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声音价值致敬百年征程
——2021年广播媒体“建党百年”报道扫描

2021-11-12 17:39赖黎捷李浩然
声屏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建党百年广播剧总台

□赖黎捷 李浩然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党的百年征程,宣传党的伟大成就,传承党的伟大精神,2021年全国各级广播媒体积极承担责任和使命,挖掘声音价值,集聚声音力量,在主流媒体唱响主旋律的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广播媒体用声音庆祝“建党百年”,发挥声音的陪伴性、贴近性和情感性等传播优势,占领主流舆论阵地,使新时代弘扬“建党百年”的声音更加宽广、更加迅速、更加深入,彰显了广播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报道主体:中央地方一体联动、同向发力

全国各级广播媒体机构结合自身定位与优势,打造庆祝“建党百年”广播节目,中央级广播媒体发挥资源优势,地方广播媒体结合地方特色,一体联动、同向发力,营造了共庆百年华诞的声音传播浓厚氛围。

一、中央媒体发挥资源优势,引领宣传热潮。在庆祝“建党百年”宣传报道中,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代表的中央级媒体居于主流媒体宣传阵地的主导地位,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建党百年”主题打造了多档广播专题节目,均取得了较好反响,掀起了红色宣传报道热潮,对地方广播媒体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挖掘历史文物中的声音价值,与地方场馆联合制作声音节目,让珍贵文物、经典史册“说话”,用媒介记忆讲述人物故事,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系列“建党百年”专题节目的一大特色。2021年3月22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在中国之声开播,并同步在“央视新闻”“云听”APP等新媒体平台上线。该节目汇集了100位社会各行业知名声音工作者,并且附以珍贵的历史原声,通过声音还原党的百年记忆,在挖掘革命文物背后故事的同时回顾了党的百年风华。2021年4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之声、阅读之声联合推出百集融媒体特别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节目聚焦不同时代党员红色家书的背后故事,通过音频形式追寻党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2021年6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联合制作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也在“云听”APP上线。

二、地方媒体深耕本土特色,再现百年辉煌。为契合庆祝建党百年的主题,各级地方广播媒体结合自身地域特色,以“声”为媒打造了一系列优秀广播作品。地方广播媒体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的“建党百年”广播节目,以其内容上的重要性和地域上的贴近性吸引了本土广播用户,满足了其收听需求。

一是追寻红色记忆,深挖本土资源。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广播节目《徐徐道来话背景》,立足北京红色文化资源,深挖首都红色历史内涵,激发了用户的红色文化收听热情。武汉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联合武汉图书馆、武汉革命博物馆等单位,推出音频节目《红色印记》第三季,借助武汉的红色遗址,用声音讲述武汉英雄之城的百年党史故事。深圳市委组织部策划的百集音频节目《建党百年深圳足迹》也在深圳新闻广播、深圳音乐广播等平台开播,该节目从事件亲历者、专家的角度,真实再现了10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深圳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红色印记。

二是讲述人物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新思想理论节目《学习时间》推出特别策划《百年风华涌动黔地——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百集微宣讲》,对贵州大地百年来涌现出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进行了集中讲述。南京广电集团推出百集广播节目《烈火芳华——雨花英烈》,立足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彰显了雨花英烈精神的时代价值。

三、中央、地方“百台联动”,掀起宣传高潮。为加大建党百年的宣传力度,全国各地广播电台进行通力合作,中央级广播媒体发挥资源优势,地方广播媒体发挥本土优势,中央、地方以“百台联动”的形式携手打造了一系列有深度、有思想、有灵魂的广播节目,回顾了党的百年风雨历程,深刻诠释了红色精神,掀起了宣传报道新高潮。

央地合作,策划系列专题。2021年伊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与全国百家广播电台联合策划推出了广播专题节目《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该节目汇聚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365个关键性历史瞬间,以每集2-3分钟精心制作的短音频形式进行呈现,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播出,每天一集,贯穿2021全年,全方位展现了党的光辉历程。

百台联动,讲解与自述,立体呈现党的风貌。湖南广电5G智慧电台联动全国百家广播电台,共同推出全国百县百台建党百年融媒报道活动《红色讲解员》,以全国各地的100个正工作在党史博物馆与纪念馆中的“讲解员”为切入口,通过制作百期优质音频节目来讲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百年的历史沿革中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基层广播媒体的政治意识与政治担当。此外,2021年6月1日起,由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发起携手全国100家电台采制的广播融媒体报道《我和我的党支部》上线,该节目着眼全国100个特色基层党支部,从100名青年党员的视角出发,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揭示了国之崛起强大的内在动因。

报道内容:角度、形态、形式全方位策划,提升宣传效果

全国各级广播媒体围绕“建党百年”进行宣传报道时,在内容选择上呈现选题角度全面、音频传播形态多元和内容呈现形式多样等特征,全方位提升宣传力度、效度与深度。

一、多角度再现伟大历程,加大宣传力度。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在各大领域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广播媒体在围绕“建党百年”这一宏大历史主题进行宣传时,从多种选题角度出发来制作广播节目,带领听众“声”临其境感受百年党史,回顾党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使主旋律题材广播内容更加深入人心。

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时空》栏目推出的广播系列报道《在党旗指引下》,从我国军事建设发展的角度出发,生动回顾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一路披荆斩棘、发展壮大、阔步迈向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网易云音乐和中国唱片集团联合出品的献礼建党百年系列音频节目《强国颂歌》,以经典音乐为主题,围绕音乐文化的变迁、经典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创新等来讲述红色故事,奏响了百年中国的时代颂歌;全国戏曲广播联盟台联合制作的短音频节目《火红的赞歌——庆祝建党百年中国戏曲红色经典百集短音频》,精选中国戏曲曲艺中100部经典现代题材作品,内容涵盖了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34个戏曲剧种和10个曲艺品种,通过展播歌颂党、歌颂祖国的曲艺精品,回顾中国戏曲曲艺创作、演出史,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此外,每个题材的节目内容从微观视角进行切入,对大主题进行小呈现,全方位展现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广播系列报道《在党旗指引下》选取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建军、治军方面“英雄人物”“重要事件与节点”以及“历史性成就”三方面进行切入,全景式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建军、治军方面取得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展望了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

二、多形态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宣传效度。为提升“建党百年”宣传效果,各级广播媒体根据用户收听需求,制作形态多元的音频节目,系统性与情境性统一的广播专题节目阐释主题,艺术性与故事性兼备的广播剧用声音描绘时代画卷,主题鲜明、体量短小的短音频满足用户碎片化的收听需求,多元性的音频节目传播形态提升了“建党百年”宣传报道效度。

广播专题节目具有连续性、系列性,能对主题进行深度挖掘。为庆祝“建党百年”,广播媒体打造了大量优质广播专题节目,系统回顾了党的百年征程。2021年5月23日,吉林广播电视台推出广播专题节目《那些年我们学过的党员》。该节目立足吉林,深度挖掘感人故事,通过广播回顾精英党员的人生奋斗史,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由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发起,联合北京、上海、重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音乐电台制作的25集系列音乐广播节目《唱支山歌给党听》,在全国各音乐电台全线推出,该节目借助各地音乐广播编辑、记者、主持人的视角,沿着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来探访经典音乐作品背后鲜为人知的党史故事。

广播剧作为一种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戏剧艺术,主要通过语言、音乐和音响来塑造形象、讲述故事。2021年,以庆祝“建党百年”为主题涌现了大批优秀广播剧。2021年7月初,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广播剧展播活动的通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广播剧展播活动定于7月至12月在全国展开。此次展播从全国范围汇集了26部广播剧,其中既有以缅怀革命先烈,致敬英雄人物为主题的《血染黔山换春来》《烈火芳华——雨花英烈传》《扫雷英雄杜国富》《龙华·血红花白》等,又有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题材的《一路逆行》《英雄的守护》,还收录了《北大红楼》《到延安去》《点亮星星之火》等一批纪录百年党史经典瞬间、追忆革命往事的剧目以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大凉山》等深刻诠释脱贫攻坚伟大精神的优秀作品。这些广播剧用声音共同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艺术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的苦难与辉煌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之路。

短音频节目体量短小,能够满足移动音频时代受众碎片化、自主化的收听需求。各地广播电台为了使庆祝“建党百年”这一宏大历史主题深入人心,打造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的短音频节目。广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系列短音频节目《百年百事》《百年光辉南粤印记》,全方位回顾了建党百年的辉煌荣光,解读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广东元素”和“红色基因”;辽宁大连综合广播策划采制了百集系列短音频《建党百年百名党员初心告白:“我是党员,我在这里”》,通过大连市各行业、各年龄段优秀党员的深情自述,生动形象地反映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各方面取得成就;湖北经济广播《荟文说戏》节目播出的《百年光辉百部经典——湖北红色戏曲汇》短音频系列节目,通过红色戏曲作品的展播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变迁,让广大听众在享受戏曲艺术的同时,重温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三、多形式丰富内容呈现,拓展宣传深度。声音具有较强的情感性与陪伴性,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抒发感情,具备一定的表意功能,但仅靠声音传递信息已然不能使用户的收听体验达到最佳化,声画合一则可以构成完整统一的艺术化的听觉世界。广播媒体为了拓展“建党百年”的宣传深度,与电视媒体、学校组织及其他艺术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打造了内容呈现形式多样的广播节目。

一是以党史课形式传达革命精神。大连综合广播与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联合制作了30集广播党史课《光耀山海间——大连党史话你知》,这一系列广播节目对大连早期的党史进行了系统化、系列化的梳理,借助广播党史课的形式来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大连综合广播调动各种声音元素将广播版党史课精心制作成系列“音画”节目,综合运用歌曲、音响、影视剧等多种素材来丰富声音表达,通过声音生动再现了建党百年来大连城市红色先驱者百折不回、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与革命精神,提升了作品的历史感,极大增强了可听性。

二是以全程音视频直播形成感召磁场。这也是广播媒体开拓宣传深度的创新方式之一。如宁波广播电视集团打造的党建广播专题栏目《初心悦听》在开播仪式上就通过FM92.0宁波新闻综合广播、宁聚APP对开播仪式进行了全程的音视频直播,吸引了近10万听众和网民的收听与收看。运用直播形式传递信仰力量,形成强大精神感召磁场,切实提升了节目的感染力与凝聚力,让用户更为真切地体会了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除此之外,广东广播电视台与深圳全媒体党支部合作策划融媒体产品《百年第一》,综合利用沙画、视频、影像资料等多种呈现形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征程中众多开天辟地的大事。

传播渠道:技术赋能精品制作,营造宣传声势

在移动互联时代,广播运用融媒体手段生动鲜活讲好党的故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广播讲述一个个有温度富情感的故事,线上线下的同频共振营造了强有力的党建宣传声势。

一、打造融媒体传播矩阵,扩大宣传报道渠道。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全国各级广播电台顺应媒体融合发展潮流,不断丰富建党百年传播矩阵,积极探索广大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使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整合各平台优势资源,利用总台新媒体传播矩阵,与各界新媒体平台合作,并积极开展线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如广播专题节目《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不仅在全国广播电台多时段播出,而且还在“央视新闻”“云听”APP同步更新,通过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开设专区,利用各地广播电台的“两微一端”进行宣传推广,方便用户收听与讨论,强化融合传播。此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将《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带到了安徽省中小学校园,通过校园广播、党史公开课等形式,成功打造了“三分钟党史微课堂”,不仅提升了节目自身的影响力,还为学生的党史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传承。

广播融媒体报道《我和我的党支部》通过全国217家广播频率及湖南村村响平台41.21万只大喇叭进行播出,新华网作为该系列报道的联合出品方,开设专栏刊发全部稿件,并将稿件纳入供稿系统供全国媒体调用,蜻蜓FM、芒果动听App等新媒体平台为其开设专栏进行推广,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和我的党支部》同名书籍也在今年7月同步上市。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交通广播、城市广播、体育广播和京津冀之声五大频率、听听FM客户端及各频率新媒体矩阵,推出融媒体系列报道《见证初心·百集京华党史故事》,将北京广播电视台广播端建党百年主题宣传报道引向高潮。此次系列报道在广播端呈现为每集5分钟的广播特写,从2021年4月12日持续到8月27日,每周一至周五早晚高峰时段播出,在互联网端呈现为图文音视频的融合作品。每集不仅通过广播端进行播放,并在听听FM与各频率官方微信号同步进行更新,听听FM也将该节目制作成专题,方便用户能够随时进行下载与收听。

二、创新全球化表达方式,提升对外传播实效。为庆祝“建党百年”,广播媒体不断加大国内宣传力度的同时,也注重国际传播的实效。广播媒体从技术、内容和场景等方面创新优化融媒体国际传播,向世界各国宣传报道了党的伟大征程,传递了中国声音,讲好了中国故事,展现了大国形象。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继承发扬广播传统,总台旗下中国之声、大湾区之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等频率对其进行现场直播,展现出大会热情高涨的氛围,通过广播直播将中国声音传播到世界各地。此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还推出了“建党100周年”系列双语报道《百年大党里的年轻人》,通过广播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广西广播电视台外宣广播频道北部湾之声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铭记党史国史不忘初心使命》,通过在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Facebook账号上推发布了《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醉美漓江》等相关视频,向海外网民展示广西美丽的自然风景以及脱贫攻坚的卓越成果,推动了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

2021年6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了包括《安妮的花海》《大营救》在内的4部建党百年主题广播剧的上线发布仪式,150余家国内外媒体报道、转载了此次上线仪式,受到了港澳及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例如广播剧《大营救》在总台大湾区之声、香港之声、台海之声等广播频率播出后,“云听”APP、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也进行了同步更新,收到了广大听众的良好反响。在被中央媒体及网站关注的同时,《文汇报》《澳门日报》等港澳地区报刊及媒体网站,以及美国商业新闻网、欧洲华语广播电台、《葡新报》《非洲时报》、日本华商网、西非在线等多家海外媒体均对其进行了报道。

三、探索融媒体播放策略,技术赋能营造视听盛宴。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区域特色鲜明的传播平台,大湾区之声依托总台“5G+4K/8K+AI”战略布局,倾力打造全媒体新型广播,为粤港澳地区受众提供音视频等多元化新媒体服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打造的《到延安去》和《大凉山》两部广播剧,融入了全媒体思维,创新音频节目的呈现形式,在云听APP、央视频、哔哩哔哩等多个新媒体平台播放的同时,将音频节目制作的过程通过直播的形式实现了广播节目可视化,打造了“看得见的”广播剧,实现了广播节目全员化、全程化、全息化和全效化,累积观看人次超过5700万。

广播剧《安妮的花海》积极探索媒体深度融合,通过微视频、视频博客等多种形式讲述安妮的故事,让受众更易于接受、理解和喜爱。有别于以往纯广播端的投放,广播剧《安妮的花海》的原创团队通过微视频,将与漫画相对应的广播剧音频片段嵌入到条漫中的方式,让广播剧立体化、可视化,并且支持粤语和普通话双语选择,给受众带来了更丰富的体验。这是广播剧这一传统艺术形态被赋予新媒体和动漫功能的一次创新。

为庆祝“建党百年”,全国各大广播媒体通力合作,发挥声音优势,贴合用户需求,精心策划宣传内容,打造了角度全面、形态多元、形式多样的广播节目,技术赋能打通融媒体宣传渠道,国内国外宣传齐发力,回顾党的百年征程,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了大国形象。但广播媒体“建党百年”的宣传报道大多站在宏观角度对党的百年历史进行回顾,对百年成就进行宣传,存在亮点不突出、重点不聚合、题材选取单一等问题。广播媒体应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寻找宣传报道亮点,力求宣传报道有声势有特色。此外,广播媒体还应对标用户收听需求,针对不同特征的用户群体打造类型不一的广播节目,实现广播节目精准传播。

猜你喜欢
建党百年广播剧总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召开青年英才座谈会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建党百年”主题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线上免费开放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开播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