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国产电视剧、网络剧创作趋势浅议

2021-11-12 17:39董潇潇
声屏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短剧题材创作

□ 董潇潇

2020至2021年,党和国家大事、要事集中,抗击疫情、脱贫攻坚决胜时刻、抗战胜利75周年、抗美援朝70周年、建党百年华诞等全社会关注的事件无一不要求文艺创作与时代交相呼应。电视剧、网络剧行业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主动担当、展现作为,在创作上进一步凸显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振奋精神的社会功能,主题创作佳作涌现,迎来高光时刻;现实题材创作占据主流,记录时代、讴歌英雄,深刻反映时代的巨变,彰显当代精神图谱;在去产能、提效能的进程中推动行业结构性调整,以短剧为着力点不断优化发展格局。

“主动出题”促进形成精品创作机制

2020年,围绕脱贫攻坚、抗疫、抗战、抗美援朝、庆祝建党100周年等主题,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以重大主题创作为重点,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要求,主动出题、引导创作,促进形成源源不断的精品生产机制。

一、围绕重要节点,推动主题创作。2020年3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做好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创作播出工作的通知》,确定了22部脱贫攻坚题材重点电视剧。与此同时,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广电总局组织开展“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主题展播活动,并策划制作了该主题同名系列短剧,以精准定位、主动出题的方式,推动行业形成主题创作的氛围。

二、以“4+2+1”重点剧目打开创作新局面。这个重点剧目系列包括4部重大项目《闽宁镇》(后更名为《山海情》)《功勋》《大国担当》《光荣与梦想》;2部时代报告剧《在一起》《石头开花》;一部“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活动”主题剧《理想照耀中国》。广电总局以“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规划思路,凝聚行业头部创作力量,并从选题、创作、播出等全环节给予支持和保障。这是电视剧行业推进的新实践,也将引领电视剧新的创作风潮。比如抗疫时代报告剧《在一起》从2020年2月开始策划到8月全剧杀青,于当年国庆前推出,以短短七个月时间向全国人民献上一部鼓舞人心、感人至深的抗疫力作。《山海情》自2019年底启动以来,广电总局通过十余场现场会、视频会、协调会,优化配置资源,调集行业专家,深入研究推进拍摄、播出各个阶段的重点、难点,给予了全流程、全环节的支持保障,最终推动这部扶贫题材的作品吸粉“出圈”、叫好叫座。

三、建立全流程管理,全力打造精品力作。2020年,广电总局结合电视剧创作生产和管理实际,把“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分解为19个工作环节和上百项任务,全面覆盖电视剧工作的规划立项、拍摄制作、播出发行、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等全流程各环节,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健全电视剧创作生产全流程管理体系的意见》,积极推动电视剧质量从总体上大幅跃升。在此基础上,集中行业精兵强将打造精品,推出《在一起》《山海情》《觉醒年代》等一大批新时代史诗力作,积极发挥优秀作品对行业的引领价值。

主题创作迎来高光时代

2020年,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要事,主题创作迈上新台阶、走向新天地,迎来高能高产的高光时代,无论数量、品质,还是思想性、市场能量都有了显著进步。

一是探索新类型,创新 “时代报告剧”新类型。自2020年以来,电视剧行业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使命担当,在社会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时刻,不缺席、不敷衍,全行业共同探索推出“时代报告剧”这一全新类型,《在一起》《石头开花》《理想照耀中国》等时代报告剧相继问世。这一全新的电视剧类型借鉴报告文学及时性、纪实性特征,采用单元剧的剧情结构,实现当年事、当年拍、当年播的目标,反映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不断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践行了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行业使命。

二是围绕重大节点,积极推出主题创作优秀作品。围绕抗击疫情、脱贫攻坚决胜年、抗战胜利75周年、抗美援朝70周年、建党百年华诞等大事要事,五大主题创作齐聚屏幕汇成昂扬声浪。扶贫题材《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娇》《石头开花》等剧从各个方面展示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带领下从贫困走向小康道路的伟大实践,其中《山海情》作为一篇成功的“命题作文”,是一篇完成度很高的“大文章”,做到了“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豆瓣评分高达9.4分,高开高走,为建党100周年的主题宣传开了一个好头。《在一起》作为第一部时代报告剧,直击抗疫一线,以感人至深的故事引发全民观剧热潮,冷峻而真实地展现了疫情至暗时刻中国人的勇敢、坚韧和大爱,总收视率突破4%。《觉醒年代》从电视艺术的维度回望历史深处,展现了“五四”运动前后文化巨人的群体风采,以“思想引领”为核心表达,回顾了革命先驱的奋斗之路,以青春热血、家国情怀跨越百年与当代年轻人共情共鸣,不仅在口碑上做到了“零差评”,而且在收视上领跑央视及各大卫视收视榜单。《跨过鸭绿江》《战火熔炉》艺术再现英雄儿女抗美援朝的故事,赢得口碑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

主题创作之所以能够频频“出圈”,一个突出原因是创作者找到了导向和市场的最佳结合点。一方面,这些作品是主创团队用心用情用功之作。《觉醒年代》为了还原革命历史的真实和历史人物的复杂多面,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剧本打磨与资料挖掘;《山海情》主创从闽宁镇到西海固再到福建莆田,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调研采风,最终以地道的方言、质朴的表演以及具有地域特色和年代感置景,塑造了令人信服的闽宁镇脱贫故事;《理想照耀中国》集结17位导演、40位编剧、数百位演员、超过3000名工作人员的拍摄阵容,脚步遍布天南海北。另一方面,高质高效的商业运作也是主旋律作品赢得主流观众的重要原因。这些作品选择了商业运作经验丰富的团队操刀,注重以微观视角激活宏大叙事,在表演中老戏骨与新生代偶像演员合作,以演技与“眼缘”叠加催化传播化学效应。

现实题材成为创作主流

2020年,剧集创作争当时代“镜像”,现实题材依据占据创作主流。在全年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的剧目中,现实题材剧目依然占据主体地位,共计144部5027集,分别占总部数、集数的71.29%、67.48%;历史题材剧目共计52部2147集,分别占总部数、集数的25.74%、38.82%,占比较往年略有下降。除了《清平乐》《燕云台》《大秦赋》《隐秘而伟大》等历史剧、年代剧外,电视端几乎被现实题材作品“霸屏”,网络端也日益呈现现实题材当道的发展态势,其中又以女性题材剧、行业剧、涉案剧表现最为突出。

女性题材剧迎来从量到质的突破,不仅优秀作品接连涌现,而且在角色塑造、叙事表达、风格设定方面都呈现更加多元的探索。《三十而已》洞察了30岁都市女性在家庭、婚姻、事业中的危机与成长,展现当下女性的力量和选择,《二十不惑》讲述了“后浪”一代从校园初入职场的困顿与成长;《下一站是幸福》展现大龄职场女性不畏世俗眼光,遵从内心选择,勇敢接受“姐弟恋”的幸福故事;《向阳而生》根据青年漫画家熊顿亲身抗癌经历改编,讲述女性不屈于命运的坚毅与豁达;《白色月光》《摩天大楼》《旗袍美探》等剧一改悬疑剧以男性为叙事主体的惯例,将目光投向救人自救的女性群体;《传闻中的陈芊芊》以“女尊男卑”的人设,开脑洞的剧情设置赢得青睐。这些女性题材突破了创作定式,与时俱进地传达了的新时代女性独立自立、坚韧自强的精神。

行业剧作为现实题材创作的重要门类,观察视角和思考深度都有明显拓展。一方面行业覆盖面不断延伸,除了传统的律师、医疗行业剧之外,进一步拓宽关注视野,反映社会各行各业人们的奋斗,比如《平凡的荣耀》的投资行业,《完美关系》《紧急公关》的公关行业,《怪你过分美丽》的娱乐经纪行业,《荣耀乒乓》《穿盔甲的少女》《冰糖炖雪梨》《穿越火线》等体育竞技行业,《海洋之城》的邮轮行业等。不仅如此,电视剧还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平凡职业人群,比如《安家》讲述了房地产中介的喜怒哀乐,《装台》则关注光鲜舞台背后不为人知的装台打工人。这些作品将创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也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价值取向。

涉案剧作为弘扬正能量、展现新时代法制精神的重要剧作类型,创作水准普遍提升,高品质作品层出不穷。如《猎狐》聚焦打击经济犯罪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展现经侦民警与高学历、高智商罪犯的博弈和较量;《巡回检查组》敢于深挖巡回检察改革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展现维护司法公正的理想信念;《三叉戟》讲述三位警察“老炮”一举击破犯罪集团的故事,再塑中国“硬汉”形象;《沉默的真相》展现邪不压正、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念和必然规律。这些作品观照现实生活,回应社会关切,用艺术的手法批判了不法行为,引导了道德,鼓舞了人心。

短剧成为发展方向

2020年剧集长度整体明显缩减,2020年取得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部均集数37集,比2019年的部均42集平均减少五集;备案部均35集也在2019年部均38集的基础上继续减少。在集长整体缩减的大趋势中,尤以20集以内的短剧表现更为突出,短剧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据统计,2020年网络播出20集以下的剧集有103部,占全年播出剧集的29%,单部集数12集的剧80部,占35%,其中《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我是余欢水》《唐人街探案》《龙岭迷窟》等作品接连热播,给观众和市场频频带来惊喜。

短剧的异军突起并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是短剧发展是行业去产能、提效能的内在要求。经历疫情导致的停工复产后,电视剧、网络剧生产发生结构性变化,去产能化趋势明显。短剧体量小、总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市场回报快、风险小等天然优势满足了市场期待,成为制作方聚集资源强力打造的重要类型。二是政策强力解决剧集“注水”是短剧发展的直接原因。2020年2月6日,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倡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并进一步加强剧集“注水”的常态化管理,按照动态调整、精准施策的原则,采取多种手段,在备案公示、完成片审核、播出调控等多环节入手,持续落实压紧剧情密度的要求。三是观众对高品质“脱水”剧的需求是短剧发展的根本动力。短剧由于受篇幅限制,定位更聚焦、情节更紧凑,目标受众更加垂直细分,能以高密度高浓的泪点、痛点、爽点直击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观剧体验。四是越来越多一线制作团队入局助推高品质作品诞生,比如正午阳光制作《我是余欢水》;实力派演员的参与也为短剧创作增色,比如《隐秘的角落》的秦昊、王景春,《沉默的真相》的廖凡,《我是余欢水》的郭京飞,《不完美的她》的周迅、惠英红等都以出色的表演提升了作品的质量。

短剧与“剧场化”运营相得益彰。爱奇艺推出主打12集悬疑短剧“迷雾剧场”,之后又相继推出“恋恋剧场”“小逗剧场”,加快复制剧场模式;优酷推出了主打女性题材的“宠爱剧场”,以高能甜宠剧满足年轻女性观看需要。对短剧的布局也从视频网站蔓延到卫视平台。2021年,湖南卫视推出短剧剧场“季风计划”取代之前的“青春进行时”,以周播模式,用十部短剧贯通全年,以实现对短剧的精品化、标准化、规模化运营。这些主打“短篇幅、强情节、高品质”周播短剧剧场,以及在此基础建立的新型制播关系,必将进一步助推短剧的蓬勃发展。

注释:

①数据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②依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方数据统计。

③ 《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报告:悬疑+短剧成为风口,剧场化运营蔚然成风》。

④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2020年网络原创节目主要数据》。

猜你喜欢
短剧题材创作
短剧暴富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一墙之隔》创作谈
巧用英语短剧,提升语用能力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创作随笔
探析电视栏目短剧《吴忠故事》之魅力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