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的本草考证

2021-11-10 09:39马明慧刘秀峰余伯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薏米本草药效

马明慧 刘秀峰 余伯阳

【摘 要】 目的:对薏苡仁进行本草考证,为薏苡仁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统研究薏苡仁相关的本草典籍、现代药典和地方饮片炮制规范。结果:对薏苡仁的名称、外观、产地、传统药效、服用方法及炮制等方面进行考证。结论:药食同源薏苡仁的药性平和,产地多元,用量较多,具有良好的发展及研究。

【关键词】

薏苡仁;本草考证;传统药效

【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9-0032-06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f Coicis Semen

MA Minghui1,3 LIU Xiufeng1,2,3 YU Boyang1,2,3*

1.Department of Resources Sc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China;

2.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TCM Evaluation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3.Research Center for Traceabi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CM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arry out a herbal examination of Coicis Semen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later study of Coicis Semen.Methods The study based on the herbal medical classics, modern pharmacopoeias, and local decoction pieces preparation specifications.Result Coicis Semens name, origin, traditional medicinal efficacy, directions, and processing are verified.Conclusion As a medicine-food homology plant, Coicis Semen has mild drug properties, many producing areas and wide dosage, and has good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rospect.

Key words:

Coicis Semen;Herbal Textual Research;Traditional Efficacy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米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成熟的干燥种仁。秋季收割薏米,干燥,敲下果实,再将果实晒干,除掉果实的外壳和种皮,收集剩下的果仁,即为薏苡仁[1]。其甘淡性寒,入肺胃及脾,利脾健胃、渗湿利尿、清热排脓,可用于治疗脾虚泄泻、湿痹拘挛、水肿、脚气、小便不畅以及痈疽不溃等症状。由于薏苡仁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又没有道地性的描述,有关不同产地薏苡仁质量的研究较多,但是缺少对薏苡仁各产地质量研究方面的归纳总结。本文就薏苡仁的历史沿革及不同产地质量研究等方面进行整理,期望为薏苡仁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1 名称考证

薏苡仁最早见于《山海经》:“昆仑之虚,……上有木禾”[2],“木禾”指的是“薏米”。“薏苡仁”这个叫法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首次出现[3]。《本草图经》描述薏苡仁的形态像稍长的珠子,又称它为“意珠子”[4]。在历史长河中,薏苡仁的别称较多。有的基于植物的外形,如《本草崇原》将其称为“米仁”,《本草蒙筌》叫它“薏珠”[5];有的基于效果,如马因食之引起腹泻,《尔雅》称它为“马泻”[6];有的基于来源,如有传说薏苡仁由西域而入,《本草纲目》又有别名“回回米”[7]。

2 形态考证

《神农本草经》中无薏苡仁具体形态的描述[3]。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将薏苡仁比作“真珠”[8]。宋朝的《本草图经》详细描写了薏米的外观,如图1所示。“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作穗子;五月、六月结实,青白色”,与今《中国植物志》中薏米的描述“秆高1~1.5米,叶片宽大开展”描述相符[4,9]。《本草便读》中薏米的外观图,如图2所示,与《中国植物志》中薏米花“总状花序腋生,雄花序位于雌花序上部,具5~6对雄小穗。雌小穗位于花序下部,为甲壳质的总苞所包;总苞椭圆形,先端成颈状之喙”一致[9-10]。《本草乘雅半偈》描述“三月宿根自发。高四五尺,叶如初生芭茅。五月抽茎,开红白花,五六月结实重累,壳青绿,坚薄而锐,中仁如珠,味甘美,咬着粘齿,可以作粥酿酒。一种形圆壳浓者,即菩提子。一种大而无味者,即粳也”[11]。

《本草崇原》描述薏苡仁“夏长秋成,味甘色白”,与《中国藥典》中“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等描述一致[1,12]。《本草思辨录》中对薏苡仁的颜色做了深刻的探讨,“发于仲春与色青,得木气为多。实采于九秋与色白,得金气亦多。色青兼白,则为金木相媾”,解释了《本草图经》与《本草崇原》对薏苡仁颜色记载的差异,并建议在九月采摘薏苡仁,与《中国药典》记载一致。由历代本草古籍的描述可以确定,古薏苡仁为现代禾本科植物薏米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1,13]。

3 功用考证

薏苡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均将其列为上品[3,7]。《本草从新》记述“甘淡微寒而属土,阳明药也”[14]。《本草新编》说其“入脾、肾二经,兼入肺”[15]。然而,在《雷公炮制药性解》记载薏苡仁“入肺脾肝胃大肠五经”[16]。有舒筋除痹、利湿健脾、排脓消痈等功效。

3.1 舒筋除痹 薏苡仁可用于治疗筋急拘挛,久风湿痹。筋急拘挛是指筋肉挛急、屈伸不利的症状,而痹痛在现代医学中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骨关节炎等病痛[17]。《本草经解》中记载“湿热不攘,则大筋软短而拘挛,苡仁气微寒,清热利湿,所以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也”,又说“风淫则末疾,所以手足麻木而湿痹生焉,苡仁甘寒,其主之者,甘以行之,以清之也”[18],可见其功效。现代研究[19-20]也发现薏苡仁有治疗关节炎,腓肠肌痉挛的药效作用。但是,任何疾病都应该对症下药,正如《本草崇原》所说“热而拘挛者,故可用薏苡仁。而若因寒而筋急者,不可用此”[12]。

3.2 利湿健脾 《本草备要》中描述薏苡仁“甘则益胃,土可胜水,淡能渗湿”[21]。陈士铎夸薏苡仁“其妙在利水而又不耗真”[15],建议人们多使用薏苡仁。Han等[22]发现薏苡仁可以调节小鼠水转运相关蛋白的表达,达到渗湿的功效。《本草从新》中记述道“微寒而属土,阳明(胃)药也,……泻水所以益土,故健脾”[14]。《本草害利》中也提过“甘淡微寒,入胃土胜水,淡渗湿泻水,故能健脾”[23]。Chung等[24]的研究表明薏苡仁所含的酚酸可以缓解胃溃疡等症状。综上可得,薏苡仁通过其清热渗湿达到健脾益胃之效。

3.3 排脓消痈 《本草纲目》提出薏苡仁可治“痈疽不溃”[7]。《本经逢原》提到薏苡仁“甘寒,升少降多”,可通过清热治疗因肺热极所致的肺痿肺痈,虚火上乘等疾病[25]。如果肠胃虚弱或内有湿热,再加上饮食不当、劳累过度、外感病邪等因素,胃肠功能受到损害,进而变成肠痈。薏苡仁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的作用,因此,《金匮要略》中提出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肠痈等症状[26]。

薏苡仁作为药食同源的药材,其药力平顺,故药用时需加大用量,“此药力和缓,凡用之时,须当倍于他药尔”(《本草蒙筌》)[5]。并且,薏苡仁利水清热,所以《本草求真》提出“若津枯便秘、阴寒转筋及有孕妇女,不宜妄用”[27]。Tzeng等[28]也发现给妊娠大鼠喂食薏苡仁提取物会增加流产率。

4 服用方式考证

对比其他中药,药食同源药材薏苡仁具有多样的服用方式。如加水煎服、酿酒服用以及直接吞服等,如表1所示。这可能代表着其药效物质基础的多样性,例如,薏苡仁中醇溶物可治肺痈,而水提物对风湿性关节炎有帮助,不可溶的薏苡仁淀粉有着健脾和胃的功效等。中药药材的传统药效物质基础的探究是质量标准制定及其开发利用的必要条件,然而,现对薏苡仁传统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较少,有待深入研究。

5 产地考证

我国薏苡仁的使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浙江河姆渡村的遗址中就发现了薏苡仁籽粒。薏米生命力顽强,既可抗旱又能耐涝,在海拔20~2000 m均有分布,在农业文明刚起步的古代中国拥有很高的地位。据典籍记载及河姆渡遗址考古[2,32-33],可推测出商周时期薏米在中国已有广泛的分布。然而,随着古代农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古人开始利用工具对耕作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一些禾谷类作物产量增高,渐渐取代薏苡仁的主食地位,薏苡仁开始作为药材或者食疗食材出现,其种植面积也随之变少。

《神农本草经》描述薏苡仁“生真定”[3],真定位于现在的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正定县。《后汉书》中提道“援在交趾,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34],经考察,交趾位于现在的越南北部。苏颂在《本草图经》中记录“生真定平泽及田野今所在有之”[4],说明到了宋朝薏苡仁开始广泛种植。明代《本草蒙筌》记载“近道俱出,真定者良,多生旷野泽中”[5]。直至现在,全国各省均有分布,其中福建、貴州、湖南、四川、河南、辽宁、云南和河北等省的产量较多[35]。近年来,以兴仁县为中心,贵州省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大力发展薏米种植,种植面积约占中国的80%,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薏苡仁种植及贸易集散地[36]。

6 炮制考证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炮制可以降低中药的毒性,提高中药的疗效,纠正中药的气味,改变中药的性质[37]。薏苡仁的炮制首次出现于在晋代《肘后备急方》的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方中,“薏苡仁一升,捣为散,……煮两匙末作粥,空腹食”[38],将薏苡仁捣为细末,增加溶出,提高药效。南北朝的《雷公炮制论》出现了用两倍的糯米同熬、盐汤煮等炮制方法[39]。唐朝时,《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风湿挛不可屈伸方出现了薏苡仁的酒渍法,“薏苡仁、……上九味,以淳酒二斗渍一宿”[40]。《素问》提到,薏苡仁性寒,不可用于治疗“因寒即筋急者”[41],而酒渍可以减弱药材的寒性,使其达到更好的药效[42]。宋朝出现了炒薏苡仁,炒制是中药炮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通过炒制可以加大有效成分的析出,也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43]。《太平圣惠方》中提出微炒薏苡仁[44],《本草纲目》又提到土炒薏苡仁可治疗疝疾[7],其后又出现了糯米炒、盐炒、姜汁炒等制法,现代出现了砂炒薏苡仁和麸炒薏苡仁[45]。其中,《中国药典》规定了麸炒薏苡仁的质量标准,《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制定了麸炒薏苡仁、清炒薏苡仁、砂炒薏苡仁和土炒薏苡仁的质量标准,而《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提出了砂炒薏苡仁的质量标准[1,46-48]。见表2。

近年来,研究人员就薏苡仁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展开了许多研究。沈莎莎等[51]分析薏苡仁经炮制后甘油三油酸酯含量增加,并且土炒之后,含量最多。赵丽沙等[52]比较了炮制后薏苡仁甘油三酯的含量区别,发现使用蜜炙麸皮炒制的薏苡仁中甘油三酯含量最高。张令志等[53]测定了不同炮制的薏苡仁中5-羟甲基糠醛及糠醛的含量,发现炒薏苡仁的含量是生薏苡仁的七倍。许多种中药炮制后会产生5-羟甲基糠醛,其虽对人体横纹肌和内脏有毒副作用,但又具有抗氧化、改善学习记忆、抗过敏、保护神经细胞等有益作用,因此也有观点建议将其作为有效物质研究[54]。以上研究发现,薏苡仁在炮制后其化学成分产生变化。据孔祥山等[55]统计,生薏苡仁利水清热,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小便不利、风湿痹痛以及痈蛆不溃等症状,炒制后产生的香味可以益脾,增加健脾止泻作用。推测炮制前后药效的改变与其化学成分的改变相关。然而,现有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大多为对特定的化学成分进行含量分析,并无从整体角度研究炮制前后指纹图谱的改变,炮制前后药材药效及其对应的药效物质的改变是制定炮制标准的必要前提,而炮制标准是药材临床使用规范的条件之一。探索薏苡仁炮制前后药效和化学物质的改变以及其内在联系,完善薏苡仁炮制标准,才能加快薏苡仁临床应用。

7 结论

薏苡仁作为历史悠久的中药,在传统医书中存在了两千年。从治疗筋急拘挛到抗肿瘤,人们一直没有停下发掘研究的脚步。到现在,中药质量标准的字眼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让中药走入现代,走向世界,质量研究为必经之路。面对遍布中国的药材,找出产地差异性,制定质量标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药用价值。

从“木禾”到“薏苡仁”,由遍布华夏到生于真定再到如今的广泛种植,薏苡仁的名称及产地经历了数次变换。在此过程中,人们对其药效、使用方法及炮制也累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薏苡仁甘、淡,性微寒,可治疗筋急湿痹、脾虚泄泻、痈疽不溃等症状。可以熬成汤剂,也可酿酒煮酒,亦可煮饭煮粥。整理研究过程中作者发现,不同的服用方法对应着不同的药效作用。由此可以推测,不同药效其物质基础也有不同,对其药效物质基础展开深入研究有助于薏苡仁药材下一步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2020:393.

[2]郭璞.山海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38.

[3]吴普.神农本草经[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32.

[4]苏颂.本草图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6.

[5]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9.

[6]郭璞.尔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203.

[7]李时珍.本草纲目[M].武汉:崇文书局,2017:181.

[8]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江苏: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63:79.

[9]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91.

[10]张秉成.本草便读[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122.

[11]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23.

[12]张志聪.本草崇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9.

[13]周岩.本草思辨录[M].北京:中国书店,1987:121.

[14]吴仪洛.本草从新[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76.

[15]陈士铎.本草新编[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83.

[16]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80.

[17]韩俊生.薏苡仁“缓和拘挛”与“除痹”之功效考释[J].中医药学刊,2004(10):1937-1938.

[18]叶桂.本草经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6.

[19]ZHANG C, ZHANG W, SHI R, et al.Coix Lachryma-jobi Extract Ameliorates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in a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induced Rheumatoid Arthritis Model[J].Pharmaceutical Biology,2019,57(1):792-798.

[20]李祥年.薏苡仁为主治疗胃痛、腓肠肌痉挛[J].中医杂志,2011,52(7):611.

[21]汪昂.本草备要[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8.

[22]HAN X, JI X, ZHAO H, et al.Mechanisms of Coix Seed Composi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Wet Dampness Zheng[J].Afric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omplementary & Alternative Medicines,2017,14(4):239-246.

[23]清·凌奂著.本草害利[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54.

[24]CHUNG C, HSIA S, LEE M, et al.Gastroprotective activities of adlay (Coix lachryma-jobi L. var. ma-yuen Stapf) on the growth of the stomach cancer AGS cell line and indomethacin-induced gastric ulcer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1,59(11):6025-6033.

[25]张璐.本经逢原[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7:138.

[26]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6:242.

[27]黄宫绣.本草求真[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9.

[28]TZENG H P, CHIANG W, UENG T H, et al.The Abortifacient Effects From the Seeds of Coix Lachryma-jobi L. Var. Ma-yuen Stapf[J].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2005,68(17):1557-1565.

[29]汪讱庵.本草易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45.

[30]徐大椿.医略六书[M].宁波:上洋赵翰香居,1903:56.

[31]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59.

[32]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宏业书局,2003:253.

[33]司马迁.史记[M].江苏:凤凰出版社,2011:176.

[34]庄适选.后汉书[M].湖北:崇文书局,2014:59.

[35]吴岩, 原永芳, 毕天琛.中药薏苡仁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10,25(1):111-113.

[36]孙元鹏, 孙燕玲, 吴喆, 等.药食两用薏苡区域化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策略[J].贵州农业科学,2019,47(10):129-134.

[37]张宏, 谷伟玲.中药炮制对其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的作用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0,72(19):167-168.

[38]葛洪.肘后备急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4.

[39]雷敩.雷公炮制论[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141.

[40]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198.

[41]梁全元.素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578.

[42]王维皓, 王孝涛, 王智民.中药炮制用酒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259-262.

[43]刘艳娜.不同中药炮制工艺对中草药药用价值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7,14(9):188-189.

[44]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73.

[45]周宇, 吴孟华, 罗思敏, 等.薏苡仁炮制历史沿革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1):2694-2701.

[46]《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编写组. 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520-521.

[47]佚名.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273.

[48]李丹.薏苡仁炮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5):185-187.

[49]赵佶敕.圣济总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023.

[50]严西亭.得配本草[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9:701.

[51]沈莎莎, 张振凌, 吴若男, 等.不同炮制方法对薏苡仁抗肿瘤成分甘油三油酸酯含量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9):2138-2140.

[52]趙丽沙, 王娜妮, 董宇, 等.麸炒炮制对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含量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3):226-227.

[53]张令志, 吴皓, 李伟, 等.HPLC法测定薏苡仁不同炮制品中5-羟甲基糠醛及糠醛的含量[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2,20(6):574-576.

[54]王梅, 王越欣, 武英茹, 等.5-羟甲基糠醛在中药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11):2319-2327.

[55]孔祥山, 王欣, 张云端.薏苡仁古今炒法初探[J].山东中医杂志,1997(1):29-30.

(收稿日期:2021-02-09 编辑:刘斌)

猜你喜欢
薏米本草药效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薏米水降尿酸治便秘
药效
米中第一薏米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薏仁的挑选方法
孕妇可以吃薏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