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非遗传统美术“农民画”及传承人的生存发展与保护

2021-11-12 12:43马茜
书画艺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民画

摘 要: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于非遗项目本身和较为知名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而对大部分不甚知名的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的研究和关注则有所忽略。苏北非遗传统美术项目中,农民画正处于这样亟待关注的位置。濒临生存危境的苏北农民画及传承人急需保护的良性循环路径,对这项地处经济相对薄弱的苏北农村的非遗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整理,收集原始资料,全面思考推广、传承和传播手段,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促进技艺传承结合起来,对保护农民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苏北非遗;传统美术;“农民画”及传承人;生存发展与保护

引言:江苏省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产业非常重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设立了专项基金,持续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进行非遗保护。苏北各市政府、宣传、文化等相关部门及部分高校也将非遗调研保护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苏北非遗民间美术类项目中,农民画是一种极具群众基础的传统民间美术,主要集中在徐州、盐城、淮安三地,分别以邳州农民画、射阳农民画和博里农民画为代表。本文对三地农民画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对原始性的采录、原汁原味的活态文化信息进行了综合研究,也对项目的生存状态和发展保护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苏北农民画综述

邳州农民画起源于邳州传统的民间绘画,从距今6000多年的邳州大墩子文化遗址、刘林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器上可见其成熟的彩绘技法;汉画像石上的各种精美图像也足以证明当地先民早在汉代以前就有了较高的绘画技艺,每年立春“红土画壁”,将牛、马、驴、骡、镰、犁、耙等生产生活常见题材画上墙壁,祈求丰收、宣传先进、批评落后,形成了“农民画”的雏形。1958年,邳州农民画“村村有壁画,家家画满墙”的现象,更是引起了艺术界的关注和新闻出版界的重视,被国家确定为壁画县,《人民日报》对邳州农民画做了详细报道,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1960年8月,周恩来总理接见邳州农民画作者梁传魁时深情嘱咐:“你们邳县(邳州市)农民画搞得好,要坚持生产,坚持业余,扩大队伍。”1992年,邳州被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11年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因“后羿射日”得名的射阳县农民,有史以来就喜欢在灶头、器物上刻画图案。1958年学习邳县(今邳州市),掀起了画壁画之风,紧接着在1974年学户县(鄠邑区),出现了以临海公社农民画为龙头的全县群众性农民画创作活动,1978年,射阳农民画成为江苏农村文化的典型,得到很多专家的好评。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射阳县的“一张画”“一台戏”工程的推進,1991年成立了射阳县农民画协会,各乡镇文化站全力以赴,进行农民画的普及,促进了农民画水平的提升。鼎盛时期,射阳几乎每个乡都有农民画创作队伍,夫妻同画、全家共画的动人场面亦不鲜见。一年一度的射阳县民间美术大赛展已连续举办了二十多届,2009年成立了射阳县农民画院,农民画作品活跃在国内国际画坛,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开展。

苏北近年来崛起了一个明星乡镇——博里。博里农民画开端晚于邳州和射阳,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但是经过多年的打造和发展,已与上海金山农民画、陕西户县(鄠邑区)农民画、吉林东丰农民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农民画种,名噪全国。1990年,博里农民画入驻了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淮安博里农民画集》;1991年,博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10年,博里农民画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淮安区以博里农民画等一批民间特色文化项目赢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2012年,河下古镇举办了“全国农民画展览”,博里农民画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引领了古楚大地的清新风尚,不断举行的农民画培训班普及壮大着农民画的创作队伍,近三十年全镇先后出现了百余名农民画师。

二、苏北农民画的艺术特征

1.画面激情澎湃,构图饱满丰盈

农民画家的笔下始终涌动着对生活发自内心的感情。笔者自2009年至今曾多次造访邳州农民画家陈良成和王艳,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无论时光变换还是生活的变迁,他们始终对绘画充满激情。陈良成说:“我如果干别的,收入各方面肯定比现在要高。但是没办法,打心里喜欢画画,人正在外面干活,这边一有个展览活动,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就回来了。爱好是一方面,往大了说,这也是一种责任,不能让邳州农民画这个金字招牌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毁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对绘画难以割舍的爱,对传承邳州农民画的强烈责任感,让人们从接触邳州农民画的第一眼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洋溢的激情。

图1 陈良成 邳州农民画《竹马欢歌颂小康》

饱满、丰盈的构图,与澎湃的激情共同构筑了农民画家们“圆满、充实”的心理期盼。邳州、射阳、博里农民画的最大共同点,就是注重画面的丰富性,对心理空间的完美化、理想化进行刻意强调。陈良成于2019年以邳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跑竹马为蓝本创作了农民画《竹马欢歌颂小康》,参加由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等五家文化单位主办的第五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获江苏省文艺大奖、民间文艺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陈良成介绍说,邳州的跑竹马是当地传承了几百年的自娱自乐的舞蹈艺术,10名跑竹马表演者装扮成历史人物,表现金人在受到宋军追击时,迷惑宋军,布阵逃跑的情景。伴随着吹打乐器的演奏,舞步由慢到快,犹如万马奔腾,沙场冲杀,表演场景十分热烈,深受观众喜爱。陈良成根据自己对跑竹马的现场观察,平面化处理整个舞蹈场景,满铺与细节描绘紧密结合,画面热烈奔放,对表演者、观众及整个舞蹈场景的表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合情合理。他介绍说,之所以用农民画形式来创作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意义就在“以非遗表现非遗”“一加一大于二”,用手中的画笔让更多的人看见、了解邳州的非遗,参与到保护中来。

2.浪漫与纯朴兼具,自由与守拙共存

随着时代变迁,农民画的艺术特征也随之改变。20世纪70年代,农民画家们努力模仿专业绘画,造型追求写实,构图注意透视,色彩上也流露出明显的学院派风格。20世纪80年代起,画风逐渐转变,和专业绘画的距离越来越远,逐步形成了农民画自己的语言。造型不再追求准确,而是走向稚拙朴实;手法夸张、浪漫,构图随意、自由,色彩大量运用原色,画面单纯明快,生活气息浓郁,敘事清晰完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图2 成广东 射阳农民画《盛世“莲”开小康村》

射阳农民画省级传承人、“射阳十佳农民画家”成广东告诉笔者,目前活跃在农民画创作中的射阳农民画家以60后居多,1968年出生的他现已是主力军。从1985年师承中国著名农民画家王福军开始,成广东从事民间绘画创作至今已有30多年,笔耕不辍,累计创作700余幅,其中,有400余幅作品参加国家及省市县各级各类展览。在刚刚开幕的全国廉政农民画优秀作品展上,他的新作《盛世“莲”开小康村》荣获最高奖“特别收藏奖”。

《盛世“莲”开小康村》通过小康村的繁荣景象来表达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农村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作者用小河之中盛开的莲花来象征党的廉政建设之花开遍整个村落。画面人物众多,热闹非凡,一派欢乐景象,小康村则建设得非常美丽,农民住上了漂亮的小别墅,房子的山墙上依稀可见宣传廉政建设的墙绘,村务公开栏上的文字正是廉政相关讯息,仔细观察,可见路灯上也悬挂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从这张作品不难看出,浪漫的联想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意味着现代农民画不仅要反映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更要紧跟时代,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给农民生活带来得实实在在的变化。

3.题材根植本土,造型想象无疆

图3 王艳 邳州农民画《梦想遥控》

农民画的题材,根据作者生活的特定环境,按照创作时期和习惯,主要有节庆习俗、戏曲传说、耕种丰收、伦常道德、时代生活等,堪称劳动人民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俗生活大观园,反映着劳动人民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表达美与善以及祈福迎祥的意愿,理想与现实融会贯通,立足本土生活,向往美好与圆满的境界。

只有小学文化的邳州农民画作者王艳的作品堪称独树一帜,想象力惊人,辨识度极高。从她的画可以看出她一直在思考,一目了然的大影像里藏着很多回味无穷的小心思。她说:“咱画画不能失去民间味。很多农民画大同小异,分不清谁画的,咱得考虑:在这个时代,把一个动作表现在一张白纸上,得给它布置好看,与众不同才能行。咱不跟人争,就画自己的爱好,而且画画风格不想跟人家一样。”以其作品《梦想遥控》为例,画面上一个女子面带微笑,手中拿着一个可以抵达梦想的遥控器。女子的头脑里呈现出整洁的大楼与奔驰的汽车,双眼是两盆盛开的万年青,嘴唇是可爱的蓝色花蕾,鼻子与手连接着两棵果实累累的邳州标志性树种——银杏树,脖子上引人注目的金色项圈,原来是金灿灿的麦穗。飞动的耳环、戒指、手链和发辫,无不激荡着生命的活力。王艳俏皮地问我:“你能分清画上的鸟哪是公哪是母吗?”闻声细看,忍俊不禁:这扎着小辫子,拖儿带女的形象,瞬间就让人联想起人类的潮妈。抽象夸张的人物造型,象征性极强的细节描绘,寓意美好的花草树木,拟人有趣的飞禽走兽,绘制手法丰富多彩,不受任何约束,画面优美灵动。在色彩的运用上,王艳更是艺高人胆大,颠覆人们对色彩的寻常印象,巧妙运用复色和高级灰,在一般农民画家中实属罕见。放飞着无限想象的画作,令人过目难忘,在全国各类大赛展览中屡获大奖。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聘请王艳为特聘艺术家,国外艺友和专家誉其为“东方的毕加索”。

4.夸张增强装饰,抒情更添诗意

苏北三地农民画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纯朴的乡土风韵,充满勃勃生机的生活气息,表达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创作技法上,农民画家喜欢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将强烈的装饰意趣带入画面,造型和色彩都散发着浓浓的抒情气息,彰显出雅拙的审美情趣,诗意盎然。

苏北农民画家非常重视画面的装饰效果,不追求透视的准确性,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现风土人情。与讲究比例、结构严谨的专业绘画技法相比,农民画的造型更加夸张、无拘无束,用二维空间的平面化描绘装饰整个场景,用鲜明、热烈的色彩展现内心的激情,用重复、韵律化的表现增添画面的诗意。博里农民画家赵书环的作品《陆地行舟》,用夸张、鲜艳的橙红色做背景,造型夸张的圆形树冠铺满整个画面,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氛围,几个捕鱼归来的农民骑着电动三轮,满载收获,飞驰在白色的马路上,人物用湛蓝的色彩与画面底部的蓝色池塘相呼应,与橙红色的树冠形成了鲜明的冷暖色调对比,白色的信鸽穿插在上下两排植物之间,增添了画面的和谐感,把农民的愉快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苏北农民画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创新

图4 赵书环 博里农民画《陆地行舟》

1.农民画的传承现状与品牌影响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在全国引发热烈影响的农民画种,邳州农民画曾经有过相当辉煌的时期。新中国第一幅农民画《老黄牛告状》诞生在邳县,成为农民画的发源地象征。之后,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邳县农民画赴京展出,多家出版社出版邳县农民画理论书籍、壁画集、画册,邳县的农民壁画活动被政府在全国加以推广,国内外学者专家赞誉邳县农民画开创了中国美术史及世界美术史崭新的一页。沧海桑田,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很多农民画作者逐渐放下了画笔,加之重视欠缺,几乎无经费来源,培训辅导活动无法组织实施,农民画家参赛的邮费都要自掏腰包,骨干农民画作者流失现象严重,队伍逐渐萎缩,目前只余下陈良成、王艳、周聪、张土彩、李梅和杨年成等十余人在坚持创作,虽然不间断地在全国农民画大赛中屡获佳绩,至今却无一人获批市级非遗传承人,与其他民间美术项目相比有着不小的落差,发展濒临危境。

紧随邳州开展农民画创作的射阳,很快将农民画发展成为江苏农村文化的典型,从乡镇文化站长到县宣传部部长、分管县长、常委,确定目标责任,大大普及了农民画创作,并先后在北京、香港、省美术馆等地推出农民画展。为了打造品牌,射阳县还年年举办县民间美术大赛,20多年的积淀,使得射阳农民画有了显著的品牌效应,成为展示射阳、宣传射阳、推荐射阳的独有旗帜。近几年,射阳县委县政府对农民画十分重视,每年财政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民画创作、展览、参观、交流,让农民画作者看到了希望。

博里农民画起步虽然晚于邳州和射阳,但是历经30余年的发展,业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民间绘画创作基地,带动了本地及周边乡镇一大批农民爱好者及其他民间美术品种的发展,成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经常被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作为纪念品对外赠送。

2.农民画的发展走向与困境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邳州农民画的创作队伍中坚守下来的作者,大都有10到20年甚至30多年的创作经验积累,创作水平日臻成熟。陈良成两次受邳州市文旅局和文化馆委派参加在福州和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全国农民漆画实验班和全国农民漆画高级研修班,率先把农民画的艺术特色带入漆画的绘画语境之中,使农民画作品观感更加丰富和厚重,摒除了传统农民画纸质单薄、水性颜料不易长时间保存等缺点,增加了变化万千的肌理之美,平滑鲜艳的色彩平添了斑驳沉稳之美,其创作的3幅漆画作品均被福建艺术馆收藏,并在日本大阪展出。农民画作品找到了新的表达形式。

作为射阳农民画省级传承人,成广东最担心的就是传承人的队伍建设,如何才能留住队伍,扩大队伍,守住阵地。同样的问题也是摆在邳州与博里农民画家面前的难题。目前,限于经济所困,邳州农民画几无新生力量加入。陈良成说:“我先后申报了四次市级传承人,至今没有获批。别的县有的画家比我起步晚的都是省级传承人了,多少得到一点资金支持。我由农民画获得的收入就是参赛,今年上半年拿了两个奖,一共可以拿到5000元奖金。这些年,我凭着一腔热情组织身边的画友参赛,自己掏的邮寄费就有不少了,但是怎么好意思再去找作者们均摊呢。”由此可见,农民画家除了参加比赛拿到奖金之外,凭绘画技艺可以获得的来源极少。笔者建议他们开设有偿绘画培训班,陈良成说:“本来画画的人就越来越少,一收学费就更没人来了。”王艳说:“自己靠画画都养不活自己,怎么能收徒跟咱挨饿。”问到有无靠卖画增加收入,她说:“有外地人定制尺寸要的,也有花了好多天时间画的一张画,买的人讨价还价,不够工夫钱,我就生气不卖了。”

3.农民画发展创新的思考

关于创新和出路,农民画家本身也在进行尝试和思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得,是画家们的共同愿望。邳州农民画家陈良成呼吁相关人士重视和支持邳州农民画这一块曾经名满全国的“金字招牌”;射阳农民画传承人成广东建议发挥传承人工作室带动作用,相关部门每年给予工作室一定的经费补贴,激励传承人,壮大创作队伍,定期举办培训班,培养农民画骨干,使队伍后继有人;博里农民画家赵书环期望可以经常参加交流活动,去外地画乡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提高技艺,在本地举办农民画大赛,提高知名度。三地画家均希望能够多一些官方支持,增加专项经费投入,推动、激励农民画的发展,让传承人之间多一些交流互动,用多媒体宣传重点传承人来带动农民画创作队伍的壮大。

作为高校教师,笔者于2012年始连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选修课程《徐州剪纸》至今,深感大学生对非遗项目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极强,学起来入手快,很多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法之后,融会贯通,积极创作參赛,取得了成绩,增强了自信,丰富了校园文化。故此,如果打通与高校联合培训的通道,农民画传承从师资、学员素质上都可以得到质的飞跃。

目前国内文创产品设计热潮渐起,从衣食住行诸多方面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文化创意产品。假设让农民画走进企业,开发相关衍生品,不失为扩大农民画影响力,促进农民画与市场接轨、开拓发展范围的良策。小到一个茶杯,一个笔筒,一个盘子,一片茶,大到对公交车体、地铁站沿线甚至整栋楼等进行墙绘装饰,均可以打造特色独具的农民画视觉形象,让其走入千家万户,真正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四、结语

苏北农民画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反映地域民间文化的非遗美术形式,在数十年的积累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而今,农民画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生活相对困难,作品销售渠道窄,传承陷入困境,项目已濒临生存关口和“人亡技绝”的危机。在“互联网+”和市场经济时代,如何抢救性地保护该项目的原始资料、有效保护非遗传承人,促进非遗良性传承,走向市场、叫响品牌,探索农民画及传承人保护的良性循环路径,将提高非遗产品的经济效益与促进非遗技艺传承结合起来,是需要我们持续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苏北民间美术及其传承人的调查研究 17YSB006〕

(作者:马茜,徐州工程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农民画
金山农民画矢量图库的建设与应用
试论陕西农民画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应用
农民画火遍世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百色农民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关于推动吉林省农民画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青州农民画绘出新生活
金山农民画
陕西鄠邑(户县)农民画产业现状分析
致我们无处安放的乡土情怀
全国首家农民画美术学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