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与标准化研究

2021-11-08 06:53宋文博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灌篮 2021年1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思政指标

宋文博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一、前言

(一)选题背景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方向和根本任务,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实现教育与健康双轨并行的重要途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是寓教育和健康于一体的重要载体。基于这样的理念出发,非常有必要对体育课程思政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访谈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确定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进而通过数理统计的方式构建出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的标准化模型。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研究的论域,同时能够为教育部门对于制定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提供积极的反馈,以便发现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专家访谈法

在进行第一轮专家问卷发放以前,通过与专家访谈交流的方式来基本选定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大体方向,以保证问卷的信效度。

(二)问卷调查法

第一阶段指通过向体育专家和学者发放问卷初步确定并筛选指标,问卷设计对于指标的筛选按照李克特的五级量表进行权重打分,依据专家意见集中度和变异系数初步筛选出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第二阶段通过体育课程专家的筛选结果来确定各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分配,最终建立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

1.问卷的效度

内容效度 本研究指标的筛选在设计过程中以大量相关国内外文献作为支撑,同时也询问和访谈了高职院校的部分专家学者,因此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结构效度 表2可见,本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最终探索出3个维度。因此,指标体系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2.问卷的信度

信度0.8以上可接受的。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各指标进行Cronbach's Alpha系数的计算,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69,符合统计学相关要求。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确定与筛选

表1可见,体育运动参与等共9个指标的意见集中度均大于3,可列为调查影响因子。而体育运动常识等6个指标意见集中度均小于3,但是经过与专家商讨决定将这6个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一部分。根据对专家进行的问卷调查及询访建议结果,最终确定了15项指标,制定出了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指标体系。

表1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意见集中度和变异系数一览表

我们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指标中提取了3个主成分,这恰好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数量相同。在提取主成分时我们要求特征要大于1,同时累积方差贡献率要大于60%,故我们提取了3个主成分。

表2可见,题项10-16属于第一主成分,我们把它称为体育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题项6-9属于第二主成分,我们把它称为体育过程与方法目标;题项1、2、4、5属于第三主成分,我们把它称为体育知识与能力目标,各题项能很好地反映所在主成分。

表2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指主成分分析表

(二)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与结果分析

1.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执行体系

体育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要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以体育课程为依托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们说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直接执行者就是体育教师,这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同时让每个学生在竞赛中都拥有一个身份,给予大家形成身份认同,以便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比赛中来。因此,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更好的执行既定教学目标。

2.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监管体系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监管体系包括绩效评价体系和监督反馈体系,它是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正常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指教师评价和教育督导评价。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监督反馈体系是由监控体育教学过程的教学能力和反馈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需求等相关制度构成,因此,要完成既定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就必须建立相应的问责体系和监督机制。教育督导监管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监管学生,学生对体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评分,形成三元监管体系,以此形成循环,为达到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目标保驾护航。

3.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产品体系

从内容上看,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三维目标是非物质的。学会体育知识和技能是基础,在体育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中收获的是能力,而最后的体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是育人的根本和核心。体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结为体育精神、体育意志、体育品格等。学生在体育竞赛中能够感受体育精神、磨炼体育意志,最终形成体育品格等等。

(三)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标准化实施路径

1.重视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

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是实现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标准化的前提和根本保障,物质基础是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2.重视体育竞赛体系的搭建

体育课程教学要以体育运动项目为依托才能广泛开展,也就是说体育运动项目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体育竞赛,而体育竞赛存在的条件是体育运动队的存在。所我们要更加重视体育运动队的建设和体育竞赛体系的搭建。

3.重视考核评价机制的完善

研究提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后要严格执行并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使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真正成为科学、客观、合理、符合体育课程教学实际的硬指标,要成为可测量、可考核和可操作的对象,并纳入对体育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之中。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以体育通识课程为依托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体育教学过程的教育实践活动。

2.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包括三个维度,分别为:体育知识与能力;体育过程与方法;体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包含三个辅助体系,分别为:执行体系、监管体系和产品体系。

(二)建议

1.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思政的直接执行者,要大力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方法论的培训和学习。

2.体育教学竞赛作为体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要充分保证学生在体育教学竞赛部分的参与度,做到赛赛参与、队队参与和人人参与。

3.教育督导作为监管体系的重要执行者,一定要抓落实,严格把关,做到课课提建议,周周有总结,月月有反馈。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思政指标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