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在行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21-11-15 11:00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血气肺泡呼吸衰竭

(菏泽市立医院 山东菏泽27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在不良的生活习惯、人口老龄化及环境因素等影响下,该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呼吸系统发生异常的炎症反应,使气道发生不完全可逆性狭窄,肺功能下降,机体正常的通换气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引发缺氧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转变为慢性呼吸衰竭的症状[1]。此外,当COPD急性发作时会直接导致支气管黏膜炎症水肿加重,大量的痰液在支气管腔内堵塞,肺泡通气量不足、潮气量降低,因此,患者极易并发高碳酸血症或低氧血症,故而COPD患者伴有呼吸衰竭的症状[2]。目前,临床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常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不仅具有治疗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还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呼吸不畅和局部缺氧的症状,改善患者预后[3]。但为保障该项治疗措施顺利进行,临床仍需配合相关护理干预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同时提高治疗依从性[4]。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我们对收治的5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NIPPV治疗联合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11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2018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5]者;②在静息状态下吸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 Hg,确诊为Ⅱ型呼吸衰竭者;③患者及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书;④经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后无法有效改善缺氧症状者。排除标准[6]:①已存在严重的意识障碍或陷入休克状态者;②血流动力学存在严重持续性改变者;③气道内存在大量脓性分泌物者;④因其他疾病引发呼吸衰竭症状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⑥精神疾病病史,无法配合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49~80(65.05±4.25)岁,病程5~22(14.92±2.01)年。研究组男39例、女19例,年龄50~79(65.11±4.31)岁,病程5~21(15.01±2.1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并获批。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给予NIPPV治疗,选用德国万曼WEINMAN无创呼吸机(型号:VENTImotion Advance),选择适宜的口鼻面罩给氧,氧流量设定为4~5 L/min,呼吸机参数设置如下:通气模式设定为S/T,初始吸气相气道正压为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气压初始值为4 cm H2O,随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调整吸气压为14~16 cm H2O、呼气压为6~8 cm H2O,第1天通气治疗时间控制2~4 h,第2天根据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调整通气时间,至少持续通气治疗时间>1周。

1.2.2 护理方法

1.2.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为:①调整体位。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进行NIPPV治疗,避免因体位变化改变呼吸状况,尽可能使患者头后仰,与肩部处于同一水平。②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尤其在夜间应增加巡视次数,嘱患者尽可能用鼻呼吸,及时清除气道痰液,观察体温变化。③排痰训练。指导患者开展呼吸运动,多饮水,必要时借助吸引器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④吸氧。在使用呼吸机时,密切观察湿化罐内水位和水温,使水温维持在32 ℃,避免水温过高灼伤气道黏膜或气温过低引发气道痉挛,同时应关注鼻面罩吸氧是否存在漏气或管路连接不当现象,留意患者氧流量,严防病情加重。⑤撤机。待撤机后,仍需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和意识,指导患者正确呼吸,消除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性。

1.2.2.2 研究组 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组建专职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和护士共同组建专职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所有成员需进行呼吸机操作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业务能力的学习,同时由护理部负责监督实施护理质量四级质控;护士长负责开展技能培训,持续性地进行质量改进,实施三级质控;在小组成员中由资历较深的护士负责患者疾病以外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全面评估患者护理情况,对临床护理质量实施二级质控;而其余小组成员则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对临床护理质量实施一级质控。②心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开始实施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向患者及家属积极介绍NIPPV治疗的必要性和意义,说明治疗原理和注意事项;同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耐心解答各种提问,并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必要时采用视频或图片等方式,允许患者适当地宣泄情绪,尽可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③营养干预:在呼吸机长时间治疗的情况下,易导致患者进食困难、食物摄入量较少而使营养状况不佳,因此,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少量多餐,宜选择清淡可口食物,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易消化且刺激性小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维持营养均衡和全面,必要时根据患者自身状况适当补充白蛋白或血浆,从而改善营养状态。对无法进食患者考虑使用鼻饲饮食。

1.3 评价指标 ①血气分析: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24 h后,采集患者动脉血液1 ml,选用康立血气电解质分析仪(规格型号:GL-80)测定血气分析,包括PaO2、PaCO2、pH值和血氧饱和度(SaO2)。②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配合情况评价治疗依从性,其中患者自愿按时、按质维护导管表示完全依从;需在家属或医护人员反复提醒和督促情况下,按时维护导管表示部分依从;拒不配合治疗,要求拔管表示不依从[7]。③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误吸、腹胀、肺部感染、压迫性损伤和呼吸道干燥。④生活质量: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后,参考圣乔治医院呼吸调查问卷(SGRQ)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该问卷包括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和疾病影响3个维度,共计51条,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PaO2、PaCO2、pH值和SaO2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PaO2、PaCO2、pH值和SaO2比较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干预前后SGRQ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SGRQ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COPD是一种老年消耗性疾病,存在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不仅病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更易诱发肺功能衰竭,影响患者健康,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8]。

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两组PaO2、PaO2、pH值、SaO2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NIPPV治疗可以有效纠正患者的缺氧症状,改善患者机体的通换气功能。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在NIPPV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压力支持通气,当转化为稳定的吸气正压值进行辅助性通气,在帮助患者克服肺弹力阻力和吸气阻力的同时,还可以增加肺通气量,扩张患者肺泡和呼吸道,降低呼吸频率,从而改善患者肺部气体不均衡的现象,增强肺泡内的氧气;当呼吸时有助于重新开放萎陷的肺泡,释放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轻患者的肺水肿现象,增加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提高肺泡压力,促使肺泡中的氧气可以迅速向血液中扩散,进而改善患者血气指标[9-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与张英等[14]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式的认知,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15]。同时营养干预和质控管理的实施,可以在增强患者体质基础上给予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保障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安全性[1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长期氧疗能够阻断肺动脉高压的进展,纠正患者低氧血症症状,避免发生为高碳酸血症,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17]。

综上所述,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纠正缺氧症状,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依从性,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血气肺泡呼吸衰竭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黑珍珠