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2021-11-15 11:00司爱冰王水雨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功能康复

马 丹,司爱冰,王水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发病后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1]。手术虽然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但术后若不进行有效护理,则易发生院内感染,降低治疗效果,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感染严重者仍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医院感染十分必要。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我们将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应用于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结合诊断标准(试行)》中有关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2],且经CT检查证实者;②年龄<70岁者;③为首次发病,且意识清醒者;④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者。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或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②存在精神障碍,意识不清楚,无法配合完成干预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2.31±5.59)岁;出血量(54.32±6.53)ml;出血部位:脑室1例(2.50%),小脑5例(12.0%),皮质下10例(25.0%),基底核24例(60.0%)。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61.54±5.63)岁;出血量(55.69±6.12)ml;出血部位:脑室2例(5.0%),小脑3例(7.50%),皮质下12例(30.0%),基底核23例(57.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术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降低颅内压、降压、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具体干预方法如下。①建立三维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本科室医生、护士及心理医生组成,选取小组长,由小组长根据各小组成员特长确定具体职能:医生负责病情咨询、检查及知识教育;心理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负责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并实施相应护理方案。②结构评估:a.本院具有完整的脑出血诊疗体系,同时有专业的随访地点及随访人员;b.建立脑出血康复门诊,配备专业康复人员;c.定期开展脑出血相关健康知识讲座,传播脑出血预防及康复知识。③过程评估:制订详细的干预方式及干预内容,患者入院后即开始收集相关信息,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既往血压数据及治疗情况、生活习惯等,评估患者现存及潜在健康风险,了解患者目前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a.强化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定期开展院内感染相关技能培训,优化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应变能力。b.患者及家属培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明确高血压脑出血危害,告知感染对康复进程的影响,提升患者及家属的自护能力,避免接触感染源,降低感染发生风险。c.加强对病房区域环境的管理,对医疗垃圾、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及时清理,防止滋生细菌,交叉感染。每日早晚对病区进行通风0.5 h,保持空气流通。d.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对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者及时进行疏导,告知悲观情绪可能对病情造成的影响。为患者分享成功治疗患者经验,树立榜样作用。家属给予患者最大鼓励与安慰,让患者感受亲情人文关怀。e.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对高血压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饮食原则,且告知患者应长期遵循,以控制病情。f.运动康复指导,每日对患者康复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一定的康复指导,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g.出院后,按时对其进行电话、微信回访,了解患者日常生活、心理情况,并嘱患者定期复诊。④结果评估:对患者各临床指标、感染情况、神经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两组均随访至干预后3个月。

1.3 评价指标 ①两组术后临床指标(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②感染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颅内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③血压水平。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该量表包括意识水平、面瘫程度、肢体运动等共15条细目,根据患者严重程度分别记为0~4分,最高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受损越严重。⑤生活质量:采用脑梗死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49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SS-QOL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S-QOL评分比较(分,

续表

2.4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2.5 两组干预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干预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出血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等特点,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3]。微创手术因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血肿清除快及安全性高等特点被医务工作者青睐[4]。但术后若不进行有效的护理,则可引发感染,一方面可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进程,另一方面又可增加疾病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减少院内感染十分必要。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模式是1969年由Donabedian提出的用于评价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方法[5]。其中,结构是指本院的医疗护理环境,即完成整个医疗护理服务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过程是指患者接受的直接或间接的医疗护理服务;结果是指由过程所致的结局表现,可评价所实施的项目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模式可促使患者快速恢复正常体温,缩短治疗疗程。分析原因可能是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我院的护理管理体系比较规范,从入院检查、治疗、术后护理方面均按照标准执行无菌操作,降低相关感染风险,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也可加强患者的自身认知能力,避免感染事件的发生,加快康复进程。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模式下,其过程评估是控制院内感染的核心环节,主要表现是规范医院感染控制中相关工作流程[6]。尤其对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是控制重点及难点,手术质量、切口感染、医护工作者的手卫生、空气消毒情况及无菌用品等均对患者疗效与预后有重要影响[7]。所以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模式下进行医院感染预防,既要规范医护人员相关操作,又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模式一方面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质量管控,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取合理的抗生素治疗等;另一方面加强患者对院内感染的认知,积极配合治疗。高血压是引发患者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必须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再次发生出血。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趋近于正常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模式下,患者对自身疾病及其预后有显著认知,能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对日常生活进行一定的改善,避免血压波动造成二次伤害。

脑出血可引起神经功能损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认知障碍与其神经功能受损密切相关[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NIHH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神经损伤程度,恢复认知功能。分析原因可能是本次干预中,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给予饮食和运动指导,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进程,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生活质量水平可有效反映患者康复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精力、工作劳动、家庭角色、社会角色、活动能力、自理能力、上肢功能评分及SS-QOL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心理干预及患者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

猜你喜欢
脑出血神经功能康复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