注交际过程中语言形式的使用,并且为完成活动4——自创剧本并给电影片段配音打下基础。

结语

只有当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传递方式符合语言使用的得体性,才能判断其语言使用正确(梅德明、王蔷,2020)。而准确的语言形式和恰当的意义表达、传递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设计的课堂任务。希望本文的案例分析可以为一线教师优化任务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助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Bygate, M., Skehan, P. & Swain, M. (eds.) 2001. Researching Pedagogic Task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sting[M]. Essex: Longman.

Ellis, R. 2003.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g, M. H. 1985. A Role for Instru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ask-Based Language Training[C]. In Hyltenstam, K. & Pienemann, M. (eds.) Modelling and Assess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77—100

Nunan, D. 1989.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ehan, P. 1999. Tasks and Language Performance Assessment[C]. In Bygate, M., Skehan, P. & Swain, M. (eds.) 2001. Researching Pedagogic Task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sting. London: Longman, 167—185

白治堂. 2008.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从故事、规则到语感[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7): 28—31

程晓堂. 2004. 任务型语言教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程晓堂. 2020.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几个突出问题[J].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4): 3—8

程晓堂, 鲁子问, 钟淑梅. 2007.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6): 5—10

丰玉芳, 唐晓岩. 2004.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6): 35—38

教育部. 202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罗少茜. 2008.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设计[J]. 课程·教材·教法, (3): 48—53

梅德明, 王蔷. 202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文, 潘康明. 2012. 亚洲语境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J]. 现代外语, (3): 312—318

猜你喜欢
语言运用能力任务设计
微课在优化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探析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任务型学习研究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谈项目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英语口语教学探析
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例谈
从高三英语阅读 “借力” 提高写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