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算法的“失乐园”——以信息聚合平台为例

2021-11-14 12:52李静博
声屏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失乐园头条受众

□ 李静博

失乐园,意味着否定,死亡和欺骗。这是日本文坛巨匠渡边淳一在作品《失乐园》中所带来的思索。这部声名显赫的小说除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作者从文字中折射出对技术的批判思想也不容小觑。从工业时代起,技术竞争成为现代社会的常态,科技打破了地缘性的局限,提供给用户享受生活的捷径,同时也带给受众依赖技术福利的病症。在长期缺乏理性思考的环境下,受众思维必将钝化,从而进入能保持极致快乐、自欺欺人的“失乐园”。

实际上自从互联网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崛起,现代人接受信息的方式被彻底改变,同时人际交往的模式也被重塑。信息爆炸时代,与机器为伴成为了普遍的社会现象。信息聚合平台作为个人接触外部世界最便捷的信息窗口,获得了不少忠实受众。近年来国内以今日头条为首的各类信息聚合平台发展迅速,颇具规模。信息聚合平台不仅承载着内容分发与生产的功能,还在算法技术的加持下,使得个性化定制成为了获取忠实受众的杀手锏,极大降低了受众兴趣阅读的检索难度,适应了当下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需求。然而,背靠算法技术的平台却不可避免地受到非理性的因素影响,带来诸多现实问题。

信息聚合平台的兴起离不开算法的支撑

在新技术的不断冲击下,国内的信息传播主体进行了多维转变,新的内容生产与分发平台取代了传统媒体的地位。在互联网进入中国新闻领域之前,传统的新闻生产实践当中,媒体既是生产者也是分发者。而从Web1.0进入到Web2.0之后,“智媒化”成为了新的主题,新媒体也在不断进行更迭,内容的生产环节也有了不同的侧重,其分发流程不断拓展出新的渠道。在国内众多的信息聚合平台之中,以今日头条为首的信息聚合平台,凭借着云端大数据和算法技术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今日头条作为目前信息领域重要的分发平台,其算法推荐技术日趋成熟。其首席算法架构师曾对算法在新闻分发环节的颠覆作出肯定:算法技术通过精细化主题词来实现智能文本分析,基于图像识别能力,对内容分析、广告色情识别、机器写稿都具有重要意义。

平台算法的推荐优势及内在缺陷

信息聚合平台能黏聚大量忠实用户,其中算法的推荐逻辑起了关键作用。这种逻辑的生成主要基于三个维度:个人特征、环境特征和文章特征。如今日头条给每个用户建立了用户兴趣模型,每一个模型都是机器操作的结果。通过机器不停地探索与泛化分析,然后根据用户的反应进行反馈;通过对用户位置、天气等数据实时监测,实现其环境维度的精确性;再依据后台文章的特征,向目标用户实现精准推送。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不断依靠技术和敏锐的市场判断推出了不少备受欢迎的新产品,尤其是抖音短视频,不仅占据了一二线短视频市场份额,其抖音海外版更是在美国引发了一场“收购”的轩然大波。在当前被称为“短视频”的时代,字节跳动公司凭借多类爆款产品,深耕用户需求,最终实现了效益与口碑的双赢。

事实上,客观性是一直以来使算法被推崇的普遍原因。这些具有迷信和偏颇的说法看似合理,却掩盖不了其一定程度上的内在缺陷。实际上,任何算法都深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判断标准、所选数据、文本分析等,只不过这种偏见和歧视表现得较为隐蔽。在这种非理性情境下,受众更易陶醉且迷失在技术营造的信息围城之中。

算法推荐下的现实危机分析

技术的革新提升了社群之间的交流时效,却和信息匮乏时代一样避免不了无效的沟通。如今身处信息爆炸时代,受众不仅身处广阔无垠的知识和思想空间,还要承担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风险。一些人开始选择自我逃避,成为信息洪流里的孤立者。桑斯坦提出的“信息茧房”效应不断增强,个人沉浸在舒适与便捷的信息圈层中,不再愿意考虑他人的想法,且固执己见。“信息茧房”是一个非常温暖、友好的地方,也会让更多的个体沉浸在舒适的环境中,逐渐丧失对这种舒适代价的思考,消解了群体的合力,对社会问题无法形成共识。信息聚合平台制造了这种城池,也为每一个兴趣群体提供了同质化的便利,却无法阻挡算法技术成为了受众一种可怕的梦魇。

随着5G技术的全面落地,大多数信息聚合平台的数据库更加完善,资讯推荐更加精准,视频播放速度更快,甚至全方位细化到覆盖多类群体的阅读需求。但目前今日头条的信息生产过程偏向于追求流量,着重体现在自媒体的“随意”发声。平台上新闻的麦克风人人拥有,新闻的质量却引人堪忧。尤其是许多自媒体用户编写的网络软文,凭借着猎奇的字眼和无法考究来源的故事型创作手法,迎合了一部分受众的阅读兴趣。在算法的加持下,用户可以收到多条类似资讯,同时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兴趣伙伴。长此以往,部分用户将这些捕风捉影的消息误以为现实存在。在回音壁效应作用下,受众将加强这种偏见,一定条件下,催化成一种群体极化行为。

例如近年来,“遍地研究生”“国家将大幅扩招本年度硕博士研究生名额”等新闻话题曾在不同社交平台上引发大量关注,然而舆论却呈现出两极分化局势。除却持积极观点的网民外,相当一部分网民留言对考研表示不赞同,甚至有过激言论对持赞同观点者进行人身攻击。网络匿名条件下,该类有明显主观情绪的言论被点赞顶到热榜。然而现实中,提倡“精英教育”是否真的不合时宜?事实上,目前国家从学术、就业甚至是人才储备等角度,对高等教育培养都是持积极鼓励的态度。但是部分媒体深谙社会热点形式,一味追求流量效益,撰写出包含着“就业没人要、人数多、应试速成法”等“考研”文章,对认知水平较低的受众产生了诸多误导,通过算法技术的推波助澜,使得用户随时身处在媒体构建的失真信息情境中,创造出了多个批驳“考研”的舆论热潮。因此,利用算法技术在构筑用户兴趣圈的同时,平台要时刻保持人性的“温度”。

算法技术的发展趋势及警示

智媒化时代,信息的获取与生产通过机器写作来生成将是大势所趋。目前,信息茧房化的重要原因在于信息聚合平台运用了召回模型层次的推荐算法。这种算法依靠有限、核心的基于标签的策略来判断内容是否具备进入候选排序的资格,即以相似主题为基本策略,将性别、年龄、兴趣等高达数百亿的维度和特征综合起来作为决策依据的推荐模型相较之下则更加省时省力。然而由于推荐逻辑的简单,这种推荐算法的精准度易受到影响。

多数互联网企业表示将在未来通过着力提升系统的智能性来解决该问题。算法技术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升级,以人工智能AI为拓展机器运作的精度已成为了媒介转型的全新发展动力。《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在举办的2020智慧媒体高峰论坛上发布了重磅产品——《人民日报》创作大脑。这个由《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研发、百度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最强大脑”,融合了《人民日报》的内容优势、内容理解、融汇人工智能及算法的技术赋能,为创作者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使得人机协作承担起了重要的功能,修复了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由于多方因素导致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失灵问题。

虽然算法技术未来可期,但人工编辑仍然是信息传递链条上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未来人工编辑需要不断加强把关的审核能力。目前,今日头条在不断细化关键词算法逻辑的基础上,挑选出优质重要的时政要闻进行推荐置顶。这既保证了个性与公共性的平衡,又弥补过于个性化所产生的不足,起到了积极正面的示范作用。而未来,信息聚合平台将更加注重个性定制,提供更加完善的用户体验。发挥其深度过滤功能,集聚更多的优质内容。但对于媒介转型过程中如何兼顾企业效益与公共利益,如何保持公民个性需求和价值重塑,依然任重而道远。

平台依托于算法而获益,用户受益于算法而获自由。尼古拉斯卡尔曾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当人类生活体验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完成时,人类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也将被消磨殆尽,人类大脑被技术折磨、重塑,最终人类区别于机器的本质属性——人性将慢慢丧失。技术时代的受众,在享受便捷的生活服务同时,依然需要时刻警惕算法的陷阱,克制对机器、数据的迷失与滥用。颓丧的预言背后,是卡尔剑指当下敏锐地审视到了如今屡见不鲜的传播新模式——信息聚合平台。机器可以释放双手,算法能鼓励兴趣,然而受众们仍需要时刻警惕算法的“失乐园”,克制欲望,承担责任。这也是对科技不成为人性桎梏的滥觞,最好的现代注解。

猜你喜欢
失乐园头条受众
微头条
《头条》(四首之三)
失乐园——当代城市文明的凝视与寓意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头条
浅析撒旦在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形象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