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解说词的多模态翻译及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2021-11-08 08:51武建国李玓桥张宏珊
山东外语教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字幕语篇

武建国 李玓桥 张宏珊

(华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1)

1.0 引言

近年来,国家形象建构倍受关注,以“他塑”为主的中国形象与真实的中国日益偏离,因此,呈现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中国形象迫在眉睫。在致力于国家形象建构的翻译中,尤其要注意宣传材料的准确性,借鉴外国有效经验的同时,抵制错误的说法和成见。与此同时,传统的通过语言表达意义的做法已逐渐被多种媒介共存的复合话语取代,多模态化体现社会实践的常态,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系统的固有特征(李战子、陆丹云,2012:2)。纪录片可以通过语言、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方式建构和传播国家形象,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这一大趋势下,大量研究聚集于大众传媒与国家形象建构,然而,大多数学者仅仅局限于语言,忽略了影视话语的多模态因素。相关研究数量不足、范围有限、视角单一、滥用概念,系统性的研究策略尚未形成,急需加强理论建设,拓宽实证领域,促进相应语料库的建设(陈曦等,2020:80)。鉴于此,本文以《美丽中国》为例,对多模态翻译与国家形象建构进行研究,试图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以便更好地为国家形象建构服务。

2.0 理论背景

法国符号学家Barthes(1964)通过探讨图像与语言的互动意义,首次提出研究多模态的必要性,引发了多模态语法的一系列研究。随着非语言符号,如图像、手势、动作、颜色和声音逐渐成为表达信息的重要手段,意义建构不再仅仅依赖于语言,人们逐渐认识到多模态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Munday,2004)。

冯德正(2017)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Kress和van Leeuwen(1996)以及Forceville(1996)将系统功能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图像分析以来,多模态研究的对象已经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符号形式。他强调,开展涉及社会批判话语的多模态研究,如中国国家形象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多模态建构、新媒体教学(如问答教学、微学习)等,是十分有价值的(冯德正,2017:5)。

近年来,一些学者就多模态翻译对国家形象建构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如王敏和罗选民(2017)以《山海经》为例,揭示了文化预设和中国神话在语内和语际语境中的多模态互文重构,并认为通过结合语际翻译、语内互文改写和半语际翻译,可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国形象的建构。兰杰等(2017)探索了新疆宣传材料形式和内容的多模态建构,以及对外传播过程中多模态翻译策略的运用。蒋梦莹和孙会军(2018)则结合符际翻译和文化翻译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各类艺术形式之间的互文关系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媒体元素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转变和影响,以便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郝会肖和任佳佳(2019)认为多模态翻译有助于扩大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增加插图可以增强读者对语篇内容的理解,减少民族文化和古典文化在翻译中的流失,而最大限度地保留韵律特征可以提高读者对原文的接受度,便于跨文化交流和传播。龙晓翔(2019)提出应从单纯的“语际翻译”转向多模态的“符际翻译”,建构多元化的交际模式,拓宽外国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从而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赵玉倩(2020)结合多模态翻译与批评隐喻分析,从外交隐喻的叙事逻辑窥探背后的意识形态关系,认为多模态外交隐喻作为一种视觉修辞符号和符际翻译手段更有利于外交理念的传播以及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这一系列的国内研究表明,多模态翻译强调多模态交互,不同模态的结合可以加强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知识和文化的传播。然而,目前的研究仅局限于宏观层面,尚未探讨如何直接通过多模态翻译来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将多模态翻译概念应用于国家形象建构的学者较少,目前的研究多涉及到漫画、广告等多模态语篇的翻译。Gasca和Gubern(1988)认为漫画中存在多种视觉编码,如气球代表对话和想法,速度线代表行动,拟声词代表感觉和声音,象形文字代表概念或情感。这往往与国家形象有关,因此经常需要译者和出版商审查漫画的政治取向。Brems(2013)展示了法语和荷兰语之间的语码转换和文化参照,揭示了经济和政治文化因素会导致漫画语篇统一化,以建构国际形象。Martikainen和Sakki(2021)依据多模态话语理论探讨了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如何通过新闻报道协调群体间关系,提升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可以看出,多模态话语深受国家意识形态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经济诉求。因此,翻译必须符合目标受众的文化价值观,在进行多模态翻译时,要改变或删除有损国家形象的内容,消除负面影响,维护国家形象。

大众传媒可以建构现实世界及其意义,影响公众的判断和评价。但由于意识形态等的不同,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可能会有较大偏差,因此,翻译在国家形象建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多模态话语分析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仅仅到了现代语言学研究中,人们才开始从非语言特征和伴随语言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但也只是将其看作一种语言的辅助表达系统,忽略了内在的意义表达(张德禄,2009)。直到现在,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语言学领域中的地位仍然受到质疑,对其理论和方法的认识存在误区(冯德正, 2017)。在多模态翻译方面,学者们主要集中在静态多模态语篇的定性研究,如漫画、广告等,鲜少讨论不同形式之间的多模态关系;有关国家形象建构的研究大多从单一学科出发,将多模态翻译与之结合的并不多,大多数学者从宏观层面提出了涉及翻译的国家形象建构路径和原则,研究结果不太客观,翻译策略不够具体。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文集中分析了《美丽中国》原文语篇中的多模态关系,剖析了BBC如何利用这些多模态关系塑造国家形象,同时研究了CCTV应对“他塑”形象所采用的多模态翻译策略,试图探讨译者如何直接通过多模态翻译塑造国家形象。

3.0 分析模式

Pastra(2008)从多媒体话语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具体的框架(COSMOROE),将不同模态表达的信息在意义形成过程中联系起来,以研究图像、语言和肢体动作间的语义相互关系。本文利用COSMOROE研究原文语篇中的多模态交互关系,揭示多模态关系的复杂组织、多种交际可能性以及翻译面临的潜在挑战,实现源语与目的语的解释性相似。

Delabastita(1990)认为视听语篇可以通过与听觉和视觉形式相关的符号来传达意义,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并在古典修辞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号跨码转换的三种类型:adiecti(添加)、detracti(删除)和substitutio(替代),因此本文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增译、缩译、省略和编译,以探讨《美丽中国》中应用的翻译策略,从而助力国家形象建构。

本文在有机结合以上两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合于本研究的分析模式(见图1)。

图1 国家纪录片的多模态翻译策略分析模式

基于此,在翻译纪录片时,译者应首先识别原文语篇中的多模态关系,总结作者通过何种方式塑造了何种国家形象,判断潜在的翻译挑战,接着重新审视这些多模态关系在译文语篇中的表达,在遵循一定翻译原则的基础上,调整或保留这些模态之间的关系,选择具体的翻译策略进行解释,以形成最佳关联,增加观众移情,诠释一个更加现实生动的国家形象,达到自塑目的。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识别、解释和诠释。下文将采用此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4.0 BBC原文语篇的多模态分析

4.1 原文语篇中的多模态关系

鉴于原文与译文语篇的多模态关系类型基本相似,本文就以原文语篇为例,详细探讨其图像、声音和文字间的多模态关系,等价性、互补性和独立性。

等价性是指不同模态传达的信息在语义上是对等的,都指向相同实体,为所交流的信息增加相似的维度,或作为进一步表达同一事物的手段(Pastra,2008)。等价性包括同一平行、同类平行、转喻平行和隐喻平行。前两种属于形式对等,后两种则属于比喻对等。

同一平行是指各个模态都指向一个实体,涉及视觉和语言模态间的精确匹配;而同类平行则是指一个模态指向一类实体,而另一个模态就其中一个或多个组成部分进行解释。例如,《美丽中国》中既有图片特写和字幕描述都指向同一独立实体,也有图片只是字幕表达的概念中的一个实例。

转喻用于同一类别的指称物,两者具有相同的联想顺序,但性质不发生改变。例如:

(1)

例(1)选自第一集“锦绣华南”,图为长城,但字幕却是“中国”,这是典型的转喻。长城,原先为防御外来侵略的军事工程,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勤劳与进取,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力量,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虽然视觉和语言模态并没有指向同一实体,但对受众来说,所展示的和所说内容之间的语义对等是显而易见的。

而隐喻涉及不同类的指称物,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发生了质的改变。请看下例:

(2)

例(2)选自第一集“锦绣华南”,图为鸬鹚,字幕却是“奴隶”。BBC之所以将鸬鹚比作奴隶,是因为二者虽属不同的领域,但在语义上是相同的,都被迫不停地为人类工作,隐射了其对中国这一做法的看法和评价。

第二种关系是互补性,是指一种模态可以为另一种模态提供补充信息。互补性有四种类型,即外指、施物/客体关系、同位关系和附加关系。

外指是指引入另一个模态来解释原先的模态,并展示原先的模态(如语言)和提供参考的另一模态(如图像)之间的关系。例如:

(3)

例(3)选自第一集“锦绣华南”。白鹭,原先作为好运的象征,深受当地村民的喜爱。但在村长生病后,村民将责任归咎于它们并开始捕杀,因此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以保护白鹭,字幕没有明确说明,仅用“them”指代,而图像(即白鹭的特写)及时提供了相应信息,为受众理解语篇提供了参考。

施物/客体关系是指一种模态揭示了另一种模态所表达的行为、事件、状态的主语或宾语。在多媒体语篇中,当字幕中缺少明确指示时,图像便填补了这一重要角色。请看下例:

(4)

例(4)选自第一集“锦绣华南”,图为上海一座佛寺里的斑龟,据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但由于人类捕食而濒临灭绝;所配字幕为“现在消失得很快”,仅强调“消失”这一事实但并没有明确提及动作的主语“谁”。图像暗示了这一信息,很好地弥补了语篇的缺失信息。

同位关系是指通过提供额外的信息,如特定的定义或标识,来识别或描述某物;而附加关系则是通过增加状语成分对另一媒介所承载的信息进行补充。两者容易理解且使用较少,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独立性意味着每个模态都有其各自的信息,但所有信息都与主题一致(或出人意料地不一致)。它们每一个都可以独立存在,但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更丰富的信息。独立性包括矛盾、共生和元信息。

矛盾是语义对等的对立面,即一种模态与另一种模态相对立,或语义上不兼容。例如:

(5)

例(5)选自第六集“潮涌海岸”,是矛盾的典例。图为鱼群在大海中畅游,天鹅与船只互不干扰,但字幕却只字未提,反而增加了质问“有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吗?”和武断结论“难得一见”,与图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语言与视觉模态发生语义冲突。

共生是指一种模态给予某种信息,另一种则呈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但不以任何方式提及或补充该信息。共生与互补性中的附加关系较为相似,且多为细节,此处不再举例详述。

4.2 BBC凸显的中国负面形象

基于上述分析,下文将进一步研究BBC如何利用这些关系塑造特定的中国形象。根据Tankard(2001),框架是新闻内容的中心思想,它通过选择、排除、强调、详述以暗示利害关系来创造语境,发挥作用。新闻和纪录片都是再现客观事实的多模态语篇,因此新闻框架理论也可以应用于纪录片。但是考虑到纪录片和新闻的不同,本节增加了延伸这一策略。

延伸指的是通过调整模态之间的关系,添加新的元素使意义倍增。媒体经常利用隐喻传递暗含意识形态的观点和态度,从而建构作者想要描绘的特定的中国形象(汪徽、辛斌,2019),例(2)便是如此。图片描述的是老渔民在利用鸬鹚捕鱼的时候,用绳子在其脖子上松松地绑一个活结,以防止鸬鹚吃掉他们可能抓到的鱼。然而BBC未提及相关事实,直接将鸬鹚比作渔民的奴隶,营造其被迫为渔民工作、饱受禁锢、压抑天性的悲惨境遇,让观众先入为主地对中国产生刻板印象。BBC结合视觉和语言多模态,通过隐喻表达对中国的指责,认为中国人为一己私利无情地利用动物,压抑动物的本性,从而塑造了中国的负面形象。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媒体往往会根据其政治立场、编辑方针以及利益关系对相关事实进行选择处理,通过“框现”部分事实、“选择”部分事实以及主观“重组”这些社会现实,赋予新闻语篇特定意义,从而对受众产生特定的影响(张克旭等,1999)。在《美丽中国》中,BBC有意选择有争议的内容,引起广泛讨论,影响观众对中国的认知,塑造中国的负面形象。

例(6)①选自第五集“沃土中原”,图为蛇的尸骨,而字幕却是“增强体力与养颜美容”。BBC有意选择这些内容,形成视觉和语言的鲜明对比,凸显中国人为了口腹与容颜之欲杀害动物的残忍和自私,建构了中国“口不择食”“肆意杀害动物”“人类至上”的负面形象。媒体选择和报道故事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内部固有的阶级偏见的影响。当新闻报道者违背公平公正原则,有意倾向其中一方时,经过选择的报道内容可能会导致或加深某种偏见。

排除是指淡化或完全忽略某些信息,只保留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并暗示其具有新闻价值;与此同时,框架通过“强调”某些内容,使其对受众来说更明显、更有意义或更难忘,大大增加了其快速发现信息并存储在记忆中的可能性。因此媒体经常强调某些新闻报道,提高其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性(Entman, 1993)。这两种策略在例(5)中显而易见。图片均是动物在海中正常生活,但字幕却一再强调“人口稠密的海岸”,有意渲染动物在中国生活的困难重重。BBC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来建构中国的国家形象,有意忽略了中国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现实,只字不提中国近年来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和所做的努力,对中国的偏见表露无遗。据统计,“人口稠密”一词在原文中出现了16次,但在译文中却很难找到。同时,疑问句的使用看似发人深省,实则暗示改变动物的悲惨现状刻不容缓。BBC多次举例强调是为了表明中国人口众多,与动物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竞争敌对状态,不仅无法为动物提供足够的资源和空间,还不断侵占珍贵资源,破坏自然环境,暗示“中国人与环境的关系似乎失衡了”,潜意识地塑造“空间拥挤”“人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的中国形象。

De Vreese(2005)认为,框架作为中心思想或主要故事情节,可以夸大本身具有争议的内容或扭曲问题的本质。因此,在《美丽中国》中,原文语篇中的文字阐述表明了BBC内部固有的阶级偏见。

例(7)选自第一集“锦绣华南”,图为渔民捕获的鱼、虾和一些蜻蜓幼虫,字幕为“我们吃任何有脚的东西,除了桌子以外”。一方面,BBC特意放大了图片,鱼虾堆积如山,看起来不那么讨人喜欢;另一方面,利用文字对图片内容加以引申并详细阐述,明确地指出这些都是中国人眼中的美食。“腥臭的鱼虾”与“美食”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BBC十分反感这类做法的潜在态度。BBC还给出了许多中国人吃动物(海龟、鸽子、蛇等等)的例子,纪录片中每出现一种动物,很大可能都会配有“吃”这种字幕,似乎这些动物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借此BBC塑造了中国“口不择食导致动物灭绝,不尊重自然”的国家形象。

本节主要探讨了原文语篇中的多模态关系与塑造国家形象之间的关联。该纪录片主要体现了三种多模态关系:等价性、互补性和独立性。而BBC通过延伸、选择、排除、强调、详述等方式,带有偏见性地截取某个片段并有意放大,建构了“口不择食”“动物濒临灭绝”“人满为患”“人与动物无法和谐相处”的中国形象。由于中西方在社会制度、价值观、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以“他塑”为主的国家形象只会在被否定和扭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5.0 改变“他塑”形象的多模态翻译策略

本节以Delabastita(1990)的符际转换模型为基础,总结了中央电视台(CCTV)如何采用多模态翻译策略纠正《美丽中国》原文语篇中的“他塑”形象。

Delabastita(1990)认为增译意味着引入新的图像、声音、对话或口头评论。《美丽中国》在翻译中也大量采用隐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价值追求。

例(8)选自第一集“锦绣华南”,主要介绍蝙蝠的习性。图为蝙蝠挥动翅膀,原文也只是客观陈述蝙蝠更适合在黑暗环境下生存的事实,但CCTV 将其比作“黑暗中的舞者”,改变了原文的多模态关系。通过隐喻,译者将人类特有的外貌和习性投射到具有相似特征的动物上,在两者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赋予了蝙蝠自然的美感,凸显出动物与人密切相关,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缩译是指去除不相关或冗余的信息,凸显重要信息,使语篇更加简洁连贯。例如:

(9)

例(9)选自第一集“锦绣华南”,图为鸟在旷野鸣叫,视觉和听觉足以传达意义,因此不必再配有字幕进行解释。当背景声音明确,如动物发出的声音,就可以省略文字解释,尽量减少对整体多模态效应的干扰,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让观众沉浸其中。

而省略是指完全删除语篇的某些部分。纪录片翻译强调政治正确,注重身份认同感,因此将与事实不符、不合理的内容删去,以免引起争议。

例(10)选自第六集“潮涌海岸”,向受众介绍南海的重要战略地位。原文语篇的“whole region has become a political hot spot as territorial disputes simmer”在译文语篇中就被省略,仅翻译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众所周知,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不容质疑。中方在这方面的立场是明确的、坚定的、毫不退缩的。南海争端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制约了中国的快速发展,造成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冲突,破坏了亚太地区的稳定。并且这种政治争议也与纪录片的自然风光类别不符。因此,译者直接删掉这一敏感的表述,只强调它在经济方面的重要性。 此外,CCTV还利用编译巧妙地处理了某些不可避免的偏见和分歧,化贬为褒,例(7)的译文处理便是典型。

ST:

It’s being China, nothing edible would be wasted

There is a saying in the far south

“We will eat anything with legs, except a table;

and anything with wings, except a plane”.

TT:

当地的人们都有这样的习惯

不浪费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这部纪录片多次提到,中国人“除了桌子,什么有腿的都吃;除了飞机,什么有翅膀的都吃”。这句话本是法国作家西蒙德·德·波伏娃记录在《长征》中与作家艾青的笑谈,却演变成西方对中国人饮食习惯的整体印象,尤其是现如今非法动物贸易屡禁不止更加深了这一偏见,甚至将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全归咎于中国。针对这一局面,CCTV 将其改写为“不浪费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不仅减少了歧义,消除了偏见,还树立了中国人民爱惜粮食、勤俭节约、不愿浪费的正面形象。

为了纠正中国“他塑”的国家形象,译者利用四种多模态翻译策略,即增译、缩译、省略、编译,改写偏见,删除编造的、不合理的内容,以回应BBC的质问,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纪录片更加简洁连贯,重塑良好的国家形象。

6.0 结语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真实的中国与西方主观印象中的中国存在着强烈的反差。纪录片作为展现真实中国的有力武器,其翻译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密切相关。在这一趋势下,如何通过大众传媒重塑“他塑”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已成为我们外宣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剖析《美丽中国》纪录片在BBC和CCTV不同译介中的传播,探讨译者如何运用多模态翻译策略建构国家形象,希望能为多模态翻译和国家形象建构的研究提供思路。

注释:

① 限于篇幅,本文略去例(6)、(7)、(8)和(10)的配图。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字幕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简单快捷提取视频文件中的字幕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