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滋养

2021-11-12 16:04
长江丛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员

中共玉溪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

基层党员自身的思想素质与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现关系十分密切,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也不断提高,呈现出利益分化、社会分层的现象,一方面会对相关体制转型带来影响,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利益、文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可能会加剧社会矛盾,使得各个层体之间的价值观不断碰撞。作为基层党员,开展思想建设在这一阶段也难免会面临一些问题,必须深入探讨与研究,加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总结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也要不断完善基层党员思想建设方案,达到提高基层党员思想素质的目标。

一、基层党员思想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着手点

(一)马克思主义对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的推动作用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可以促使基层党员思政素养得到提升。基层党员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必须要持续性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将理论中的内容与实践工作结合,既能够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又可以提高基层党员自身的思政素养。立足于基层党员的角度,需要保证自身理论成熟,由此也可以检测是否政治成熟,而且只有理论坚定,才能够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当前世界范围内,政治逐渐体现出多极化的趋势,不只是知识的传递、采集更为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也成为世界环境内的主要发展趋势,使整体形势更加复杂。作为基层党员,需要扎实掌握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可在实践工作中运用其中涉及到的原理,明确正确的立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提炼出正确的观点与方法,精准把握事件本质,面对问题可以准确辨别,从而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复杂且多养护的形势下实现个人发展。

基层党员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与个人工作结合,有利于提高政治觉悟,秉持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断落实与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加全方位地体现广大群众根本利益,这与当前信息化时代发展需求与趋势相符。当基层党员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也可以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解决,有利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积累树立创新思维。基层党员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在广大群众所创造经验中进行总结与概括,精准把控全局,在解决问题中始终掌握主动权,还有利于加强基层党员自身的创造性。通常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创造,均是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只有基层党员不断学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够真正提高自身的理论实践能力、问题分析与预测能力,结合实践经验创新理论,凭借个人积累的经验加强基层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对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的基本要求

首先,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的结合,要做到以人为本。基层党员思想建设过程中,要以基层党员实际情况为基础,明确其在自我认知和反思等方面的能力,以免思想观念在互联网、媒介影响下,形成固定的思维认知。所以,基层党员思想建设要遵循平等与民主原则,在友好协商中讨论,真正满足基层党员心理、工作层面的需求,而且要注重其关怀与鼓励。针对基层党员群体面临的重难点问题,要以尊重对方为前提,分析基层党员思想层面的追求、要求,鼓励其积极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强调主观能动性,加强基层党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营造平等交流的环境,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机制,加强基层党员思想建设效果。

其次,为了体现马克思主义对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的指导作用,应该加强内容与方向的整体性。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的内容与整体目标,需要保证整体性与统一性,确定基层党员思想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立足于实际内容与基本方向精准射击,加强所有元素之间的有效配合,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性与教育功能,促使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的内容选择更加全面。考虑城乡二元结构的属性与发展现状,农村环境知识相对闭塞,而且农民群众知识储备量有限,思维模式传统。基于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使其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的效率与效果也会因此提升。

二、基层党员思想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一)注重基层党员团队的综合素养

基层党员团队的建设,需要着重关注党员思想素质,这是保证党的思想建设最为有效的措施。

第一,组建团队时严格设置选拔与考核标准,如果发现工作质量不高、思想态度不端正、党员自身不认可的现象,可以考虑调换相应岗位的党员干部。对于思想意志坚定、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高超的党员,应该考虑任用,为基层党员队伍注入活力。

第二,定期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使现有基层党员团队的成员思维、应变能力得到提升,专业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与当前环境下党务工作需求相符。另外,基层党员团队参与实践工作的积极性,也要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提升,锻炼思维,加强工作的实效性,对党的思想建设加以重视。尤其是上级党组织,分别立足于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关爱基层党员,将思想层面的问题及时解决,并且从政治上给予肯定。

第三,基层党员思想队伍建设,要始终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掌握核心要义保持头脑清醒,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员的政治素养、理论实践应用水平。

(二)拓宽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的互联网渠道

给予当前社会环境与发展趋势,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已经使基层党员思想建设非常重要的途径。因为交互性、时效性的特点,可以在网络中获取思想建设所需信息、数据,基层党员都能够掌握技术操作要领,所以基层党员思想建设借助互联网渠道,也有利于拓宽覆盖范围,也可以使党的群众基础得到拓宽。

网络本身还具有虚拟性的特点,从事党建工作、积极联系党员,彼此之间也要处于平等位置,保证积极交流与沟通,发表自己的意见,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价值,将思想层面存在的障碍及时消除,也可以加强思想建设的实效性。基层党校建设也是互联网时代下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的有力途径,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与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渗透,基层党委首先要明确基层党校重要习惯,重视且实时关注基层党校建设情况,根据现有经验创新办学模式。另外,在建设进程中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基层党员思想教育的内容方面,必须加强针对性,教育方式采用传统、先进手段的融合,使不同教学方式优势与作用达到统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还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深刻的认知。

对于基层党员群体,利用互联网实现在线指导与理论学习。尤其是在基层党员思想建设过程中,所有党员都要参与其中。明确基层党员在思想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优化最终思想建设的效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结合,利用在线教育平台与网站,加强宣传力度、扩展宣传影响力,营造基层党员积极参与的氛围,既能够认识到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又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在实践工作与学习中,积极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今后思想建设工作的实施打下基础。

(三)加强基层党员思想建设评价与反馈

基层党员思想建设要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深入融合,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评估反馈机制,积极评价思想建设成效。第一,科学设定指标。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的评价反馈的实施,应该科学设置评估指标,搭建评估体系,提高最终评估结果的可参考性。第二,明确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作为思想建设评价主体,也承担着思想建设具体工作的实施,最终评价效果还受人员与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因素影响。为了保证基层党员思想建设评价科学性、客观性,要明确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例如上级党委评价、社会评价、党员自我评估。最终选择的评价主体,需要科学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凭借洞察力在问题分析中总结规律。第三,针对性地选择评价方法。结合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现状,建议利用定量与定性结合这种评价方法,可以立足于多个方位,评价基层党员思想建设实际成效,保证评价指标的科学合理、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的实效性。

三、基层党员思想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实践效果

党的建设工作覆盖范围十分广泛,既涵盖了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又囊括组织、制度与作风建设,而且相互之间联系也非常密切,在党建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思想建设是党建事业开展的重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基层党员思想建设中渗透,凭借其中世界观、方法论,带领基层党员客观认识世界。除此之外,基层党员也是党建工作开展的基础,在思想建设中深入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基层党员自身思想建设实力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党员思想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联十分紧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员思想素质,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价值,为今后思想建设工作与党的建设明确方向,加强实践工作的针对性与方向性,也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员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党员标准是什么?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