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年金计发完毕后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测算研究*

2021-11-06 10:09蒲晓红
社会保障研究 2021年4期

蒲晓红 王 雅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一、引言

公平是社会政策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中国古代便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公平首先是分配的平等[1],罗尔斯的“差别原则”[2]、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原则”[3]、德沃金的“资源平等原则”[4],都涉及对包括收入分配在内的平等问题的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凸显,如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保障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制度,但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一直饱受争议。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无须缴费就可获得远高于需要缴费的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5],对社会公平产生较大的影响[6]。为此,2014年我国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实施改革,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将其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

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是民众关注的重点。多数学者研究认为,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更富有弹性[7-9],还有可能不降反升[10]。此退休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两部分。而根据现行职业年金计发办法[11],对于一名60岁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按139个月发放待遇,在不考虑计发后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计息的情况下,该职工将会于72岁左右领取完所有职业年金。但截至2019年,我国平均寿命已达77.3岁[12],这意味着,平均来看,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退休后的5.3年里没有职业年金待遇,必然面临养老金下降的局面,长寿者养老金下降的年限会更长。从理论上讲,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的属性相同,发放完毕后,国家和单位都不应给予补足。那么在退休人员后续的余命里,养老金下降该怎么办?这是当前的政策盲点。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增强风险意识,研判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发展趋势,提高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13]。基于此,本文将测算和分析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职业年金计发完毕之后的养老金待遇变化,并设计职业年金计发办法调整方案,以期为完善职业年金制度提供有价值的数理支撑。

二、文献综述

职业年金在我国仅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而在西方国家,它通常包含企业年金和公职人员补充养老保险金。职业年金制度在欧洲部分国家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早在20世纪90年代,职业年金就已成为英国大多数退休职工的主要收入来源[14]。2001年,德国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此次改革意在减少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金,同时引入补贴性自愿职业年金计划[15]。经过多年谈判,2014年欧盟国家就职业年金达成共识,采取多项措施提升成员国职业年金的可转移性,从而使流动职工受益[16]。职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日渐成熟,但也遇到一些挑战。譬如,Faccio和Lasfer在分析英国职业年金的投资监管能力后认为,总体而言,职业年金基金会并不能有效监督其投资持有大量股份的公司[17]。Yermo研究发现,2001年以来经合组织国家的职业年金计划出现供资不利的状况,可归因于较差的资本投资市场与制度长期的给付压力,如预期寿命的延长[18]。

在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便有学者提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张兴建议采用混合型职业年金制度,在保障公职人员稳定性的同时,不给财政造成较大压力[19]。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职业年金制度正式建立。学者们肯定了职业年金制度对促进该项改革的重要性[20]。马伟等认为,职业年金目标替代率为14%左右,“新人”职业年金贡献率在23%以上,说明职业年金在养老待遇中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21]。也有学者指出,我国仍需在制度设计和模式属性[22]、基金管理监督和制度衔接[23]、基金投资机制和技术运用[24]等方面对职业年金制度做进一步的规定与完善。与此同时,职业年金的高替代率将会造成养老保险制度新的不公平与碎片化[25]。穆怀中等研究发现,职业年金替代率系数比未缴纳企业年金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和替代率系数较高出0.228[26],可能导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在养老金待遇上形成新的制度鸿沟[27],以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跨部门流动成本增加[22]。然而,前述研究均在职业年金发放期间讨论职业年金待遇问题。那么当职业年金计发完毕后,退休人员的待遇将有怎样的变化?对此又该如何应对?目前,仍未有学者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将建立精算模型,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计发完毕时的待遇,以及该项待遇占养老金总待遇的比例进行测算,并对职业年金计发办法进行优化设计。

三、模型构建与参数假设

(一)模型假设

假定1: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改革决定》),由于“老人”没有职业年金账户,故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人”“新人”。假定“新人”2015年初参保,“中人”在2014年及以前参加工作。

假定2:由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普遍受教育年限较长,故假定参加工作时年龄为25岁。

假定3:为方便测算,假定在测算期内,个人缴费工资始终为一定比例的当地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13号),自2019年5月1日起,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各省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由于本文的基期年份为2015年,且目前并没有全国城镇全行业就业人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关统计数据,考虑到机关事业单位属于城镇非私营单位,本文将采用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以下简称“岗平工资”)。职工均为每年年初退休,且退休后在每月的月初领取养老金。

假定4:根据《改革决定》,假定参保人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直到职业年金发完为止。

(二)精算模型

1.“中人”职业年金占养老金总收入的比例

(1)基本养老金测算模型

根据《改革决定》,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政府每年对基本养老金进行调整。假设“中人”实际缴费年限为n,视同缴费年限为s。则“中人”退休后第i年每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Mi基础为:

(1)

假设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率为α,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r,计发月数为m,则“中人”退休后第i年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Mi个账为:

(2)

假设过渡系数为ε,则“中人”退休后第i年每月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Mi过渡为:

(3)

于是,“中人”退休后第i年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月标准Mi为:

Mi=Mi基础+Mi个账+Mi过渡

(4)

(2)职业年金测算模型

假设β代表职业年金缴费率,q代表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则“中人”退休后第i年每月领取职业年金Pi为:

(5)

“中人”退休后第i年每月领取的退休待遇总和Ai为:

Ai=Mi+Pi

(6)

则“中人”退休后第i年职业年金占退休总待遇的比例Bi为:

(7)

2.“新人”职业年金占养老金总收入的比例

假设n′为“新人”缴费年限,则“新人”退休后第i年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Ni基础为:

通过认知微网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向,使相应行业人员明确领域发展态势,为下一阶段微网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具有意义的参考性建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到的期刊文献展开关键词共现分析,生成微网可视化技术图谱,并定位微网技术热点。

(8)

“新人”退休后第i年每月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Ni个账为:

(9)

“新人”退休后第i年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Ni为:

Ni=Ni基础+Ni个账

(10)

“新人”退休后第i年每月领取职业年金Oi为:

(11)

由此,“新人”退休后第i年每月领取养老金总收入Ci为:

Ci=Ni+Oi

(12)

“新人”退休后第i年每月职业年金占养老金总收入的比例Di为:

(13)

(三)参数假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2015—2019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5270元、5749元、6343元、7062元、7782元。假定工资增长率g与GDP增长率持平,2020—2060年的工资增长率选取OECD预测的我国GDP增速[28],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2015—2060年GDP增速

2.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缴费率

根据模型假设与《改革决定》,60岁、55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分别为139、170。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计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即模型中α=8%;职业年金单位缴费与个人缴费均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即模型中β=12%。

3.视同缴费指数与过渡系数、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基本养老金调整系数

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假定视同缴费指数为1,过渡系数为1.3%。假定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f=1,基本养老金调整系数与GDP增长率持平。

4.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与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

尽管最近几年,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益率较高,但其可持续性值得怀疑。因此,本文将参考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确定个人账户收益率。首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18次公布的调整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计算出2009—2019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的几何均值为2.42%(2)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http://www.pbc.gov.cn/zhengcehuobisi/125207/125213/125440/125838/125888/2943013/index.html)相关数据计算而得。。其次,根据2008—2019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相关数据,求得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投资收益率几何均值为5.85%(3)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网站(http://www.ssf.gov.cn/cwsj/ndbg/)相关数据计算而得。。结合上述结果,本文假设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r=4%。

由于职业年金投资历史较短,本文将参考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来确定其收益率。根据2008—2019年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求得企业年金年投资收益的几何均值为4.64%(4)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shehuibaozhang/)相关数据测算而得。。结合前述数据,本文假设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q=5%。

三、测算结果及其分析

将上述参数设置代入式(1)~式(13),可求得各年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职业年金计发完毕时的待遇,以及此时职业年金占总养老金的比例(以下简称“职业年金最终占比”)。其中,总养老金为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金之和。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年金计发完毕时的待遇及其占养老金总待遇比例

(续表1)

由表1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职业年金计发完毕时,职业年金待遇与退休年份成正比,职业年金最终占比与退休年份也成正比。退休年份由2016年推移至2060年,男性职业年金计发完毕时的待遇由56元/月逐渐增长至14624元/月,职业年金最终占比由0.83%逐渐上升至43.01%;女性职业年金计发完毕时待遇由46元/月逐渐增长至9763元/月,职业年金最终占比由0.67%逐渐上升至38.41%。由此可见,职业年金计发完毕对年龄较大的“中人”影响甚微,但年轻的“中人”与“新人”受影响较大。职业年金停止发放后,后两个群体的退休待遇大幅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即将退休的“中人”缴纳职业年金的年限较短,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累存额较低,因而职业年金最终占比较小,反之亦然。

第二,“中人”职业年金最终占比的增幅大于“新人”。其中,男性“中人”增幅为0.82%~1.41%,男性“新人”的增幅为0.19%~0.36%;女性“中人”增幅为0.8%~1.53%,女性“新人”的增幅为-0.3%~0.63%。究其原因,可以发现:随着退休年份的推移,“中人”实际缴费年限不断提高,职业年金账户累存额逐渐增加,因此职业年金最终占比增幅不断上升;而“新人”的实际缴费年限一致,职业年金账户累存额趋于平稳,职业年金最终占比增幅波动较小。

第三,“中人”职业年金最终占比的性别差距小于“新人”。2015—2029年,男性“中人”职业年金最终占比与女性“中人”基本持平;2030—2044年,女性“中人”职业年金最终占比高出男性“中人”约2个百分点;2050—2060年,男性“新人”职业年金最终占比高出女性“新人”约4.5个百分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男性“新人”普遍比女性“新人”晚5年退休,这意味着同年退休的男性“新人”缴纳职业年金的年限比女性“新人”多5年,因而职业年金账户累存额更多;而由于改革时点与退休年份的限制,男性“中人”实际缴费年限并没有与女性“中人”拉开差距,职业年金账户累存额相差不大。

四、职业年金账户影响因素分析

职业年金参数设置变化会影响职业年金最终占比,从式(5)和式(11)可知,职业年金账户影响因素不仅包括退休年份,还包括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等。从理论上讲,职业年金待遇与其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和记账利率成正比,但后两者对职业年金最终占比影响有多大,却不得而知。为此,本文将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分别考察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和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两个因素变动对职业年金最终占比的影响。

(一)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变动的影响

为考察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变动对职业年金最终占比的影响,以男性“新人”为例,假设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q的取值范围为1%~10%,2050年始该群体逐年步入退休,其他条件不变。将上述参数设置代入式(13),测算不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下职业年金最终占比情况。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下男性“新人”职业年金最终占比 单位:%

由表2可知,记账利率每上浮1%,职业年金最终占比增加3.1%~5%。以2050年退休为例,记账利率由1%上升至10%,职业年金最终占比由25.7%上升至64%。总体来看,当职业年金个人账记账利率在7%以上时,职业年金最终占比基本在50%以上。可见,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越高,职业年金最终占比也越高。职业年金在发放期间,能更好地发挥补充保障退休待遇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发放完毕后待遇跌幅更大的风险。

(二)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变动的影响

根据《改革决定》,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因此,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范围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已知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参保人缴费期间内每年实际缴费工资基数除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平均值,故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f的取值范围为0.6~3。因此,以男性“新人”为例,假设f的取值为0.6、1、1.5、2、2.5、3,其他条件不变,将上述参数设置代入公式(13),测算不同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下的职业年金最终占比。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下男性“新人”职业年金最终占比 单位:%

由表3可知:当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由0.6上升至1时,职业年金最终占比增加约4%,增幅最大;此后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每上升0.5,职业年金最终占比的增幅逐渐降低,增幅范围为0.5%~2.3%。若2050年退休,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由0.6上升至3,职业年金最终占比由36.4%上升至45.3%;若2060年退休,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由0.6上升至3,职业年金最终占比由39.2%上升至47.6%。由此可见,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越高,受职业年金的影响越大,当职业年金计发完毕时,退休前工资收入较高的群体退休待遇跌幅较大。

五、职业年金账户计发月数优化设计

由前文可知,若按照职业年金制度现行方案进行发放,职业年金发放完毕将导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大幅下降。在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和缴费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下跌幅度将更大。目前,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计发月数与基本养老保险一致,仍采用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所规定的计发月数,其依据是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0岁预期寿命。随着经济发展及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原有的计发月数已远低于退休时点的平均余命。因此,为避免职业年金较早发放完毕后职工退休待遇的大幅下降,我国应调整职业年金计发月数。

职业年金计发月数是依据我国目前的平均预期寿命进行调整,还是考虑到我国平均预期寿命仍在不断延长,参考发达国家的预期寿命进行调整,有待进一步比较选择。由此,本文提出以下三种调整方案:方案一,按照当前退休时点的平均余命进行调整;方案二,参考目前我国发放高龄津贴的年龄(80岁及以上),假设职业年金统一发放至80岁;方案三,参考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为83岁左右,同时考虑到人均预期寿命低于退休时平均余命水平[29],假设职业年金统一发放至85岁。

本文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生命表编制技术,测算出当前55~65岁的平均余命,以及55~65岁至80岁、85岁的余命,进而计算出相应的计发月数,并与原方案进行对比。调整计发月数方案设计如表4所示。

表4 调整计发月数方案设计

以“新人”55~65岁退休为例,根据上述调整方案测算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最终占比。同时,为综合比较调整后各方案的退休待遇能否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测算养老金待遇的目标替代率。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若按原方案进行发放,55~65岁“新人”退休后总养老金替代率将高达100.9%~146%,其中,职业年金替代率达到42.3%~71.3%。可见,原方案中职业年金已充分甚至超额发挥了补充保障作用。但与此同时,当职业年金于72岁左右发放完毕时,退休者的待遇将面临37.6%~44.3%的下跌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呼之欲出,这意味着“新人”群体中绝大部分将于60~65岁退休,那么当职业年金发放完毕时,他们的退休待遇跌幅将在40%以上。

表5 调整计发月数前后“新人”职业年金最终占比、职业年金替代率和养老金总替代率 单位:%

调整后三种方案的养老金总替代率基本大于80%,与改革前规定的计发待遇(80%~90%)相近。其中,职业年金的替代率能达到20%~30%,符合三支柱制度设计时企业年金替代率不低于20%的目标。因此,无论选择哪种调整方案,都不会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较改革前大幅下降,且当退休年龄在61岁及以上时,三种方案的职工退休待遇都将高于改革前。

进一步分析职业年金最终占比,方案二(25.5%~30.9%)>方案一(24.7%~27.4%)>方案三(22.2%~25.1%)。退休年龄越晚,各个方案中职业年金最终占比越高。若选择方案二,当职业年金计发完毕时,退休者的待遇仍面临30%左右的下跌风险。而选择方案三,当职业年金计发完毕时,退休者的待遇下降幅度最低。但若将原方案发放至72岁左右直接调整为发放至85岁,则时间跨度较大,多数民众会认为自己可能无法于在世期间领取全部职业年金,因而方案三不容易被接受。综合考虑待遇下跌风险和改革的阻力与民意,本文建议采取方案一,即按照当前退休时点的平均余命进行调整。当职业年金计发完毕时,方案一的退休待遇下降幅度在三种方案里居中,且从72岁调整至当前退休时点时平均余命的年龄跨度也居中。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分别对机关事业单位“中人”“新人”职业年金计发完毕时的待遇及职业年金最终占比进行测算,并测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与缴费基数两个变量对职业年金最终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年金计发完毕后,即将退休的“中人”的养老金待遇受影响较小,但入职不久的“中人”与“新人”退休待遇大幅下降,“新人”待遇跌幅可达34.34%~43.01%;按照现行退休政策下,职业年金计发完毕后,男性“新人”退休待遇将比女性“新人”多下跌约4.5个百分点;职业年金最终占比与记账利率成正比,当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达到7%以上时,该占比将在50%以上;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与职业年金最终占比成正比,最低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0.6与最高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3的职业年金最终占比相差近9个百分点。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为避免职业年金发完后养老保险待遇大幅下跌,以及充分发挥职业年金的补充保障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增加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目前,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计发月数远低于退休时点的平均余命。因此,为延长职业年金的给付期限,同时降低职业年金所占比重,应调整职业年金账户的计发月数。据前文测算,按照当前退休时点的平均余命调整计发月数,既能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满足退休生活的需要,又能使退休待遇在职业年金发完毕后下跌较少。

其次,明确界定并积极宣传职业年金的性质。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对应于企业职工的企业年金,计发完毕后,政府并无责任保证其终生发放。因此,政府应明确职业年金的定位,对职业年金发放无须承担兜底责任。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征缴与发放养老金时,应明确告知职工职业年金部分的占比与发放限期,降低职工的心理预期,避免职业年金发放完毕后养老待遇降低引起该群体的不满。在职业年金问题上,明确政府和市场边界是当务之急。

最后,加强职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优化投资机制,提高投资收益率。职业年金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补充保障退休待遇。经前文测算,若没有职业年金的补充,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在60%~70%,与改革前相比待遇下降较多。若日后提高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将进一步下降。因此,迫切需要职业年金发挥关键作用,切实补充保障职工的退休待遇。职业年金待遇与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积累额息息相关,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积累额的提升有赖于投资收益率的提高。为此,应加强职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优化投资机制,提高投资收益率。鼓励创新投资工具,开发适合职业年金投资的长期、稳定的金融产品,如长期政府债券、不动产抵押债券等,提升养老金金融产品市场的开放度与成熟度。优化投资机制,设立不同层次的风险组合,合理分配信托、实业、股票等投资资金的权重。注重长期化的战略资产配置,可重点投资风险较低、收益较稳定的权益类资产,以及经营稳定、业绩优、低估值、高分红的行业,选择最优投资策略[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