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坐夜歌为媒

2021-11-04 15:17杨远松
音乐世界 2021年5期

〔摘 要〕通过三宝侗族琵琶歌演变、传承、发展的历史,探析三宝侗族琵琶歌在青年男女相恋至婚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三宝侗族;琵琶歌;婚恋习俗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三宝侗族地区,自古被侗族称为“故秀三宝”(古州三宝)①。其因历史悠久、侗族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条件好,而成为周边侗族同胞向往的地方。三宝侗族同胞酷爱琵琶歌,平常是琴不离手、曲不离口,走村串寨背琵琶,婚庆节日和好友相聚都要来一首。一曲《心心相印》早已成为经典,广传国内外,至今仍然魅力无限。

早在唐朝以前,侗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时,就产生了与其社会关系相适应的文艺形式。到了唐、宋、元、明时期,侗族文化进一步发展,开始出现了史诗、款词、故事、琵琶歌。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侗人暇则吹芦笙、木叶、弹琵琶、二弦……以为乐。”当时侗族地区使用的“琵琶”“二弦琴”就是侗族琵琶歌的伴奏乐器。

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歌的传承自古是靠口传心授。清雍正八年(1730年),清政府改土歸流,开辟古州,三宝隶属古州厅,贵州巡府张广泗开始在三宝章鲁等地兴办义学。后贵东道余克襄、同知徐宏等倡议捐修书院,陆续在三宝地区兴建了榕春书院(口寨)、萃英书院(脉寨)、西山书院(章鲁)等,在民族地区传授汉族文化知识。三宝侗族青少年纷纷就读,多人考取贡生、廪生、举人等功名,成为掌握汉侗文化的知识分子。

学子们在识文断字中,发明了用汉字记侗音来传教琵琶歌,开拓了琵琶歌传承的渠道和空间。至今流传较广的三宝侗族琵琶歌,就是清朝中叶一次侗汉文化融合碰撞的成果。主要代表人杨志太(1843年-1900年),学名杨嘉相,号辅臣,车江车寨侗家人。他十岁从师入塾,资性特敏,诗词歌赋过目不忘,诵读之余,兼习武艺,文武双全,于同治丙寅年(1866年)应试中拔贡。他酷爱侗族琵琶歌,能编善唱,且深于研究。他在前人流传的琵琶歌中吸取经验和养分,编创了大量的三宝侗族琵琶组歌,有的融入了汉族文化,并用汉字将其读音记录下来,供爱好者传唱和抄阅,因音韵和谐,内容丰富,感情动人,独具特色而名播一方,风靡至今。如:“往时姣同姣夫,共在学堂念书,你俩研读孔子书,如今还说无亲无夫”“我像山伯仍然还在等你英台妹,你要嫁外人,丢我像那雾天霾”“我们花开并蒂,好比白蛇许仙共伞过河,才令我心甘”等等。侗族琵琶歌的歌词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表现谈情说爱的情歌,是过去侗族青年人寻求伴侣表达心声、传达心意的媒介,让有情意的男女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了解彼此,增进情感,携手迈进婚姻的殿堂。

三宝侗族的婚恋习俗优雅而文明,谈恋爱以集体交往形式呈现。行歌坐夜,侗语叫“鸟坞”或“鸟堂坞”②,“鸟”是“在”或“坐”的意思,“堂坞”③是青年们相聚的地方(主要是堂屋客厅),是寨子里三五个情投意合的姑娘,晚上都聚集在某个房屋宽敞的姑娘家里,向老人们学做女工(纺纱、织布、做鞋垫)、学唱歌的地方。

侗族姑娘天性善良、心灵手巧、通情达理、贤淑孝顺、能歌善舞,她们择偶的标准是要求男方勤劳勇敢、待人和善、助人为乐、敬老爱幼等,但首要必须会唱琵琶歌,她们认为“饭养身,歌养心”,好心的人才靠得住。

当月上树梢、夜深人静时,小伙子们也是三五成群,拿着“贝八”(琵琶)④和“果吉”(牛腿琴)⑤,来到“堂坞”,轻轻地敲门,喊道:“好命的人,请开门。”屋里的老人们听到后,知趣地回避。姑娘们唱歌回答:“大门朗敞,开门等待,老表不来,莫怪门栓。”坐在门边的姑娘即开门请他们进来,让坐,礼貌地请小伙子们先唱歌。男的弹琵琶或拉果吉唱,女的边做手头细活边对歌,以歌交流感情。初次相会时唱“上半夜情歌(怪信本)”⑥,表达为人谦虚和爱慕之心。当双方相互产生好感后,就开始唱“深情歌(腊里刚正)”⑦,传达爱意,试探姑娘的心意。当决定追求姑娘时,就唱“深情的(刀吕霞)”⑧。到了这个阶段,引起家里的老人们注意,她们在背后对唱歌的小伙子进行评论,了解他的家庭和为人,为姑娘择婿作参考。

三宝侗族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含蓄,在长期的行歌坐夜中,即使有了心仪的对象,也是用歌来表达爱慕心意。男生唱道:“白天我上山,不听什么,单听布谷鸟在催种,让我心忧愁,如今我单身干活,不知去哪里找人陪伴。”姑娘会对答唱道:“我家菜园荒,没有哪个一起围菜园,就算我一人引水进渠,也难让它开花结果。”这种表达形式通常在行歌坐夜即将散堂时进行,一旦男女双方领会和理解对方的心意后,就会通过喝水或做宵夜的机会,互送定情物,侗语叫“码应”⑨(贵重的礼物,男的送手镯、耳环等,女的送布、鞋、衣服等)。众人心照不宣,默认他们已成为一对情侣。当宵夜从黑糯米饭变成糖稀饭时,证明这个歌堂的男女青年中已经有一对或者多对牵手成功,下一步就会水到渠成。歌后定终身,情侣们会因“爱情价更高”义无反顾地选择“只要我俩成一对,万贯家产愿放弃,绫罗绸缎不稀奇,一生同甘共苦永芳华”的理想爱情,矢志不渝。

侗族对人、对事、对物以善为本,创造了对爱情观的唯美主义,以歌动人,以歌传情,达到心心相通的境界。三宝侗族琵琶歌流传千年,每篇情歌皆以若干节为一首,三首为一章,若干章为一篇,以章为单位对唱,并可连唱几天几夜。主要伴奏乐器琵琶,木质结构,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张丝弦或金属弦,用牛角或竹制的拨子弹奏。置三弦的为“5 6 3”,置四弦的为“5 66 3”,置五弦的为“5 66 33”。琵琶歌的协奏乐器因其形状似牛腿叫“牛腿琴”,以琴颈为指板,五度定弦5 2,用马尾或棕丝弓拉奏,弓在琴弦外方运行。其音律优雅,与歌相伴,如影随形,相得益彰,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侗族琵琶歌编撰与传播,是侗族歌师辛勤劳动的结晶,她带给人们欢乐,净化人们的心灵,因而歌师们的地位高贵,深受侗族同胞的热奉和崇敬,三宝近代著名的歌师有车寨的杨乃告化和寨头的杨乃双华。平时农闲,男女青年们争先恐后地到歌师家学歌,学习弹唱伴奏技艺,企盼能成为乡亲们刮目相看的歌手,成为歌堂姑娘们注目的对象。除此之外,三宝侗族琵琶歌的传承还源于父传子、母传女、兄弟姊妹之间传播。堂坞是神圣的音乐殿堂,爱好者们在这里享受美妙情歌的乐趣。有的时候,青年人在歌堂对歌,老人们躲在房间或屋后“偷听”,感觉歌声精妙时,手舞足蹈起来;听到青年们唱错了,竟忍不住跑进歌堂指点责问。男女老少在演唱时不忌讳男爱女欢的词汇,他们全陶醉在歌声里的诗情画意中而不能自拔。侗族琵琶歌增进了侗族年轻人的交流和感情,形成了团结友爱、和谐向上的社会风气。

侗族琵琶歌催生了众多的侗族民间传说,展示了侗族浪漫的又是坚贞的、也有悲戚的情爱故事,悲喜都在歌声中。

侗族琵琶弹唱长篇叙事歌《索老》讲述了很久以前,寨头侗寨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叫索美,她心灵手巧,歌声优美,温和善良。前来行歌坐夜的小伙子川流不息,个个争先恐后地和她对歌,放表记(即送定情物)。在歌堂对歌时,一个住在高坡盘正侗寨的小伙子银冷为人正直勤快,琵琶弹得好,歌声嘹亮,无人能比,索美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一天,索美召集小伙子们领回他们放在索美处的表记,而单独留下银冷的表记。小伙子们知情后,醋意大发,百般阻挠,并按照当时“汉高”⑩(罗汉头)的特权旧俗,不准索美嫁给银冷。有情人无力冲破当地陋规束缚未能成婚,但他们忠贞不渝,决不另找。一个终身不娶,一个终身不嫁,一直独身到白头。

侗戏《珠郎娘美》产生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主人公珠郎和娘美都是三宝侗寨人。相传勤劳朴实的英俊后生珠郎与心灵手巧的美丽姑娘娘美,在行歌坐夜过程中互相爱慕,私定终身。由于侗家兴“姑舅表婚”,即舅家儿子有娶姑妈家女儿为妻的优先权。娘美母亲逼娘美嫁给表哥,珠郎父亲逼珠郎娶表妹,他俩反对封建古理,追求婚姻自由,私奔到从江贯洞,酿成悲剧。

侗戏《门龙肖女》是发生在贵州榕江三宝和湖南通道外寨侗族地区的一个爱情故事。三宝口寨的门龙是一位长相英俊、才华横溢的小伙子,在三宝侗乡一带行歌坐夜,没有找到他心仪的姑娘,已过18岁还是孤身一人。其母亲心急如焚,逼着他去找一个媳妇来。于是,门龙邀约其好友老耀沿河而下,四处寻找梦中情人。当他们来到湖南通道外寨时,巧遇美丽的侗族姑娘肖女,在按风俗到肖女家行歌坐夜中,门龙的歌声和人品让姑娘们爱慕不已,而门龙却对聪明伶俐、秀外慧中、能歌善舞的肖女情有独钟,产生了爱慕之情,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却母亲的一桩心愿。《门龙肖女》的故事在贵州榕江、黎平、从江,广西三江,湖南新晃、通道等地广为流传,深受侗族人民的喜爱。

虽然当时侗族婚恋习俗中有姑舅表亲、父母之命等传统封建思想当道,但行歌坐夜的琵琶歌鼓励青年们主动追求爱情、崇尚自由恋爱,造就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和悲喜剧,有的青年人不惜以“私奔”来追求爱情的自由和婚姻的自主,这种勇敢令人钦佩。

如今,三宝侗族琵琶歌仍然是自由婚姻的媒介之一,年轻人因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恋爱形式鲜有在歌堂里行歌坐夜了,转换到手机上的语音和抖音中传播琵琶歌,表达自己的爱意和追求。而中老年一代却锲而不舍,在儿女们提亲、订婚和婚宴上,亲自操琴,唱它个柳暗花明。现在,三宝侗家人还是以会唱琵琶歌、会弹奏琵琶和牛腿琴而自豪。逢年过节,村寨里只要哪家办喜事有人弹唱琵琶歌,隔壁邻居、寨头寨尾的爱好者都会蜂拥而至,热闹非凡。

从现代三宝侗族青年的婚恋自由与幸福,到回顾过去的浪漫风情,不光有封建体制下的父母之命、姑舅表亲,也有时代进步的痕迹。从行歌坐夜看三宝侗族婚恋习俗,体现了这个民族自由、宽容和人性美的方面。侗族琵琶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侗族社会生存的精神支柱。

注释

①故秀三宝 侗文 guv xul samp baos

②鳥堂坞 侗文 nyaoh dangc ungh

③堂坞 侗文 dangc ungh

④贝八 侗文 bic bac

⑤果吉 侗文 kgos kgis

⑥上半夜情歌/怪信本 侗文 guaiv xenp bens

⑦深情歌/腊里刚正 侗文 lagx liix angs xenl

⑧深情歌/刀吕霞 侗文 daoc lix xac

⑨码应 侗文 magl yaeml

⑩汉高 侗文 hank gaos

作者简介

杨远松,贵州省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民间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