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欧洲音乐教育家在中国的教育经历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021-11-12 19:55
戏剧之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斯基勋伯格教育家

张 洋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河南 周口 466000)

音乐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文文化,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提升体现。20 世纪是一个时代的伟大转折点,整个中国近代的社会价值观、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从多年的音乐教育发展来看,欧洲音乐文化和中国音乐文化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一直存在。许多家喻户晓的欧洲音乐家曾经在20 世纪走向中国,开展音乐教育,我们应该取精华弃糟粕。特别是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欧洲音乐教育的思想、价值和方法体系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发展,同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一、音乐教育

(一)音乐教育的概念

音乐教育是指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的一切教育,换句话来说,音乐教育内容上主要指的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比如学校开展音乐课程,有目的进行着学校音乐教育。

(二)音乐教育的意义

1.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良好的品质。

2.音乐教育有利于提升人们性情的养成,它可以净化人的心境,提升人格,培养人积极的态度,养成纯洁儒雅的风格。

3.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育,是最容易引发人类情感的,是人类中至关重要的人文文化,是人的自身价值的提升和追求。

二、欧洲音乐教育

(一)发展历史

1.1450年至1600 年——文艺复兴

1450 年左右,欧洲音乐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开始。那时候的欧洲音乐家用一些类似诗琴的乐器,记谱也已经开始用点线组合的样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五线谱,一直延续到十六世纪中后期,大量使用四线、五线谱,同时宗教音乐也不断发展。

2.1600年至1750 年——巴洛克时代

巴洛克时代是欧洲音乐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大时代。这个过程持续了150 年,有一些类似歌剧、协奏曲的众多题材慢慢地被挖掘出来。

3.1750年至1827 年——古典时期

1750 年以后,在巴赫去世之后的欧洲复调再没人使用,同时音乐风格开始偏向简洁大方的主调,在这个时代出现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音乐家: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神童莫扎特、乐圣贝多芬。

4.1827年至19 世纪末——浪漫主义时期

1827 年以后,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离世,古典主义时期就此结束。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将自己内心的感情融入歌词里,其中多以辉煌的炫技手法给人以强烈的审美冲击。

5.19世纪末至20 世纪初——印象主义潮流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音乐方面的印象主义思想与绘画方面的印象主义派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强调色彩的搭配,一股印象主义潮水就此涌动。德彪西和拉威尔就是印象派的重要人物。

6.20世纪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0 世纪西方音乐发展方向多元化。

(二)欧洲音乐教育的影响

1.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欧洲音乐文化;

2.现代音乐融入了欧洲音乐教育的文化,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3.对学生来说,对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有很大作用,能够极大程度上陶冶情操。

总的看来,音乐是一个时期人民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于当时条件下的发展来讲,呈现了一种从权贵转向普通人民的趋势。鸦片战争后,以魏源提出的思想主张,一种“向西方学习”的思维方式传遍了中国。欧洲音乐开始打开了向中国传送的大门,耳濡目染地影响了中国人的音乐细胞。自此以后,有许许多多的欧洲音乐教育家开始来中国进行教学,将中西方文化结合,潜移默化地发展音乐文化。

三、欧洲音乐教育家来中国的教育经历

音乐教育不仅仅在于培养出优秀的音乐人才,更重要的是,对普及音乐知识和文化也同样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德智体美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音乐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 世纪的欧洲音乐教育家纷纷来到中国汲取音乐文化,灌输音乐思想,其中影响较大的有20 世纪初的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等。

(一)阿诺尔德·勋伯格

1.阿诺尔德·勋伯格:勋伯格于1874 年9 月13 日在维也纳出生,1951 年7 月13 日在美国洛杉矶离世,是著名的作曲家、著名音乐教育家,同时也是西方现代主义音乐教育的重要人物。他从小就苦学小提琴和大提琴,从12 岁开始,就通过自学创作歌曲。

2.人物影响:勋伯格是20 世纪最有影响的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出现使得20 世纪音乐教育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发了音乐风格的巨大革命。在音乐上,他善于借助运用变音体系的乐汇及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手法,通过自己的不断钻研,创作了一些享有盛名的作品。最为著名的是,他创作的十二音作曲法成为历史上的神话,彻底摆脱了调性体系,十二个音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他这一生,为音乐开拓了不一样的道路,掀起了一场音乐革命。他对音乐的认知,传入了中国,引发了中华儿女对音乐的热情,极大地推动了中西音乐的融合。

(二)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

1.斯特拉文斯基:他于1882 年6 月17 日出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拉宁堡,是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同时也是西方现代派音乐教育的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1901 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法律,到1909 年后,他前后写了许多著名的音乐,以芭蕾舞舞曲著名,享誉世界。

2.人物影响:斯特拉文斯基后来推崇新古典主义的复调和对位法,在调性方面采用多调性。在他的诸多作品中,《春之祭》广为流传,该作品被后人认为是新音乐的典范,是20 世纪音乐作品中的里程碑。他一生创作了数量非常多的内容丰富的作品,深深影响着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对音乐的认知,成为现代乐派的领袖。

四、对中国的影响

(一)对20 世纪初期中国的影响

20 世纪初期,中国音乐的发展受到欧洲音乐文化的影响,从而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主义人士,其中包括很多的音乐教育家,他们的爱国情怀通过音乐得以体现。家喻户晓一直流传至今的就有1935 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影响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生活稳定幸福,各方面都步入正轨,在这国泰民安的背景下再次激发了许多音乐家们的创作热情。其中,著名的代表作有《东方红》《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国音乐家深受欧洲音乐教育家的影响,创造出一首又一首成功的中西合璧交响乐之作。

(四)对改革开放后的影响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彰显出了新中国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随着欧洲音乐文化引入中国的新思潮,中国音乐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片蓬勃生机的景象。

欧洲音乐对中国的影响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中华儿女对欧洲音乐教育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中国音乐文化虽然经历了崎岖坎坷发展历程,但是在中国各大音乐家们的不断努力和不断探索中,找到了一条属于中国式的音乐道路。这中间,中华儿女对西方音乐的态度转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步一步地促进了中国近代音乐的成熟,中西方结合的新音乐在我们今后的音乐学习中同样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五、结语

整体来看,欧洲音乐教育在不断更新迭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音乐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音乐教育引入中国,唤起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音乐工作者对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视。多年来,欧洲音乐教育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音乐教育家,极大地促进了音乐知识的传播。无论是勋伯格,还是斯特拉文斯基这些具有深远意义的音乐大作家,对近现代的音乐教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和欧洲的音乐发展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提高一个又一个的层次,长远来看音乐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使得宝贵的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文斯基勋伯格教育家
教育家与儿童
种族身份、道德主体与救赎的哲学意义
——评《勋伯格与救赎》①
勋伯格多变创作风格之探析
斯特拉文斯基早期芭蕾舞剧中音乐主题的结构方式及特征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勋伯格:伟大的音乐革新者
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音色组合分析
教育家
从d小调弦乐四重奏谈勋伯格的早期创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