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老年居民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影响机理及精准施策

2021-11-06 11:50郭英之甘雪娜杨若涵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动机

郭英之,甘雪娜,董 坤,杨若涵,3,刘 赛,梁 倩

(1.复旦大学 旅游学系,上海 200433;2.西华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3.河西学院 统计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引言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时,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①United Nations.Provisional agenda of the4th sess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Implement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review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relation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EB/OL].(2016-03-28).United Nations,https://www.unescap.org/sites/default/files/pre-ods/CSD4_1%20E.pdf.。预计到2030年全球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140610.5万人,占总人口11.7%,2050年全球老年人口比例将增长至15.8%②联合国.2017年老龄化概况[EB/OL].(2017-06-30).https://population.un.org/ProfilesOfAgeing2017/index.html.。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从此,我国步入了老龄化社会③李 享,宁泽群,马惠娣,等.北京城市空巢老人休闲生活满意度研究——以北京市三大典型社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0,25(4):76-83.。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达到1.76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2.6%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35年养老金将要用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回应:能够保证长期按时足额发放[EB/OL].(2020-01-07).http://www.gov.cn/xinwen/2019-04/23/content_5385533.htm.。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闲暇时间相对充足,休闲活动对于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⑤张 莉,崔臻晖.休闲活动对我国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7,40(2):380-387.,提升老年人休闲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鼓励老年人参加休闲活动为缓解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多重压力提供了思路和途径。然而,纵观国内外有关老年人休闲问题的研究,仍在以下两个方面值得进一步讨论:第一,多数研究关注经济因素、休闲环境、社会支持、家庭结构、健康状况、个性等对老年人主观幸福的影响①黄婷婷,刘莉倩,王大华,等.经济地位和计量地位:社会地位比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年龄差异[J].心理学报,2016,48(9):1163-1174.。而老年居民参与休闲活动的动机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尚未十分明晰。对于老年居民而言,闲暇时间已成为衡量他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②邢占军,周 慧.性别视角下老年人时间利用:一个混合研究的结果[J].山东社会科学,2019,33(2):65-72.;尤其是作为老年居民重要的生活方式,休闲活动往往能为其带来愉悦的心情体验③HILLSPeter,ARGYLE Michael,REEVESRachel.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leisure satisfactions:an investigation of four theories of leisure motivation[J].Personality&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0,28(4):763-779.。而休闲动机则是驱动人们参与休闲活动的直接动力。已有研究指出,休闲满意度、休闲参与度有助于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④王心蕊,孙九霞.城市居民休闲与主观幸福感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9,38(7):1566-1580.。也有研究强调休闲动机对休闲满意度、休闲深入的预测作用⑤郭启贵,桑美玲,罗 炯.老年人休闲动机、休闲涉入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6):1495-1499.。鉴于此,基于休闲动机视角揭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特别是由于老年居民对休闲活动的需要不同于其他年龄群体⑥KIM Hyelin,WOO Eunju,UYSAL Muzaffer.Tourism experience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elderly tourists[J].Tourism Management,2015,46(1):465-476.,该群体的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内部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二,基于休闲限制模式来看,不同性别的休闲主体受社会文化和个体差异的影响而呈现“休闲差距”现象⑦HOCHSCHILD Arlie Russell,MACHUNG Anne.The Second Shift[M].Avon Books,1990.,主要体现为男性休闲时间普遍多于女性⑧邢占军,周 慧.性别视角下老年人时间利用:一个混合研究的结果[J].山东社会科学,2019,33(2):65-72.。部分学者提出女性参与休闲活动的频率高于男性⑨周琭璐.休闲区隔:中国居民休闲参与的社会分层机制及其代际差异研究[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6):17-36.,也有研究指出休闲满意度不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⑩吴凌菲.基于休闲方式的城市居民休闲满意度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29(24):146-148.。可见,性别是否调节休闲动机与休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否调节休闲动机与休闲涉入之间的关系仍缺少实证检验。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从休闲动机视角出发,结合老年居民对休闲活动的认知,引入休闲满意度和休闲涉入变量,揭示老年居民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内部作用机制,并检验性别的调节效应,其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具有研究创新性,本研究结果可以更加精准地针对老年居民开展休闲产品与服务营销,为提升我国老年居民休闲生活质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为老年居民主观幸福感提供精准施策的理论量化依据与指导建议。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休闲动机

休闲动机最早由Crandall于1980年提出,指的是刺激人们参与休闲活动的需要、理由⑪CRANDALL Rick.Motivations for leisure[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80,12(1):45-54.。目前,学界关于休闲动机的维度尚未形成一致观点,Beard和Ragheb⑫瑏瑢BEARD Jacob,RAGHEB Mounir.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83,5(3):219-228.将休闲动机划分为智力、社会、掌控、规避刺激等维度。之后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的维度分类方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青少年、老年人、学生、病患人员等特殊群体的休闲动机及其对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群体特征的差异性,休闲动机的构成也不相同。Ryan、Glendon①RYAN Chris,GLENDON Ian.Application of leisure motivation scale to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1):169-184.针对休闲度假旅游者提出放松、社会、智力和掌控四个公因子。Aran②ARAN Safak.A case study on defining leisure time motivation of recreation student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52(55):734-739.认为大学生的休闲动机包括激励、知识与成就、刺激的生活、认同、外部安排。Chen、Li、Chen③CHEN Ying Chie,LI Ren Hau,CHEN Sheng Hwang.Relationships among adolescents'leisure motivation,leisure involvement,and leisure satisfaction: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3,110(3):1187-1199.认为休闲动机包括智力、刺激/规避、社会内容三个方面。作为重要的内在推动力,休闲动机不仅被视为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概念,也被用于强化休闲主体认知的关键因素,包括休闲涉入④CHEN Ying Chie,LI Ren Hau,CHEN Sheng Hwang.Relationships among adolescents'leisure motivation,leisure involvement,and leisure satisfaction: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3,110(3):1187-1199.、归属感与幸福感⑤王 帆,林 岚,胡 慧,等.1980-2018年国外休闲动机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20,35(3):17-28.等。

(二)休闲满意度

休闲满意度指的是人们在休闲活动中感受的满足程度⑥吕 宁,赵亚茹,王 欣.城市女性休闲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旅游论坛,2020,13(5):35-46.。作为多维度概念,Beard、Ragheb⑦BEARD Jacob,RAGHEB Mounir.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80,12(1):20-33.提出的休闲满意度评价指标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括教育满意度、审美满意度、身体满意度、放松满意度、心理满意度和社交满意度,其中以放松满意度的影响最大⑧周 彬,王雨桐,虞 虎,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宁波城市居民休闲满意度研究[J].地理科学,2020,40(1):119-127.。休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休闲动机⑨CHEN Ying Chie,LI Ren Hau,CHEN Sheng Hwang.Relationships among adolescents'leisure motivation,leisure involvement,and leisure satisfaction: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3,110(3):1187-1199.、休闲活动类型⑩何 诗,柴彦威,郭文伯,等.基于整日尺度的城市女性休闲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以西宁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9,39(2):224-231.、休闲主体⑪李 萍,周 彬,Chris RYAN,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徒步休闲满意度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8,33(5):44-55.、休闲方式⑫吴凌菲.基于休闲方式的城市居民休闲满意度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29(24):146-148.等。休闲满意度是反映人们对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的关键因素⑬NGAI Vong Tze.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Macao,China[J].Leisure Studies,2005,24(2):195-207.,因而休闲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得到较多关注⑭陈彦宏.汉羌彝大学生休闲动机、休闲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模型建构[J].统计与管理,2016,31(2):36-38.。也有研究发现,对休闲活动满意的个体,他们参与休闲活动时往往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⑮刘清亮,张超慧.基于SEM分析大学生体育休闲满意度与动机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9,29(4):80-83.。

(三)休闲涉入

20世纪80年代Selin、Howard⑯SELIN Steven,HOWARD Dennis.Ego involvement and leisure behavior:a conceptual specification[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88,20(3):237-244.将自我涉入概念引入休闲领域,提出休闲涉入的概念。参照余勇、田金霞⑰余 勇,田金霞.骑乘者休闲涉入、休闲效益与幸福感结构关系研究——以肇庆星湖自行车绿道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2):67-76.的观点,将休闲涉入界定为个体对休闲活动的投入程度与专注程度,以及在休闲过程中呈现的愉悦、自由等心理状态。休闲涉入的构成主要分为单维度观点和三维度观点。由于涉入包括吸引力、自我表达、中心性3个维度①MCINTYRE Nancy.The personal meaning of participation:enduring involvement[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89,21(2):167-179.,因而将休闲涉入按此标准进行划分具有合理性②KYLE Gerard,GRAEFE Alan,MANNING Robert,et al.Effect of activity involvement and place attachment on recreationists perceptions of setting density[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4,36(2):209-231.。但也有学者将休闲涉入视为单维度概念展开研究③张 平,史文文,侯光定,等.休闲骑行参与者休闲动机与休闲涉入的关系[J].湖北体育科技,2018,37(7):605-608.。结合研究目的,本文将休闲涉入作为单一维度变量进行研究④余 勇,田金霞.骑乘者休闲涉入、休闲效益与幸福感结构关系研究——以肇庆星湖自行车绿道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2):67-76.。休闲涉入关系到人们对休闲活动的认知,影响人们的休闲行为决策⑤张宏梅,陆 林.基于游客涉入的入境旅游者分类研究——以桂林、阳朔入境旅游者为例[J].旅游学刊,2011,26(1):38-44.。目前,学界主要围绕休闲涉入与流体验⑥CHANG Hsuan.Gender differences in leisure involvement and flow experience in professional extreme sport activities[J].World Leisure Journal,2016,59(2):1-16.、地方忠诚度⑦LEE Tsung Hung,Shen,SHEN Yen Ling.The influence of leisure involvement and place attachment on destination loyalty:evidence from recreationists walking their dogs in urban park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3,33(3):76-85.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四)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指的是休闲主体对生活、情绪、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主观认知⑧SMITH Gregory,KOHN Steven,SAVAGE-STEVENSSusan,et al.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and personal agency on perceived contro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ulthood[J].The Gerontologist,2000,40(4):458-468,核心在于外化的愉悦情感与对个体的积极作用⑨高 杨,白 凯,马耀峰.赴藏旅游者幸福感的时空结构与特征[J].旅游科学,2019,33(5):45-61.。生活满意、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是评价主观幸福感的主要方面⑩张圆刚,黄业坚,程静静,等.城市居民压力源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乡村旅游休闲参与的角度[J].地理研究,2019,38(4):971-987.。由于物质财富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力逐渐变弱,社会因素的影响力逐渐增强⑪何晓斌,董寅茜.从经济到社会——中国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变迁:2003-2017[J].南京社会科学,2021,32(3):54-63.,主观幸福感具有动态发展性特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可分为社会因素与个体因素。前者体现在社会支持与保障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⑫何晓斌,董寅茜.从经济到社会——中国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变迁:2003-2017[J].南京社会科学,2021,32(3):54-63.,后者表现为个体认知和行为对其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力,如休闲涉入与地方依赖⑬LULuo,HU Chia Hsin.Personality,leisure experiences and happiness[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5,6(3):325-342.、收入⑭高 杨,白 凯,马耀峰.赴藏旅游者幸福感的时空结构与特征[J].旅游科学,2019,33(5):45-61.、休闲空间公平感⑮张海霞,唐金辉.居民公共休闲空间公平感和幸福感认知的影响因素——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9,38(5):95-103.等。本研究主要从个体层面分析休闲动机对主观幸福感的驱动作用。

二、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建构

(一)休闲动机与休闲满意度的关系机制

作为满足特定休闲需要的内在动力,休闲动机关系到人们对休闲环境、休闲体验的敏感程度①陈倩倩,余 欣,郭俊辉.城市湿地品质和休闲动机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机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0,32(3):69-74.。当人们持有强烈的休闲动机时,他们在休闲过程中获取正面心理反馈(如浓厚的乐趣、积极的情绪等)的可能性更大②郭启贵,桑美玲,罗 炯.老年人休闲动机、休闲涉入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6):1495-1499.。这是因为,休闲主体对特定休闲活动的心理需要影响了他们对休闲价值的判断。当休闲活动满足人们放松、身心愉悦、身心健康等需要时,休闲的价值则被深入地了解与认可③蒋 艳.居民社区休闲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1,26(6):67-72.,从而提高他们对休闲活动的满意度;反之,休闲满意度会降低。据此,针对休闲动机与休闲满意度的关系,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1:休闲动机对休闲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二)休闲动机与休闲涉入的关系机制

根据动机理论,个体行为受内外部动机的双重作用,外部动机指个体因感知到有用性而产生特定行为,内部动机强调因个人兴趣而产生特定行为④LIN Kuan Yu,LUHsi Peng.Why people u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An empirical study integrating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motivation theory[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1,27(3):1152-1161.。可见,如果个体具有明确且强烈的社会交往、自我效能、身心健康等休闲动机时,鉴于某类休闲活动对满足以上需要的有用性、有趣性以及享受性,他们往往表现出对该类休闲活动的高度关注⑤MATSUMOTO Hideo,SATO Shintaro,ASADA Akira,et al.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eisure engagement,affective and cognitive leisure involvement,and subjective happiness:a mediating rol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J].World Leisure Journal,2018,60(2):111-126.,如愿意花费时间,并投入精力深入了解或参与,即个体休闲涉入水平提高。可见,休闲动机对休闲涉入具有一定的预测力。据此,针对休闲动机与休闲涉入的关系,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2:休闲动机对休闲涉入有显著正向影响。

(三)休闲涉入与休闲满意度的关系机制

吸引力、符号等是休闲涉入的重要构成因素,其中吸引力强调个体对休闲活动重要性、有趣性的感知水平,符号即休闲活动向人们传递的一种状态⑥IWASAKI Yoshi,HAVITZ Mark.Exami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isure involvement,psychological commitment and loyalty to a recreation agency[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17,36(1):45-72.。休闲涉入高表明人们意识到参与休闲活动的重要性与趣味性,认同休闲活动承载的符号意义⑦WIELY C,SHAW S,HAVITZ M.Men's and women's involvement in sports:an examination of the gendered aspects of leisure involvement[J].Leisure Sciences,2000,22(1):19-31.。由此表明,休闲涉入关系到人们如何认知和评估休闲活动的实际价值⑧HAVITZ M E,DIMANCHE F.Leisure involvement revisited:conceptual conundrums and measurement advances[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97,29(3):245-278.。已有研究发现,休闲涉入影响人们对休闲体验质量的评价结果⑨邵雪梅,邱 丽,张 琪,等.休闲体育消费动机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休闲涉入与体验质量的双重中介效应[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2):174-181+225.。也就是说,对于休闲涉入高的群体而言,他们对体验到的休闲产品和服务、休闲设施与环境、休闲氛围等方面的满意度更高。据此,针对休闲涉入与休闲满意度的关系,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3:休闲涉入对休闲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四)休闲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机制

以休闲为基础的生活舒适感是人们评价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内容①WANG Suosheng.Leisure travel outcomes and life satisfaction:an integrative look[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7,63(2):169-182.。休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密切,休闲冲击将直接导致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下降②WALKER Gordon,ITO Eiji.Mainland Chinese Canadian immigrants'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results of a two-year longitudinal study[J].Leisure Sciences,2016,39(2):1-12.,而满意的休闲活动则扩展了人们感知美好生活的途径。人们对休闲活动的高度满意,意味着休闲环境、休闲设施、休闲氛围、休闲时间等能够满足休闲主体对休闲活动的基本需要③王心蕊,孙九霞.城市居民休闲与主观幸福感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9,38(7):1566-1580.,甚至超出其预期。因而,人们能够充分利用休闲活动来有效缓解其生活压力④CHUN Sanghee,LEEYoungkhill,KIM Byunggook,et al.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stress-related growth[J].Leisure Sciences,2012,34(5):436-449.,促使其形成满足、享受、愉悦等积极情感,进而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因此,针对休闲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4:休闲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五)休闲涉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机制

休闲涉入高意味着人们意识到休闲对生活和个体的重要意义⑤PAN Su Lan,WU Homer,MORRISON Alastair,HUANGMin Tzu,HUANGWen Shiung.The relationships among leisure involvement,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well-being:viewpoints from sport fans in Asia[J].Sustainability,2018,10(3):1-18.,休闲活动已在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⑥HAVITZ Mark,DIMANCHE Frederic.Leisure involvement revisited:drive properties and paradoxes[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99,31(2):122-149.。就休闲的意义而言,已有研究发现,休闲对个体认知能力与绩效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改善身体和精神状况⑦HEO Jinmoo,STEBBINS Robert,KIM Junhyoung,et al.Serious leisure,life satisfaction,and health of older adults[J].Leisure Sciences,2013,35(1):16-32.,并且有助于提高个体感知的流体验与幸福感⑧HEO Jinmoo,LEE Youngkhill,MCCORMICK Bryan,et al.Daily experience of serious leisure,flow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older adults[J].Leisure Studies,2010,29(2):207-225.。此外,休闲活动也为加强个体与家庭、朋友、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⑨KERSTETTER Deborah,YARNAL Careen,SON Julie Stafford,et al.Functional support associated with belonging to the red hat society,a leisure-based social network[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8,40(4):531-556.。涉入度高的个体能够明显地感知到休闲的积极效应。这些积极的影响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使其主观幸福感提升。据此,针对休闲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5:休闲涉入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六)休闲性别的调节效应机制

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女性因照料家庭时间偏长,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往往被挤压⑩何 诗,柴彦威,郭文伯,等.基于整日尺度的城市女性休闲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以西宁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9,39(2):224-231.,可供选择的休闲类型和地域空间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女性在休闲动机的驱动下,感知的休闲满意度可能偏低;相对而言,男性休闲时间、休闲类型、休闲地域等相对自由,进行深度休闲的可能性较大。此外,相对于男性,家庭、子女等也是女性关注的重点,导致女性对休闲活动的关注和兴趣减少。因而男性和女性休闲的动机对休闲满意度、休闲涉入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因此,针对休闲性别的调节效应,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6:性别对休闲动机与休闲满意度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假设H7:性别对休闲动机与休闲涉入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建构

三、老年居民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影响机理的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参照国内外成熟量表设计初始问卷。经9位具有市场调研经验的专业人员讨论后修改语句表述。在此基础上,选取50位60岁及以上的老年居民进行深度访谈与预调研,经修正后形成正式问卷。问卷第一部分测量休闲动机、休闲满意度、休闲涉入和主观幸福感。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进行计量,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问卷第二部分分析受访者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学历、退休前职业、月收入、休闲时间、休闲费用等。

第一,休闲动机的题项设计。参照宋瑞①宋 瑞.休闲与生活满意度:基于全国样本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29(9):55-66.、Beard、Ragheb②BEARD Jacob,RAGHEB Mounir.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80,12(1):20-33.观点,同时结合老年居民的休闲特点设计问卷,分别从社会交往、自我提升、放松解压3个方面测量,包括“为了放松”“为了自信”“为了锻炼身体”等16个题项。由于题项数量比较多,采用Little、Cunningham、Shahar等③LITTLE Todd,CUNNINGHAM William,SHAHAR Golan,et al.To parcel or not to parcel:exploring the question,weighing the merits[J].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2002,9(2):151-173.提出的内部一致性法,分别计算每个维度对应题项的均值后形成3个显示题项。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休闲动机模型拟合度良好(χ2/df=2.713,RMSEA=0.071,CFI=0.934,GFI=0.917,NFI=0.901,IFI=0.935,TLI=0.918)。

第二,休闲满意度的题项设计。该变量的题项主要引自Beard、Ragheb④BEARD Jacob,RAGHEB Mounir.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80,12(1):20-33.的研究,将休闲满意度划分为3个维度,分别为身心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和社交满意度,具体包括“休闲活动让我增加了知识”“休闲活动让我尝试了新事物”“休闲活动让我很开心”等16个题项。分别对每个维度对应的题项进行打包处理,之后形成3个显示题项。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休闲满意度模型拟合良好(χ2/df=3.600,RMSEA=0.087,CFI=0.934,GFI=0.902,NFI=0.912,IFI=0.935,TLI=0.915)。

第三,休闲涉入的题项设计。参照Zaichkowsky①ZAICHKOWSKY Judith Lynne.Measuring the involvement construct[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5,12(3):341-52.、余勇、田金霞②余 勇,田金霞.骑乘者休闲涉入、休闲效益与幸福感结构关系研究——以肇庆星湖自行车绿道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2):67-76.的观点设计休闲涉入量表。将休闲涉入视为单维度变量进行测量,包括“休闲活动很重要”“休闲活动很有趣”“休闲活动很丰富”等,共5个题项。

第四,主观幸福感的题项设计。采用李东等③李 东,王玉清,陈玥彤,等.社区嵌入式目的地居民主观幸福感探测与亲旅游行为研究——正、负影响感知的调节效应[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4):109-114.的研究量表测量。作为单一维度概念,本研究采用3个题项测量该变量,分别是“我对生活感到满意”“我现在的生活接近我理想的生活”“我已经拥有了生活中重要的东西”。

第五,休闲性别调节变量的题项设计。以性别为调节变量,男性赋值为1,女性赋值为2,探究不同性别的老年居民的休闲动机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休闲动机对休闲涉入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

第六,控制变量。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学历(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中专/技校=3、大学/大专=4、硕士及以上=5)、月收入(1000及以下=1、1001~3000=2、3001~5000=3、5001~7000=4、7001~9000=5、9001及以上=6)、婚姻状况(单身=1、有配偶=2、离婚=3、丧偶=4)。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60岁及以上的老年居民为调研对象,探讨老年居民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年龄对休闲动机的调节作用。采用简单抽样方法,分别在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安徽、北京等省区的城市公园、社区、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夕阳红俱乐部等地发放问卷。调研时间为2020年6月27日至7月26日的6:00~11:00、16:00~19:00。为提高受访者填写问卷的积极性和问卷填写质量,调研结束后赠送每位受访者一份小礼品以表感谢。针对存在视力问题的老年居民,采取一对一阅读的方式收集数据。本次调研共发放1370份问卷,剔除漏填、随意填写等25份无效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345份,有效回收率为98.2%。其中,53.0%为女性,已婚受访者占76.8%,60~64岁、65~69岁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36.5%、20.3%,以高中/中专/技校学历为主(43.8%),56.8%受访者的月收入为3000~5000元,受访者退休前的职业以国企职员为主,占37.7%。总体而言,样本比例分布相对均衡。

四、老年居民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影响机理的研究结果

(一)理论模型假设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利用Cronbach’α值和组合信度判断量表信度,总量表的Cronbach’α值为0.854,休闲动机、休闲满意度、休闲涉入、主观幸福感的Cronbach’α值分别为0.720、0.791、0.826、0.854(见表1),均大于0.7,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检验结果表明,休闲动机、休闲满意度、休闲涉入、主观幸福感的标准化因子载荷介于0.628~0.889,均大于0.6,对应的AVE值分别为0.472、0.571、0.510、0.666,均大于0.4,说明上述潜变量的收敛效度良好。此外,根据AVE值的平方根是否大于与其他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来判断区别效度①FORNELL Claes,LARCKER David.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1):39-50.。如表2所示,所有潜变量的AVE值平方根(介于0.687~0.816)都大于该潜变量与其他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529~0.743),表明潜变量的区别效度良好。

表1 信度与收敛效度检验

表2 区别效度检验

(二)影响机制的关系路径检验

利用AMOS 21.0软件,根据χ2/df、RMSEA、CFI、GFI、NFI、IFI、TLI指标检验整体模型的拟合度。分析结果如下:χ2/df=3.499,小于5,RMSEA=0.085,小于0.1,CFI=0.940、GFI=0.916、NFI=0.918、IFI=0.940、TLI=0.916,均大于临界值0.9,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良好。本研究采用极大似然法检验路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休闲动机对休闲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2.095,p<0.05),休闲动机对休闲涉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9.186,p<0.001),休闲涉入对休闲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4.817,p<0.001),休闲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4.814,p<0.001),即假设H1、假设H2、假设H3、假设H4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假设关系成立。假设H5未获得数据支持,假设关系不成立。

(三)影响机制的调节效应检验

采用层次回归法检验老年居民性别分别对休闲动机和休闲满意度关系、休闲动机和休闲涉入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步骤如下:首先,分别对休闲动机、休闲满意度、休闲涉入进行中心化处理。然后,以休闲满意度为因变量,依次将控制变量(学历、收入、婚姻状况)、自变量(休闲动机)、调节变量(性别)、性别和休闲动机的乘积项放入回归方程中。结果显示(见表3),性别和休闲动机的乘积项对休闲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42,p<0.1),说明性别显著地调节了休闲动机与休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H6得到数据支持。此外,为进一步揭示性别的调节效应,采取简单斜率分析,分析不同性别老年居民的休闲动机对其休闲满意度的效应值。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休闲动机偏强时,男性和女性老年居民休闲满意度的差异较小;但休闲动机较弱时,女性老年居民的休闲满意度显著低于男性老年居民的休闲满意度。

表3 休闲性别的调节效应检验

图2 休闲动机对老年男性和女性休闲满意度调节效应的影响

为检验性别对休闲动机与休闲涉入关系的调节作用,将休闲涉入作为因变量,依次将控制变量(学历、收入、婚姻状况)、自变量(休闲动机)、调节变量(性别)、性别和休闲动机的乘积项放入回归方程中。结果如表3所示,性别和休闲动机的乘积项对休闲涉入无显著影响(β=0.075,p>0.1),说明性别对休闲动机与休闲涉入的关系并未起到调节作用,H7不成立。

五、新时代我国老年居民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影响机理的精准施策研究

(一)老年居民休闲动机对休闲涉入影响机制的精准施策

首先,老年居民休闲动机对休闲涉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假设1成立,其原因如下:

第一,老年居民社交需求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①王雷亭.泰山旅游四十年口述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0:256.,休闲动机越强烈则休闲涉入越高。老年居民年龄逐渐增加,由于没有日常工作束缚,对于通过参加休闲活动,维系亲友和结交新朋友仍然有较高的个人期许,老年居民维系和结交朋友可以排遣孤独、寂寞、消磨时间,通过采取此类积极健康的方式维持自己的社交需求,从而增加了个体的休闲动机,影响老年居民沉浸式参与休闲活动的程度及积极性。

第二,老年生活价值提高的原因。老年人在退休后,充足的、可支配的时间是他们可以发展个人兴趣、学习新事物的先决条件,通过学习新事物,获得新的生活技能,增加新的生活经验,持续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价值获得自信,通过参加休闲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身心放松,减少日常生活烦恼对自己的影响,形成个人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对老年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的探索。

因此,提升老年居民休闲动机对休闲涉入影响机制的精准施策如下:

第一,提高老年休闲活动的互动性。个体对于某项活动的参与动机愈强,就愈有可能实际投入到该活动中去,使动机成为一种实际感受的体验②郭启贵,桑美玲,罗 炯.老年人休闲动机、休闲涉入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6):1495-1499.。因此,了解老年居民的休闲动机有利于提高老年居民参加休闲活动的意愿,通过了解社交需求、渴望接触新事物以及有效利用时间的诉求,能够精准为老年居民提供休闲服务。

第二,开展多类别老年休闲团体活动。休闲活动种类多样,较多的休闲活动需要两人或者多人参加,通过引导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团体型休闲活动,提高休闲活动吸引力,老人相互交流,促进老人群体持续参加休闲活动,从中获得交流的乐趣。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将会降低老年居民日常生活的孤独感,同时增加了休闲在老年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老年居民休闲动机对休闲满意影响机制的精准施策

由于老年居民休闲动机对休闲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即假设2不成立,其原因如下:

第一,休闲动机未转化成行为。老年居民的休闲动机包含外部规范动机、内在动机以及消磨时光的无动机,此类别主要反映老年群体的社交需求、放松需求和求知需求,但是如果老年居民并未强化自身的休闲动机,并付诸行动参与到休闲活动中,仅仅通过围观等被动观察休闲活动,并不能获得老人对休闲活动的满意。

第二,老年居民休闲内容单一。通过实地调研,较多社区、公园等的老年居民休闲动机多为消磨时间、减少孤独等较为单一的休闲动机,调研地区老年居民可选择参加的休闲活动种类较少,很多为自发组织的一些简单的休闲活动,如打羽毛球、聊天、局部小范围的广场舞等休闲内容,由此很难带来休闲满意度的提高。

因此,提升老年居民休闲动机对休闲满意影响机制的精准施策如下:

第一,创新休闲方式,提高老年休闲活动融入度。在与老年居民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大多老年居民会使用手机的微信功能进行沟通,参与社交群的信息获取,部分老年居民也会在手机上进行书籍阅读等,因此,建议通过社交群、网络移动设备等宣传各类休闲活动,提高老年居民的参与度,增加老年居民的休闲活动融入程度,提高生活品质。

第二,关注老年居民休闲群体特征差异化。不同的受教育程度、退休收入和职业背景的老年居民对休闲需求存在差异。由此,建议政府或社会组织举办各类休闲项目如文化知识类、户外类、运动类、志愿者服务类等,借助社交平台如微信、网络、社区等为老年居民提供多样化服务,提高老年居民的休闲满意度。

(三)老年居民休闲涉入对休闲满意影响机制的精准施策

根据研究结果,老年居民休闲涉入对休闲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假设3成立,其原因如下:

第一,参加休闲体验良好。休闲涉入反映了老年居民个体主观的休闲偏好与客观对休闲活动的投入。老年居民对某一具体休闲互动的行为参与程度越高,对于该休闲活动的了解越丰富,掌握越熟练,老年居民的主观性和个人兴趣更为积极,感受到休闲的体验价值更高,较为容易获得身体、精神方面的积极效果,从而获得较高的休闲满意度。

第二,休闲活动带来归属感。随着老年居民对休闲活动的深度参与,个体与该休闲活动相关的服务者、同伴交流更密切,从而通过团体休闲活动带来良好的集体归属感。优质的休闲活动场所可以提供极佳的休闲环境体验,也会为老年居民参加休闲活动提供助力,提高个体对休闲活动项目的归属感,提升休闲满意度评价。

因此,提升老年居民休闲涉入对休闲满意影响机制的精准施策如下:

第一,建立老年休闲涉入的评价体系。政府部门开发老年休闲涉入的评价体系时,可以将老年群体的休闲涉入体验纳入考虑范围,在评价老年居民休闲涉入体系时,应同时关注老年居民的休闲涉入体验,特别需深入调研和开发出多元化老年休闲涉入的评价体系。在老年居民能参与的休闲活动中,除部分运动类如羽毛球等活动为主动参与性的休闲活动,较多的休闲活动为被动参与性的休闲活动。因此,在建立和完善老年休闲涉入评价体系时需同时注意增强老年居民休闲活动的体验感、参与感和涉入感,提高老年居民对于休闲涉入的满意度。

第二,老年休闲活动的设施布局合理化。老年居民对休闲活动的环境较为关注,从均值方面,休闲场所环境的审美满意度均值在休闲满意度中最低(均值为3.9),因而,建议进一步完善休闲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休闲场地的设施、进行环境规划,从而增加休闲场所设施的便捷性、实用性,提高满意度。

(四)老年居民休闲满意对休闲幸福感影响机制的精准施策

根据研究结果,老年居民休闲满意度对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假设4成立,其原因如下:

第一,参与休闲活动促进生活满意。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就是改革开放的环境,思想解放的环境①王雷亭.泰山旅游四十年口述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0:128.,老年居民参加休闲活动获得了环境满意、通过休闲活动接触不同的人,还有可能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同时增加对自己的了解,这些行为有助于提高老年居民退休后的生活满意度,提升老年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二,心理满意度影响个体积极情绪。幸福感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共同组成老年居民的平衡情绪,休闲满意度与幸福感的负向情绪呈现负相关,心理满意度可以提高老年居民生活中的正向情绪,同时降低他们的负向情绪,提高老年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因此,提升老年居民休闲满意度对休闲幸福感影响机制的精准施策如下:

第一,建立社区老年解忧服务中心。老年居民有丰富的个人生活经验,能够较好地调节自我情绪,通过建立社区老年解忧服务中心,使老年居民的个人情绪调节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同时,通过服务中心举办各类讲座,促使老年居民多关注生活中的良性状态与事物,增加个人积极的正向情绪,减少负向情绪对个人心理的影响,进而提高老年居民生活幸福感。

第二,构建和谐的社区邻里关系。政府和社区主管部门借助老年人服务中心,积极引导社区老年居民参加邻里互帮互助的休闲活动,增加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构建和谐的社区邻里关系网、休闲沟通渠道,增加老年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提高老年居民的居住满意度,提升生活幸福感。

(五)老年居民性别对休闲调节效应的精准施策

根据研究结果,老年居民性别对休闲动机与休闲满意度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其原因如下:

第一,对于不同性别的老年居民而言,休闲动机的强弱影响他们的休闲满意度。特别是休闲动机较弱时,女性老年居民的休闲满意度明显低于男性。在“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女性对家务、儿女的时间分配比例普遍高于男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男性,女性面临着较多的休闲阻碍因子,特别是家庭型休闲仍难以满足女性对休闲的需要①温晓媛.都市女性居民休闲活动偏好、类型及阻碍因素关联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8):100-109.,导致该群体的休闲满意度较低。

第二,性别是影响老年居民休闲满意度的重要变量。从不同性别老年居民休闲动机而言,老年男性居民在休闲活动中的社会交往、自我信心、感知价值、人际适应等需求动机得到满意,而老年女性在自我提升、放松解压、家庭和谐等休闲需求动机得到满足时,会对老年居民的休闲满意度产生显著的积极效应,这一研究结果与陈彦宏②陈彦宏.汉羌彝大学生休闲动机、休闲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模型建构[J].统计与管理,2016,31(2):36-38.的观点相一致。

因此,提升老年居民性别对休闲调节效应的精准施策如下:

第一,完善老年居民休闲的性别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老年居民的性别休闲政策,宣传并落实鼓励老年居民参与休闲活动的性别差异化等各项政策,强化全社会重视老年人休闲体验质量的氛围,设置多种奖励形式鼓励休闲主体针对不同性别老年居民休闲现状提出改进建议,不断激发并满足老年居民性别差异对休闲活动的多元化需要。

第二,提升老年居民休闲性别差异的满意度。针对不同性别老年居民参与休闲活动的社会交往、自我提升、放松解压等动机,不断优化休闲环境、休闲产品与服务等,保障不同性别老年居民参与休闲活动的身心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和社交满意度。例如,在加强休闲安全教育与宣传的同时,合理增建不同性别的老年居民服务活动中心,鼓励企业、学校、政府、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休闲服务公益活动。结合网络平台、智能服务技术等丰富老年居民休闲的性别体验形式差异,以此提高不同性别老年居民休闲活动的整体满意度,进而提升老年居民休闲主观幸福感。

第三,针对不同性别老年居民休闲的精准营销。管理者应全面了解不同性别的老年居民休闲动机、休闲偏好、休闲时间等特征,重点针对休闲动机较弱的女性老年居民,借助网络平台、人际关系等向其宣传和推广文化知识类、社交活动类、户外活动类、居家休闲类等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一方面,激发该群体对休闲活动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提高该群体对休闲活动的满意度,避免或缓解低休闲满意度对其主观幸福感的抑制效应。

余论

本研究可在以下方面深入:第一,本研究以东部省市为调研地点,而我国城乡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老龄化程度、休闲产业发展水平等并不完全相同。同时,不同城乡的老年居民对休闲活动的认知及休闲动机也可能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未来研究应对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居民进行调研,扩大研究样本的地域范围,进一步验证研究模型的适用性;第二,本研究仅针对老年居民讨论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时期老年居民休闲动机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针对青年、中年等其它年龄群体、以及不同时间阶段展开城乡差异化研究,以比较不同年龄群体、不同发展阶段休闲动机的城乡差异性及其主观幸福感的驱动力。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后印象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对立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