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舞蹈创作引发的思考

2021-11-12 19:55李冬梅
戏剧之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手法节奏舞蹈

李冬梅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一、采用形式变化整体构思

现当代舞蹈的创作题材很多,但所选题材的可发展空间又很小,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好的立意和好的寓意,可挖掘的创新点很少,新鲜感不足。许多编导在作品中都运用了形式感,形式感作为实质性可发展的点,可以利用三维空间挖掘创新点,模拟形象,从而塑造形象。《珊瑚舞》和《蛇舞》是20 世纪50 年代从舞剧《鱼美人》中单独提炼出来的舞蹈,这两个舞蹈能脱离舞剧进行表演并受到观众的喜爱,就在于舞蹈外部形式的独特魅力。《蛇舞》中演员双臂与身体的曲线运动、《珊瑚舞》各种造型组合起来的奇妙空间效果都是舞蹈外部形式美的典范,这种美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甚至要比具有文学内容的舞蹈更能给人以冲击感和震撼感。笔者自身创编的《枯叶蝶》这一舞蹈作品就是利用形式变化进行整体的构思,创作中通过正序和倒序两种手法来编创一个生命的发展历程。正序的手法:第一段,小小枯叶蝶停留在枯黄的落叶中,带着它的保护色在枝头,虽然只是枯叶蝶但是心中却有火花和热血,它不断地去尝试表现自我,用手指的动作表现枯叶蝶的震动;第二段,枯叶蝶完全丢弃自己的保护色,尽情地挥洒自己的美丽,采用手臂的动作表现枯叶蝶的飞舞;第三段,过分的美丽遭到风雨的袭击,美丽的代价是死亡的降临。然后笔者用倒序的手法表现在纷乱的枯叶中,失去保护色的枯叶蝶的苍白脆弱、飘飘坠落,在梦中它飞向了自己的云和月,落回现实中则面向死亡的降临,落回尘埃但依旧保持最美的状态,一生不留遗憾。

二、创作中利用服装道具塑造形象

舞蹈除了肢体表演还借用到道具表演,采用道具可以延伸肢体、塑造形象。比如现当代舞蹈作品《我的那片云》,演员采用氢气球作为舞蹈道具,氢气球化作云、化作雨、化作蔚蓝的天空,表现飞行员妻子的坚守和守望,作品中就是采用道具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而在笔者自我创编的舞蹈作品中,则采用服装道具塑造一只小小的枯叶蝶,展现枯叶蝶与生俱来的伪装,用服装的包裹尽可能地表现生命的状态。用服装的裁剪展示生命的伪装,贴合枯叶蝶的形象,塑造出一只小小的枯叶蝶形象。

作品中巧妙地利用服装道具的裁剪,服装道具裙子做了720 度的裙摆,将裙子的长度宽度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将黑纱裹于上身,在黑纱中寻找伪装的感觉,将黑纱的每次运动轨迹确定,表现黑纱外的振翅与黑纱内的静止,根据裙子的摆动方向以转的方式展现绚丽,扩大了裙摆,里层缝制成一整片,采用不同的颜色拼制而成。

对于道具的用法、道具的摆放、道具缠于身体,笔者尽可能地利用服装道具的用法,但是服装道具缠于身体时做动作过多会出现累赘的感觉,用得过少会使整个后半段展现不出绚丽的氛围。这里采用一个旋转的设计,将服装道具开合斜切,用简单的方式将黑纱比作枯叶蝶想要丢掉的保护色,黑纱一层一层慢慢脱落,形象的层次拉开,以旋转的方式将纱的质感表现出来,纱的飘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黑纱一落色彩绽放,做了三次绽放,调整了节奏的处理与点的细化,三次绽放的铺垫层层递进。生命即将结束,在黑纱中把生命的热爱与枯叶蝶此生不留遗憾地将美丽诠释完美的形象详细展开,最后再回到那死灰般的枯叶中面临死亡。

三、创作中采用对比的手法塑造形象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旨在修饰文字,使言辞更加流畅优美,更能表现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对比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不胜枚举,随着艺术的互相影响,对比手法不再局限于文学创作,而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中,日渐成为艺术创作中一个常见的创作手段。例如美术中色彩明暗的对比、音乐中节奏与旋律的对比、话剧中台词的对比等,都是对比手法在各类艺术中因地制宜的运用表现。对比是艺术中常见的一种处理手法,在舞蹈的创作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对比手法,不但能提升作品的艺术性,还会增强舞蹈作品的感染力。舞蹈是一种以身体为媒介将表情、动作、音乐有机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外化于动作,内化于情感。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运用对比手法有利于将情感与动作有效融合,塑造更加立体的舞台形象。而在舞蹈的创作中,对比手法更是得到编创者十足的重视,尤其是在舞蹈语言的组织上,通过一系列节奏、空间、情感、动静的对比,使得形象更加鲜明立体。在情感表达与情节推进方面,对比手法所产生的差异也能成为有力的催化剂,同时对比手法使舞蹈语言的创作具有了一系列支点,使舞蹈在专属性与表现范围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从舞蹈语言创作的角度出发,以动静对比、空间对比、节奏对比、情感对比为切入点,能够创作更多好的作品。而笔者自我创编的舞蹈《枯叶蝶》就是通过舞蹈的节奏对比、空间对比进行实践创编的。

(一)舞蹈节奏的对比

所谓节奏便是当你慢条斯理地做事情时会给别人稳稳当当的感觉,风风火火地做事情就会给人以干练的感觉,只要有动作就有节奏,动作与节奏是相伴而行的。节奏形成生活的状态,节奏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充满了节奏,我们的生活节奏因地域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形式也有快有慢,有舒有缓,但生活节奏与舞蹈节奏不能等同。在日常生活里,有许多有节奏感的动作如洗衣服、扫地、骑自行车、打球等,它们有时也有形体美感和律动美感,但它们不能算是舞蹈,而只能作为舞蹈模拟性动作的原始素材,要使它们成为舞蹈还必须经过韵律化和情感化的艺术加工。节奏的处理就是韵律化的过程,赋予动作内在灵魂就是情感化的加工。作品《枯叶蝶》中采用快慢呼应、极慢到静止、极快到绽放、线的流畅表现枯叶蝶的追求,表现枯叶蝶在任何时间的快速伪装,用节奏的处理塑造枯叶蝶的形象,且快要快到极致,慢要凸显它的效果,通过放慢节奏以扩大效果。作品中第三段绽放之前加了一段肢体动作的快速变化,充分用节奏的快来体现枯叶蝶生命耗尽之前内心渴望燃烧的状态,作品由极快到静止,从线的流畅到点的静止,用节奏来表现枯叶蝶生命的完结。

(二)舞蹈空间的结构

所谓的舞蹈空间,可以把它分为内空间、外空间和三维空间,斜线、竖线、横线、圆线、曲折线五种空间以及空间中的动静虚实对比。

其中内空间是指人体为结构的内部空间,而外空间指的是人整体外部的一个空间。在舞蹈创编中,将内外空间相结合并灵活运用三维空间,可以提升作品的质感。《枯叶蝶》这部作品中绽放的那一段就是采用了内外空间结构,将最绚丽的姿态在舞台中间放大,指尖带动裙摆不断抖动,由内到外不停转换,由内到外的空间转换塑造了枯叶蝶振翅飞翔的状态。

作品中也采用了三维空间结构,使自由旋转以斜线的方式流动,然后做原地旋转,绽放那一段的舞台调度二点转换到舞台的中间,将整个空间以斜线放射状调度,以旋转的方式将空间铺满,塑造绚丽的画面感。创编中首先采用三维空间的横向发展,在四肢变化的基础上加入躯干的变化,利用身体各方面的方位变化——蜷缩的、躺地的、侧身的等每个方向的变化去诠释一只枯叶蝶的生命历程。其次采用竖线空间变化,作品最后一段以一个背身的方向用纵线的形式将黑纱裹于身体,缓缓降落地面到达一维空间。这一段就是采用竖线的运动空间表现枯叶蝶在振翅中慢慢蜕变,旋转结束时将枯叶蝶从有生命到无生命的状态表现出来。

而舞蹈中所谓的动静对比就是指空间的虚实结合,作品《枯叶蝶》第一段就是采用动静对比,上身蜷缩尽显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刻画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状态以及生命的历程,探索身体发展的最大可能性。动作具有个性化、独特性、典型性,枯叶蝶的飞翔与其他鸟类有所区别,运用手指的震动来表现蝶更具形象性。有生命时的快速振翅与无生命时的静止状态结合了动静的对比,将静止中的伪装蜷缩动作设计在黑纱内,将有生命状态的枯叶蝶的震动与生命的力量设计在黑纱外,且时不时露出色彩展现枯叶蝶伪装下的美丽。站立之后,里面的色彩依旧藏于黑纱内,偶尔显露出它的美丽。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状态对比,体现在动静的完美结合。

四、结语

现如今舞蹈编创者数不胜数,尤其是现当代舞蹈编导所创作的作品讲究形式多样化,内容新颖,题材符合当下现状,采用多样化的对比手法,增添作品的观赏感,吸引观众的眼球。在笔者自身的创编过程中也有诸如此类的做法,从题材的选择到作品的完成,每一个环节都紧扣当下现状,再细致地紧扣题材创作多样的形式美,采用对比的手法塑造形象。通过空间结构对比、节奏处理对比、动静虚实空间的对比,将作品层层递进,贴合形象,塑造形象。

猜你喜欢
手法节奏舞蹈
花有自己的节奏
层递手法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冰上舞蹈搭档
YOUNG·节奏
我和舞蹈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