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亲笔签名

2021-11-02 03:02慕津锋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华全国文代会艺术工作者

慕津锋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库房中,收藏着一件1949年毛主席在其速写像上的亲笔签名,这对于1985年才成立的一家文学专业博物馆而言,实属难得。

该幅速写像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漫画家胡考在北平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时,应作家凤子之邀,特地创作而成。该速写为毛主席侧面像,画纸右下角有画家“胡考”落款,画像右侧偏上处则签有“毛泽东”三个大字。

该画像画于一本长15厘米,宽12厘米的深红色仿皮纪念册中。该纪念册正上方印有“第一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会徽”——毛泽东和斯大林头像,纪念册扉页印有五个二号正楷字“代表纪念册”。

该纪念册是我国著名女作家凤子上世纪90年代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的。

凤子(1912—1996),原名封凤子,广西容县人,我国现当代女作家、戏剧家、编辑家、表演艺术家。1936年,凤子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同年,凤子开始文学创作。其先后历任《中央日报》副刊编辑,桂林《人世间》月刊编辑,上海《人世间》月刊主编,北京《说说唱唱》《北京文艺》编委和《剧本》月刊主编等。在她编辑《人世间》时,凤子收录了郭沫若、茅盾、沈从文、胡风、李广田、司马文森、端木蕻良等大家的作品,并结识了中国一批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凤子甘当这些文艺大家的助手,默默地工作,成为当时中国众多重要文艺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幕后中坚骨干。凤子的一生经历十分丰富,其散文、小说、剧评等创作总计110多万字。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无声的歌女》,散文小说集《废墟上的花朵》《八年》《舞台漫步》《沉渣》等。这些文字十分珍贵,它不仅记录了凤子本人每个时期真实的片断,而且还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和话剧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参考。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凤子调到北平市文委工作。不久,她便参与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这次大会从筹备到开幕经历四个多月时间。

2月 25 日,中共中央致电周扬等人,决定全国文协理事会与解放区文协召开联席会议,筹备新的全国文协大会。

此后,中共中央与周扬多次沟通筹委会的名单、具体的工作计划以及代表大会的代表产生办法等问题。

3 月 9 日,周扬致电中央,筹备于5 月 1日召开全国文艺界代表大会,5 月 4 日正式成立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

3 月 22 日,华北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和华北文协举行了在平文艺界的茶会,郭沫若在会上提议,发起召开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成立新的全国性组织。

3 月 26 日,中央确定了文协筹委会24人名单:郭沫若、茅盾、田汉、洪深、曹靖华、胡风、李广田、徐悲鸿、程砚秋、俞平伯、周扬、萧三、沙可夫、丁玲、贺绿汀、郑振铎、叶圣陶、曹禺、巴金、袁牧之、叶浅予、欧阳予倩、赵树理、古元。

5月4日,由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主办的《文艺报》创刊,作为大会的会刊共出版13期。

5月30日,茅盾在东总布胡同22号文代会筹委会召集部分文艺界人士(戴爱莲、凤子、白杨、舒绣文、田汉、许广平、张文元、曹禺、徐悲鸿、张瑞芳、叶子、戈宝权、蒋牧良、郑振铎、洪深、赵枫、符罗飞、马思聪、蒋天佑)座谈会。

6月27日,郭沫若发表简要谈话,对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方针和任务进行了阐述。他表示:“这次大会在人民解放军即将获得全面胜利的伟大时期中召开,这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是富有历史意义和空前盛大的会议。”

6月30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召开预备会议。

7月2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中华民族即将揭开新的光辉一页时,中共中央在北平举行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會。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参加的大团结和继往开来的大会。这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历史的结束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历史的开始。

这次大会7月2日正式开幕,7月19日闭幕。是迄今共十次全国文代会中会期最长的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是筹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准备的重要环节。

为了纪念这次极为重要的大会,凤子特地将大会配发的纪念册拿出,邀请她熟识的朋友签名、题词。当她找到画家胡考时,胡考沉思了一下,很快在本子上画了一张毛主席坐在主席台上,带着帽子微笑看着台下代表的侧面像。

1949年10月1日,在隆隆的礼炮声中,凤子和丈夫沙博理应邀参加了开国大典,他们坐在天安门东侧的观礼台上。对于当时的场景,沙博理后来曾回忆道:

“当时的场面真让我终生难忘。当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场几十万人有几秒钟竟鸦雀无声,可能是太激动了,然后突然‘哗地全场激动欢呼、高兴地啜泣的声音全出来了,凤子也哭了。我那时虽然还没有加入中国籍,却和大家一样地激动。那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历史时刻。因为我知道,也见过中国的旧社会,毛主席不是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吗?当时我感觉确实如此。在旧社会,中国人有自卑感,总觉得低人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就像变了一个人,精神上真正站起来了!”

第一次文代会结束后不久,凤子参加了一个出国艺术团的审查演出活动。这次演出被安排在一间狭长的大厅里,这里没有剧场,更没有舞台。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居然来这里观看演出。

建国之初,承认新中国并与我们建立外交关系的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还处于疑虑、观望和犹豫不决中,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甚至持敌视、抵制态度。在这种形势下,新中国需要广泛的宣传自己。在这之中,对外文化交流便显得极为重要。作为“外交的一翼”,对外文化交流无疑能起到“先行官”“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正因如此,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毛主席对出国艺术团非常重视。他要求相关部门要对出国访问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并亲自为艺术团出访奠定了基调、宗旨和政策,他还同时向出访艺术团提出了“宣传、友谊、学习”三大任务。只要时间允许,毛主席常“不打招呼”地亲自到现场观看演出。

凤子见机会难得,赶忙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纪念册,快速翻到胡考所画的毛主席速写像,然后走上前请毛主席题字。当看到自己的侧面像时,毛主席非常高兴,他爽快地在画像旁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毛泽东”。在晚年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凤子特地谈到毛主席的这次签名对她有着特殊意义,她说:“这个签名为我这本册子增添了纪念意义。”

自此之后,凤子参加了四次全国文代会,每次她都精心带上纪念册,请作家、艺术家签名留念。到最后,四本纪念册有近200人签名,150多人题字,还有一些画家的素描和速写(赵望云的小歌剧人像,陈秋草吴作人的晚会会场素描,方成钟灵的国际时事讽刺画,汪刃锋的自画像,邵宇的梅,张悟真的松等等)。

随着时间流逝,这些与档案有关的历史人物早已不在。但正因为有这些历史档案的留存,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属于他们的那一段珍贵历史,那一段理应被我们这些后来人铭记的20世纪中国记忆。

猜你喜欢
中华全国文代会艺术工作者
水利系统水文化专家和美术书法艺术工作者赴河北开展2020 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水利文化艺术走基层主题活动等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简介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简介
国有艺术院团党建工作的认知与思考
2019年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工作要点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体育知识的传播(1924—1949)
第十届全国文代会
第九届上海“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评选揭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次文代会、九次作代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会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