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儿

  • 基于发展性照护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效果研究
    2]。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身体呼吸、循环、代谢等功能均相对较差,易因各种因素致使其产生感染性病症,使其死亡率显著提升[3]。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发育欠缺,所以首先要做好保暖措施,根据季节的情况适当给其保暖。同时,要对其强化营养,让其得到合理的个体化营养,经过快速的追赶性生长后,达到比较理想的营养状况,提高其抵抗力,减少各种感染。对此,为充分保障极低出生体重儿身体健康状况、生命安全等情况,护理人员需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全面、高效的护理措施。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研

    黑龙江医药 2023年20期2023-10-30

  • 孕早中晚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低出生体重儿相关性研究
    育,导致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在临床上,主要借助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用于诊断妊娠期甲减及评估病情,然而甲状腺激素与低出生体重儿的关系如何,有待明确[2-3]。低出生体重儿是影响新生儿预后的重要因素,未来发生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风险亦较大,提高对甲减孕妇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的预测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既往临床研究主要分析孕早期母体甲状腺激素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4]。但母体甲状腺功能

    陕西医学杂志 2023年5期2023-05-13

  • 韶关地区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026)低出生体重儿主要指足月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 500 g,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儿(体质量<1 500 g)与超低出生体重儿(体质量<1 000 g)[1]。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相对较高,且成活儿在儿童期及青春期的智力与体能发展方面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目前围产保健领域内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促使低出生体重儿的健康结局明显改善,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2-3]。本研究通过对韶关地区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发生相关因素,旨在提升

    当代医学 2022年8期2022-03-17

  • 河北省低出生体重儿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莉*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LBW)是指足月胎儿出生时的体质量小于2 500 g[1]。低出生体重儿多存在慢性宫内缺氧现象,容易发生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镁、低血钙等病征,其围生期病死率高,且远期体格发育落后、神经发育异常风险高。目前我国缺乏针对该方向的多中心大样本的调查研究。本研究根据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危重孕产妇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分析了2013—2017年河北省7个省市级医院和15个县级医院,共22

    中国全科医学 2021年35期2021-11-15

  • 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干预对生长发育及情绪发展的影响
    ,陆婧垚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 2 500g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从出生就面临着健康问题。低出生体重不仅直接影响新生儿与婴儿的病死率和疾病发生率,对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消极影响深远。由于神经系统先天发育不成熟,其智力发育与认知能力均落后于正常儿童[1]。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格生长与神经发育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发展都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指导家长科学、合理养育低出生体重儿,给儿童保健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研究于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对上海黄浦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1年3期2021-08-09

  • 新生儿出生体重关联因素的多重对应分析
    娠结局,低出生体重儿说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相反,巨大儿可导致阴道难产及产伤、剖宫产率增加、产后出血等。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均增加生命后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易感性[1]。探讨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因素有助于公共卫生计划的制订,进而有效预防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以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分娩结局,这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意义深远,本研究探讨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其相关因素的对应关系。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数据来源 资料源于禹州市人民医院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0期2021-05-26

  • 同一促排周期来源冻融胚胎移植两次单胎妊娠分娩临床结局比较*
    儿畸形率、正常体重儿与巨大儿、低体重儿比率、男婴、女婴比率。孕期判断标准为从末次月经的第1天开始到分娩结束;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大于4000g为巨大儿,体重小于2500g为低体重儿,介于中间为正常体重儿。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用±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结果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胚胎冷冻数年后孕妇一般情况比较 根据胚胎存储时长不同,分为0~3年组和4~9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1年6期2021-05-25

  • 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
    此,探究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发生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6]。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早产低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喂养不耐受相关及独立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期为以后的早产低体重儿母乳喂养及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生存质量作出参考。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早产低体重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24例;胎龄(31.8±1.1)周;体重(1 978.35

    全科护理 2021年8期2021-03-23

  • 对比分析普通病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袋鼠式护理与常规母乳喂养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长沙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为儿科临床重点监护对象,不仅出现宫外生长迟缓风险性较高,还可能使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因此需重视喂养质量[1]。近年来,国内医学界进一步发展,“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不断完善,体现于新生儿科时,在母乳喂养方面十分明显,然而,针对普通病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常规母乳喂养无法为新生儿提供足够热量以及营养物质,需完善母乳喂养工作[2]。袋鼠式护理不同于传统的喂养护理,该护理模式以皮肤性接触为主要形式展开护理,当新生儿出生后,于母体展开早期、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6期2020-09-07

  •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高危因素分析研究现状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其各个系统及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其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儿。对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发生因素进行分析,尽早发现其相关危险因素并实施有效治疗措施,有利于预防疾病进展,改善预后。本文就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发生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条件改善与新生儿救治水平不断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与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明显提高[1]。低出生体重儿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9年9期2019-12-04

  • 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健康及其母亲泌乳的影响*
    ,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逐年升高,其存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遂成为备受关注的医学、社会问题[1]。母乳对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来说,具有减少肠道喂养不耐受、促进成熟和生长的作用,是肠内营养的首选[2-3]。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关于“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院内营养现状多中心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开展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单位仅有10%[4],主要原因是母婴分离导致早产儿母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9期2019-10-12

  • 不同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影响分析
    童保健科低出生体重儿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随着新生儿救治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母乳喂养还是配方混合喂养仍存在一定的争议[2],为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的50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低出生体重儿50例,根据不同喂养方式分为两组。纯母乳喂养组30例,男14例,女16例,足月儿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9期2019-07-29

  •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至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均较以往明显提高[1]。出生体重在1 000~1 499g之间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VLBW)儿,出生体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6月期间在我院NICU住院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120例为观察对象,按是否实施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组标准:出生体质量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 方法 对照组日程护理仍由护士完成,实验组家长进入病房参与极/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5期2019-03-20

  • 分娩前后巨大儿对母婴的影响研究
    巨大儿和出生低体重儿。依据妇产科的定义,出生体重大于4 000克的新生儿属于巨大儿(fetal macrosomia)。出生体重不足2 500克的为低出生体重儿(low-birth-weight infant),其余的则为正常出生体重儿。(2)孕周分类。早产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正常产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期间分娩,过期产则是指怀孕周数在42周及以上的分娩。(3)分娩方式。分为自然产,剖宫产和助产,其中助产包括产钳、胎吸、臀牵引和臀助产。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年2期2019-03-18

  • 双歧杆菌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影响的分析研究
    4]。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胎龄较小,体重偏低,身体的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全,所以自身的抵抗力较差[5]。在一些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常常会出现肠道疾病,严重的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命安全,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较低,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寻找有效的方法增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抵抗力,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6]。该文以2017年2月—2018年9月之间收治的5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样本,简要研究口服双歧杆菌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希望对增强极低出生体重儿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8期2019-02-11

  • 内蒙古自治区2012—2016年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年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数据,分析内蒙古城区、农区、牧区及半牧区等不同地域内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干预措施,将防控工作前移,减少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发生,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资料与方法1.资料:数据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2012年—201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表及妇幼卫生年报表,调查对象为内蒙古自治区户籍和非户籍人口(常住和暂住)中的所有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婴儿。2.方法: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收集内蒙古自治区103个市(区)县(旗)的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年1期2019-01-09

  •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分析
    探究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提高参考性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11月我院108例低出生体重儿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10例正常出生体重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及产妇的基本资料进行记录,并应用单因素分析、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产妇年龄、异常孕产史、产检次数、孕周、妊高症、胎数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危险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5期2018-09-10

  • 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对低出生体重儿耐受性的影响
    断发展,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逐渐升高[1],为低出生体重儿提供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是保证其生存质量的物质基础,故合理营养支持对低出生体重儿存活有着重要意义,静脉营养支持广泛应用于临床[2],但低出生体重儿如何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和顺利过渡至经口喂养是新生儿科医师面临的热点和难点[3],本次笔者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新生儿监护中心收治的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并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耐受性进行研究,现将其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2期2018-07-02

  • 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研究,具体情况见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例,女17例,体重980~1440 g,平均体重(1411.1±0.6)g。1.2 方法第一,做好保温工作,护理人员针对这类极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及时给予保温措施,此类婴儿出生之后,护理人员需要控制其所在环境的温度,例如先预热婴儿包裹的棉被,之后,护理人员根据新生儿的胎龄及体重设置培育暖箱的温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期2018-03-14

  • 低出生体重儿社区保健管理效果评价
    ●李淑华低出生体重儿社区保健管理效果评价●李淑华目的:以33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低出生体重儿采用社区保健管理措施进行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33例在我社区进行保健管理治疗的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低出生体重儿均采用社区保健管理措施进行护理管理,探究实施社区保健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社区保健管理措施之后,33例受试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提升有效率为96.67%。且实施社区保健管理措施之后所有低出生体重儿均结案转为正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2017-11-02

  • 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低体重儿的保健效果
    生儿科收治的低体重儿大多属于早产儿,指的是胎儿的胎龄低于 37周,且出生后体重不超过2000 g,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收治的低体重儿均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对于这类低体重儿,其家属最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其出生后的健康及发育问题,因此避免这类早产儿出生后生长发育受影响,加强其宫外科学喂养十分关键。为了分析对比不同喂养方式对低体重儿的保健效果,此次研究从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新生儿科收治的患儿中抽取了120例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并把实际研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5期2017-04-15

  •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汪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林见晞 汪杨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强调发育支持与现代NICU管理的重要性,以期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理性黄疸、肺炎、宫外生长迟缓、低蛋白血症、贫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前6位发病率高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结论 通过孕期保健降低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重视产科协作,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9期2017-01-20

  •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与胃液pH值的观察与分析
    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与胃液pH值的观察与分析何丽兰 陈伟菊 徐燕芳 侯娅妮 李延飞 邓敏娉 吴文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目的 观察和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胃液pH值。方法 选取2011 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住院的8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诊断标准是否发生喂养不耐受,分为耐受组(Feeding tolerance,FT组)与不耐受组(Feeding intolerance,FI组),对两组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23期2016-12-24

  • 321例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321例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的临床研究任春丽, 朱艳菊, 郭艳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目的:分析总结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为指导产科临床工作,降低LBWI发生几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低出生体重儿321例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整理分析。结果:低出生体重儿高危因素主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双胎、自发早产、前置胎盘等。并发症主要是:贫血、低蛋白血症、病理性黄疸、NRDS、肺炎、败血症、新生儿窒息、脑白

    河北医学 2016年11期2016-12-14

  • 腹部按摩结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
    片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夏春晖,李维平,陈卫华[目的]观察腹部按摩结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3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加以腹部按摩结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2周,观察比较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恢复至出生体重的天数。[结果]观察组发生喂养不耐受4例(21.1%),对照组发生喂养不耐受11例(55.

    护理研究 2016年31期2016-11-17

  • 研究新型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作用*
    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作用*吕翠媚①目的:研究新型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本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早产低体重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静脉营养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新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相关情况和耐受性。结果:观察组鼻胃管留置时间、全肠道营养时间及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22期2016-08-25

  • 76例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
    锋76例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Nursing of 76 cases of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underwent PICC曹 敏 段旭锋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PICC)的临床应用,对2011年10月-2014年5月入住的76例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均穿刺成功。上肢置管71例,下肢置管1例,头部

    中国临床护理 2016年2期2016-01-23

  • 研究称PM2.5影响新生儿体重
    米,足月低出生体重儿风险增加18%。该研究关注的群体是孕期满37周(足月)后出生的体重小于2500克的低出生体重儿。研究者评估了孕妇暴露于空气污染物中对婴儿体重的影响,进行了覆盖12个国家的14项母子同期群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在1994年2月11日到2011年6月2日期间分娩过一个婴儿的74178位女性。研究者根据孕妇的家庭住址以及附近的交通情况和当时PM2.5、PM10的浓度建立了复杂的模型,并评估其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孕期接触的大气中PM2.5的浓度每升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6年1期2016-01-16

  • 综合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婴儿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婴儿期生长发育的影响*韩庆华,刘 霞△(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目的:探讨出院后早期综合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婴儿期体格和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我院3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干预组,以同期40例正常健康足月儿为对照组,干预组早期给予系统化的综合干预。分别于3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时观察两组体格发育和运动发育情况。结果:干预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3月龄、6月龄时体格和运动发育均明显落后于对照组足月儿(P<0.05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11-26

  • 探究社区儿保管理的实施对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重的有效性
    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重的有效性周海山 李月香目的 探究社区儿保管理的实施对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重的有效性。方法 对本中心收治的33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社区儿保管理。结果 社区儿保管理后, 所选早产低出生体儿体重有效提升率为96.97%。本次研究所选早产低出生体儿均结案转为正常儿进行管理。结论 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社区儿保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 使其尽快赶上正常出生体重儿,值得推广应用。社区儿保管理;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低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2015-05-09

  • 低出生体重儿的围生期相关因素及对策分析
    邓秀容低出生体重儿的围生期相关因素及对策分析邓秀容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围生期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 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3565例活产新生儿, 通过孕产妇系统管理获得的有关资料, 统计分析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及其与母亲年龄、流产次数、高危因素(除分娩孕周与双胎因素), 与新生儿的性别、分娩孕周、是否双胎的相关性。结果 共出生3565例活产儿, 其中低出生体重儿126例, 发生率为3.53%;低出生体重儿中产妇年龄>35岁占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期2015-02-02

  • 极低体重儿常见危重症的治疗及管理措施
    张晋雷极低体重儿常见危重症的治疗及管理措施张晋雷目的探讨极低体重儿常见危重症的治疗及管理措施, 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择38例极低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儿采用对症治疗和综合治疗管理方法, 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 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且无死亡病例, 其中平均住院时间为(32.7±18.6)d, 出院时平均体重为(2.22±0.43)kg。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12个月, 其身长、体重、头围增长等均属正常水平, 没有出现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8期2015-01-23

  • 652例低体重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浅析
    、甚至死亡。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包括早产儿、足月儿及部分过期儿。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体重儿。本文应用超声对这类患儿颅脑进行检测,并研究其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09月期间我院NICU收治的652例低体重儿行颅脑超声扫查。其中,男性384例,女性268例;胎龄27.2~34.6W,平均 (31±2.6)W;出生体重650~2460g,平均 (158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期2014-10-16

  • 临漳县2010~2013年出生足月低体重儿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分析
    李书芳足月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不足2500 g的足月新生儿,多是母亲怀孕期间营养不良或者存在某些疾病因素导致的[1]。低体重新生儿的皮下脂肪少, 呼吸和代谢机能较正常体重儿弱, 保温能力差, 容易感染疾病, 且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关系着本县人口素质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足月低体重新生儿母亲的孕期高危因素和基本资料, 探寻防治足月低体重儿的有效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临漳县医院、临漳县妇幼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5期2014-01-24

  • 低出生体重儿围产期相关因素分析
    000)低出生体重儿围产期相关因素分析张 莉(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南阳473000)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围产期相关因素,并制定干预措施,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分娩的450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产前保健情况、分娩结局及高危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 本资料组中新生儿的低出生体重率为16.3%,其中早产儿占低出生体重的75.6%,足月儿占低出生体重的24.4%,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围产期相关因素排在前五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6期2013-03-06

  • 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63例临床分析
    周晓露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63例临床分析叶 伟1周晓露2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院内感染病例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患儿中39例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感染控制,后继续治疗顺利出院,18例转上级医院后治愈,6例放弃治疗出院。结论住院时间超过1周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且早期表现较隐匿,了解其发病特点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有明显帮助。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2013-01-31

  • 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状况及营养状况评价
    谭迎春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小于2 500g者,其围产期和新生儿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营养状况是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健康的关键因素。对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评估是衡量其营养状况的方法。本研究通过探讨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生长发育状况,分析其生长发育规律并评价其营养状况。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1日-12月30日新生儿病房收治的90例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男性48例,女性42例,入院时胎龄(32.9±0.4)周;出生体重(

    中国临床护理 2013年5期2013-01-22

  • 2009~2011年玉林妇幼分娩新生儿出生低体重儿状况
    住院分娩出生低体重儿发生状况,对住院分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归纳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2009~2011年6月玉林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资料进行统计。1.2 低出生体重儿判断标准[1]出生体质量<2500 g的新生儿称为低出生体重儿,不论胎龄大小,包括大多数的早产儿及足月小样儿。其中,出生体质量<1500 g者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质量<1000 g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本文统计低出生体重儿数据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提高出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5期2012-12-01

  • 极低体重儿早期和常规喂养的疗效观察
    黄立欢极低体重儿早期和常规喂养的疗效观察黄立欢目的探讨极低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的方法及其喂养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6例极低体重儿进行分组喂养,常规喂养组实施经口十二指肠管的喂养方法,早期喂养组在经口十二指肠管喂养基础上,采用腹部按摩、非营养性吸吮及肛管刺激等方法。结果早期喂养组的患儿达到足量肠内喂养时间及出生体重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喂养组,并且早期喂养组患儿并发低血糖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喂养组,常规喂养组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机率高。早期喂养组患儿的增加奶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6期2012-11-25

  • 金双歧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观察
    109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1 h内体重不足1 500 g的新生儿。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发展,急救水平的不断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越来越高,其生存质量逐渐成为研究重点[1]。但是其体内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尤其是消化系统,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但随着围生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逐年提高,其中合理喂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和以后正常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2]。笔者将对我院极低出生体重儿开奶后添加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商品名:金双歧)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期2012-09-17

  • 95例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分析
    断完善,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显著提高,但由于各器官生理功能未成熟,常出现多种并发症。现对大连市辽渔医院2011年1 ~ 6月出生的低体重儿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低体重的相关因素和并发症,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 ~ 6月间住院的孕妇共分娩新生儿1 577例,95例低出生体重儿,男51例,女44例,男女之比为1.2∶1;城市32例,农村63例,农村大于城市。选取此95例低出生体重儿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期2012-08-18

  • 自制吊床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研究
    00)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是指出生体重<1 500g的早产儿。随着早产儿出生率的上升,人们除了关注早产儿存活率的问题外,已经开始关注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生存质量;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出生后舒适的体位能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自我安慰和行为的控制,促进生长发育。温箱的使用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创造了一个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但如将极低出生体重儿直接暴露于温箱中,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我院NIC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12期2012-03-20

  •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策略
    黄立欢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策略黄立欢目的探讨科学的超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策略,缩短治疗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治疗护理时间,降低各种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方法观察组超低出生体重儿56例均采用部分营养物质由胃肠道供给,其余通过静脉补足的营养护理策略,将护理结果与对照组中单纯采用TPN营养并痊愈的极低体重儿56例进行比较。结果将观察组及对照组的静脉营养时间统计后进行对比,观察组的静脉营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将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病率统计后进行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病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2期2012-01-15

  • 早产低体重儿的观察与护理
    因。由于早产低体重儿的身体各器官发育欠成熟、功能不健全、在呼吸、消化、神经、体温调节等方面发育尚未成熟,不能很快适应环境,因而对体温的调节、吸吮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等均低下,并常合并并发症、护理难度大、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死亡率高。因此,对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成活率的高低。近几年来,我们加强了对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工作。现将20例早低儿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8年10月共收住早产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9期2011-08-15

  • 早期护理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如何对低出生体重儿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我院妇产科对76例住院低出生体重儿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妇产科共收治76例低出生体重儿,其中男46例,女30例,16例为双胞胎婴儿。体重1200~2500g,平均体重1985g,孕28~37周,平均34.8周。出生时伴有窒息8例、胎粪吸入6例、颅内出血2例、肺部感染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中外医疗 2011年29期2011-06-21

  • 极低出生体重儿 109例临床分析
    杨鹏飞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新生儿诊疗技术的发展,VLBWI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同时伤残率也增加,其生长发育落后和神经精神损伤远高于正常儿[1],如何管理好极低出生体重儿,找出其高发高危因素,对降低其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现将我们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10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极低出生体重儿 109例,男57例,女 ,52例 ,平均胎龄 (31±

    陕西医学杂志 2011年6期2011-04-27

  •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体重增长的研究
    1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消化功能弱,无法依靠自身从外界获得足够营养,缺乏维持生命的基础,应用静脉营养是一个实用的解决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能量供应的方案,可以维持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命活动及保证生长发育的需求,使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尽快度过体重下降期,体重增长快,接近宫内增长水平,在临床中已得到肯定。PICC置管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临床,在临床观察中发现:PICC置管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共同输静脉营养液期间,其体重比静脉留置针的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4期2010-08-15

  • 低出生体重儿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张明吉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质量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分娩、婴儿体质量<2500 g的产妇为低出生体质量组;并以同日出生、同性别、婴儿体质量≥2 500 g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被调查产妇年龄为17~42岁;低出生体质量组186人,对照组200人。低出生体质量组婴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为2048.99 g;对照组婴儿平均出生体质量3 379.93 g。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孕妇年龄、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0期2009-05-12

  • 怎样喂养低体重儿
    样儿都统称“低体重儿”。因为他们都具有体重轻、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差的特点。所以,这些婴儿应采取特殊喂养方法,即所谓“先天不足后天补”。但是,由于低体重儿生理发育尚未成熟,消化能力薄弱,难以赶上正常婴儿的生长发育,这就造成低体重儿在喂养上一个重大的矛盾。其实,从生理上来看,低体重儿的消化酶,除淀粉酶外,均与正常足月新生儿相接近,大部份消化酶早已在胎儿消化道内出现。为此,在喂养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喂奶时间及喂奶方法开始喂养:一般低体重儿,如无青紫及呼吸困难

    祝您健康 1990年3期199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