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改造旧小区 聚民心共享新家园
——枣庄市市中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侧记

2021-11-12 15:17
山东人大工作 2021年1期
关键词:市中区枣庄市区政府

老旧小区改造是2020年初枣庄市市中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票决产生的十件惠民实事项目(工程)之一。市中区人大常委会将其作为2020年监督重点,督促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立足实际,统筹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去年,枣庄市市中区对102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共953栋楼、20789户、198.89万平方米。在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有效的监督推动下,市中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秉承“规范化管理、导向性设计、高质量施工、长效化管理”的理念,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多措并举、真抓实干,铺设水泥路面46万平方米、清理排污管道8万米、完成屋顶防水18万平方米、粉刷墙面28万平方米、绿化16万平方米、清理化粪池4.8万立方米,改造工程顺利推进落实。

立足惠民工程民本性,精细调研、科学论证

区人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在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调研时提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要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建立健全改造方案公开、群众参与和诉求表达等相关机制。为确保老旧小区改造更加符合实际、贴近民需,在改造前,区政府提前行动、研判分析,对拟改造的102个老旧小区建筑面积、基础环境、改造条件、违建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排查并分别建立台账。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小区特点,按照“一区一策”的方法精准把脉,制定了102个住宅小区初步改造方案。采取“三征求二审批”(征求居民意见、征求社区意见、征求镇街意见,区级部门联审、向市住建局报审)的方法,聚力打造精细化、精准化设计方案,为老旧小区改造打下坚实基础。

突出改造工作惠民性,多措并举、真抓实干

为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切实惠民,区政府着眼“四个结合”,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一是拆改结合,通过摸排调查、违建认证、下达整改通知,共拆除违章建筑57处,居民配合自拆12处,共拆除违建面积3000余平方米,以拆促改,以改促治。二是地下地上相结合,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期进行排水、供水、供热、强弱电等地下线路管网更新改造,所有线路管网入地,后期规划实施道路、停车位改建,有效避免了二次施工。针对老旧小区群众反映强烈的配套车位少、停车难的问题,在59个老旧小区新增停车位700余个。三是面子里子相结合,先后对59个老旧小区的墙面、景观绿化、监控、屋顶防水等硬件进行了改造,实现小区旧貌换新颜。在12个小区改造中融入党建元素,设置了党员活动室、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栏,将老旧小区打造成为了强化党的建设前沿阵地。四是老旧小区改造与消防安全社区、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新改造游园9处,新增绿地12000平方米、微型消防站22个,整修消防栓67处,打通安全通道6920米,新安装充电桩45处,撤除储藏室飞线26300米,整修弱电线路8650米。

着眼小区治理长效性,分类施策、建管并重

为强化后期管护,有效解决“有人改、无人管”问题,实现老旧小区软硬件同步提升,市中区对改造后条件较好的老旧小区实行市场化物业管理,依法选聘物业企业进驻;条件一般的小区由镇(街道)直属的物业公司先行管理,建设物业用房,配套门禁、监控等基础设施,待条件成熟后再实施市场化管理;对于条件较差的,采用街道主导、社区落实、政府补贴的物业管理模式,实施基础类物业管理。同时,全力推进智慧物业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全力打造平安社区、智慧社区。

“区人大常委会要切实履行好依法监督职能,努力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就是要以让居民群众获得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幸福感为最终目的,努力打造多元共治、多元共建、多元共享的精致社区。”市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侯宗伟说。

猜你喜欢
市中区枣庄市区政府
基于“三公消费”视角的地方行政成本控制研究
少儿书法
倒霉的阿熊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作品展
The grand Chinese ritual
宫“保”鸡丁
区长“不开心”
森林里来了“多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