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古陶瓷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2021-11-11 20:55张苗苗
收藏与投资 2021年10期
关键词:研究价值分布特征

张苗苗

摘要:张垣地区自古就是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和中原农耕民族文化碰撞、冲突又相互渗透、交融的文化多元地带,这里不仅是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三叉口”,还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双向通路”,为今天留下了丰富绚烂的文化遗产。本文探析张垣古陶瓷的特征、年代及出土地域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张垣;古陶瓷;考古学文化;出土年代;分布特征;研究价值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早在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人类就发明了陶器。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等生产活动的同时,形成了最原始的创造活动。随着火被使用,在先民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被火焙烧的土地或粘土因落入火堆而定型,变得坚硬,成就了泥与火的结晶—陶瓷,揭开了人类史的新篇章。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瓷的源流和演变具有独特的意义,对世界文明影响深远,中国陶瓷堪称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在中国历史上,陶瓷在各朝各代都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技术特点。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是“陶瓷的故乡”。

一、张垣古陶瓷的考古学文化

陶瓷的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考古学的意义上看,陶瓷自产生以来,便一直反映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在众多古代遗存中,陶瓷最为常见,因此陶瓷成为考古学中衡量某一时代文化价值的重要因素。

考古学文化是考古学研究中的专门术语,用以表示考古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遗存中)所观察到的共同体。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以及相同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考古学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学科,不仅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还要研究各地区、各民族共同体发展的特殊性。因而必须确立考古学文化这一概念,以便针对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分别研究,探寻物质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

张垣即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大马群山分水岭为界,分为北部坝上、南部坝下两个自然区域。特殊的地形地貌,使该地域自古就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等多种文明相互碰撞、冲突又相互渗透、交融的文化多元地带。根据考古发掘,其主流文化分属仰韶、红山和龙山3种文化类型[1]。这里不仅是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三叉口”,还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双向通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张家口历史文化的绚丽多彩和博大精深。

坝上的尚义、张北县分布着具有北方内蒙古草原细石器和仰韶文化共存的遗址;在坝下区壶流河、桑干河、永定河流域的蔚县三关、四十里坡、琵琶嘴、阳原姜家梁、涿鹿煤沟梁、怀来三营遗址等,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5 000年的仰韶、红山和小河沿文化的精美陶器。这些遗存勾画出一幅远古先民的生活图景,同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和陶器制作水平[2]。

龙山时代,张垣的陶器制作相当发达,蔚县庄窠、三关,宣化黄土场、怀来官庄遗址都出土了大量精致的陶鬲、陶甗、陶斝、陶罐、陶盆、陶豆和陶人形双耳壶等,器物的文化内涵丰富且独具特色,制作水平也达到了一定高度,有很高的文物价值[3]。

二、张垣古陶瓷的年代、分布与特征

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在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探索的历程。从远古文明的萌生到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我们的祖先以亚洲东部的这块神奇土地为舞台,缔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张垣地区出土的古陶瓷历史悠久,各朝代均有分布,器型各异,现整理张垣180件古陶瓷的年代、器型、特征等,如表1所示。

三、张垣古陶瓷的历史价值

(一)歷史研究价值

陶器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形成定居生活而出现的,阳原泥河湾于家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若干陶片,包括夹砂红褐陶、夹砂黄褐陶,陶质较为疏松粗糙,以素面为主,有压印纹和划纹,可辨器型为平底器,经热释光测定,距今约1.16万年左右,远早于保定徐水南庄头、北京转年等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将我国北方的陶器起源历史向前推进了上千年左右,也是迄今为止北方地区发现的最早的陶片。它为研究我国陶器起源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对探索东亚地区制陶业的起源以及定居现象和农业的出现,也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张垣古陶瓷的文化时代跨越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为研究该地区两大石器时代的过渡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学术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入选“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二)为研究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佐证

张垣古陶瓷充分反映了各朝代的文化面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陶瓷工艺的水平。它不是文字,而是历史遗留的实物,是古人生活的化石,从中可以窥知不同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生产情况。

1996年,蔚县佘家堡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东汉文物,其中的彩绘侍女烤肉图陶灶(图一)非常珍贵,人物造型生动,生活气息浓厚,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精品。陶灶呈长方形,长39厘米,宽24厘米,高20厘米。灶面上有3个灶孔,内置3口小釜,灶台前端斜出长方形防火、灰遮檐,下为灶门。灶台左、后两边直起灶墙,左侧灶墙背立面彩绘《侍女烤肉图》,图上绘黑色木杠,杠上铁钩吊着大块鲜肉,下方绘有3个侍女,中间侍女盘坐于席上,在方案上切肉;左侧侍女跪于席上,面对火鼎在烤肉;右侧侍女跪坐于席上,正在往食盒里装烤好的肉串。这一文物生动再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

2002年,宣化地院教育中心楼基墓葬出土了一座东汉时期泥质灰陶的陶楼圈(图二),平面呈长方形,长32厘米,宽22.5厘米,通高34.5厘米。猪圈设于左侧,内有陶猪等。陶圈一角置一平台,其上建有一厕所。厕所为悬山式建筑,正面设长方形门,另一角有上平台的坡道。这说明将厕所建在猪圈上是当时的养猪模式。

此外,宣化下八里墓葬出土的白釉葵口瓜棱腹执壶,与墓内壁画相参照,印证了茶文化在古代的盛行,为中国古代北方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四、结语

张垣出土的古陶瓷最早始于隋代,本文叙述的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器,主要来自河北定窑、磁州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和河南钧窑,这些著名窑口生产的陶瓷特色鲜明、种类繁多、工艺先进,代表了我国古代制瓷工艺的发展水平。在张垣虽未发现著名的古代瓷窑,但当地民间瓷窑尚有两座,这些民间瓷窑的产品满足了当地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绚烂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边塞古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2,9-13.

[2]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家口古陶瓷集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64-65,68,101.

[3]吕思勉.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研究价值分布特征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现状及价值分析
南京市畜禽养殖业氨排放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
广元石窟摩崖题记的资料及其价值
岭南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内蒙古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现状与提升的研究价值
中日文化交流中往来物的研究价值
藏羌地区民族舞蹈的现代价值研究
加拿大入境中国大陆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研究
五垒岛湾海域石油烃分布特征
池塘淤泥氮营养物质分布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