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建构课堂教学新样态

2021-11-13 09:45陈明杰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9期
关键词:建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陈明杰

摘要:观察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窗口;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思考教学和设计教学;突出对关键知识与必备能力的掌握与培养;个性化阐释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科特点和独特的育人价值。持续丰厚自身学科素养,不断提升教育能力;基于高阶思维培育实施高品质学习设计,推动课堂学习深化。

关键词:建构 课堂教学 新样态 核心素养

2021年5月24—28日举办的合肥市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大单元教学”研讨周活动,是在3月份举办“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实施”系列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之后,全市又一次新教材课堂教学研讨的大型主题活动。活动聚焦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基于实际情境和疑难问题导向,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深入研究大单元和主题式教学设计,体现启发式、融入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新特征要求,突出教学内容的整合与结构化设计,确保全市高中各学科教师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新课程内涵和新教材要求。举办这次研讨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一是集中展示全市近一年来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现状与取得的成果;二是集中展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各个学科各种不同的实施路径与授课模式;三是探索传递落实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新教学理念与新教学要求;四是引领全市高中课堂教学探索变革的实施路径与发展方向;五是充分发挥教学展示活动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水平、探索核心素养落实路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展示激发全市广大高中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

本人全程参与了此次展示课研讨周活动,现场听取了12节展示课,认真阅读了各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回看了12节展示课。各位老师的精彩呈现历历在目,印象深刻,感受收获颇多,也很受启发教益。笔者就本次展示课活动说几点感受、认识和思考,只是表象层面的粗浅感受,不深不透,不能深入到学科内部,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一、承担展示课的老师具有扎实的教学素养,折射出我市教师良好的职业风范、教学智慧和教育境界

24节展示课充分展示了我市老师良好的教学理论素养与实践基本功,准确理解把握教材的能力,灵活的课堂预设课堂、组织调控驾驭能力,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老师们研究掌握现代教育理念,遵循教学规律,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探索授课新模式,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关注对学生人格心理特征的深入研究,用激励与充满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创新表达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吸纳运用新方法和新手段,表现出灵活性、启发性和创造性。老师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用,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开发重组,努力做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多种需求,达成新课程下的新型学习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恰当引导学生,师生、生生互促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意识。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简练准确、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与严谨周密,用声音传达情感,用言辞打动学生,引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启迪撬动学生思维。通过精练恰当的真问题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借助真诚耐心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持续内驱力,展示了老师的教学实力和教育智慧。

二、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要求,在大框架背景下思考教学,设计教学

新课程新教材呼唤单元整合教学,基于新教材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成为学科教学的应然取向。为此,老师们从“大概念—大任务—大进阶”的视角去构建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通盘思考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目标—活动—评价等问题,深入理解并准确使用各科新教材,进一步促进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发展。有的设计体现教学组织的结构性与一致性,对目标制定、任务分解、活动确定、表现和评价方式等诸多设计要素进行过程性、结构化考虑;有的设计体现学习过程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既有对教学资源、学习内容的整合,也有对教与学行为、认知與思维的整合,更有对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整合;有的设计体现不同学生的发展性与创造性,基于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课堂,最终都追求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生本课堂,既考虑群体学生基础的、一般性的目标追求,又追求满足部分学生特别的、个性化的发展需要。老师们注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法点拨等协调一致,相互照应,又把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科学和完整性,环环相扣,层递推进,充分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日常学习方式的改变。

三、展示性课堂追求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突出对关键知识与必备能力的掌握与培养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就是如何推进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落地,学科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对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生正确的价值概念、必备性品格及其关键性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必须由具体专业学科的实践与研究逐步建立起来,因此如何促进广大学生对于该专业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提高,需要充分实现学科对于各门课程的综合实用效应。老师们努力诠释和体现了大单元课堂教学的特征与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多数老师做到了关注大单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关注大单元情感和态度的培育并重,既关注大单元学习的基础与教学的着力点,又准确地把握大单元学科知识的本质,积极地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大单元素养的培育与落地在每节展示课堂上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语文课堂要求更加注重从具体的语用鲜活性和情境入手,通过对重要语句进行咀嚼和品味,探究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创造一个引发人思考的活动性教学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实践培育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不同文本的特质中拥有不同的思维体验与提升,促进真正学习的发生。数学课堂突出对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培养,创设多种途径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与分析解决问题,面对问题化的学习内容,在教师引导下经历基本概念的形成、数学规律的发现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感悟理解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英语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基本语言技能的学得掌握,创建真实的学习语言情境和符合文本的内容还原体验情境,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切身感受,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学生自信积极的表达。这些方面都给观课老师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建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建构游戏玩不够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