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研究初探

2021-11-02 08:20孙玥张永刚钟泽鹏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城基础设施体系

孙玥,张永刚,钟泽鹏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仍存在总量不足、设施不够完善,标准不高、需求不对称、重复建设、顶层设计与基建规划不匹配的问题,导致城市建设运营效率低,稳定发展程度不足等问题。为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共享困难、共享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范化组织和管理,梳理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引领城市转型升级,整体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

2 背景

2.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传统的“铁公基”(即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应,不仅能提供相互独立的大型纯基础设施建设,更能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拉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人才和知识等高级要素的投入,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智能化基础设施。具体看,“新基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新基建”不仅有利于扩大有效实际投资、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将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创造新的产业、新的业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传统产业重组变革,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对称的实现,最终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2.2 新型城市基建设施建设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城建”)以城市提质增效为引领,以应用创新为驱动,充分运用“新基建”发展成果,面向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需要,构建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的信息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开展如下七个方面:全面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建设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平台、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新城建”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实施扩大内需推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1年工作计划中,重点提出要“立足城市发展新形势,加快推进‘新城建’。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带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全面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推进城市现代化”。目前,全国20多个城市开展了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试点工作。

2.3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新城建”与“新基建”互为犄角,而城市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最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创新空间。

“新城建”是实施城市高质量发展同时落实“新基建”的重要实现方式。“新基建”为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新城建”则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前沿技术提供了最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创新空间。“新基建”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而“新城建”则为城市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新发展。

“新城建”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更新与改造,可以有效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深度融合,加快转变城市建设管理方式,整体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加速推动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3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研究必要性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标准化已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推进“新城建”标准体系研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着力点,是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

梳理、归类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及标准。参照相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基础,理清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有的标准规范,找出下一步亟需对标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研究必要性,梳理出清晰合理的标准体系结构,为全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指导。

研究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必要性有:①通过对现行及待编标准进行梳理,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提供重要依据;②指导全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③建立目标明确、全面成套、结构适当、划分清楚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保证标准的适用性,避免不同部门编制标准之间的矛盾、重复或遗漏,以最小资源投入获取最大标准化效果;④增强城市建设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规范业务协同平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一个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搭建不同场景的应用,实现全国各级平台的有效联网,达到数据共享、业务对接。

4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研究内容

4.1 标准体系编制原则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的编制,按照《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18)中的有关规定,注重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结构化,针对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及定位,兼顾与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相互衔接,充分展现行业特色。遵循以下原则:

①目标明确——从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出发,建立科学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指导全国各地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②全面成套——对各层级的标准进行清晰归类,做到不遗漏、不重复,通过标准体系表,展示各类标准的编制情况及编制建议;

③结构适当——兼顾与现行城市基础设施相关标准的衔接与互补,标准体系分类科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

④划分清楚——按照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内容,清楚划分,相互协调、统一便于管理。

4.2 标准体系编码格式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表中,每项技术标准的编码由四段数码组成:

[*]*.*.*.*

从左到右每段编码的含义分别为:第一段,中括号内编码为应用领域;第二段,编码为标准层次;第三段,编码为信息技术;第四段,编码为相同矩阵单元内区分多个标准的序号。如表1所示。

表1 标准体系编码方式

第一段编码表(见表2)。

表2 标准体系编码方式

第二段编码表(见表3)。

表3 标准体系编码方式

第三段编码表(见表4)。

表4 标准体系编码方式

4.3 标准体系框架图

根据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业务范围,确定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构框架

5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研究工作建议

为实现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进一步开展目标,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调研

对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进行深度调研,了解试点城市在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发展目标、确定工作任务、探索商业运作模式、保障建设资金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和运作模式。

2)开展新城建试点标准体系编制工作

通过梳理构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完善标准管理,攻克底层技术,避免重复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地指导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

3)开展试点示范项目,推动技术应用落地

通过开展标准应用试点示范,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地应用,以需求为导向,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示范和市场推广。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有力支撑,形成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市场应用的良性发展局面。

4)规划建设标准测试实验室,促进技术研发与推广

通过规划建设标准测试实验室,搭建标准创制与检测认证平台,促进技术研发与推广。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促进标准质量的检验和改进,提升标准质量和适用性和有效性。

5)组织标准宣贯培训,扩大标准影响力

定期组织开展标准培训、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标准宣贯的广泛性和时效性。充分利用官微、网站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标准应用成果,增进信息交流,扩大标准影响力。

6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急需编制的标准建议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促进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标准化研究,以标准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结合目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状及需求,梳理了亟需制定的关键标准名单,该系列标准对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提质增效、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见表5)。

表5 急需制定的关键标准名单

7 结语

通过梳理构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完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全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支撑以建设“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新城建工作的科学性。以更创新的思路、更务实的措施,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城市转型发展,整体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新城基础设施体系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长江新城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新城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