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14 12:13谢春玲姚明张云松
今日财富 2021年32期
关键词:元认知毕业生院校

谢春玲 姚明 张云松

疫情常态化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所伴随的心理问题影响着社会、学校、家庭的和谐稳定以及是否健康发展。本研究站在心理咨询技术与学校思政教育、就业指导相结合的视角,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作为一种支持的技术手段引入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时产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上,透过外在表象找到核心杠杆解,力求达到促使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促进以后人生健康发展上。一方面将研究结果得到推广,另一方面促进全社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达到疫情常态化下社会的稳定和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疫情常态化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与往年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在政策、制度、支持系统等各方面形成合力来解决,更要从毕业生本身的心理健康、就业能力以及长远的人生观、价值观上来解决。当毕业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又容易被就业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所以作为心理工作者和思政教育者通过调查数据结果分析以及在访谈、心理咨询中找出外在表象和心理实质的关系,找出杠杆解才会使毕业生的心理在职业生活中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时心理问题的外在表象

(一)受疫情影响以保证生命健康为由或遇到困难后“害怕就业”

从数据统计分析,此情况毕业生多存在于家庭经济条件好一些的毕业生或者周围人有感染疫情的毕业生,因为家里人对孩子的生命健康过度关注,加上因为疫情所带来的的高焦虑情绪的推动,导致家人和毕业生的思维关注点一直都是疫情的负面信息,越关注越消极评价就业,夸大就业的危险性,从而导致害怕就业。

(二)以就业心理能力不足而频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或学历提升而“延迟就业”

这类毕业生跟目标明确的升本或考研的毕业生是有本质区别的,他们对技能和学历本身并不积极向往,而是因为担心焦虑自己不能很好的胜任工作,还有一部分是在找工作中遇到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学历歧视而形成了一种潜意识焦虑情绪,也就是自己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控制不了的情绪状态。在焦虑的推动下产生为了更好的武装自己而参加技能培训,但因为是心理上的焦虑高导致的,参加完一种培训,焦虑仍旧存在就继续参加其他种类的培训,,一直在为工作准备而延迟就业。

(三)由于潜意识自卑心理或遇到就业挫折导致就业失败或“低质量就业”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家庭经济贫困或者乡镇的毕业生,或者在实习或之前打工、找工作过程成体验失败经验的毕业生。经济困难毕业生在求学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是复杂的,一些困难长期困扰伴随他们,从小生活的艰辛,成就他们勤奋、不怕困难、容忍度强等优秀品质的同时,也容易形成自卑感强,对环境适应慢,缺乏沟通能力,人际敏感等问题,制约着他们的全面发展,消极评价自己的能力,面对高质量的职位时产生自动的逃避或退缩行为,为了尽快参加工作,来解决家庭的生活问题,更愿意去承担风险较小的能马上获得回报的服务工作或零散工作。

(四)由享乐主义心理产生的“拒绝就业”

这类毕业生虽然比例不多,在这几年却呈现上升趋势,数据多呈现在城镇生活的毕业生,对工资要求特别高。实质上不属于心理问题,属于思想领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在焦虑自评量表中,焦虑值也偏低,干预起来也偏难,这类学生要 很难体会到责任感和担当甚至成就感,对职业没有太多的追求,家里经济条件好也不着急就业,如果工资和工作环境达不到要求宁愿在家享受,这类毕业生容易在实验中不赞同主流思想而拒绝继续试验而脱落。

还有毕业生因为之前工作中体验过不愉快或挫折或者感受到工作的辛苦,从此不愿意去面对,不愿意承受工作中的制度、约束和辛苦。

(五)由于对职业生涯规划不足导致“随意就业”

虽然说疫情状态下,我们鼓励先就业再择业,但有些毕业生因为缺乏更有发展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迷茫,只要有工作就去干,选择很随意,遇到问题就换工作等现象,对自己的特长、专业和将来的发展没有很好的规划。

(六)由疫情影响和对创业缺乏经验和指导而导致“不敢创业”

由于大多数职业院校毕业生缺乏创业过程体验、又没有创业资金,创业过程中风险预知和规避能力很弱,恰巧疫情的出现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所以对创业容易情绪悲观低落而失去尝试和创新思维,加上高职院校大学生关注技能的获得,对国家出台的支持政策的领悟和运用不足,从而导致很多毕业生不敢创业。

二、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解决毕业生就业时心理问题的实验干预过程

(一)心理干预对象的选择和实验设计

本研究以河北承德高职院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择标准为通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卷调查》和谈话筛查出有心理问题并有主动意愿参加心理咨询干预帮助的30名毕业生,将所选择的研究样本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加追踪测试的实验设计;对实验组成员采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与就业指导、思政教育相结合开展干预,初步计划为,每次一个半小时,共8次持续的就业及心理辅导,对照组不做干预;运用焦虑自评量表通过前侧、后测和追踪测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束后,对照组被试继续采用心理咨询技术进行咨询干预。

(二)心理干预操作过程

1.谈话诊断

通过初期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问卷》,与被试一起交流探讨他们在就业时要解决的表象问题,通过表象分析实质是心理问题还是思想问题。

2.認知调整

认知调整贯穿于被试干预过程的始终,主要目的是针对具有情绪因素导致的害怕就业、延迟就业、和低质量就业或遇到挫折逃避就业等分析核心心里因素,向被试用他们理解的方式找出表面现象和关键核心问题的心理结构系统,了解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操作过程和相关概念,还包括对从人生观、价值观、责任与担当甚至坚强者性格等方面给予指导。

3.放松训练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让被试感受了解放松过程,伴随舒缓的背景音乐,采用渐进式肌肉放松,运用情感组织者技术,使来访者感受体验到轻松、宁静、微微愉悦的积极情绪状态,在这状态中想象自己正在面临那些引发焦虑、逃避的就业情境,使情境与刚调动起来的积极情绪在暗示学习状态下建立起新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再加入在此情境中积极面对和解决就业问题的程序性知识,形成自信、恰当的就业能力。

4.巩固训练

对被试进行就业程序巩固4次后,使其面对或者演练就业场景,再修正程序后继续放松巩固练习,一直到镇定、从容的面对自己的就业。对于要提升、进修的学生还要进行学习高效的训练巩固。在放松训练过程中反复强调巩固深呼吸及小程序放松和元认知智慧在控制其焦虑和提升优秀性格中的重要作用。

(三)效果分析

1.从量表结果对比来分析。

在干预前,27位被试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均超过分界值60 分,21人属于中度焦虑;6人重度焦虑,3人处于正常范围。在干预后,所有被试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下降到划界标准50分以下,得分均低于中国常模分界值,以上数据说明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时的焦虑症状较为有效。这种变化在回访时得到了维持,表明干预有效。

2.从被试自评及就业回访统计情况来分析

回访中,30位被试中已经有25位参加工作,有3位正在积极找工作,2位备战公务员的考试中。身心状况和情绪状态保持良好,自信心增强。干预后遇到压力事件也会用启用元认知智慧和小程序放松等方式自我调控,在行为方式上表现更自信和勇敢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3.从被试的他评情况来分析

據被试的辅导员、家长和同学反馈,被试在干预阶段的后期以及干预结束后在就业过程中情绪状态保持良好,可以很好的适应职业生活和学习生活。

以上结果均表明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与学校思政教育、就业指导相结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时的心理问题的干预有很好的效果。

三、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要点分析

(一)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透过毕业生面对就业时外在表现,查找出问题的实质是潜意识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

“害怕就业”、“延迟就业、“低质量就业”、“无法就业”,看起来是我们要解决的就业问题,而实际上是心理问题反映出来的表象,实质是毕业生内心里形成了相对应的一些列S-E-R 心理结构系统的外在表象。如果直接从表象去说服教育学生,实质问题不解决,就业问题就不能解决。比如受疫情影响以保证生命健康的心理下“害怕就业”,他们一想到出去就业,头脑中就会出现各种感染病毒后的可怕场景,甚至有学生在实习、工作中任何时候不敢摘掉口罩,甚至睡觉戴口罩,反复洗手20多分钟等,而这一现象的实质是一种疫情的高焦虑状态下形成了一种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S-E-R,即面对就业或工作情境(S)时,被试马上会自动焦虑、恐慌等消极情绪(E),同时头脑中产生我一定感染上病毒的思维反应、甚至躯体上出现咳嗽、嗓子发紧、头晕等生理反应(R),然后对自己出现的这些症状反应做出恐惧反应,我就因为着急参加工作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后果,从而产生更加焦虑的认知评价性情绪(E),这种情绪会增强对就业恐惧的消极情绪反应(E),形成一系列消极的复杂增强循环系统,这种潜意识条件性情绪会妨碍人们的正常思维,进而是学生产生了一些列的拒绝、逃避害怕就业行为。

大多数的咨询和干预会从他们的思维和行为反应(R)入手,而实质上反应受到核心杠杆因素E的推动的。我们要消除原来条件反射建立新的条件发射。

(二)帮助毕业生打造系统的面对具体问题的程序性知识并通过暗示放松训练使熟练到自动运行的程度

这方面的设计主要帮助解决具体情境做不好、不会做的毕业生。比如不敢面试、面试时总出错,工作中不会处理具体人际关系问题等。与被试共同设计出适合他的一系列得体恰当的面试流程和人际交往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转化成头脑中遇到什么情况先怎么说再怎么说,先怎么做再怎么做的操作步骤知识。并把这些通过暗示放松训练转化成被试头脑中非常牢固清晰的能力。

(三)利用临床暗示放松训练带来的高度可塑状态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毕业生面临就业内心的自卑、焦虑、逃避、恐惧等情绪不是通过沟通就能消除的。要想建立积极、自信就业反应,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消除他们这种自动化的不受控制的潜意识消极情绪,使学生再遇到就业时的各种情境时,是平静、轻松、愉快并且内心里充满着强大的力量来应对发生的事情,这过程借助临床放松训练来塑造效果快速而不易复发。暗示放松训练过程利用渐进式的肌肉放松、情感组织者技术等使大脑达到一种暗示学习状态,此时被试头脑中原来的消极自卑、恐惧等情绪和行为处于抑制状态,体内分泌着大量的内啡肽等积极激素,记忆比平时高出5-50倍,注意力高度集中、行为高度可塑。在此状态让大学生头脑中体验到轻松、愉快有力量感的美好情绪,再加入具体情境的具体应对程序性知识,经过几次这样的暗示放松训练,新的条件反射就形成了。这相当于我们平时练习了几十遍,使得毕业生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迅速就业。

(四)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教育对毕业生进行优秀性格系统塑造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就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性格优秀的人是具有元认知智慧的,有责任、有担当、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等,能随时随地对自身心理活动及其状态进行觉知、评价、反思、调控和指导。而这些能转变成程序性知识通过放松训练塑造并能达到自动化,优秀性格也是能通过训练塑造的,只有性格优秀了才会在以后人生中遇到意外情况、困难的时候有力量、有方向从容面对和解决问题,才能更好规划自己人生和树立理想,达到自我潜能开发的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疫情常态化下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共同来解决,在探寻到有效的方式方法促进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毕业生本人更应该合理利用外界资源和寻求帮助, 提高自身竞争力,学会关注和调节自身心理问题状态,透过现象寻找解决问题本质的有效方法,从而达到积极就业和人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课题项目:本文为2021年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研究课题科研合作项目(课题编号:JRSHZ-2021-02120)。

猜你喜欢
元认知毕业生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对中学生的元认知监控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