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意象艺术的若干思考

2021-11-12 22:08李雪雪
名家名作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大雁唐诗诗句

李雪雪

唐诗在我国文学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是非常新奇的存在,唐诗的出现使中国诗歌盛况空前。唐诗的题材非常丰富,作品数量也非常多,出现了多位家喻户晓的大诗人,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发展了诗歌艺术。

一、唐诗

唐诗的创作种类非常多,题材也很丰富,为以后的诗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然景观、人民生活、政治问题,甚至是朋友交往以及生活态度、个人情感都成了唐代诗人的写作内容。盛唐时期浪漫主义盛行,李白的诗句大气磅礴,把夸张手法运用到极致,浪漫主义贯穿全诗,比如:“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到了晚唐时期,现实主义成了主要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杜甫。杜甫的诗句表达了对国家的担忧以及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一首《登高》将杜甫疾病缠身却心系国家的情感充分体现了出来。浪漫主义流派和现实主义流派对后世影响深远,一些经典诗歌巧妙地将两种风格结合,保留至今。

二、意象艺术概述

(一)含义

意象就是一种艺术形象,是客观物象通过作者的情感而表达出来的。意象就是以“象”写“意”,在唐诗中就是将诗人的情感借物象表达出来,借物抒情。

(二)特点

从客观角度来讲,意象艺术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虚拟性。意象一般都是非现实性的、虚幻的,一些生活中不存在的物质可以通过意象构造,把诗人的情感表达出来。第二,感性。意象是通过我们感觉出来的,可以对其进行把握、感知。第三,想象性。意象是需要通过诗人的想象来构造的。第四,情感性。表达情感是诗人运用意象艺术的最终目的。

三、唐诗中的意象

在唐诗中,一些诗人非常喜欢用意象借物抒情,来烘托某种感情、营造某种气氛。月亮、雨、梧桐、草、大雁在唐诗中都是经常出现的意象,下面以这几种意象为例,对唐诗中的意象进行简单介绍。

(一)月亮

月亮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往往受到一些诗人的偏爱,月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的形象往往会勾起诗人的愁思,在幽静的夜晚,一轮明月高高挂在空中,好不神秘。月亮在唐诗中非常常见,诗人的所思所想都会寄托在月亮身上。比如李白的《把酒问月》中的两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诗人把酒问月,借月亮表达了对宇宙的疑惑。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人借月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雨

唐朝诗人对雨也有一种独特的情怀。在诗人的笔下,雨就像流动的精灵,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诗人笔下,我仿佛已经听到了淅淅沥沥的雨声,感受到了春雨的滋润、夏雨的猛烈、秋雨的温柔、冬雨的冷冽。诗人将雨细化,将人生思考和哲理寄托在雨的身上,仿佛要将那些愁绪和雨滴一起埋入地下,奇妙而又美好。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其意境丰富、诗句优美。

(三)梧桐

梧桐是一种乔木,形象高大挺拔,在唐诗中也十分常见,经常和孤独、寂寞、失意等情绪一起出现。比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把诗人的落寞与失意体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身临其境。

(四)草

一提到包含草这一意象的唐诗,想必大家都会想起:“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上半部分,诗人写出了野草的坚强,也表达出了诗人心中浓浓的离别愁思和希望。还有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灭亡,城里中草木疯长,作者看到这个场景,心中该是多么凄凉无奈!古往今来,草这种意象大多表达诗人离别的情绪,在唐诗中,一提到草,就像是拨动心弦的钥匙,一触碰哀伤就涌上心头。

(五)大雁

大雁在冬天会从北方向南方迁移,总会排着各种队形,“人”字或者“一”字形。一般唐诗中的大雁都代表了愁苦、孤独、凄凉的情思。“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一只南迁的大雁脱离了队伍,不肯喝水进食,只是低声哀叫,不断飞行,思念且不断找寻它的同伴。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中不免悲伤,将大雁的孤独困境融入自身,这是多么凄凉的处境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大雁这一意象的运用,使全诗的境界得到了升华,感情也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四、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意象就像一个载体,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意象在唐诗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情抒怀

1.离别情怀。古代文人墨客在离别时常常会作诗表达愁思,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离别时对友人的情感深度刻画了出来。

2.思乡情怀。在唐诗中用来表达思乡的意象有很多,比如明月、酒、大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人希望大雁能把家书送到洛阳,送到亲人手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3.爱情。从古至今,爱情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在唐朝描写爱情的诗句有很多,例如最经典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借红豆抒发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二)意同象异,各见其趣

意象手法能借助其独特性,对同一事物寄托不同的感情。用爱情诗举例,爱情就是“我爱你”“我喜欢你”,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爱情诗呢?就是因为诗人所选用的意象不同,所创作出的爱情诗也不同,文学意境也不一样。

(三)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意象创造意境,很多意象综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借景抒情或者寓情于景的写作方式,气氛、意境自然而然地就被营造了出来,这也会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去感受诗人的情思。

(四)情景交融

在唐诗中诗人往往会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意象中,将自己的情感含蓄地表达出来。这就产生了艺术韵味,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能体会到文字的奥妙,还能受到诗句的熏陶。这个时候的意象不仅仅只是一个景物,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感情,诗句中虽然没有“情”字,却字字含情。

(五)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往往是先对景致进行描写,然后通过景致去抒发诗人的感情,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就是以令人欢快的景致抒发欢快的心情,或者以哀伤的景致抒发哀伤的心情。反衬就是以欢快的景致抒发哀伤的心情,或者以哀伤的景致抒发积极的理想态度。诗人巧妙地利用意象,为抒情做铺垫,使情感抒发得非常自然。

(六)主题朦胧,思绪延绵不绝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有一些难以抒发的情感和一些难以说出口的话,唐诗中有很多都是“言不尽意,立象尽之”,难言之隐会通过意象在诗歌中表达出来。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诗是骆宾王被冤枉下狱后所作,通过歌颂蝉的高洁,表达了自己被冤枉后的悲愤。这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对自己的冤枉进行了隐晦的表达,值得品味。

(七)避免祸事

在古代忌讳是非常多的,人们可能会因为一句话就引来牢狱之灾,皇帝名讳等字眼都不能出现在诗中,所以诗人就要通过意象艺术对某些事物进行替换。还有的人对一些事件愤愤不平,但是直说又会惹来牢狱之灾,就会在诗中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八)成为诗眼,贯穿全诗

意象就像一条丝线,将美妙的辞藻一点点串起来,形成了一首首经典的诗歌,就像诗歌的点睛之笔,又贯穿全文,将诗人的悲喜贯穿其中,浑然天成。

五、结语

综上所述,唐诗中的意象对于诗人的情感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穿梭在唐诗的海洋里,可以感受诗人巧妙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以及不畏强权的品质。在唐诗的阅读中,我们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使自己的审美达到新的高度。古诗鉴赏也离不开意象,意象作为诗人抒发感情的媒介,是唐诗这种文化瑰宝里的夜明珠,每一颗都有自己独特的光彩,让人移不开目光,感受意象为唐诗所带来的光芒!

猜你喜欢
大雁唐诗诗句
六一来了
我请大雁落山村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唐诗赏读
大雁飞
唐诗赏读
大雁
唐诗赏读
唐诗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