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泥质顶板岩层大采高切眼巷道加强支护技术

2021-11-11 02:42郑田野
江西煤炭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泥质高强度岩层

郑田野

(霍州煤电集团辛置煤矿,山西 霍州 031412)

随着煤炭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井工开采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量也大幅度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煤矿巷道掘进长度已超过了2 万千米,因此巷道的稳定控制直接关系到煤炭的安全开采[1-2]。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厚煤层开采,煤矿大多采用一次采全高综采工艺,工作面切眼的断面较大,当巷道掘进揭露泥质顶板时,由于岩层强度低、稳定性差、易产生碎胀变形,加之大采高大断面切眼顶板跨度大,切眼巷道维护困难[3-5]。本文以辛置煤矿2-559 切眼煤层顶板揭露厚度为4.5~7.5 m的灰黑色泥岩、砂泥岩互层结构为工程背景,探讨厚泥质顶板岩层条件下切眼加强支护技术。

1 工程概况

辛置煤矿2-559 工作面开采2#煤层,属于450 水平南五采区,埋深312~394 m,工作面北方向为2-534 采空区,东方向为2-560工作面 (未采),南方向为310 回风巷、皮带巷及轨道巷,西方向为工广保安煤柱。工作面开采煤层平均厚度3.75 m(3.35~4.10 m),煤层平均倾角5°(3°~12°),煤层直接顶揭露厚度为4.5~7.5 m的灰黑色泥岩、砂泥岩互层结构,局部粉砂质结构、含煤线、富含植物化石碎片;基本顶为厚度在5.0~6.0 m范围的灰色K8中细砂岩,以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片,波状层理;直接底为厚度5.5 m的灰黑色厚层状泥岩,中上部含菱铁矿结核、水平层理,基本底为厚3.5 m深灰色中砂岩,以石英、长石为主。2-559 工作面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切眼断面设计为矩形,设计断面尺寸7.8 m×4.0 m,设计长度131 m。

2 切眼支护技术

为确保切眼服务期间的稳定,拟采用切眼巷道加强支护技术。

2.1 高强度锚网梁索主动支护

2-559 切眼掘进后,及时进行高强度锚网梁主动支护,通过高强度锚杆、高强度锚索、金属网、钢筋梯子梁、高强度蝶形托盘等支护材料及其相关组件,采用主动控制的方式,强化厚泥质顶板岩层(厚度为4.5~7.5 m)承载性能,形成主动承载结构,并将其锚固至基本顶岩层(厚度5.0~6.0 m的灰色K8中细砂岩),充分利用顶板岩层承载能力。具体支护参数见图1。

图1 2-559 切眼支护断面

(1)顶板和帮部锚杆均采用直径22 mm、长度2 400 mm的高强度杆体制作,间排距设计为800 mm×800 mm,配套高强度蝶形托盘,规格120 mm×120 mm×12 mm;同时配套型号CK2335、Z2360的树脂锚固剂各一支;锚杆预紧扭矩设计300 N·m,采用主动高强度锚杆支护,强化厚泥质顶板岩层(厚度为4.5~7.5 m)承载性能,形成主动承载结构。

(2)顶板锚索采用直径Φ21.8 mm、长度L7 300 mm的预应力钢绞线,间排距设计为1 600 mm×1 600 mm,每排5 根,配套高强蝶形托盘,规格300 mm×300 mm×16 mm;配套型号K2335 树脂锚固剂1 支、型号Z2360 树脂锚固剂3 支;锚索张拉预紧力设计40 MPa,可将厚泥质顶板岩层(厚度为4.5~7.5 m)锚固至基本顶岩层(厚度5.0~6.0 m的灰色K8中细砂岩)。

(3)顶板和帮部锚杆采用直径12 mm圆钢焊接而成的梯子梁连接。

(4)每两根/ 三根锚索采用厚度3 mm、宽度280 mm的W钢带连接。

(5)顶板和帮部铺设菱形金属网,金属网采用10#铁丝编制,顶网规格为4 600 mm×1 000 mm、3 600 mm×1 000 mm,帮网规格为7 200 mm×1 200 mm。

2.2 单体支柱+π型梁加强支护

2-559 切眼掘进后,采用单体支柱+π型梁加强支护,增加巷道支护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单体液压支柱型号DZ-42(Φ110 mm)型,垂直于顶板布置,每排4 根,柱距0.8 m,π型梁长度3 200 mm,一梁两柱,π型梁垂直于巷帮布置。

3 应用分析

2-559 切眼掘进时期的围岩变形情况见图2。切眼围岩变形可分为三个阶段,包括掘进影响初期围岩快速变形阶段、掘进影响中期围岩缓速变形阶段、掘进影响后期围岩稳定阶段。其中掘进影响初期围岩快速变形阶段发生在切巷成巷0~60 d内,该时间内切眼围岩变形相对较快,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速度分别约2.58 mm/d、1.98 mm/d,累计变形量分别为155 mm、119 mm。掘进影响中期围岩缓速变形阶段在切眼成巷60~114 d内,该时间内切眼围岩变形有所减缓,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速度分别约1.50 mm/d、0.92 mm/d,累计变形量分别为81 mm、50 mm。掘进影响后期围岩稳定阶段发生在切眼成巷114 d之后,该时间内切眼围岩移近速度和移近量趋近于0 mm。围岩基本稳定时切眼顶底板累计移近237 mm,两帮累计移近量168 mm,现场实测切眼整体变形较小,2-559 切眼巷道保持稳定。

图2 2-559 切眼围岩移近变形曲线

4 结语

辛置煤矿2-559 大采高切眼揭露赋存厚而强度低的泥质顶板岩层,巷道维护困难。经采用厚泥质顶板岩层条件下的切眼加强支护技术,包括高强度锚网梁索主动支护和单体支柱+π型梁加强支护,达到了强化厚泥质顶板岩层承载性能、利用基本顶岩层承载的目的。该技术应用后,确保了2-559 大采高切眼巷道围岩的稳定。

猜你喜欢
泥质高强度岩层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高氮型高强度灰铸铁的铣削试验
地球故事之复理石岩层
泥质粉砂岩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和防护措施研究
拿什么拯救自己——浅谈高强度压力下的自我调适
高强度汽车焊管用冷轧窄带钢开发生产实践
吊脚桩下部软岩层边坡加固及稳定性分析
Petcom计算模型的在延长探区的对比及应用
不同泥质配比条件下剩余污泥的深度减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