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双碳目标,全球首款城市大脑实体产品脑库亮相

2021-11-05 08:34王永生
中关村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大脑人工智能智慧

王永生

脑库是一款软硬件一体化的人工智能设备,是城市智能的承载体。具备自学习、自优化、自演进特征。这一产品将为拓展碳中和治理打开新思路,有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在中小城市综合治理难点上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助力雙碳目标实现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为履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历史担当,我国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一目标也正推动着我国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转型,这也是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推动目标实现,在碳中和治理中打开新思路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于城市治理。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为依托的智慧城市建设是重要抓手,已经成为国内外推进“碳中和”目标达成的未来可行性路径。智慧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依托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城市运行体系内的交通运输、公共卫生、地下水系、城市燃煤能源利用以及大气污染治理等。

从智慧城市概念提出,至今,智慧城市已先后经历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阶段,诸多场景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城市大脑概念的提出,则让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与管理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城市大脑是什么?是城市智能的载体。建设城市大脑就是为了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加速熵减的进程。通过建设城市大脑,汇聚城市运行数据,结合城市级知识图谱,经过AI进行分析和研判,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治理和产业发展,从而解决城市面临的诸多问题。集软硬件一体化的实体产品——脑库(Think Tank)的问世,让城市大脑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具象化。

脑库智能设备是一种构建和输出城市智能的机器,具备自学习、自优化、自演进的特征,而这一特征的基础既有城市大脑“城市智能构建+城市智能应用”的逻辑闭环,又有脑库产品(识别处理、逻辑计算、知识图谱、时空构建、指令输出)五大核心组件的软硬件一体化的支撑。它会思考、会学习、会赋能,懂知识、懂业务、懂城市。通过五大核心组件,脑库可完成对城市自身知识、城市规则知识、城市经验知识的构建工作,并实现对城市时间的全方位感知、推理研判(知识检索、逻辑分析等)及赋能应用。

促进城市治理向智能化延伸

当前,促进“碳中和”目标达成很大程度上需依赖于城市治理水平和数智化治理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快智慧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制度体系非常关键。

在智慧城市治理方面,大部分城市视频数据仍是通过多个专网,汇聚到数据中心,再进行处理。这样的问题在于造成数据中心需要承接海量数据,而这些海量数据包含了有用与无用,占用了大量空间。

而脑库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脑库属于云边协同产品,不同专网可分别接入位于边缘端的多个脑库,计算处理后再向云端汇总,可剔除大量无用数据的传输过程,传输网络和数据中心的负担就此减轻了,减少网络传输所需带宽和用电量,此外,还可以根据需求配置规格。这种智慧化解决方案有利于避免过多进行拉闸限电。

脑库(ThinkTank)城市大脑以“智能+”为核心,以需求牵引、业务驱动、AI赋能为基本模式,是支撑和引领未来城市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

城市大脑给城市装上大脑,让城市具备学习能力,这就是“城市大脑”概念的由来。脑库让城市大脑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具象化。

通过五大核心组件,目前已能精准感知识别六大类城市数据和事件,支持通用AI算法6类43个,支持寒武纪MLU、比特大陆TPU等国内主流芯片的优化调度;同时支持城市评价指标537个、城市部件模型111个、城市预测模型25个,预警模型30个。在城市大脑领域,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算法不断演进和迭代,对极致算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脑库城市大脑产品的推广应用,可以为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赋能更多的应用场景,这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生态的完善及进化。

脑库产品通过对城市要素的感知、连接、融合、协同、赋能、重构,开启城市智能,守护美好生活,使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脑库产品的出现,让城市大脑研究工作实现了从概念研究到具象研究的理论转向,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发展。脑库是人类在城市治理领域的智能化延伸,将重新定义城市的概念,重新定义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推动产业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智慧城市并非一个整体,而是概念总集,是城市中各个行业的智慧单元的集合,城市大脑的存在,可有效对智慧城市各个单元进行连接、融合、协同、赋能、重构。

中科大脑自2018年转型升级以来,深入支撑海淀城市大脑建设运营工作,打造了城市大脑标杆。海淀城市大脑是北京市海淀区立足首都“四个中心”、“两区三平台”战略定位,贯彻海淀“两新两高”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和龙头工程。搭建了海淀城市大脑基础平台,包括一张城市时空底图、一个城市知识图谱、一个城市指挥中心IOCC、两个中心(大数据中心、AI计算中心),支撑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应用。

在城市治理方面,城市大脑通过接口、数据、资源进行对接,打造“三融五跨”的55个城市大脑业务场景应用,涵盖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城市交通、应急指挥、金融、能源等领域。

在产业发展方面,城市大脑通过运营方式、管理方式、产业方式、资源匹配方式,用新场景助力初创科技企业加快成果产业化转化。

目前,城市大脑业务已开始覆盖政府城市管理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场景应用。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品牌企业、中关村科技园区百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海淀区政府(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建设运营服务商;是国内打造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的领先企业。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这离不开制造业质量效益提升的支撑。而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标志性技术,为其他产业转型升级赋能的特性具有划时代意义。脑库产品的问世,催化了城市大脑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为实现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提供助力。

关于脑库,相关专家给予了充分肯定。清研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主管合伙人、清华经管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研主任究员文钧雷提到,基于脑库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平台,数字孪生技术得以在城市治理、城市规划中得到应用;通过“城市大脑”,一方面让管理模式、公共安全、交通管理、防控疫情等方面都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另一方面,让城市资源更加便利获取,未来的生活方式更加舒适便捷。

中海投资、中科大脑董事长柳进军认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烙印。目前,“城市大脑1.0版本”承载着城市智能的发生、输出、连接及操作系统等功能,让城市的日常运转更加智能。但是,离完全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将继续前行,让“城市大脑”切实的助力城市智能生活,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过去,人类感知城市;未来,城市理解人类,感知人类的每个需求。伴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由中科大脑打造的国内首款软硬件一体化的人工智能设备——脑库的成功问世,从技术上加速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保、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赋能,通过疫情防控、灾害预警、气象与水质监测、重大活动保障、数字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转型等,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守护并缔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柳进军表示,专注、创新、引领是我们品质的源泉,中科大脑以人工智能为基础,以大数据为核心,以创新应用为手段,以打造城市级产业生态为途径,不断努力成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引领者。

猜你喜欢
大脑人工智能智慧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