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胎龄、体重对新生儿铁代谢影响的研究

2021-11-04 09:05欧阳颖周瑞瑜谢心怡李伍凤阮扬皓吴家先张羚枚唐淑敏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重儿铁蛋白胎龄

欧阳颖 周瑞瑜 谢心怡 李伍凤 阮扬皓 吴家先 张羚枚 唐淑敏

铁是一种过渡金属,具有输送氧和转移电子的能力,在氧化酶、加氧酶和某些抗氧化剂的活性位点中起催化剂的作用。铁也参与氧化磷酸化和能量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如:在三羧酸循环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色素和琥珀酸脱氢酶是含铁蛋白质。妊娠晚期胎儿和产后早期新生儿对铁的需求量巨大。

全球超过10 亿人口受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的影响。IDA 是导致残疾的全球5 大原因之一[1],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普遍。新生儿大脑处于高代谢状态,占据全身耗氧量的60%左右。在生后的第一年,大脑经历了从相对原始到发育为复杂器官的转变。在此期间,重要的神经发育过程包括突触发生、神经递质系统的成熟和髓鞘的形成,尤其是在大脑的海马、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区域中[2]。而铁在多个层面上影响着上述的发育过程。婴幼儿的IDA 可能会损害认知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后遗症,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阻碍“健康中国”的进程。由于早产、生后红细胞生成启动早、出生后快速生长等因素导致铁储存不足,使早产儿成为铁缺乏(Iron-defeciency,ID)的高风险人群。目前,针对国内人群的大样本量研究仍鲜少。因此,本文通过回顾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性别的新生儿生后铁、铁蛋白、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明确其对铁代谢的影响,探讨导致铁缺乏的高危因素,有助于国内新生儿铁缺乏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降低IDA 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了2019 年1 月1 日至2021 年7 月31 日在广州孙逸仙纪念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和儿科三区住院的单胎婴儿,排除孕母妊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地中海贫血、子痫、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结缔组织病等合并症,共收集资料完整的病例361 例。按照不同的胎龄、出生体重及性别进行分组,并分析新生儿出生后1 周内首次检测的铁、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差异。

1.2 方法 铁、血清铁蛋白采用贝克曼AU5800仪器测定,血清铁采用比色法,血清铁蛋白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血红蛋白采用sysmex9000 仪器检测,方法是SLS-血红蛋白法。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正态分布采用Kol-mogorov-Smirnov 检验,方差齐性采用Levene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2 结 果

2.1 基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361 例新生儿,其中男性193 名(54.46%),女性168 名(46.54%);早产儿(胎龄<37 周)75 名(20.78%),足月儿(胎龄≥37 周)286 名(79.22%);低出生体重儿(<2500 g)72 名(19.94%),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 g-4000 g)287 名(79.50%),巨大儿(≥4000 g)2 名(0.55%)。

2.2 不同胎龄新生儿铁、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比较 见表1。

表1 不同胎龄新生儿铁、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比较(±s)

表1 不同胎龄新生儿铁、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比较(±s)

注:与<37 周组比较,*P<0.05。

组别(胎龄)<37 周≥37 周n 75 286血清铁蛋白(μg/L)289.21±272.42 287.60±155.69*血清铁(μmol/L)5.53±4.31 7.65±4.50*血红蛋白(g/L)187.97±27.24 188.45±26.64

2.3 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铁、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比较 见表2。

表2 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铁、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比较(±s)

表2 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铁、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比较(±s)

注:与低出生体重组比较,*P<0.05。

组别(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正常出生体重血红蛋白(g/L)188.13±27.34 188.80±26.20 n 72 287血清铁蛋白(μg/L)303.26±288.51 282.53±148.78血清铁(μmol/L)5.94±4.29 7.53±4.55*

2.4 不同性别新生儿铁、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比较 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新生儿铁、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比较(±s)

表3 不同性别新生儿铁、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比较(±s)

组别(性别)n男女193 168血清铁蛋白(μg/L)278.71±164.58 297.68±207.10血清铁(μmol/L)7.35±4.57 7.03±4.50血红蛋白(g/L)188.65±27.45 188.18±25.99

3 讨 论

据估计,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患有贫血症。2010 年,全球超过6480 万人口因贫血致残,其中大部分是由于ID 引起的[3]。新生儿ID 与生长发育延迟和认知功能障碍有关,部分患儿补铁后仍存在长达10 年的持续行为异常。 ID 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程度的加重可逐渐出现面色苍白、舌乳头状凸起减少、唇裂等,严重者可出现匙状甲。但由于症状和体征的非特异性,更多时候需要依赖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铁和铁蛋白是诊断ID 最直接的指标。血清铁是可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是骨髓形成红细胞时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大约有1%的成熟红细胞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从循环中清除。铁的周转量约为20mg,但仅有1-2mg 能被重吸收。血清铁蛋白是血浆中的蛋白质,反映了正常情况下身体内铁的贮存情况。两项指标都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炎症、肝功能损害等。因此诊断时需充分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本研究的检测系统中,铁的正常范围是:7-32 μmol/L,血清铁蛋白的正常范围是:10-120 μg/L。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铁含量降低,足月儿和正常出生体重儿铁含量处于正常范围,两者有明显差异。早产儿在出生后的前4 个月更容易患IDA,因为与足月儿相比,其出生时的铁储存量少,生长速度快,需求量大,铁丢失大于铁补充,使铁含量更低。大多数胎儿的铁是在孕晚期从母体转移至胎儿的,但这种转移被早产打断,导致出生时的铁含量与出生体重呈正比[4]。李裕昌和李艳玲等[5,6]人也得出了相似的研究结果。与铁的变化相反,在各分组中,血清铁蛋白含量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对照组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考虑早产儿病理性黄疸、肝功能损害、急慢性感染、红细胞输血等的发生率更高,这些病理生理变化可引起铁蛋白的上升。早产儿的生理性应激更明显,也会导致铁蛋白的显著升高。Khaled Abdel-Malek 等[7]的研究发现,早产的孕妇中,血清铁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蛋白质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含量。周谦等[8]人的研究也表明,产妇血清铁蛋白含量与新生儿的呈正相关。因此,虽然此时新生儿的血清铁蛋白含量相对较高,但可能是急性期的反应物,不能单纯地代表铁储备能力,可存在ID 被掩盖的风险,临床上需要仔细鉴别。Tsunenobu Tamura 等[9]人的研究发现,女性血清铁蛋白的浓度要高于男性新生儿,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相同的。这可能与性激素、血容量、铁利用的差异相关。

早期治疗能改善ID 新生儿的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母乳中,铁的吸收率可达50%,而新生儿配方奶粉和铁强化辅食的吸收率仅为10%。对于早产儿这一高危人群,适当的铁补充剂至关重要。维持铁稳态,避免ID 和铁过载的毒性,对最佳的生长发育和器官功能发展至关重要。全血细胞计数是用于评估IDA 最常见的初始诊断测试,根据平均红细胞体积可以区分大细胞性、小细胞性、和正细胞性贫血。未来,我们将扩大样本量,增加评估指标并纳入孕母合并症综合分析,进一步阐明新生儿铁代谢的情况。

结 论

早产儿是罹患IDA 的高风险人群,需要定期筛查和预防ID 引起的潜在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早产儿铁含量差异大,目前暂没有针对该人群补充或强化铁的临床共识或指南,应在新生儿期和出院后进行密切监测。未来,有必要建立胎龄特异性的临床铁状态评价指标和反映铁特异性脑功能的神经行为检查。

猜你喜欢
体重儿铁蛋白胎龄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配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的作用分析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宫内生长异常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相关关系对新生儿ICD-10编码影响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天然抗生素”之乳铁蛋白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关系的研究
“铁蛋白升高”就是患了癌症吗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脑组织损伤后血清酶变化的胎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