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欣赏》教学案例

2021-11-14 23:20舒春冲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内容方法教师

舒春冲

教材分材

本课基于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的七年级下《画家乡的风景》、九年级上《走下神坛》、九年级下《画布上的阳光》等关于西方油画知识点的课程融会贯通,提炼出一套适用于初中学生“欣赏·评述”的欣赏方法,笔者将初中教材中美术绘画作品分为西方油画、中国画两大类,本课将在初中“欣赏·评述”模块教学中从教材编写者和学生的角度出发依据“范例教学”理论结合美术专业知识和语文、社会等相关学科将原本无从下手的欣赏课变成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分享交流的“辩论课堂”,从而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初中一年的课堂教学,已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并了解了一些基础的美术语言,但是这些美术知识在他们脑海中还属于七零八碎的状态而没有完整性,很多学生会将设计与绘画的内容与欣赏题混淆,欣赏题不同于设计与绘画的发散思维,需要学生用收束型思维去寻找统一的答案,这就意味着找到一条能帮助学生顺利找到统一答案的道路在教学中至关重要,但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停留在好看不好看,颜色鲜艳与否的阶段,而对于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想表达什么含义都是云里雾里,针对这样的教学实际现状,本着“以学定教”的教学方针,笔者将结合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一套系统的欣赏方法,从而提高欣赏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具象作品与抽象作品的区别。

方法与过程:通过作品对比分析,了解不同风格的美术语言,掌握具象与抽象作品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的含义以及与生活、社会的关系,并能够将欣赏方法举一反三地应用到其他作品的赏析当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具象与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

难点:对抽象艺术的美术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展示照片(图1)

教师提问:这是我们奉化龙津实验学校老师在疫情期间布置的家庭作业,Cosplay世界名画,看到这位小朋友你会想到哪一幅名作?

学生的注意力瞬间集中在照片,一眼认出是在模仿名画却说不出作品的全名。

2.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图2)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以及作者,并出示课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欣赏油画作品。

【设计意图】

世界名作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距离感,而用学生熟悉的环境入手将遥不可及的名作摇身变成他们身边的模仿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为接下来的新授内容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二、对比分析,讲解方法

(一) 初步感知,描述作品内容(我看到)

1.教师引导看图说画

教师提问:请同学描述你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描述的方法。)

学生甲:一个少女,在看着我!(学生这时观察较为泛泛,只能说出大概的人物。)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是怎么样的人物?除了人物还有什么?

学生乙:带着头巾的少女,穿着长袍,还戴着耳环,头转过来,身后是一片黑色的背景。此时学生开始渐渐观察到头巾、耳环、衣服、动态等。

教师再深入引导:同学们再仔细观察,那是怎么样的头巾?什么样的衣服?少女是哭还是笑还是其他的表情?

学生:少女戴着蓝色和黄色的头巾,穿着黄色的长袍,戴着珍珠耳环,眼睛有神,嘴巴微张,正回头看。这时学生开始尝试用修辞手法来进行描述。

2.提炼关键词

教师提问:刚刚大家描述了哪几个方面?

学生开始提炼:人物、神态、动作、服饰、装扮、背景。

教师板书。

3.组成段落

(1)总分总模板

教师:同学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将这些关键词组成一段语句通顺的文字?(引导学生思考平时写作的方法。)

学生:总分总!

(2)形容词修饰

教师:组成段落后又如何将语句进行润色?也可以采用语文写作中的什么方法?

学生:形容词加名词!

教师:看来大家写作水平都很高啊!那老师再问大家,我先描述少女的五官吗?还是描述背景?我们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去描述画面中的内容?

学生:先说大的,再说小的。

教师:其实就是按照从主到次,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描述,就如这幅作品先描述人物再到装扮再到表情和动态,最后是背景。

教师板书(表1)并提示学生可以按板书中的语句进行模板套用。请一位学生按照模板再次完整描述。

虽然学生的描述语句还略显笨拙,但开始关注细节语言了,基本可以完整地描述作品中的内容。

4.现学现用

请一位学生口头描述同作者同类型的作品《倒牛奶的女仆》(图3),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5.具象与抽象作品对比

教师出示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图4),引导学生进行相同题材不同表现手法的作品的内容描述。

学生乍一看对抽象作品無从下手,将思绪拉到总分总的模板中,开始思考整理,先将关键词记录在草稿纸中,再加上修饰语,最终按照从主到次的顺序进行总分总的描述。

学生甲:作品表现了一位极其悲伤的女人(总),女人杂乱无章、支离颠倒的眼睛、嘴唇、鼻子给人一种难以言喻、极为压抑的感觉,头顶上有一顶红色与蓝色相间的帽子,画面的左边用有力的线条表现了女人钢丝般的头发,画面右下一只绿色的手似乎撕裂着自己的脸,泪如雨下,想要嘶声力竭放声大哭,红色加黄色的背景与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分),整张画面女人脸部扭曲和断裂的方式营造出一种极度痛苦的氛围(总)。

学生从中更加明确“总分总”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艺术作品,激发学习信心。

6.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再有序地将观察内容结合语文写作方法进行语言描述。先找关键词,然后套总分总的模板,就是较为直观的看图说画,利用作品对比将方法运用于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图5)。

【设计意图】

教师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递进式的内容描述,学生在不断探索过程中会发现描述更为丰富。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说,也是学习記忆的方法之一,并优于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二)深入探究,分析作品形式(我发现)

1.连线归纳

教师出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哭泣的女人》与对应的九个形容词汇(图6),请一位学生分别将与图片相对应的关键词连线,理解美术语言。

学生甲能明确找到相对应的词汇并完成连线游戏。

教师:这些词汇在作品中都可以用来形容哪些构成要素?

教师引导总结抽象、具象、鲜艳、淡雅等词汇属于的美术专业术语。学生开始接触到造型、笔触等平时不太熟悉的词汇,同时也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与修饰。

2.填表对比

教师出示形式分析模块的对比表格(表2),请一位学生来填表格内容,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学生甲在连线的基础上对于填表的学习任务表现得十拿九稳。

通过表格更加鲜明的对比分析后,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油画中具象与抽象作品在表现形式中具体有哪些不同,避免碎片化的学习,清楚欣赏的脉络与步骤。

3.修辞组段

教师:请同学根据表格里的内容结合内容描述模块的语言描述方法,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将这些关键词汇组成一段文字。

同学甲:作品以人物为题材,采用了竖构图,造型具象写实给人一种逼真的感觉,画面色彩淡雅以暖色调为主,左上大的光线较强打在少女的脸上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笔触细腻,将人物的皮肤质感和衣物的质感都表现得非常逼真,作品还采用了成角透视,达到近实远虚的效果。

同学乙:以女性人物为题材采用了竖构图,构图饱满,造型抽象给观者一种复杂交织的心理感受,画面的色彩鲜艳丰富利用红绿色、黑白色、黄紫色等对比色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如嘴唇和牙齿之间的黑白色给人一种悲伤而破碎断裂的感觉,用大面积平铺的笔触将各种几何块面组合在一起,丰富了画面的点线面元素,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感受,整个画面用几何块面和强烈的对比色表现出一种极端的情绪。

两位学生的分析非常到位,语句通顺、要点明确,教师稍作点评加以表扬。

4.教师小结

具象的表现手法较为理性,艺术风格偏向构图平稳、色彩对比柔和,而抽象的作品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立体派及野兽派等现实主义流派的影响,作品内容更具主观性,更多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受。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用美术术语分析作品的构成内涵,是整个欣赏评述的“主心骨”(图7)。

【设计意图】

通过连线归纳与对比的方法能让学生快速区分两种不同艺术风格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构成要素,分析作品并理解美术语言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

(三)深化内涵,畅谈作品感悟(我觉得)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练习,学生已经知道了艺术作品画的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画的?那么接下来再来探究一下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在内容描述与形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作品情感主线的剖析。

1.作者角度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价值、地位、影响等方面入手,可根据社会学科的已有知识,以作品创作年代为线索,结合历史政治背景等相关内容推算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影响。(如:《哭泣的女人》大胆的创作风格打破了传统的写实创作手法,是20世纪西方绘画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对20世纪下半叶以及21世纪的立体派绘画与现在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观者角度

教师:我们再来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你认为这幅作品怎么样?对你的影响有哪些?你又受到了哪些启发?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的角度入手对作品进行评述,从画面内容结合创作手法(如:从笔触的角度《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柔和的色彩给人一种温婉而神秘的感觉,表达出作者对少女小心翼翼的爱意,犹如纤细的画笔落在画布中那般的小心;《哭泣的女人》则是用大块面的对比色塑造出女性的狰狞的面部表情和悲凄的命运,画面表现出毕加索对画中人物的记忆只有哭泣,这种艺术手法对观者的艺术理解是有进步意义的。)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发表各自的观后感。

教师点评鼓励。

教师小结:两个角度基本涵盖了自我评述的基本内容,学生在这个环节结合社会经验、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发表真实的感想。

【设计意图】

学生对于同一幅作品会有不同的见解,在交流过程中把对作品最真实的感受反馈给老师,老师从中获取学生对艺术赏析的真实感受,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进行适当点评,不但促进学生之间合作能力,也增强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归属感”。

三、概括要点,明确方法

教师:我们对比两幅作品分别学习了具象与抽象作品的欣赏方法,将美术专业知识结合语文的写作方法和社会历史将语言加以修饰组成段落,那么大家知道这三块内容哪一块是重点吗?

学生:形式分析!

教师:对!这一块内容是整个欣赏环节的主心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学们一定要根据具体画面按照顺序运用美术语言去分析作品的形式构成。

教师:那么形式分析中哪一点又是重点?

学生:色彩、笔触。

教师:色彩可以分析哪些内容?

学生:色调、色彩倾向、明暗对比。

教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很清晰分析的脉络了,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做个小练习。

【设计意图】

明确赏析模块的重点。

四、同类练习,巩固方法

教师出示马蒂斯《紅色的房间》(图8),请学生按照赏析三步曲要点进行赏析。

学生进行口头阐述,进一步熟练赏析方法,对于同类型的艺术作品真正体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范例提炼出欣赏方法,再将方法用到同类型其他作品中,学生始终立足于作品本身,反复练习,熟能生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也拉近了名作与学生的距离。

五、各式欣赏,拓展延伸

教师展示塞尚、达利、蒙德里安……等作品,简单介绍印象派与现代主义绘画的画风,引导学生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赏析,鼓励学生多去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中心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

【设计意图】

明确该欣赏方法适用度之广,可用于其他风格的油画作品。

六、知识回顾,课堂小结

教师: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方法去欣赏油画作品?

学生甲:主要从内容描述、形式分析、自我评述三方面对作品进行欣赏,内容描述先提炼关键词,再用形容词去修饰,按照从主到次、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去描述;形式分析需要运用美术专业语言去分析作品的构图、题材、造型、色彩、笔触、透视等;自我评述从分别从作者作品的角度和观者的角度谈一谈对作品的感悟以及影响等。

其他同学思考,教师点评鼓励。

教师小结:每一件艺术作品背后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不管什么流派、什么年代、什么表现手法,再长的故事都可以运用我们今天学的三步曲去探索,希望今后同学们再去美术馆不再是“走马观花”式10分钟结束一场观展,而是与艺术家“面对面”对话。

【设计意图】

在课堂进入尾声时,回顾本节课讲授的知识点,能让学生将琐碎的知识串联成清晰的脉络,有助于学生牢记和巩固。

教学反思

毕竟是欣赏课,不像设计与绘画课程自带的动手环节,所以在课堂环节设计中如果多加点活跃课堂气氛的游戏、情景设计学生积极性会更高。

在课堂节奏把握中,内容描述的环节花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导致最后的自我评述环节较为紧张,容易导致学生在做练习和测试的时候把重心放在内容描述而无暇顾及后面两个环节,还是要突出形式分析“主心骨”的地位。

虽然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但是总有个别学生从头到尾处于“游离”状态,还是要顾及后进生的课堂吸收状态,适当地对这些学生进行提问引导。

(奉化锦屏中学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内容方法教师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可能是方法不对
主要内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