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健康认知护理结合功能锻炼对慢性腰腿痛患者自我效能、疼痛控制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2021-11-15 11:00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腰腿痛疼痛感腰椎

(浙江省荣军医院 浙江嘉兴314000)

慢性腰腿痛主要是由于腰椎疾病导致的下肢神经痛,如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由于神经根存在压迫,慢性腰腿痛患者常表现出腰腿酸痛、胀痛,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行动不便、大小便失禁等[1]。慢性腰腿痛主要靠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腰背肌功能锻炼是慢性腰腿痛常见的康复训练方式之一,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患者腰椎周围肌肉力量和肌肉协调性,有助于维持患者腰椎的稳定性,减少神经压迫,对改善患者疼痛感具有显著效果[2]。但功能锻炼属于长期康复训练,短时间收效不佳,加之锻炼过程枯燥乏味,大多数患者无法长期坚持,导致功能锻炼无法达到预期效果[3]。因此,让患者意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提高患者锻炼积极性和依从性,对提高功能锻炼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强化健康认知护理能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康复、饮食及运动等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积极性,使其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4]。本研究将强化健康认知护理结合功能锻炼应用于36例慢性腰腿痛患者康复训练中,分析其对患者自我效能、疼痛控制及腰椎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本院就诊治疗的慢性腰腿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腰腿痛诊断标准[5]者;②病程>3个月者;③年龄>18岁者;④为根性神经痛者;⑤所有患者知晓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先天畸形导致腰腿痛者;④认知障碍者;⑤治疗依从性差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48.15±4.59)岁;病程(3.45±0.89)年;受教育年限(10.46±2.12)年。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7.59±4.82)岁;病程(3.39±0.82)年;受教育年限(11.04±2.3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肌肉功能锻炼。①站立伸展:患者站立,双手撑于下腰处,向后适度伸展腰背部,保持3 s,然后恢复直立姿势,每次15 min,2次/d。②飞燕锻炼:患者呈平卧位,双手双脚伸直,头部伸直上仰,配合进行深呼吸,腰部缓慢发力,使四肢向上抬起,再缓慢恢复到原来位置,每次15 min,2次/d。③直腿抬高:患者呈平卧位,下肢伸直,由医护人员进行辅助锻炼,一手扶住患者膝盖,另一只手抬升患者足部,缓缓升高,直至产生疼痛感,重复操作100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干预如下:①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了解其内心想法及心理状态,对功能锻炼具有较强排斥感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积极性。②制作健康教育手册,包含慢性腰腿痛发病机制、疾病相关注意事项及功能锻炼具体步骤等,发放给住院患者,要求患者熟练掌握相关内容并定期进行考核,增强患者对慢性腰腿痛的认知及功能锻炼的积极意义。③强化家属的健康认知教育,让家属也了解疾病相关注意事项及功能锻炼方法,使其具有一定护理能力,可在患者功能锻炼时进行辅助和指导。④建立微信小组,将所有患者及家属拉入其中,由家属监督患者完成每日锻炼任务,上报给相关医护人员,并将干预效果良好的患者案例进行展示分析,强调认真对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此激励患者。⑤嘱患者定期回院复查,评估功能锻炼效果,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相应的锻炼方法。两组均持续锻炼及护理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变化,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评估患者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6]编写,包含10个项目,采取1~4级评分法进行评估,评分>30分为自信,21~30分为较自信,<21分为自我效能感较低。②观察两组锻炼依从性变化,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7]进行评估,量表分为锻炼依从、注意事项依从和主动寻求建议依从3个维度,共15个条目,采取0~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患者锻炼依从性越高。③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控制情况,在干预前、干预1、3个月后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分,VAS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感越强。④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腰椎功能变化,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取日本骨科协会治疗[8](JOA)评分进行评估,采取0~3级评分法,其中包含症状(0~9分)、临床体征(0~6分)和日常活动(0~14分)3个方面,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腰椎功能越低下。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水平分布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水平分布情况

2.3 两组干预前后锻炼依从性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锻炼依从性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干预前后JOA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干预前后JOA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腰腿痛是一类病症的总称,具有慢性、反复性等特点,患者需进行长期的按摩、理疗、康复训练,甚至需进行手术治疗,除了需要忍受疾病痛楚,患者还要面临生活、工作的负担,加之患者症状短期无明显改善,可能会出现负性排斥情绪,影响患者康复速度[9]。健康教育是护理的重要环节,护士通过各种教育方法,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了解,并自觉接受有益于病情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强化认知护理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强化健康教育,使其对慢性腰腿痛及功能锻炼有了全面、深刻的认知。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护士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进行负性情绪疏导,可使患者乐观地面对疾病护理工作,患者肌肉功能锻炼大多在家自行完成,缺乏护理人员监督,全靠患者自觉性进行锻炼,患者可能出现松懈情况,此时家属则是监督和支持患者完成功能锻炼的主体,护理人员还通过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锻炼方法和要点,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从家庭方面鼓励和支持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10]。本研究还通过建立微信小组,每日统计患者功能锻炼任务完成情况及分享成功案例,也能对患者起到良好的监督和激励作用。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而自我效能可反映患者应对慢性腰腿痛的信心和方式,说明强化认知护理能激发慢性腰腿痛患者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和信心[11]。有研究表明,对慢性腰腿痛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有很大提高,能促使患者形成较强的自我保健意识,懂得护理和各种康复措施的重要性,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12]。除了要使患者具备较强的自我保健意识,还需为患者安排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法,慢性腰腿痛患者大多数是由于腰背肌力不足导致腰椎不稳压迫神经,产生疼痛感[13]。肌肉功能锻炼的实质是锻炼腰背部及下肢肌肉的肌力,功能锻炼可使患者核心肌群得到有效锻炼,核心肌群是围绕于腹部前后的肌群,即腰背部肌肉,主要用于稳定人体腰椎[14]。有研究表明,腰背肌锻炼可增强腰背部肌肉肌力,为腰椎提供稳定支持,能减轻腰椎压力,缓解病症疼痛感[15]。此外,有研究表明,下肢疼痛可能与患者下肢供血不足有一定关联[16]。肌肉锻炼方法中的抬腿训练还能强化患者下肢力量,改善患者下肢血流循环,有助于消除患者下肢疼痛感。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3个月后,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腰椎功能强于对照组(P<0.01),说明强化健康认知护理结合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慢性腰腿痛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在肌肉功能锻炼中,患者腰背部及下肢肌肉得到有效训练,可使腰椎更加稳定,减少神经压迫,缓解疼痛感。而强化健康认知护理为持续性健康教育,可在患者住院时、出院后持续进行随访、监督及改进,更有助于患者肌肉功能锻炼的顺利进行,从而使患者肌肉功能锻炼达到更佳康复效果。有研究表明,对慢性腰腿痛患者进行各种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个体疗效差异较大,经分析其原因与患者对干预措施的执行力和依从性密切相关,因此,健康教育在慢性腰腿痛患者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17]。

猜你喜欢
腰腿痛疼痛感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只有做手术才能缓解腰腿痛吗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推拿治疗腰腿痛386例疗效观察
骨刺与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