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警护理模式结合医护一体化查房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2021-11-15 11:00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医护重症预警

(湖南省儿童医院 湖南长沙410007)

肺炎好发于婴幼儿群体中,且由于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一旦出现肺炎,若不及时给予有效干预,会引起患儿心脏衰竭、呼吸受阻等现象产生,易进展为重症肺炎[1-2]。因此,实施有效措施降低临床上重症肺炎患儿护理风险至关重要[3]。医护一体化是医生和护士在平等自主、相互信任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开放的沟通,分担责任,共同决策,医护团队合作,为患儿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过程[4]。风险预警护理模式为临床建立简单、易行的早期小儿危重症预警体系提供了诸多帮助,可以更为准确、客观地反映患儿的健康状况及疾病严重程度[5]。2019年2月1日~2020年2月1日,我们对收治的193例重症肺炎患儿开展前瞻性研究,探讨风险预警护理模式结合医护一体化查房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38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重症肺炎诊断指南[6]者;②年龄3~6岁者;③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者: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④病程1~10 d者;⑤所有家长对本研究结果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入院前有服药史和外出治疗史者;②心、肾、肝功能失常者;③结核菌感染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3例。观察组男101例、女92例,年龄(4.64±1.14)岁,病程(3.12±0.33)d;对照组男104例、女89例,年龄(4.52±1.23)岁,病程(3.32±0.26)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医护一体化制度,具体操作为:①建立专业化、医疗责任制一体化的医疗服务队伍。团队成员均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且明确各自的具体职责。②在管理工作中,对患儿情况进行评估,制订护理方案。③医护人员每天巡视,讨论病例。护士掌握诊疗目标和方案,为患儿提供临床护理路径。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按照时间顺序,以入院指导、检查、诊断、治疗、护理为纵轴,制作临床护理路径表。入院当天,对家属进行教育,评估患儿的基本情况;住院期间,正确执行医嘱,做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临床操作指导等;出院时做好个性化出院指导,包括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等。 ④主动向家属征求对医疗服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尽量满足患儿及家属的合理需求,如果不能,耐心解释,直至家属理解。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常规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呼吸、脉搏、心率),做好日常护理,包括生活环境护理(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维护空气质量(防止特殊气味的刺激,降低咳嗽和喘息的发作概率)、饮食护理(以清淡食物为主,搭配适量蔬菜、水果,同时注意多饮水,帮助身体排毒)、呼吸道护理(无菌操作下定期吸痰,防止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引起气道阻塞)、每日吸氧(对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的患儿,给予不同流量的吸氧治疗)、发热护理(如患儿高烧,应及时用冰袋进行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意识状态)。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具体操作为:应提前进行综合评估(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工作量、素质、责任感等);根据现有培训资料,结合在线视频教学内容,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开展安全预警流程培训;建立儿童危重症预警评分体系,根据儿童危重症恶化前心脑系统、呼吸系统、末梢循环系统等重要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建立重症监护指标。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发热、精神状况),给予适当、安全的预警模式护理措施。最后,观察住院全过程。

1.3 观察指标 ①症状持续时间:观察并记录两组发热、气促、呼吸困难和咳嗽持续时间。②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7]评定两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的生活质量,问卷内容包括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4个方面,由家属进行填写,分值越高表明患儿生活质量越好。③护理质量:采用自拟问卷评估两组护理质量,包括病情掌握、病历书写、健康教育及医嘱执行4个指标,每个指标总分为100分,由家属进行填写,分数越高表明患儿护理质量越高。④护理风险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发生的护理风险,并计算护理风险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持续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持续时间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儿童重症肺炎的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8]。它是一种主要由病原体、吸入异物等途径引起的肺部疾病[9]。小儿重症肺炎是婴幼儿的常见死因之一,病情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器官功能障碍[10]。目前,小儿重症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但单纯使用药物只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而不能提高其生活质量[11]。因此,我们考虑从临床护理的角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医护一体化是指由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医疗团队,旨在为患儿提供综合治疗和护理服务[12]。风险预警护理模式是基于儿童多系统临床特征的综合评价[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热、气促、呼吸困难及咳嗽等症状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护理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风险预警护理模式结合医护一体化查房在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分析其原因为:强调要充分发挥医护人员在患儿管理中的作用,推动他们共同制订患儿的诊疗和护理计划,确保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具体诊治情况了如指掌,便于制订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调配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医生的病房检查和讨论疾病的活动,以方便他们也提出自己的意见,加强临床治疗效果[14]。而安全预警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也是一种广受推崇的护理方法。儿童预警评分由儿童预警系统进行,分别从心、脑、呼吸循环3个系统进行综合临床评价,为儿童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护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重症肺炎患儿安全警示的具体情况,制订了针对性、有效的护理方案,有助于护士了解重症肺炎的特点和患儿的具体情况,给出最佳的护理方法。因此,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使观察组无论是身体恢复还是护理质量都有较大提高[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风险预警护理模式结合医护一体化查房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分析其原因为:安全预警护理模式不仅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护理措施(如体外护理、饮食护理),还特别注重护理人员自身的干预,以提高护理质量。因此,观察组护理效果的突出与两个因素相关: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和护理团队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医护重症预警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