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视觉意蕴解析

2021-11-11 00:43于翠姣
收藏与投资 2021年10期
关键词:顾恺之赏析

摘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推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由原本的简略转向丰富。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将文学作品《洛神赋》改编成卷轴形式的绘画作品《洛神赋图》,借以表现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此图虽然是人物画,但在画面中可以看到,顾恺之将诗画结合,以大量的山水風景为背景,运用了三段式的构图表现画面。顾恺之是当时较早涉猎山水画创作和提出书画理论的大家之一,他的《洛神赋》图中山水部分的画法在当时具有代表性。《洛神赋图》的叙事主要采用三段式构图,诗意地描绘了《洛神赋》中的意境,诗画相得益彰,使文学作品中的视觉意蕴得以再现。

关键词:顾恺之;《洛神赋图》;赏析;传神论

一、顾恺之及其绘画风格

顾恺之是中国美术史上的著名画家、理论家。他博学多才,擅长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精于鸟兽、山水、人像、佛像等,世称“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顾恺之作画时常用“铁线描”,南朝宋陆探微、梁张僧繇师承顾恺之,并称“六朝三杰”,有“像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的美誉。同时,顾恺之和陆探微又因用笔皆密而不窒,密中有疏,以繁密中透出空灵为妙,并称“顾陆”,风格被称为“密体”。

顾恺之的画具有独特风格,被称为“顾家样”,著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等绘画理论著作。顾恺之主要研究人物画和肖像画,提出了“以形写神”论,意思是作画不仅要追求外在的“形似”,还应该注重内在意蕴的“神似”。顾恺之还有一个观点是“迁想妙得”,强调画家作画将自身的情感“迁入”表达的对象之中,借以抒发内心所想,这一观点成为中国绘画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绘画理论源自绘画实践,这些观点也通过他的作品一一呈现。

二、《洛神赋图》的由来及内容

顾恺之所作的《洛神赋图》是一幅绢本设色的长卷画,画面人物众多,画卷主要描绘了曹植、洛神宓妃二位主人公真挚而又纯洁的爱情故事,以及一系列极其鲜明的人物形象。画家将众多人物置于大山之中,展现出一种奇妙的空间美。

《洛神赋图》自右端开始,描绘了曹植带领众多随从由京城返回封地时十分疲累、在经过的洛水之滨停驻休息的场景。周围一片祥和,而平静的水面上,风姿绰约的洛神像仙女一样飘逸而来。此时柳岸边热闹起来,曹植起身微微前倾,想要触碰洛神,并伸出双手挡住其他随从。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于水面上美丽的洛神。曹植解玉佩相赠,表达对洛神的深切爱慕,洛神指潜渊为期,曹植则出现心情矛盾的神情。随后,二人便敛容定神,守之以礼,眼神之中情意缠绵。

画卷中段主要描绘了曹植与洛神人神殊途,不得不别离时痛苦而又无奈的情景,这也是画卷的高潮部分。画家将创作重心放到此处,着力描绘洛神离去时的宏大场面:画面中洛神乘着由六条巨龙驾驶的云车,显得身份尊贵无比,驶向远方;鲸鲵跃出水面,环绕在云车左右,声势浩大;画面中的云车被云气萦绕,烘托出离别场面的凄惨和壮美。此时,岸边的曹植在众随从的搀扶下,如痴如醉,含泪目送洛神远去,眼神之中满是眷恋与无奈。

画卷最后描绘了曹植与洛神各自启程离去的场景。见洛神离去,曹植乘轻舟试图追赶云车,但无奈人神相隔,早已不见洛神踪影。无奈之下,曹植只能返回洛水之滨,久久徘徊,期盼洛神再临。随后,曹植的随从们准备驱车上路,他仍不断回头张望,依依不舍地踏上返回封地的路。

三、《洛神赋图》的艺术内涵

(一)构图的空间魅力?

作品采用连环画的构图方式叙述故事。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洛神和曹植存在于每一个段落,符合连环画的形式。顾恺之在采用中国绘画传统构图方式的同时,结合了散文、诗歌的艺术手法,形成了绘画作品和文学作品的交融,这是一种艺术的创新。

《洛神赋图》一改汉代以来主流的平视画法,采用俯视的角度,开阔了视野,同时也能更好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背景之间的关系。顾恺之在画面中精心安排了人物位置的高低、背景山石的远近以及树木花草的布局,加强了画面的韵律感。将故事的起因、发展经过和结局都展现在同一画面上,能够在时间与空间上加强节奏,给观者以完整的叙事体验。“连环画”的构图形式,加上富有意味的故事情节,联系曹植与洛神的情思,使平面画卷形成一个立体的空间,上升到另一维度。除此之外,画卷不仅还原了文学故事,还在画面中创造出如梦似幻的仙人形象。主人公洛神原型为宓妃,而在画面中则夸张为神,她驾驭的云车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存在,加上诸多的神兽和神仙人物,使画卷蒙上了一层魏晋时期独有的宗教气息和玄幻色彩。顾恺之将画面中景物的大小、形状、线条、明暗、冷暖安排得错落有致,注意动静结合,使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

《洛神赋图》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顾恺之在创作时没有按照现实的自然规律,而是将以人物为主,将人物画得高于大山,借以突出主人公,渲染故事情节,真正达到借物寓意、借景抒情,将曹植与洛神之间的深挚情意融入山水之间的诗情画意。画面的一些细节处理也耐人寻味:曹植、洛神与山川背景之间的大小关系不断变换;近景与远景之间的距离被拉近,远处的高山如土丘,大河如小溪;岸上等待的曹植在侍从的簇拥下举步前行,不舍的神情与随从僵滞的面部形成鲜明对比,形体也因处于主体位置而变得高大、引人注目。

《洛神赋图》全卷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之间布局的疏密恰到好处,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中来回交替、重叠,使得画面和谐、生动,无处不呈现空间之美。

(二)色彩的柔和舒适

《洛神赋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的表现内敛、含蓄。画面中衣服内部线条勾勒产生的块面以青绿填色,色彩变化较少;而外部环境的坡脚、岸边则施以泥金,使得画面生动、自然。山石树木的结构单一,各类物体扁平,没有立体感,却具有装饰性。更令人惊叹的是,顾恺之在创作时融入了魏晋时期的青铜器铸造技术以及帛画的绘制手法,在一些树、石的表现上,运用凹凸晕染的方法加强立体感,这在当时也是对绘画技法的新尝试。

在色调上,顾恺之也作了相应的处理,《洛神赋图》主要运用沉稳的色调,生动描绘曹植与洛神四目相对的场景,人物身上衣物为蓝色,有沉静、安逸之感,能够使观者深切地体会二人的情意。云车载着洛神飞驰离去时,衣物上的青蓝色产生一种收缩感,随人物的情感变化营造紧张的画面气氛;而洛神飘然离去后,画面色彩则多为灰黑色,使观者产生惆怅感。画家在表现人物衣饰时,运用了勾线填色法,先用线条勾勒,平涂,再添加不同的色彩,借以表现不同人物的地位和身份,用红、黄等服饰色调突出曹植、洛神这两个主要人物,用淡色衣衫表现随从,主次分明。顾恺之在描绘洛神的服饰时,罗裙的表现更为生动,衬托出洛神清秀典雅、飘逸脱俗的气质。此外,整幅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也处理得当,有的地方不作填色处理,而是墨色晕染,有的地方则运用了凹凸染法加强体积感,使画面中的空间感、层次感更为突出。

(三)形神兼备的笔墨意境

《洛神赋图》之美,美在曹植与洛神的深厚情意。顾恺之用了大量的细节描绘二人的深情:曹植在洛水之滨休憩,凝神张望远方而来的洛神;洛神衣带随风飘逸,风姿绰约,委婉从容,神情之中有关心,也有一丝犹豫。凝视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含泪远望凌波的洛神,一往情深。洛神则梳着高高的云髻,裙带随风起舞,正是曹植笔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的仙子。两人一见便情根深种,奈何人神有别,犹豫难决的洛神,最终驾着六龙云车离去,而曹植在岸边苦苦等待,最后在随从的簇拥下依依不舍地离去。这种情难自禁、欲语还休的场面,最是动人。

四、结语

顾恺之在《洛神赋》这一原作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了自身的想象力,结合绘画本身的特性,出此旷世名作。画面中交织错落的情感信息,在绘画里呈现为大量的意象以及密集的人物形象,衬托人神之间的感情传递。更神奇的是,画面通过颜色、技法、对空间的布局实现了一种立体效果,引人入胜;画家还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将绘画中的物象比拟现实,用简洁的画面抒写原作中的细节,使作品充满书画的韵味。

《洛神赋图》之所以被誉为前无古人的古典绘画瑰宝之一,正是由于此画卷在表达画面内容、表现人物造型、环境渲染和笔墨形式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突破。这幅画更是体现了顾恺之“以形写神”的艺术观点,把表现对象的内心与神韵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实现了绘画理论的创革,从而把时代的绘画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顾恺之还倡导“晤对通神”,即通过描绘人物的姿态动作以及与其他人物、背景的相互关系,巧妙地衬托、传达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情感,这也是鉴赏绘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另外,《洛神赋图》在美学层面上也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一改汉代已降绘画的古拙、雄壮的阳刚之美,转为婉约、轻巧的阴柔之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审美心理和审美态度的转变。

通过对顾恺之作品的解读和画学理论的研究,笔者深感中国画不仅是传统美学理念的沉淀表达,更是中华民族奋发不息、乐观向上民族精神的体现,后世画家应当含英咀华,找寻艺术创作的新方向。

作者简介

于翠姣,1995年1月生,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创作与理论。

猜你喜欢
顾恺之赏析
书画作品赏析
给人一个台阶
《洛神赋图》之三
顾恺之募捐
顾恺之的“痴绝”
顾恺之:没钱捐款怎么办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
顾恺之的“假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