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玄音

2021-11-04 01:14杜梦甦
音乐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作曲

杜梦甦

〔摘 要〕多年以来,杨晓忠对“蜀”都抱持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情感。在杨晓忠的作品中,古蜀之富,以金、铜、玉、石存续;古蜀之大,神树顶天与铜人立地。

〔关键词〕古蜀;作曲;杨晓忠

对于作曲家杨晓忠而言,“蜀”是创作的属地。在其《上善蜀水》《蜀锦图》《蜀道之难》《春夜喜雨》《移动的背景》《云团》《花夜》《拂尘》《口弦》等经年累积的作品中,不论是室内乐,还是交响乐,都以“蜀”的声音透视这一方水土的文化肌理。这些作品在数十个国家展演,被数十个海内外音像公司与出版社收录与发行。

“古蜀”是诸多艺术家的情结,也是我长久的念想。我一直被其神秘吸引,一直期待与之相遇。三星堆、宝墩、金沙……行走在古蜀之域,探寻那时的声音。

傳说中的古蜀:富庶。

蚕丛建国,柏濩即位,鱼凫兴邦,杜宇农耕,蜀,乃西南之域的富庶之国。

文献中的古蜀:神秘。

《蜀王本纪》曰:“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濩(灌)、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已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华阳国志》曰:“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巴、蜀厥初开国,载在书籍,或因文纬,或见史记,久远隐没,实多疏略”。李白的《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在这些精贵的字里行间,给予古蜀浓郁的神秘。

文物中的古蜀:辉煌

20世纪30年代,华西协和大学“考古、艺术和民族学博物馆”的馆长大卫· 克罗克特· 格雷厄姆(David Crockett Graham,中文名葛维汉)和林名钧等人首次发掘了三星堆遗址①。20世纪80年代,三星堆考古发现二度惊人,古蜀国的真迹再一次呈现。20世纪90年代,成都平原上宝墩文化的八座早期古城遗址出世。21世纪初期,成都金沙遗址的太阳金箔饰、金冠带、石跪人像、玉器与象牙等大量珍贵文物纷纷亮相。21世纪20年代,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三度惊人,古物实证了古蜀的壮丽与辉煌。

2021年3月20日,四川成都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六个器物坑阶段性发掘成果公布,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中包括:金面具、金鸟形饰、青铜大面具、青铜顶尊跪坐人像、青铜方尊、玉琮、玉凿、妊绸痕迹等。由此,三星堆文化再次引起公众和学界的关注。②

古蜀文明的诸多遗址一直在不断地被发现与发掘:什邡桂圆桥遗址(距今5100~2800年)、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距今4700~3700年,新津宝墩古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古城、都江堰芒城古城、崇州双河古城、崇州紫竹古城、大邑盐店古城、大邑高山古城)、广汉三星堆遗址(距今4800~2600年)、成都金沙遗址(距今3200~2600年)、成都商业街船棺墓地(距今2400年)。而这些考古成果犹如证据链,将古蜀文明的历史片断连接起来③。

2021年6月,作曲家杨晓忠以三星堆为主题的古蜀题材作品《金声玉笛· 纵目》完稿。毋庸置疑,这部作品不仅是对“蜀”的再次深化,更是“古蜀”的先声。何样的探寻?怎样的思索?如何让沉默的古物发声?如何让多面的艺术交融?如何让西乐与国乐合纵为音乐叙事?围绕这诸多“如何”,笔者与作曲家展开了探讨。

年初,杨晓忠便开始实施了写作计划。他再一次拜访了三星堆,以寻求他多次前往三星堆所一直在追觅的问题答案,即:声音如何在三星堆时期的古蜀世界中得以呈现与理解?声音对个体而言是个体经验或生理反应,但对于群体而言,声音是文化表达的核心范畴,是体现文化价值的重要媒介。

步入三星堆,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宏大叙事感。这个延续了上下几千年历史、拥有1200万平方米的都邑自有其慑人的气场。闭上眼,眼前恍若人声鼎沸,夹杂刀光剑影,博大精深、神秘深邃、耀古烁今……因故,四种“声概念”也在杨晓忠的心中油然而生:

空中的啸—— 神鸟之声。四只神鸟与12道太阳金芒,象征一年四季与12个月的太阳神鸟啸鸣长空,喧嚣于广袤而深邃的古蜀宇宙间。

风中的铃——铜铃之声。在三星堆祭祀区,出土九类43件铜铃,在不同的区域与大小不同的神器相伴:青铜人、兽面具、罍、尊、太阳形器、眼形器、大型神树、玉戈、玉璋、石戈等,铃与灵,是呼唤,还是恭迎与恭送,晶莹之声在风中摇曳,在天地之间,在神灵与人世间。

林中的风——地上的林。世间的“风”,人在林中的风雅颂,民风地气、人间烟火。

飘零的笛——古老的笛。洗涤(笛)世间的浊,还天地洁净。

四种“声概念”一直在创作“蜀”与“古蜀”之间穿越,古蜀的旷世神品与旷达之情,从思绪万千到归一,四种“声概念”逐渐具象为四种音声:

金声:金杖,惊艳之声。权能透出的流光溢彩。

玉声:玉笛,尊贵之声。在礼仪和祭祀中“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琼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瑰礼西方、以玄黄礼北方”④。

铃声:铜铃,神秘之声。晶莹剔透地往来于神灵与世间;穿梭于神树、立人、纵目之间。

陶声:陶埙,和谐之声。“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⑤

从四种“声概念”到四种音声,从四种音声又到乐曲的四种标致性音色:

玉笛:《金声玉笛· 纵目》中第一件特制的乐器。选用的初心是尊三星堆玉礼器之史实,合先民以玉敬天之意。一寓是玉含权力、地位、财富、神权之意;另寓笛含清涤污秽之意,尊贵与纯洁平行。

骨笛,乐曲第二件特制乐器。起意源于舞阳贾湖骨笛,这支翻开中国音乐史鸿篇的骨笛,与三星堆神鸟神似。大鸟皆是天地的使者,鹰之啸,骨之笛,大地与苍穹,人之向往,神之象征。

铜铃,三星堆出土乐器,共计9型43件,有鸟头、花瓣、虎头、兽面等造型和纹饰,最大的通高10.8厘米;最小的通高5.1厘米。有19件铜铃相伴于青铜人立像、人面具、神树等大型青铜器物;24件铜铃相伴于玉戈、玉璋等器物。这些铜铃是古蜀的法器,亦是古老的乐器,在祭祀活动承担音声的功能;在本曲中是不可替代的标志性乐器。

琵琶,象征着与外域的交流,精致的指弹与弓弦声交相辉映,点状与线性的交融彰显出灿烂的金器的底色。在飘零的笛声这一篇章,作品还特别调低琵琶的四弦至低音高状态,以松动的声音与笛声相互穿越,形成多维音声的飘零感。

《金声玉笛· 纵目》的宏观思维旷达精炼,从三星堆的历史话语与现实语境提升出四种“声概念”,理性布局为天地、神鸟、飞翔、人四个部分。作品的微观机巧精致,笔触细腻,古今文脉与中西乐趣同行。让无声的古物音声恢弘,在声音世界里激扬非凡的古蜀。音乐主题源于蜀王鱼凫,象征祖先的神鸟和鱼,笛为神鸟,琵琶是鱼。特制的玉笛与骨笛在古蜀的神秘中飞翔:第一部分骨笛呼啸,第二、第三部分玉笛声声,在第四部分骨笛再响至结束时的陶埙。琵琶选用两把,一把为常规音高定弦,另一把为非常规音高定弦;一把琵琶是乐中的灵(铃),带着星星点点的闪烁,在水中荡漾,在林中摇曳,另一把变音的琵琶,有多重音色造型,仿佛行进中的脚步声、在风中飘零的铃声……

第一部分 天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苍穹恢恢,骨笛啸鸣。大地之弦虚实相间,由低向高渐入云端。在天地之间,骨笛啸鸣,与风声相和。

第二部分 神鸟

三星堆的鸟是神,大神树、神坛、铜尊、大小青铜人、铜铃等器物上,无鸟不为饰,鸟形物与鸟饰图遍布于各种金器、玉器、铜器之上。

古蜀的鸟是王者,在古蜀诸王族中,柏灌、鱼凫与蒲卑或以鸟命名,或与鸟关联。古蜀鸟图腾与鸟崇拜是族群文化的硬核,具有超自然与自然整合的多重功能,构建神与人命运共同体的生存模式。

乐曲以林中栖鸟和飞翔的鸟为主线。鸟栖于林,林中有铃(灵)。风吹铃,星星点点;鸟鸣林,声声盈耳;燕语莺歌的鸟合着晶莹剔透的铃,在林中飘逸,在空中飞扬;琵琶的点,玉笛的线,弦乐层层叠叠。

第三部分 飞翔

望着天上的鸟,浩瀚的天,人们有着飞翔的梦。或是对超能的崇拜,或是对自由的幻想。飞翔与飞升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对仙的极致想象。传说中,佛教的“飞天”是凌空飞舞,奏乐散花,全身散发出芬芳馥郁的香气的“香音神”。

风是飞扬的使者,鸟是飞翔的使者,笛(鹰)声高亢,琵琶飞天(仙)。

第四部分 人

“蜀”本初是吐丝的蚕,蚕吐丝、丝成绸,由此步入古蜀的康庄。从“蜀”部落到天府,古蜀人行进在历史的进程中。古蜀人的神界气势磅礴、神秘诡异;古蜀人的世界生机盎然、意趣悠扬。古蜀人的生存一直在天地中行进,奇幻与瑰丽同行。

多年以来,杨晓忠对“蜀”抱有持之以恒的浓厚兴趣,他用巴山蜀水的织体描绘了一副动人的乐卷。《上善蜀水》是水墨畫,线条、音块、音色恍若墨汁的流淌,大气磅礴与典雅隽永交相辉映,藏有“深于画者,得意忘象”的美形美趣(黄伯思《东观余录》)。《蜀锦图》是工笔画,一针一线的型、一声一音的韵,高扬低落,翩翩起舞,远近交错,思绪万千;音短腔长,虚实相宜,以音乐时空透视蜀之意味,闲适、悠远、空灵。

《金声玉笛· 纵目》是古蜀的开篇,更是“蜀”的纵深。在古都邑的空间里,神灵的意象、世间的愿望、时间的线条、空间的织体汇聚,在点线和留白中张弛。他在“当下”的审美中诠释古老的辉煌,在中西合乐的语境中响起灿烂的古蜀,传统的鲜活在时光中更新。

在杨晓忠的作品中,古蜀之富,以金、铜、玉、石存续;古蜀之大,神树顶天与铜人立地。

注释

①许丹阳:《三星堆文化研究四十年》,《中国文化研究》,2021年,第2期,第51-62页。

②2021年3月20日至23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直播所示内容。

③雷军:《从三星堆看古蜀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西北大学讲座,2021年7月27日。

④转引自王巍:《良诸文化玉琼当议》,《考古》,1981年,第1期。

⑤《旧唐书·音乐志》。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四川当代音乐创作研究”(16SA012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作曲
Task 1
冰雪凝月
作曲学习之我见
出发
AI作曲的诺亚方舟将去往何处?
梦中的额吉
伍光辉作曲三首
我的梦
让传统音乐走向流行前沿
电影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经典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