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风险护理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

2021-11-15 11:00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家属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 广东佛山 528211)

毛细支气管炎是临床上2岁以下婴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1~6个月的婴儿[1]。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易反复、治疗周期长等特点,若不及时控制和治疗可发展为重度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增加患儿的死亡风险[2]。有研究指出,积极救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同时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促进病情改善和确保疗效的重要措施[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是对传统预警评分系统的改良,主要从意识、循环和呼吸3个方面来评价患者的病情程度,已被应用于院前急救、转运、急诊等方面的临床诊疗中[4]。但目前开展儿童MEWS的医疗机构不多,其应用领域与成人相似,主要在儿科急诊、门急诊分流等的应用中发现对于危重患儿具有较好识别作用。基于儿童MEWS的风险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评估患儿病情的轻重,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的、有目的的护理干预和救治,可达到减少病情恶化风险和针对性的护理效果[5]。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MEWS的风险护理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2002年第7版《实用儿科学》[6]中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喘息、气促等症状;②年龄1个月~1岁,首次患病患儿。排除标准:①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凝血系统异常者;②先天畸形、呼吸道畸形者;③合并慢性肺部疾病、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家属入组与排除标准:纳入符合上述标准且精神、认知及沟通交流能力正常的家属入组,排除有酗酒、抑郁、甲亢、自杀倾向及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儿、家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名),观察组患儿男19例、女16例,年龄2~18(7.75±2.43)个月,病程1~4(2.48±0.62)d;家属男18名、女17名,年龄25~35(29.31±3.24)岁,受教育程度:初中2名、高中16名、大专及以上17名。对照组患儿男17例、女18例,年龄3~16(7.26±2.52)个月,病程2~5(2.61±0.59)d;家属男16名、女19名,年龄26~35(29.68±3.07)岁,受教育程度:初中3名、高中12名、大专及以上20名。两组患儿及家属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该研究。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规治疗,积极给予抗病毒、雾化、吸氧、祛痰、补液等支持对症治疗,烦躁者给予镇静治疗,细菌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依据呼吸困难、血气分析结果给予不同形式的氧疗(有创、无创呼吸支持治疗等)。给予多参数心电、血氧监护仪持续监测患儿心率、呼吸、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TcSaO2)。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病房环境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保暖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等。入院当天,为患儿发放毛细管支气管炎相关健康知识手册,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家属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指导其带患儿完成各项检查;护理人员注意保持病房清洁、安静和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温度24~26 ℃,湿度55%~65%),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患儿一般采取头高侧卧位,呼吸困难、腹胀患儿可保持半坐卧位;给予患儿合理饮食,以高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食物为主。另外,密切关注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后及时上报医生;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和安慰工作,指导家属遵医嘱给患儿用药。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MEWS的风险护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由每班护士对患儿进行MEWS,评分时由2名不同年资(高年资和低年资各1名)护士同时进行评分,按照高年资护理人员评分给予相应护理。①建立儿童MEWS预警机制:儿童MEWS主要是对患儿的意识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3个方面进行评估,其中第1等级为0分,3个系统的表现分别为呼吸正常、无吸气性凹陷,肤色粉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1~2 s,意识正常;第2等级为1分,分别表现为:呼吸异常、升高10次/min、吸入氧气中的氧浓度FiO2<30%或吸氧流量3 L/min,肤色苍白、CRT 3 s,嗜睡;第3等级为2分,分别表现为:呼吸异常、升高20次/min、吸气性凹陷、FiO230%~40%或吸氧流量6 L/min,肤色发灰、CRT 4 s、心率较正常升高20次/min,易激惹;第4等级为3分,分别表现为:患儿呼吸异常、减少5次/min、伴有效胸骨吸气性凹陷、呻吟、FiO240%~50%或吸氧流量8 L/min,肤色发灰、皮肤湿冷、CRT 5 s、心率升高30次/min(或心动过缓),出现昏迷或昏睡、患儿对疼痛反应能力下降。该MEWS共3项评估内容,每项0~3分,正常为0分,异常为1~3分,总分值为9分。<3分为低危组,3~5分为中危组,6~9分为高危组。当MEWS>3分时,提示出现危重症潜在性风险,病情易发生恶化,需及时上报医生,并提高护理级别。当MEWS>5分时,提示患儿病情危重,具有较高的入住PICU风险。②实施MEWS的风险护理方案:管床护士根据患儿的MEWS评分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MEWS评分为0~1分,启动/停用MEWS评分表,管床护士依据护理级别巡视、观察病情,照护患儿;MEWS评分为2分,每班评估1次,管床护士每2 h巡视患儿1次,并通知责任护士进行针对性且合适的护理与照顾;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实施精细化护理,做好重症肺炎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MEWS评分为3~4分,每4 h复评1次,并调配人员护理该患儿,巡视患儿1次/h,管床护士上报责任组长、值班医生,并遵医嘱行医疗处理,如对症用药、增加吸氧浓度等;密切关注患儿的意识、面色、咳嗽等临床表现,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指导家属掌握吸氧、雾化吸入、翻身、叩背排痰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手法,并加强家属的临床护理配合教育,必要时吸痰;MEWS评分为5~9分,每1 h复评1次,立即向责任组长和值班医生报告,在5 min内检查患儿情况,准备好抢救物品、药品,进行积极医疗处理,做好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抬高床头30°~40°,面罩给氧(>5 L/min),立即上报护士长、上级医生参与抢救;结束抢救后增派N2级护理人员护理患儿,每30 min巡视患儿1次。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统计两组患儿咳嗽、憋喘、肺部湿啰音、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②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儿在护理期间出现的肺部细菌感染、心肌炎等并发症发生例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③护理满意度:分别于护理后,参考文献[7]中的方法采用《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20分)、护理技术(30分)、护理方式(30分)、护理态度(20分)4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临床护理满意度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绝大多数是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引起,导致病情容易反复、治疗周期较长,病情加重后还会引起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严重威胁婴幼儿的生命健康安全[8]。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临床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MEWS能快速识别患儿病情的轻重,早期预警评判,可为医生诊治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量化依据[9]。基于MEWS的风险护理则是以儿童MEWS评分为基础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进而采取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应对措施,已被研究证实在临床危重症患儿的护理中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转归[10-11]。本研究将基于MEWS的风险护理应用于婴幼儿毛细血管炎的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憋喘、咳嗽、肺部湿啰音、肺部喘鸣音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1),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采用基于MEWS的风险护理能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本研究中基于MEWS的风险护理首先采用MEWS动态评估患儿病情,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进而启动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依据不同的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救治和护理措施,及时应对,减少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促进疾病转归[12]。其中,该护理通过加强家属的健康教育、护理配合教育等措施,提高家属的认知,使患儿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指导家属叩背排痰、正确使用雾化器等保证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咳嗽、憋喘等症状的改善时间,提高临床护理效果[13]。与传统护理比较,应用MEWS动态评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以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规范、快速、有效地识别高危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干预,减少病情继续恶化的风险[14-15]。再者,该护理指导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对高危患儿的识别和应对,尤其对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危重症识别和应对能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MEWS评估患儿病情,操作方便,易于掌握,能简单、快速、有效地识别高危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有利于临床的实施和推广。

护理满意度是评估临床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可见家属对基于MEWS的风险护理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该护理方式通过动态评估患儿病情、积极给予合理干预和救治,缩短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使观察组家属对护理人员的积极健康教育、亲和的服务态度、有效护理方法、专业护理技术更加满意和认可。

综上所述,基于MEWS的风险护理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可缩短患儿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毛细支气管炎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金属3D打印复合毛细芯孔径配比对环路热管特性影响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295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浅谈毛细水上升影响因素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